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銜接是讀寫拼音加減法嗎?如果父母是這樣做,那是在拖延孩子

2021-01-08 趙嘉鑫講故事

現在已經是開學季了,上大班的家長想必心裡都懸著一把劍,叫做「幼小銜接」。有的父母甚至直接跳過幼兒園大班,給孩子報學前班,為的就是做好「幼兒期的銜接」,不讓小學傷害孩子。

本人也是大班孩子的家長,聽到周圍家長們談論最多的,就是孩子學了多少漢字,會不會二十個以內的加減法,以及下學期要不要從大班轉到校外幼兒園,提前學一些內容。好像在進小學之前就進了班,多識一些字,學會拼音和加減法,就算是「幼小銜接」了。事實上,如果父母只把這些當重點,反而會耽誤孩子。

父母只注重提前「砍柴」,而忘了「磨刀霍霍」,會導致明顯的「初三效應」

社區裡有一個幼兒園,每天從那裡經過,都能聽到孩子們在朗讀一年級語文課本的內容,儘管書本聲震耳欲聾,我聽了卻覺得「禁錮」二字,覺得讓天真的孩子提前一年進入機械學習太殘酷了。

曾經有親戚家的孩子進過很有名的幼兒園,那裡素以「早學深悟」著稱。小孩進小學以後,小學二、三年級確實不用父母操心,每次考試都是輕鬆過關。就小孩子而言,「老師講得太簡單了,我早就學會了。」結果到了小學三年級,孩子的學習逐漸吃力,成績也一度退居中等水平,再往後,甚至變成了中等水平。兒童學習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家長對此大聲疾呼。二年級效應在親戚家子女中表現得十分明顯。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現象呢?回答是——搶先。學前銜接最重要的是學習能力的培養,生活習慣、學習品質的養成,這些軟實力就像「磨刀」,而拼音、識字、加減法等通過機械學習掌握的內容,只不過是「砍柴」而已。專注於「砍柴」,雖然在小學開始之前會搶著積攢柴火,但刀子還不夠快,磨刀的技巧又不夠熟練,一旦「砍柴」用盡,被超越只是時間問題。

由此可以看出,要做好幼小銜接,「磨」比「砍柴」更為重要。

做好兒童從幼稚園到小學能力轉換,才是真正的「磨刀」

事實上,孩子進入小學後最大的挑戰,就是適應問題。不管是學習,生活習慣,還是人際交往,幼兒園與小學都有著本質的不同,提前準備可以使人更快地適應。

就學習而言,從幼兒園到小學,兒童所需具備的學習能力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父母最需要的,就是幫助孩子做好能力遷移,適應小學的學習。

首先,我們來看看幼兒在幼兒園是怎樣學習的。無論是學習美工、手藝操,或是歌舞表演,都是由教師先示範,孩子們先觀察後表演。這一學習模式可以簡單概括為「從觀察到操作」,即「形象思維模式」。

而且進了小學以後,首先學習形式變得單一,學生需要安靜地坐在桌前,教師不再通過背唱、蹦跳等方式展示學習內容,而是通過相對單調的「說教形式」。與此同時,學習成績的測試也不再是原樣的重複,而是體現在課堂的問答和考試中。這一學習模式要求兒童先聽,後記憶,再回憶,再分析,最後寫下來。這個過程要複雜得多。

由此可見,從幼兒園到小學,對兒童學習能力的要求早已不同。父母也應該在這方面做好準備,從注重形象具體到檢驗抽象思維邏輯。

假如父母在孩子幼小銜接時,不只是注重漢字拼音加減法等「機械內容」,而是注重孩子在背後的能力遷移,那麼孩子手握快刀,整個小學生涯將所向披靡。

功能轉移是怎樣的?

錢志亮教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專家,對兒童早期銜接問題進行了研究。在《入學早知》一書中,他詳細闡述了孩子上小學前必須具備的八項能力,並與研究小組共同開發了《入學成熟度診斷量表》,幫助家長檢測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針對孩子的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的改善。

他認為,幼兒銜接的重點在於幫助幼兒達到入學成熟水平。並且它包含了幾大塊:視知覺,聽知覺,運動和神經協調,感知轉換,數學準備,社會適應等等。

這些因素中,視知覺和聽覺能力決定著兒童在課堂上能否有效地吸收老師的講課內容,正確判斷和回答問題。動作和神經的協調能力決定了兒童的手指是否靈活,筆力是否強健,以及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而且數學的預習就是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這就是為什麼孩子能學好數學的根本原因。社交適應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來考察孩子是否能夠很快地融入新的環境,交到新的朋友,以及正確的處理人際關係,甚至處理校園霸凌。歸根結底,除了學習,社交也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

父母只有懂得「幼小銜接」的真諦,才不會走彎路,錯誤地將讀寫拼音作為重點,從而忽視了對孩子軟實力的培養。而且軟實力,才是適合孩子上小學的法寶。

相關焦點

  • 青島幼小銜接幼兒拼音培訓加盟,如何給孩子的入學心理減壓
    當前幼小銜接市場魚龍混雜,專業度差,優質品牌,迪贊打造的高端幼小銜接教育品牌,研發品質課程,用專業實力幫您輕鬆超越本地同行,持續發展做大做強。為什麼要進行幼小銜接? 1、幫助幼兒對學習充滿熱愛 幼兒園以遊戲為主,注重以遊戲方式學習,而小學以學習為主,大多數需要課本按部就班的學習知識。到了小學,要掌握拼音、書寫、算數知識,蕞重要的一步就是識字量!
  • 50以內加減法,中班娃就會了!幼小銜接「搶跑」普遍
    50以內加減法,中班娃就會了!    幼小銜接「搶跑」普遍    常報全媒體訊 「幼兒園中班,不應該還是掰指頭數數的階段嗎?班上卻有小朋友學50以內的加減法了!」據這位媽媽稱,女兒很自覺,每天主動做一面紙。    記者調查了解到,中班「小學化」傾向還不明顯,但到了大班,在外學算術、寫字、拼音的的幼兒,就不在少數了。    一項調查:9成大班幼兒在校外學拼音、算術、寫字    根據《3~6歲幼兒學習和發展目標》,5~6歲的學齡前兒童,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
  • 教育專家:幼小銜接別只顧識字拼音、加減法,培養這些實力更重要
    我自己也是大班孩子的家長,聽到周圍家長談論最多的,就是孩子學了多少漢字,會不會二十以內的加減法,以及下學期要不要從大班轉走,到校外的學前班裡提前學些內容。似乎上小學前進入學前班,多識些字、學會拼音和加減法,就算是「幼小銜接」了。其實,家長若只把這些當重點,反而會耽誤孩子。
  • 暑假剩餘20天,如何讓孩子完成幼小銜接過渡?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在剩餘的20天暑假時間裡,父母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順利過渡幼小銜接?文/百變爸媽學校生活和幼兒園差別還是很大的,新一年的學生主要是快速適應學校生活。尤其是今年,疫情影響之下,新一年級的孩子是否能快速的適應學校生活,順利完成幼小銜接,應該引起父母的足夠重視。
  • 幼小銜接重點是學拼音?接錯了等於白念銜接班,一年級照樣跟不上
    翻開這些家長的日常記錄,早早開始體驗輔導孩子寫作業,拼音寫不對,拼不好,數學加減法還要講好幾遍,家長們都要崩潰了。你看,不上銜接班,那到小學怎麼辦?以語文啟蒙為例,幼小銜接往往有兩大類學習,一是拼音、二是識字。而家長和機構老師,也都以拼音學習為重點。
  • 青島幼小銜接學前拼音培訓加盟什麼品牌好
    順應時代,線上線下實時開課,創新智能數字課堂,全腦、感統、幼小銜接靈活相互融合,利用續費轉化擴大盈收。和其他全腦教育一味強調開發潛能,提高記憶不同,自然腦教育專注提升少兒學習力。青島幼小銜接學前拼音培訓,自然腦教育學習力課程旨在通過系統課程遵循中國少兒生理、心理發展規律,提高孩子記憶力、閱讀力、理解力等等學習力。實驗數據表明,經過自然腦學習力課程體系訓練的孩子學習成績都有較大程度的提升。
  • 孩子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老師只教拼音和10以內的加減法,怎麼辦?
    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大班,老師們卻只教了拼音和10以內的加減法,怎麼辦?這又是我們父母對於孩子學習的焦慮的一種表現。提出這個問題的背後,往往是因為,我們擔心孩子上小學跟不上,學習一開始成績就落下了,因此會有這樣的一個擔心。
  • 茜媽閒扯之幼小銜接之拼音那點事
    、簡單加減法.很多老師已經默認孩子們入學前都已經get這些技能了,家長的問題從幾年前的「拼音究竟要不要學?」變成了「拼音哪裡學,有推薦的機構嗎?「今天,茜媽就來跟大家掰扯掰扯學拼音的事情。關於這個多久之前開始學拼音的問題,我也諮詢過好多朋友,有孩子學了一年,有孩子學了三個月,有的孩子就是暑假學學的。這個問題我覺得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關鍵還是要看孩子自己,不過學一年確實有點太久了,我們小時候拼音也就學了一個學期吧,最終還是要看孩子自己的情況,如果覺得孩子接受慢的,可以稍微早點開始,比如6月份開始,如果覺得沒問題的,暑假開始也完全足夠了。
  • 剛開始學的是幼小銜接課,但一年級還是跟不上,兩方面你算錯了
    如果沒有,那孩子能跟著嗎?但,家長往往是越著急,越沒頭腦,反而容易抓不住幼小銜接的要害。父母在下面兩個方面算錯了,孩子即使上了一年級,成績也未必能讓你滿意。初等教育階段知識掌握得越多越好。許多家長的觀念是,學齡前銜接就是提前學小學知識,因為大家都說孩子上一年級了,老師因為了解到絕大多數孩子都學過小學知識,所以教得很快,不報班的孩子往往跟不上。
  • 幼升小的孩子,需要銜接學習,但不一定要上銜接班
    那就是要不要給即將上小學的小豆報幼升小銜接班?一些機構中,卻把學習內容當作重點和賣點,開設如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內容包括拼音讀寫、識字、加減法、英語,甚至還有陶藝、跆拳道、美術、音樂等,而對心理、行為、規則等方面的銜接教育則沒有能力完成。
  • 幼小銜接,該不該給孩子報班?父母入學準備做得好,幼升小不用愁
    當孩子從幼兒園升小學的時候,許多家長都感覺很苦惱。一方面擔心他們會不適應小學生活,另一方面又擔心他們學習跟不上。因此在幼升小前,不少家長都會給幫孩子報一個有效銜接班,從而為上小學做準備,可這樣真的好嗎? 同事的孩子樂樂,今年已經上大班了。
  • 幼小銜接,該不該給孩子報班?父母入學準備做得好,幼升小不用愁
    當孩子從幼兒園升小學的時候,許多家長都感覺很苦惱。一方面擔心他們會不適應小學生活,另一方面又擔心他們學習跟不上。因此在幼升小前,不少家長都會給幫孩子報一個有效銜接班,從而為上小學做準備,可這樣真的好嗎?同事的孩子樂樂,今年已經上大班了。同事平時很少去讓孩子學什麼東西,一直感覺孩子只要開心就行,畢竟是幼兒園嘛。
  • 跑偏的幼小銜接教育 都是家長盲目跟風惹的禍?
    拼音、數學、漢字啟蒙、寫字,幼小銜接培訓班的老師幾乎都如此介紹。南京海豚教育工作人員介紹說:「語文學拼音識字,數學肯定是從數字開始,學十以內的加減法,然後再學二十以內的加減法,再學分與和,然後就是一百以內的加減法。」南京學而思培優工作人員說:「主要學什麼內容呢?就是加減法,語文呢,就是練字,也會教拼音嗎。」而這兩家機構乾脆直接把小學書本拿來做教材。
  • 父母:孩子進入小學後跟不上怎麼辦?
    當幼兒讀大班後,很多媽媽就開始焦慮起來:你們幼兒園大班會不會教孩子學拼音呀?如果不教拼音的話,我的孩子要不要讀個幼小銜接班呢?甚至,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學小學知識而給孩子轉園。現在的家長,太重視孩子的學習了,從幼兒園就開始焦慮了。
  • 零起點教學,不等於孩子零準備入學,幼小銜接父母要避開這個坑
    從幼兒園以玩為主過渡到小學以學為主,孩子的角色將發生根本改變。幼小銜接,既是每一個孩子人生之路上的一次重要考驗,又是大多數父母無法迴避的一項重大挑戰。 無論如何,幼小銜接之路上,孩子都離不開父母的用心陪伴。
  • 常州幼小銜接課程加盟,幼兒26個漢語拼音
    孩子未來是否能夠成才,成敗關鍵在幼升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迪贊蕞專業!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抗壓能力、能力。迪贊幼小銜接教育精品課程就是蕞好的選擇。
  • 父母:我擔心孩子進入小學後跟不上
    當幼兒讀大班後,很多媽媽就開始焦慮起來:你們幼兒園大班會不會教孩子學拼音呀?如果不教拼音的話,我的孩子要不要讀個幼小銜接班呢?甚至,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學小學知識而給孩子轉園。現在的家長,太重視孩子的學習了,從幼兒園就開始焦慮了。
  • 幼小銜接完全靠家長,您這樣做一年級老師會感激不盡
    於是孩子哭鬧,大人著急,一放學家裡就人仰馬翻,一家人都圍繞著孩子的家庭作業團團轉。孩子寫作業身邊須臾離不開人,輔導了一遍又一遍孩子還是不會,家長一會就按捺不住自己想發火,這真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出現以上情況真的給一年級老師無關,人家可是按照課本要求上的課,這只能怪家長的準備工作沒做好。幼小銜接的那一年或者那個暑假,家長您什麼也沒做吧?
  • 幼小銜接之拼音到底用不用提前學?
    很多父母會認為寶貝在入學前要接觸一下,這樣入學更省力;然而也有很多父母認為不能接觸,會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狀態。到底該不該學呢?正方一辯:拼音肯定要學!女兒是去年9月份入的學,根據女兒入學後的經驗來說,我覺得拼音還是要適當學點的,因為現在很多寶貝學前都會接觸拼音,老師的講課速度很快,如果不提前接觸,很可能學得稀裡糊塗,連聲母、韻母還是分不清。補起來好累! 正方二辯:對拼音有個系統的認知,能減少壓力!
  • 幼小銜接的焦慮,拼音、識字、算術要不要提前學?
    最近總以高中老師的身份給大家講解新高考,今天回歸我的另一個角色——幼兒園寶寶的家長,請教各位家長,你支持幼兒園孩子提前學拼音、識字、算術嗎?但是教育理念完全不同,它倡導從他們幼兒園出來的大班孩子,認識1500個字,可以熟讀拼音自主閱讀,熟練100以內的加減法,遊泳、輪滑、小提琴都會。我也打聽過,這兒的孩子將來幼升小,去知名私立小學面試都能過,非常優秀。好是好,但是總感覺壓力很大,這麼小就要學這麼多,還要面試和其他孩子競爭入學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