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水故城縣「五金」扶貧產業助力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 河青新聞網...
4441戶、9026人,人均年增收4000元,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故城縣著力建設東大窪、茂豐兩個省級現代都市特色農業園區,出臺現代都市特色農業發展促激政策、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重點項目建設支持辦法等優惠政策,派出北京、上海、深圳三個招商小組常態化駐外精準招商,先後引進建設了計劃總投資200多億元的泰國正大肉雞、石家莊以嶺中醫藥、康宏奶牛、新希望和天邦生豬、綠康特色果蔬等五大現代都市特色農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項目,以之為龍頭培育形成了多重覆蓋全縣農民特別是貧困群眾的「五金
-
王彩蓮到永嘉橋頭鎮調研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2019-03-11 11:3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永楠3月8日,縣委書記王彩蓮到永嘉橋頭鎮調研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時強調,要按照新要求,創造新業績,為永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溫州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打造新的示範和樣板。
-
故城縣舉行正大食品(衡水)有限公司投產儀式
本報訊 (紅雨、希錄)10月12日,河北故城舉行了正大食品(衡水)有限公司投產儀式,標誌著正大食品加工廠正式投產;標誌著一期項目成功閉環、全面運營,標誌著正大在故城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正大美食節盛裝亮相,與故城地域美食文化相得益彰、相互融合,將成為一張故城健康食品「新名片」。
-
文旅產業從無到有,衡水故城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10月31日,衡水市故城縣2020年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工作總結及推進大會舉行。大會對故城縣承辦第四屆衡水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和故城縣2020年首屆惠民文化旅遊促消費季活動的相關工作進行了總結。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種種困難挑戰
-
「一三五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思路——實現邢臺高質量趕超發展的...
據介紹,近年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發展質量不高、產業結構不優、環境汙染嚴重、群眾收入偏低等問題突出。為儘快扭轉被動落後局面,市委、市政府站在對邢臺人民、邢臺發展、邢台歷史負責的高度,提出了推動高質量趕超發展的要求。
-
寧縣縣委書記侯昌明:在新起點上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新起點上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侯昌明 省委對慶陽老區的各項事業發展提出了「五個走在前列」的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為寧縣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寧縣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五個走在前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努力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強化政治引領,落實「四個保證」,在加強黨的建設上走在前列。
-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農業+」新模式助推產業融合發展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資料圖。長城網衡水訊(實習記者李珊珊 通訊員於凱春 王希錄)今年以來,衡水市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按照「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思路,創新打造「農業+」發展新模式,推進農業與農產品(000061,股吧)深加工、電子商務、生態旅遊等產業合作,努力實現一產接二連三,三大產業良性融合發展。創新發展「農業+基地」模式,促進現代型農業穩步發展。
-
面向新發展格局打好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
其中,推動產業鏈現代化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一環,需貫徹新發展理念,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一)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
-
奮力書寫經濟社會發展優秀答卷
月8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淄博市「『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閆桂新向社會公布淄博市「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全市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四強」產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2.4%;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比重達到54%;高新技術企業預計年底可突破700家。加強創新平臺建設,獲批省級以上創新平臺587家,其中國家級平臺20家;規劃建設大學城、科學城、創新谷「兩城一谷」,集中打造全市科技研發和人才培育高地。
-
鐘山部長《求是》雜誌刊文:實現商務事業新發展 新提高新突破...
9月15日,《求是》雜誌刊登商務部部長鐘山署名文章《實現商務事業新發展新提高新突破——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經濟外交的重要思想》,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時代大勢、總攬發展全局,在新的實踐基礎上大力推進經濟外交理論創新,開創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
青島「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五年來,青島緊扣高質量發展,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不斷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續性,城市能級蓄勢躍升。經濟實力實現跨越發展。實現28535戶、6388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200個省定貧困村、310個市定經濟薄弱村、10個市定經濟薄弱鎮全部脫貧,脫貧質量、脫貧成效持續提升。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階段性目標。市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較「十二五」末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市區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20%以上。
-
新常態下推動瀘西經濟社會率先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思考
面對全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三駕馬車」的有效需求有待進一步釋放,國家投資逐漸減少而民間投資亟需激活,經濟風險周期逐漸凸顯的「新常態」,如何在把握機遇中積極應對挑戰,在精心謀劃中爭取更大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率先實現跨越式發展?本文結合瀘西的基本情況,就新常態下如何推動瀘西經濟社會率先實現跨越式發展作出探討。
-
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創新——學習習近平關於經濟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站在新時代和全局戰略的高度,對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特徵作出準確判斷;從新發展理念、「六穩」工作、「兩個輪子」等方面,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點作出正確把握;客觀分析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如何打好「三大攻堅戰」的問題;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取向即以人民為中心、強化民生服務作了科學定位。
-
王東峰:堅持突出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科技扶貧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科技扶貧為重點,紮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全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王東峰首先來到位于衡水市故城縣的以嶺中醫藥產業園區,認真聽取該縣通過發展中醫藥產業帶動脫貧工作匯報,同參與園區建設的群眾親切交流。
-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創新「農業+」模式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推行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王希錄/提供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推動「農業+旅遊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王希錄/提供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 於凱春 王希錄 記者 扈煒)今年以來,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按照「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思路,創新打造「農業+」發展新模式,推進農業與農產品深加工、電子商務、生態旅遊等產業合作,努力實現一產接二連三,三大產業良性融合發展。
-
築巢引鳳棲 八大重點投資領域助力玉溪跨越發展
玉溪市委書記羅應光表示,本次峰會系列活動突出重點產業招商,實現信息精準對接、項目精準推介、對象精準服務、意見精準反饋,進一步提升玉溪的對外開放水平,助推產業培育及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社會持續跨越發展。 據悉,本次活動籤約項目共43個,投資總額309億元。
-
中鐵十八局如此作為 社會責任從何談起
2020年5月13日《人民日報》刊發《人民日報發布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領先指數》「樹立企業盡責擔當新標尺」,中國鐵建以「103.67」位居53位。然而作為中國鐵建之屬中鐵十八局集團在具體工作中又是如何踐行社會責任的呢?
-
《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完整版重磅發布 AI推動新經濟形態形成
人類社會每一次技術和產業的變革都帶來了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創新與重構。當前,智能經濟正在逐漸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方式,將人類社會引入智能社會。今年6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設立並領導的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百度共同發布了《新基建,新機遇: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精簡版,經過近半年的調研撰寫,12月15日,白皮書的完整版正式發布。
-
濟南高新區:「三個千億」實現高質量發展新突破
剛剛過去的2018年,對有著「走在前列」和「揚起龍頭」兩大發展標尺的濟南市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值得銘記的一年,是高質量發展得到新突破的一年。這一年,濟南市被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列為「世界二線大城市」,進入英國皇家學會發布的亞洲城市50強排行榜,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突破,邁上了新高度。
-
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繼續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努力
原標題:人民日報人民要論:繼續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努力核心閱讀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會對經濟活動造成負面影響,但終究是一次性衝擊現象,對生產要素供給和生產率都不會產生長期影響,甚至不會造成對全年的影響,更不會削弱我國經濟的潛在增長能力。疫情在需求方面造成的損失,也能較快得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