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認知能力的有效方法:寫知識卡片

2021-02-18 進步黑客

怎樣提升認知與問題解決能力一文中,如果將下棋作為一種認知和問題處理的範例,我們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有意義的結構化知識決定了我們的認知和問題解決能力。這裡的結構化知識,可以理解為概念間相互關聯組成的知識網絡。

我們也知道,認知和問題解決還需要信息處理能力。但每個人硬體水平即工作記憶和信息處理速度相差不會很大(至少不是數量級的差別)。

模式決定能力

那為什麼象棋大師能在5秒內記住幾乎全部棋局,而不會下棋的連一個棋子位置都記不得呢?

雖然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張棋盤,象棋大師看到的棋盤上的棋子是有意義的關聯(定式),而不會下棋的人沒有預先知識,他們看到的是孤立的沒有規律的20多個棋子(對無意義亂擺的棋子,大師也不能建立關聯)。

大師下棋,就是模式識別和模式應用。模式識別和應用不是人特有的,動物,人工智慧都用它學習與解決問題。這個過程可用下圖表述:

概念間的多元互動,生成模式,對模式的識別就是認知,應用模式去預測,就是能力。大腦中存儲的模式決定了我們認識世界,與世界相處的方式。

那麼,怎樣提升我們的模式識別(認知能力),以及怎樣一步步生成模式呢?

西蒙的知識樹

認知科學家西蒙認為,模式識別能力由下面三個要素共同決定:

長期記憶(知識節點)和辨識網(連接方式)組成一張認知網絡,知識在大腦中的表現形式就是一幅自組織的網絡圖。

短期記憶因生理限制,很難提升,但長期記憶和辨識網都可通過回想和辨識練習取得擴展與改進。

我們提升認知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方法就是:

掌握概念(知識點),關聯概念(建立連接),生成模式,並在理解的基礎上持續發展,生成有意義的概念網絡。

網絡的豐富度決定我們的認知和能力。這樣的網絡在西蒙話語中稱為知識樹。他還認為:

思想,像組織或技術一樣,並不是憑空出現的。是現有元件構成的。這些元件被不斷地聚集,重構,修改並應用於新的背景中。

在這個過程中,思想和實踐結合到一起構成相對穩定的類集,他們可以被起創造者和其他遇到它們的人以單元的方式移動和控制。

——《穿越歧路花園》

由此,西蒙做學問就是:「創造思想和實踐的穩定子配件,並努力用新的有意思的方式將它們結合起來。」

顯然,西蒙用這種工作方式取得了巨大成就,他是:

美國著名學者、計算機科學家和心理學家,研究領域涉及認知心理學、計算機科學、公共行政、經濟學、管理學和科學哲學等多個方向,一生獲得 9 個博士學位,拿過不同領域的最高獎項:計算機科學圖靈獎、諾貝爾經濟學獎、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拿過公共管理沃爾多獎……

一個人獲得這樣成就的十分之一就很厲害了,我們可能會說西蒙可能是個天才,畢竟他自己也說比全班其他同學都要聰明。那我們再來看另一個例子。

盧曼的卡片抽屜

尼克拉斯·盧曼(Niklas Luhmann),德國人,20世紀頗有影響力的社會學家和科學家,他在40年的學術生涯中出版了70多本書,發表了橫跨多個領域的400多篇學術文章。

每年平均創作約兩本書,10篇文章,注意,他寫的不是虛構作品,是乾貨滿滿的理論著作。

這些成果全由他一人獨自完成,如果要說有人幫忙的話,就是家裡有個保姆,幫他照看孩子。

近年,很多人驚訝他的創作效率,研究盧曼的創作方式,尋找有什麼神奇的工具或工作方式。

人們很容易就發現輔助他創作的寶箱——Zettelkasten。

Zettelkasten 是德語詞彙, Zettel 是卡片,紙條,紙片的意思,kasten 是抽屜,柜子的意思。合起來Zettelkasten 就是裝卡片的抽屜。示意如圖:

抽屜裡裝的是盧曼的創作元件——他的知識卡片。每一張卡片都有唯一編號,會永久保存,卡片不會只為一個項目或一本書創作,每張卡片都成為一生的財富,輔助他研究和創作。

盧曼這個抽屜就是由卡片組成的研究資料庫,不固定主題,可以向任何方向無限擴展。他組織這些卡片的方式是在上面加註標籤,每張卡片可以有多個標籤,標籤將這些卡片關聯起來。

如同西蒙所說,標籤將這些元件,用新的有意思的方式結合起來。當某個主題生成的網絡足夠豐富後,自然就變成了一本書。

盧曼回答為何有如此高產出也說:

我並不是什麼都自己想。大部分都發生在我的卡片抽屜裡。我的生產力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我的卡片抽屜。

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寫卡片簡單且容易。盧曼去世後,他的抽屜裡存放有9萬張卡片。這似乎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但如果你想到他使用這個創作系統40多年,算下來每天也不過6張卡片。

大輝的卡片盒

卡片創作法,很多讀者可能也聽過,不就是寫卡片嗎,不需要固定格式,不限定主題,應該很容易寫。

我使用這個方法也有一段時間了,用的是 Index Cards的紙質卡片,並將它們永久保存。下面圖片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果這幾年我有長進,寫的東西還有人看,這些卡片功不可沒。但隨著數量的增加,我發現管理這些紙質卡片很有難度。

今天是一個數字時代,有很多功能強大的數字工具。我現在仍然寫紙質卡片,但只是臨時性的,會在當晚或隔天將紙質卡片內容錄進數字工具,然後扔掉它們。

這樣就是充分發揮人腦識別和關聯的優勢,電腦存儲和檢索的強項。這套系統運行效果目前讓我很滿意。

寫卡片能讓你更聰明

你可能會說,我不搞研究,也沒有那麼強的寫作出版要求,寫卡片對我有什麼用?

很簡單,寫知識卡片能讓你更專注,學的更好,思考更深刻。

One can not think without writing. -- Luhmann

沒有寫作就無法思考——尼克拉斯·盧曼(德國社會學家)

真正的思考需要某種形式的外化,寫作能將你的思考過程外化,它是促進思考的工具。我們經常覺得想清楚的事情,當要把它表達出來時,會發現還有許多不清晰,不全面的地方。

同時,關聯卡片,發現知識間的關係也能促進主動思考,讓我們更深入,更全面思考一個主題。

《設計心理學》的作者唐納德·諾曼(Don Norman)就說:

沒有幫助的頭腦的力量嚴重被高估。沒有外在的幫助,記憶、思想和推理都受到限制。[…]真正的力量來自於設計能增強認知能力的外部輔助工具。

而卡片,就是這樣一個隨手可得,可增強認知能力的外部輔助工具。

突破臨界點

通過寫卡片提升認知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就跟健身一樣,每天做兩個伏地挺身,在一個月內不能讓我們變壯實。

但滴水穿石,有複利效應。西蒙研究了一些領域的專家,認為要在某個領域做出巨大貢獻,大約需要掌握5萬個信息塊,而要積累這些數量的信息塊,大概需要10年時間。

以我的經驗,當在一個領域有1000張相互關聯的卡片後,就是一個小突破,就有能力寫出1萬字的高質量內容,也能做出一些小項目。

達到1萬張,就邁入高手期。假如我們跟盧曼一樣,每天創作6張,5年多就可以達到1萬張卡片。這跟俞軍說5年左右的產品經理可以獨擋一面相一致。

寫卡片這件事看起來簡單,但還有很多坑,比如選什麼工具,標籤怎樣打,怎樣持續寫。這幾年,我也踩了不少坑。

如果你工作了3到5年,需將自己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形成體系。這種方式能幫上你,通過平時積累知識卡片,不需要一次付出太多精力,也不影響正常工作,一年左右就能生成一個有生命力的知識樹。

感興趣就掃碼加入知識星球,跟170+小夥伴一起通過寫卡片升級認知。想少走彎路,需個性化指導,還可諮詢我的個人教練服務。

總之,升級認知,不是積累知識點,而是將自己的知識形成一顆樹,認知水平越高的人有越大的樹,更大的樹上有更多的葉子。

做有積累的事,當你的知識達到「臨界點」後,你就能看見新手看不到的東西,接近創造力的邊界。

相關文章:

怎樣提升認知與問題解決能力

知識體系化的必要性及構建通用體系的方法

相關焦點

  • 幾個小方法,有效幫助提升孩子理解能力
    特殊兒童認知訓練是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漸進過程。  對物體顏色、形狀及各種基本的物理屬性的認識等基礎認知能力,是兒童開展高階認知訓練的基礎。  在這裡給大家提供幾個有效的方法,去幫助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  能夠模仿成人的手部動作  與孩子面對面而坐,說「拍手」看孩子是否有動作。
  • 想提升星孩的認知能力?訓練順序要知道
    自閉症兒童認知能力弱後常表現在:無法正確完成指令、答非所問、鸚鵡學舌等。在與自閉症孩子相處中,家長容易察覺孩子認知發展異常,很多家長也會花時間去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但常常發現事倍功半,孩子好像學的很吃力,教了很多遍還是不知道。這是因為父母教授的內容可能對於孩子現有能力來說太難,缺乏系統化,想到什麼教什麼。
  • 認知能力是基礎能力,如何幫助寶寶提升認知?從這幾個方向開始吧
    認知能力對於寶寶的發展來說非常重要,它是寶寶智力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解決問題的最基礎的能力之一。提及認知能力,我們往往把認知理解合在一起,稱為認知理解能力。認知,只是對物體或者事件知曉,而關鍵的部分在於理解。
  • 一書一法一工具|卡片法|知識卡片法:像樂高一樣迭代你的知識
    受卡片寫作法的啟發,我們可以通過製作知識卡片的方法來提升我們的認知,迭代我們的思維,促成我們的成功。下面就開始學習知識卡片法。知識卡片法顧名思義就是將每個知識點用卡片的形式進行收集、記錄、積累從而指導實踐知識的一種方法。這套方法最關鍵是通過思考將收集轉換為記錄,也就是從知道到學到再到得到的過程。
  • 寫作與成長加速器——「卡片+能力樹」
    之後文章說要到「目的地"需要一條船(自我認知的升級),需要我們每周一次的作業提交(造船),這樣七年後我們才能一起去」南極「。下面從「認識卡片,製作卡片,利用卡片輸出及升級」三個方面來說說卡片系統的製作和使用。
  • 如何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4個方面全面提升自身能力
    具有一定自我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是一項必備的素質,而這些能力都是要通過一定的方法和訓練來提升的。1.多多讀書一個人的自我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是可以提升的,而提升這兩種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書。2.分析自己的日常行為多收集自己的日常行為思考,並作出明確分析,也是提升自我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對自己的日常行為進行思考,你就容易展開邏輯思路,邏輯過程就很清晰。思考自己今天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 通過閱讀提升少兒認知能力,到底怎樣做才有效
    想要通過閱讀提升少兒認知能力,到底怎麼做才有效?毋庸置疑,閱讀是提升少兒認知能力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最近在上課的過程中發現雖然家長們知道閱讀但面對閱讀時卻束手無策,甚至頭疼不已,因為方法欠缺導致一要讀書孩子就跑。
  • 長期持續的專注有效提升元認知
    如何有效提高元認知能力?首先再來回憶一下元認知是指的什麼?元認知能力:對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我從其他地方看到的解釋:①元認知是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維爾於1976年提出的一個概念。所謂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具體地說,是關於個人自己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這些過程的能力:對思維和學習活動的知識和控制。元認知包括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控制。例如在教學心理學中常提到「學習如何學習」,指的就是這種次認知。 元認知的實質是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這幾天一直在思考元認知自己實踐元認知,具體怎麼做的呢?
  • 升級思維方式,提升認知能力的2個重要策略!
    人與人的最大差距在於能力,能力的差異決定著人生的走向,不同的能力獲得不一樣的人生。精進我們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升級我們的認知」。(所謂認知能力,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我們常說的感知、記憶、注意、思維和想像的能力等都是認知能力的範疇。)升級認知能力的關鍵,是升級思維方式。
  • 知識積累和閱讀能力提升源於文本的有效閱讀
    有時,受時間、空間及人的社會階層的限制,日常知識和能力的提升,不能僅局限在生命生存發展的領域內。人是學習主體,也是受教育的主體。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先賢們往往通過不同形式,對後來者進行有必要的經驗分享和警示。有效而又突破時空界限的開展傳承,傳承載體中,人類較有效的當屬文字記載。當下處中小學生階段學生,學習方式和載體也很多,課堂學習是主渠道。
  • 特殊需要兒童認知發展階段訓練方法及認知遊戲分類綜述
    認知表達就是自閉症兒童使用語言的能力,通俗地說就是孩子能把學到的知識內容能說出來。所以,影響特殊需要兒童認知表達能力的發展和認知學習的深入,認知表達訓練是以認知理解的內容為基礎的口語表達訓練,對自閉症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遊的發生、發展反映著兒童認知發展水平的變化。有什麼樣的認知發展水平,有什麼類型的遊戲出現。
  • 高三黨:常見三種有效閱讀方法,助你快速提升學習成績
    高三黨:常見三種有效閱讀方法,助你快速提升學習成績一個問題,一小段經歷;看別人的經歷,領悟自己的人生。學友們好!我是你們的學友龍梟,今天就和學友們一起來討論「讀書」這個話題。對於第三類讀書人來說:他看到了生活的苦難,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想要藉助於讀書來提升自己的思維層次或者專業知識以此來促進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比如說:那些如同你我般正在為了改變自己多問命運而努力奮鬥學習的人。但這三類讀書人並不是獨立而存在的,而是綜合存在的;只是對於閱讀不同的書籍所表現出讀書時的心態不一樣罷了。
  • 能讓學習事半功倍的認知能力,從小這樣啟蒙有趣更有效
    但認知是一種能力,很大程度是會受環境影響,是可以訓練並且提高的。即使成年後,智商是穩定的,但如果這個人可以一直保持學習的狀態,那他的認知還是可以不斷提高的。對孩子來說,高智商小孩一開始學習新知識或者技能肯定會相對更快,但如果沒有良好的認知能力做支撐,例如注意力無法集中,沒有很好的反思總結能力等,高智商很難對學習成績或者工作能力有幫助。可見認知能力是今後一切學習能力的加速器。
  • 《認知覺醒》:為何成功不是我,人與人的差異就在認知能力
    也就是通過大腦構造、潛意識、元認知等思維規律看清自己,了解認知世界裡的基礎設施,從事物規律中看清世界,從而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及如何管控情緒力,看完之後,讓人頓有一種豁然開朗的心境,化解了庸人自擾的煩惱,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認知的驅動力。
  • 高考英語,把握學習方法和技巧,提升能力,助力拿高分
    學習是有方法和規律可循的,大家只有掌握相應的學習技巧,才能高效率的提升成績。 今天的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能有所啟發。 一、把握規律,提升學習效率 1、詞彙學習方法 說到高中英語3500詞,的確讓很多同學頭疼,下了不功夫記住的單詞,過幾天就忘記了,更可氣的是知道什麼意思,卻不會用。這種情況,唯一解決之道就是方法。
  • 大幅度提升孩子記憶能力,這些訓練方法,你了解多少?
    在參加一次早教班家長交流會時,了解到可以大幅度提升孩子記憶力的訓練方法,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方法1:閃示記憶訓練閃卡記憶是把一些想要教給孩子的知識點,寫在小卡片上,將多張小卡片快速的展示在孩子面前,讓孩子在短時間內去記住卡片上的內容,用閃現的方法讓孩子記憶,其實孩子並沒有理解內容,只是用這種方法去重複刺激孩子視覺感官,從而開發孩子記憶潛能。
  • 父母課堂 | 自閉症孩子基礎認知能力提升小技巧
    認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儲存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們成功的完成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知覺、記憶、注意、思維和想像的能力都被認為是認知能力。有些自閉症孩子從嬰幼兒時期起,認知能力就嚴重發展不足。所謂的認知能力,一般泛指認識基礎事物的能力、感知的能力、思維的能力等,經過大腦的信息加工、轉換合成最後表達出來,而自閉症兒童的大腦對信息的整合有一定的障礙,他們對外部的認知比較有限、被動,也就是認知能力較差。
  • 3個方法,提升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
    可是對孩子來說,卻錯過了讓他自我認知的機會。他不知道自己是誰,什麼東西是自己的,在長大以後演變成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裡,容易高估或者低估自己。3個方法,提升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知道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這麼重要,那我們該如何鍛鍊孩子的認知能力呢?
  • 推薦有效的十個讀書方法,並將知識轉化為能力,主要是行動
    今天看到了一篇講讀書方法的文章,目測十分可以,小編總結歸納了一些內容,推薦給大家。1.將書中內容轉化為資料庫在書上寫上日期和評價,用5種符號給書做評價,比較像打星級那樣,用螢光筆做標記。2.讀完立即整理筆記讀完書使用紙張做總結筆記,一個主題下寫能回憶起的相關內容,不用注意措辭,想到什麼寫什麼,寫完之後歸類放好,3個月後拿出來快速瀏覽一遍,6個月後再次確認,這就是在檢索的過程,之前在《認知天性》這本書當中做過介紹。
  • 兒童認知發展能力及認知訓練順序
    認知是個體知識獲得的歷程,其中包含知覺、記憶、想像、辨認、思考、推理、判斷、創造等複雜的心理活動,大致指一個人學習、思考、應付環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適應生活的能力。 一般兒童的認知發展會隨著年齡而增長,並遵循一定的模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