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父母的一個習慣,卻能影響孩子的格局,看完茅塞頓開

2020-09-03 丟媽育兒路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且,「節儉」這兩個字也經常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對於向孩子傳遞一種節儉的方式也有很多,也算是一件好事,但是,「過度的節儉」對孩子來說就不是一件好的事情了,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的格局,有的父母到底有多節儉?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倩倩是一個95年的小姑娘,剛剛畢業的她認識了一個男性朋友,兩個人彼此的第一印 象都是非常好,於是確定了戀人的關係,但是在交往的過程中,倩倩發現,男朋友從來不在外面吃飯,每花一次錢都要算計一番,剛開始倩倩還認為,挺會過日子的,長時間發現,卻並不是這樣,無奈選擇分手,後來分手的時候才知道,男友在7歲的時候,看到父母過日子就特別的節儉,比如:看到路邊有瓶子和紙的話,都會撿回家;夏天無論多熱,也從不開空調;想吃水果也要買一些處理的,吃著也並不新鮮等等,好多的事情在耳濡目染下,間接地學會了過度的節儉。



所以,父母的一個習慣,也間接地影響了孩子正確節儉的觀念,等到孩子長大後,也會影響孩子為人處事的格局,除了上述案例的情況,過度節儉還會有哪些壞處呢?



在心理上會變得自卑,以至於認為錢很重要

父母過度的節儉會讓孩子認為,家裡的條件是不是會很差,所以,在與同齡人相處的時候,多數都會有攀比的情況,自然,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卑的心理,這種心理一旦形成,在孩子長大後,也會影響著身心健康。

孩子與父母相處的時候,長時間的聽到父母說沒錢、缺錢等,慢慢的在孩子的心裡就會學得錢的重要性,或許,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還會出現佔小便宜的情況,又或許還會變成一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貪心不足蛇吞象」,交朋友時只看重利益

過度的節儉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只認為錢的重要性,所以,在獲得金錢的時候,在內心當中,永遠都不知足,或許也滿足不也自己的貪心,老話總說:「貪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其次,就是在交朋友的時候,因為只看重自己的利益,所以,不一定能交到自己的知心朋友,畢竟好朋友的相處過程中,不一定會去過多的計較金錢利益,如果出現利益上衝突,多數會使一方反感,慢慢的也就沒有人願意去和你交朋友。


節儉是一件好事,但是,建議家長不要給孩子傳遞一種過度節儉的習慣,反而要正確的引導孩子,比如:衣服不一定要穿的多好或是多差,只要得體就可以;花錢時,不一定要浪費,但是一定要合理,這種正確的節儉方式,還可能會使孩子學會自我約束,並且,在節儉的同時,還不會影響自己的格局。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一個孩子未來的格局怎麼樣,從3件事就能看出來了,父母別不在意
    ,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格局》等等,包括開心爸爸自己也寫過類似的文章,試圖從生活中的點滴故事中,找到孩子未來格局的影響因素,從而給更多的爸爸媽媽們以接地氣的建議,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有大格局的人。,以及模仿的各種行為,都會對他們的未來產生一定的影響,當然也包括格局。
  • 父母的格局影響孩子的結局!
    ❤什麼是格局?一個媽媽說:「你不努力長大了就跟那個乞丐一樣!」另外一個媽媽說:「你好好努力,長大了就有能力幫助他們!」父母的格局影響孩子的結局!
  • 父母這種「節約」,會影響孩子的格局和眼界,長大後差距明顯
    而他們就是由於家裡貧窮,如果不勤儉的話家裡很有可能都無法正常運轉,長此以往窮人家的孩子總是會被要求節約,儘量不亂花錢。這樣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讓孩子學會節約的習慣,但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節儉是好習慣,但有時候還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影響,尤其在孩子長大後很明顯。
  • 如何鍛鍊一個能做大事的人?楊絳的語錄讓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我們從小父母都想鍛鍊我們能做一個可以做大事的人,父母也在我們小時候就對我們是說盡了心中的一些道理話,想讓我們過早醒悟,懂得去努力拼搏,做一個人上人。父母都是好心的,天下父母都是一樣的,但教育方法都不一樣,有的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一點苦,但有的父母卻恰恰相反,要孩子們多吃苦。
  • 這是一個拼爹的時代,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
    而是看誰的父母眼界高、看得遠、會教育。我們通過不斷的學習如何教育孩子,特別對不同孩子的對比。我們終於發現不會教育的父母是多麼的失職。由於自己的失職,讓自己的孩子。由天才變成了蠢才。所以說父母的高度決定了孩子的起點,而最好的教育便是以父母為榜樣,言傳身教。
  • 低層次父母的"偽節儉",不僅影響孩子性格,還毀掉格局和未來
    結果母親為了兩塊錢的公交費,和司機掰扯半天,影響別人出行。後來還是司機不想耽誤工作,自己掏錢墊付,這位母親才美滋滋地走開。有不少低層次的父母都覺得這種行為是節儉,雖然數額小,但次數多了,一年到頭也能省下不少錢。可是這種行為,已經是破壞了別人的利益。要是在孩子面前做,對他們的影響有多大可想而知。
  • 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視野和未來
    孩子就像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的價值觀混亂,父母能成為孩子的榜樣嗎?我最近讀到一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這本書的作者首次提出「格局養育」孩子的全新觀念,告訴父母如何樹立格局養育觀,以及這種觀念對孩子的成長會起到怎樣的作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本書——黃靜潔的《父母的格局》。
  • 近3成兒童會長出「怪物牙」,孩子「變身」,只因家長一個習慣
    現在的許多的父母會對於孩子都較為縱容寵愛,孩子又比較機靈聰明,有時候他們可以看破大人們的心理,說幾句好話,父母長輩耳根也軟,輕輕鬆鬆就被孩子「拿下」了。近3成兒童會長出「怪物牙」,孩子「變身」,只因家長的一個習慣同事家王姐的兒子,從小就很招人喜歡,不僅嘴甜可愛還帥氣,王姐只要一在社交平臺曬出兒子的帥照,總能吸引來無數的小迷妹評論點讚,就連老阿姨們也紛紛被他的帥氣可愛迷住了。
  • 父母的格局影響孩子的高度:你的教養,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地鐵上,一位媽媽抱著孩子坐在座位上,為防止踢到別人,一直用手捧著孩子的鞋子。這張照片,體現了為人父母的格局,被網友們瘋狂點讚。父母的格局影響孩子的高度,窮養、富養,都不如讓孩子有教養。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應該怎樣做?一、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孩子本身是「一張白紙」,父母的行為會被孩子無意識模仿,如果父母張口就是髒話、胡亂插隊、公共場合大聲喧譁,怎麼指望孩子文明?
  • 父母&孩子|眼界、格局
    今天分享這樣一句話,原話是這樣的:「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基本就是孩子以後發展的上限!」這話說的有點絕對,不過也是值得思考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而這個老師,他的眼界、格局、思維,時時刻刻都影響著孩子,這些影響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直到到成年,有時候甚至可能是一輩子。每個孩子在對這個世界理解稍微欠缺的年紀,是身邊最熟悉的人加以引導。在家是父母,在外是同學朋友,在全面進入這個社會之前,他所有的認知都是周圍的環境給予他的,而在這個過程中,他並未主動,只是不斷的在接收。
  • 愛貪小便宜的父母,養不出大格局的孩子
    上周末,在地鐵站遇見一名年輕媽媽帶著兩個11、12歲的孩子,趁著工作人員不注意,讓走在前面的一個孩子從閘機下鑽過後,讓另外一個孩子緊貼在自己身前一起刷卡進站。,怕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小孩子沒有判斷事物對錯的能力,大多正處於建立是非觀念的時期,他們在模仿大人的行為中學習,當這種投機取巧佔便宜被模仿成為孩子的習慣時,對他之後的行為產生極大的影響。
  • 高考狀元:優秀的孩子,拼的是父母的大格局
    :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很優秀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格局都很高。大多數孩子在年幼時,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東西,而父母從小對孩子的自律、專注力的培養,會讓孩子日後的路更好走。優秀的孩子,前期真正拼的是父母的大格局!
  • 《父母的格局》|看譚盾夫人講述養育孩子的經驗
    看到這本《父母的格局》,序言還有楊瀾的推薦,看下去覺得果然是專業人士,相當了得。她致力於把孩子引領到一個思考自己會給世界帶來怎樣改變的道路上去,而不僅僅是成績好就算完事。家長可以讓孩子找到自己的精神楷模。然後再運用潛移默化的力量去改變孩子的未來。比如黃靜潔家裡灌輸的是孩子可以改變世界、拯救地球。黃靜潔覺得這並不是幼稚的遊戲,更多的是讓孩子意識到雖然一個人的生命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個體,但是卻能在合適的時機裡做出自己意想不到的貢獻。
  • 父母有格局,孩子自優秀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觸、最早模仿的對象,是對孩子影響最深、影響最大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投射在孩子身上,進而對孩子的人生產生影響。父母的言傳身教在孩子教育中意義重大。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養不教父之過」之語,列夫·託爾斯泰也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教育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首先父母也應做到有修養。
  • 中國式父母的「瞎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多數媽媽不知深淺
    「瞎節儉」卻是正在毀掉孩子的人生格局,孩子的個人成長往往都會受到父母們日常的言行舉止所影響大,而多數媽媽在這一方面往往都是不知深淺,沒有覺悟。而這種其實就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習慣,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人生格局。
  • 家長的格局將影響孩子的未來
    格局不一定都由階層決定,但是階層確實對家長格局影響很大,上層階級使家長有更開闊的視野,更廣博的人脈,更科學的規劃,我們可以看到,這些都深遠地影響著孩子的未來。擁有這種格局的家長,一樣深遠地影響著孩子的未來,改變了無數孩子的命運。
  • 10歲男孩停止長高,身高只有1米5,只因媽媽的一個「好習慣」
    導讀:10歲男孩停止長高,身高只有1米5,只因媽媽的一個「好習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0歲男孩停止長高,身高只有1米5,只因媽媽的一個「好習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打破自戀的父母,才有資格談格局
    格局就像人格,看不見摸不著,但又實實在在的發揮著影響。在黃靜潔的作品《父母的格局》中,這個問題有了明晰的答案。事實上,黃靜潔一共出版了兩本書,分別是《父母的格局》和《學習的格局》,我是先看了她近期出版的一本《學習的格局》之後,才又返回頭去看她更早之前出版的這本《父母的格局》的。
  • 父母千萬不能忽視孩子四個生活習慣,這將影響孩子一生
    人在競爭中有時會以智慧或體力取勝,但是如果智慧和體力相當,就看誰的意志力強。比如下棋,兩個孩子年齡一樣,都很聰明,身體也挺好,棋藝不相上下,哪個孩子能取勝,就看誰能堅持到底。培養堅持到底的習慣,簡單說,就是培養孩子的吃苦精神。
  • 起跑意外摔倒結局亮了,習慣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習慣是培養出來的,我們可以看到小姑娘沒有畏懼,跌倒了立馬站起來,這是培養的一種習慣;即使落後了別人很多,但是依舊努力追上,她和其他人差了四分之一圈的距離,第二圈她又加勁兒,步子邁大,距離逐漸縮小,第三圈追趕上了,最後成為贏家。是一個堅持、拼搏、不放棄的孩子,想必我們為她的父母驕傲,培養出來一個這樣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