-
唐健雄:疝病手術治癒率已提升至99% 但遠期併發症不容忽視
2月2日-3日,「2018東方疝論壇」在上海召開 疝病俗稱「小腸氣」、「疝氣」,多數發生在腹壁,是由於各種原因使腹壁組織薄弱,導致腹腔內臟器(如小腸等)從薄弱處突出,在腹壁上形成腫塊,它的患病率會隨著社會日益老齡化而不斷增加,每年新發的疝病患者達數百萬例之多。腹股溝疝為疝氣中最常見的一種,所佔比例為90%以上,每年我國成人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達百萬例之多。
-
莫以「疝」小而不為,醫生:老年人發現病症應儘早就診,手術治療為主
有鄰居聽說後,提醒他可能是疝氣,如果是的話需要手術治療。一聽要手術,趙大爺退縮了,家人勸說無效後,覺得應該也沒多大事,就沒有堅持。直到趙大爺出現便秘,用開塞露也沒有效果,才去就醫。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攝醫生檢查後初步判斷,趙大爺是腹股溝疝合併腸梗阻,需要馬上手術,結果手術中發現了更嚴重的問題——引起趙大爺腸梗阻的原因不僅僅是疝,還有結腸癌。因為心肺功能不好,又有腫瘤合併貧血,趙大爺術後住進了重症醫學科治療。他的家人得知消息後非常後悔,應該早一點手術。
-
老年腹股溝疝常見問題解答
如果疝氣不能及時控制和治療,久而久之反覆的疝出、還納,致使疝內容物及疝內口的損傷,一旦疝內容物還納困難,就會發展為嵌頓疝,出現嘔吐、腹脹、排便不暢等腸梗阻等症狀,如果嵌頓時間過長會導致疝內容物的缺血、壞死形成絞窄疝,將小病養大,甚至出現腸壞死等危險情況而危及生命。 3.老年腹股溝疝氣能自愈嗎?所有的老年腹股溝疝氣都需要治療嗎?
-
...隱疾竟是術後併發症?泰州四院專家提醒:腹部腫塊需警惕「疝」來襲
腹部腫塊是術後併發症切口疝65歲的李女士有個隱疾,幾年前她的左下腹長了一個奇怪的腫塊,站立時腫塊相對明顯,平臥後則感覺不明顯。時間久了,李女士就習慣了這個腫塊的存在。可前一段時間,李女士發現腫塊越來越大,吃飯或活動後還會出現腹脹的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在家人的陪同下,李女士來到泰州四院疝腹壁外科就診。
-
手術是治癒疝的唯一方法
楚天都市報副刊訊 疝氣是一種常見疾病,其中80%的疝是腹股溝疝,男性尤其高發。目前,我國一年至少有300萬疝氣患者,但有2/3的病人沒有進行手術治療。不少患者認為經過疝帶、疝託、中醫、中藥及注射療法等保守治療方式甚至偏方也可根治該病,這些都是不可取的。王勇指出,比如佩戴疝帶只能暫時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而不可能治療疝氣。
-
區中醫醫院:微創治疝氣,「疝」始「疝」終
以最常見的腹股溝疝病為例,如果站立時有腫物自下腹部(接近大腿根部)突出,平臥後不見了,按壓後也可消失,就很有可能是得了疝病,應及時到醫院諮詢確診。疝病的其他症狀包括:下腹部有酸痛、疼痛、墜脹的感覺,當腫塊不能回去,可出現明顯疼痛,甚至有腹脹、嘔吐等腸道梗阻的表現,稱為「嵌頓疝」。嚴重時會造成腸壞死、腸穿孔,進而危及生命。
-
「疝」待老年人!龍崗區人民醫院成功為一89歲老人實施疝氣手術
唐德鈞主任團隊採用個體化治療方案,在麻醉手術室李安學主任團隊的積極配合下,將急診手術轉化為成功的擇期手術,極大降低了手術風險,取得良好療效。唐德鈞主任醫師介紹,腹股溝疝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工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早期患者會感到疼痛、下腹墜,嚴重者會造成腸嵌頓、腸壞死,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保守治療已被證明是無效方法,手術是唯一治癒方式。
-
巧用妙方,長沙市中醫醫院成功為高齡患者實施腹股溝疝手術
85 歲的陳嗲嗲,八年前就被查出患有左側腹股溝疝,稍微活動,左側腹股溝處便會出現一個包塊,平臥休息後,包塊又可自行消失。陳嗲嗲曾多處求醫,但因為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慢性腎功能不全、肺氣腫、腰椎間盤突出等多種基礎疾病,醫生都不建議他做手術。耽誤了八年後,陳嗲嗲的疝囊已有鵝蛋大小,疝內容物墜入陰囊,給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
專家學者共話腹壁疝手術質量控制與規範化
會上,華東醫院保志軍副院長在致辭中說,疝病是外科常見病、多發病,雖然目前治療方法比較成熟、療效確切,但是患者基數龐大,醫療負擔很大,希望可以通過本次會議進一步規範各地的疝病診治水平,提高手術質量,減少術後併發症的產生。
-
「小腸氣」治療大有學問
本市各大醫院已經恢復日常診療,過去一個多月因為疫情而推遲就診的患者都可以得到完善的治療。外科擇期手術也已恢復常態,唯一的區別是每位準備手術的患者在住院前,先在門診查肺部CT排除新冠肺炎後,再安排入院手術。
-
成人疝不可自愈,別拖了!日間手術即可輕鬆搞定
然而調查發現,約80%的老年疝病患者要麼強忍痛苦,要麼聽信民間偏方,一味保守治療。8月22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疝與腹壁外科副主任醫師段鑫做客本報「市民有約·楚天名醫大講堂」,為市民揭開疝氣的危害及其常見誤區,並介紹了「日間手術」的治療優勢。今日,不少參與講堂的市民專程前往門診諮詢手術情況。
-
可能是這種病
疝氣的手術治療王葆春介紹,保守治療對某些暫時無法手術的病人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但是要想徹底解決問題必須進行外科手術。手術的方法有傳統手術、疝修補術、腹腔鏡手術。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採用與人體組織相容性很好的生物材料作充填以加強腹股溝薄弱處,避免強行拉攏組織和韌帶,彌補了傳統手術的不足,手術後疼痛小,恢復很快,復發率降低,是目前醫生較推薦的。
-
腸子「串門」,勿以「疝」小而不為!
勿以「疝」小而不為,刻不容緩,大連三套公共頻道今晚19:40為您解答! — 1 徐女士的寶寶二十多個月了,小傢伙日常穿戴的除了尿不溼,還多了個疝氣帶。
-
孩子喜歡歪著脖子,自帶攣縮屬性,儘早發現可以避免手術
不放心的爸爸帶著孩子去醫院一檢查,最後診斷結果是「小兒肌性斜頸」,因為發現的及時,經過2個月左右的治療孩子歪脖子的情況好了很多。小兒肌性斜頸的病症不算常見,但如果出現明顯跡象的家長們要多多上心,儘早發現儘早治療能避免手術,在嬰幼兒時期靠物理療法是可以改善這一情況的。要理解這種病症,首先要從脖頸部位的結構說起。
-
【揭秘】「疝」非小病,不可不治!
由於患者對疝病的知識知之甚少,對疝病危害性認識不足,重視度低,以及不願接受手術治療,以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給患者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全世界大量臨床醫療實踐證明:手術修補缺損是治療疝病唯一有效的手段,很多打著」不開刀治療疝病」旗號,其實是衝著老百姓不了解醫療又畏懼手術的心理,沒有什麼治療效果。
-
專家提醒:勿以「疝」小而不為 早診早治是關鍵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15日訊 (記者 高寧 通訊員 欒秀玲 張國傑) 疝,俗稱「疝氣」「小腸串氣」,常見於60歲以上老人,多發於腹股溝區、臍部周圍和外科手術切口處,煙臺山醫院東院肝膽胰外科主任楊松竹介紹說,疝的典型表現為當患者咳嗽或用力時,疝出現;平躺或用手按壓後可消失。
-
骨折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好?提醒:老人若有這種骨折,建議手術
骨折之後的治療問題一直是很多人關注的重點,有些人認為保守治療好,而有些人認為手術治療好,那麼究竟是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治療好呢?其實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單純的骨折、穩定性骨折可以保守治療。一般來說,這些情況是很難通過保守治療來治癒的,醫生常建議手術治療。值得注意的是,骨折保守治療的成功與否與醫師的技術,背景,平臺等等有關。與骨折部位,分型及時代發展,經濟水平,要求,工作性質等等有關。當然目前大醫院骨折治療許多是根據臨床循證醫學指南,專家共識等決定治療方案。
-
腦瘤治療手術好還是保守治療好?
專家介紹,腦瘤是手術好還是保守治療好這也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的,也不能單一的說是哪一種治療方法比較好,如果是早期患者的情況比較好,手術是首選的治療方法,但是如果是患者年齡偏大、體質較差,且癌細胞已經出現了轉移和擴散,保守治療是首先,所以腦瘤是手術還是保守治療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而定,不能盲目治療、同時更要避免不當治療,要多了解治療方面的知識,更好的治療疾病。
-
闌尾的手術過後會有哪些常見的併發症?
闌尾的手術過後會有哪些常見的併發症?時間:2015-12-16 11:2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闌尾的手術過後會有哪些常見的併發症? 闌尾炎會有哪些併發症?下面為大家搜集了闌尾炎可能發生的併發症,一起來看看是什麼吧。
-
高血壓性腦出血一定要手術?能保守治療嗎?給你講清楚
很多人認為出現高血壓性腦出血就應該要馬上手術治療,其實不然。治療方式視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範圍、機體承受能力的不同而大不一樣,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才能更好地治療患者。如果患者符合手術的適應症就應該儘早進行手術治療,以免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高血壓性腦出血的手術指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