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
在線社交已經許久沒有新故事誕生了。7月上旬,就在這個被人們視作「大局已定」的賽道裡,一家公司悄然登陸美股,成功拿下「粉紅經濟(基於LGBTQ人群的經濟)第一股」的名號,為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增添了一抹粉色。
美東時間7月8日,中國最大的同性交友軟體Blued母公司藍城兄弟(BLCT)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定價16美元/股。上市首日股價表現不俗,漲幅一度達到98.56%,盤中多次觸發熔斷,並最終實現46.44%的漲幅。
截至7月10日收盤,藍城兄弟報收24.5美元/股,總市值達8.73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公司旗下的社交軟體Blued在國內男同交友領域上擁有接近九成的覆蓋率,將其他競爭對手遠遠拋在身後。不過,同性交友市場獨特的特性既是公司的「護城河」,同時也可能成為限制公司進一步擴張的「圍城」。
專注小眾市場的藍城兄弟,需要在用戶增量達到天花板前,找到更加多元的營收模式。
7月10日,藍城兄弟提供給時代周報記者的材料顯示,公司提供的服務還包括健康、家庭計劃諮詢服務等,旨在為LGBTQ群體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數據顯示,粉紅經濟的市場規模已達萬億美元級別。沙利文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LGBTQ市場規模為3.9萬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5.4萬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7.0%。
如何從規模和體量上真正成為全球「粉紅經濟第一股」,致力於打造「全球領先LGBTQ社區」的藍城兄弟道阻且長。
近九成營收來自直播
雖然藍城兄弟的創辦時間可以追溯到2000年創立的網站「淡藍網」,但真正具備商業價值則是在2012年移動社交化的大潮中上線的社交軟體Blued。
與相對主流的社交模式相比,LGBTQ人群的社交具有更加邊緣化、原子化的特點。上線後,Blued基於地理位置的陌生人社交模式受到了男同群體的歡迎,並在幾年內逐步成長壯大為國內最大的同性交友軟體。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Blued在全球有超過4900萬註冊用戶,覆蓋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平均月活用戶600萬。其平均MAU(月活用戶數量)和平均DAU(日活用戶數量)分別是國內同行業第二名的6倍和近7倍。
垂直的社區運營也帶來超高的用戶黏性和付費意願。數據顯示,Blued活躍用戶的平均每天停留時長超過1小時,活躍用戶的平均每天打開次數超過16次;次月留存率達71.0%。
用戶黏性也體現在付費會員數量的高速增長上。招股書顯示,2020年一季度,會員新增數量從去年同期的12.2萬增至29.5萬,會員服務收入達1501.3萬元,漲幅為390.6%。
而付費率在直播業務中表現得格外明顯。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底,直播帶來的營收達6.7億元,佔總營收的88.5%,會員、廣告和其他收入的佔比則分別為4.8%、4.7%和2%。
其中,直播服務的ARPPU(單個付費用戶平均收益)從2018年的1279元增至2059元,同比增長61%。2020年第一季度,Blued的ARPPU達1010元。相比之下,陌陌(MOMO)、鬥魚(DOYU)、虎牙(HUYA)在該項數據的表現則分別為363元、278元、373元。
用戶數量的差距也同樣明顯。截至2020年一季度,Blued的平均MAU為600萬,而陌陌、鬥魚和虎牙的平均MAU分別為1.08億、1.58億和1.51億。
值得注意的是,Blued的直播付費用戶從2018年的35.8萬元微降至2019年的32.6萬元。對此,藍城兄弟方面表示,是由於「專注吸引轉化具有更高消費意願和能力的用戶,且將更多資源用於營銷和改進新功能」。
藍城兄弟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馬保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藍城兄弟不是一家直播公司,直播只是公司商業化過程中的一個節點,用於「豐富用戶社交維度的產品形態」。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底,藍城兄弟營收達7.59億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51.4%;淨虧損5293萬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虧損縮窄63.4%。
2020年第一季度,藍城兄弟營收2.07億元,淨虧損761萬元。
發力多元化業務
作為一家主打社交的輕資產網際網路公司,藍城兄弟手中握著頗為龐大的貨幣現金。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藍城兄弟總資產為4.67億元,負債總額為1.24億元,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2.97億元。
招股書顯示,藍城兄弟本次IPO計劃募集8480萬美元,資金將用於營銷宣傳、AI及大數據的技術開發,以及營運資本需求和潛在的戰略收購、投資和聯盟等方面。
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Blued超過49%的MAU來自海外。可以看出,Blued的海外策略仍以亞洲國家為主。招股書顯示,Blued已經是印度、韓國、泰國和越南等國家和地區最大的在線LGBTQ社區。
與用戶規模不成正比的是,海外用戶收入的佔比僅為9.9%,這一數字在2019年、2018年同期分別為3.4%、6.6%。
相比於營收超九成、市場覆蓋率超過九成的國內市場「天花板」,海外市場無疑會是藍城兄弟的下一座「金礦」。
除了海外業務的潛力尚未完全釋放外,名義上脫離Blued而開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會是藍城兄弟的下一個重點。
招股書顯示,藍城兄弟的會員服務、廣告服務和其他服務的營收分別為3674萬元、3538萬元和1536萬元。其中,其他服務指的是包含健康、家庭計劃相關商品的銷售和服務。公司官網顯示,除了Blued外,公司還有淡藍公益、荷爾健康和Bluedbaby等業務。
根據官網介紹,淡藍公益利用網際網路優勢提供愛滋病等性傳播疾病的健康公益服務;荷爾健康是專注男性健康領域的健康服務平臺;Bluedbaby則是提供個性化家庭計劃服務的海外平臺。
雖然目前該服務營收難以支撐業績,但公開資料顯示,荷爾健康業務在過去12個月的交易總額增幅超過150%。據招股書透露,其他收入一項在2018年僅有588萬元,佔比為1.2%。
不過,這一服務也面臨著不少風險。在招股書的風險提示中,藍城兄弟表示,家庭計劃服務受ART(輔助生育技術)的普遍認知和社會認可度影響。目前,ART技術總體受負面評價,在部分國家和地區禁止代孕等技術,從事該項服務會「對我們的品牌、聲譽和其他產品服務產生不利影響」。
多家資本跟投
除了藍城兄弟之外,此前參與到融資的機構無疑是這次IPO盛宴的最大受益者。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在上市前,Blued共經歷了7輪融資,而投資機構大多有網際網路行業背景。
招股書顯示,藍城兄弟傳媒持股比例為37%,順為資本持股12.3%。此外,鼎暉投資、天擇金牛資本、清流資本、新程投資和嘉御基金等機構分別持有9.4%、7.6%、5.7%、5.1%和4.4%的股份;同時,藍城兄弟傳媒擁有71.2%的投票權。
其中,領投B輪融資的順為資本董事長為雷軍;參與A輪融資的清流資本創始合伙人為前百度技術副總裁王夢秋;參與C+輪的嘉御基金創始合伙人為前阿里巴巴CEO衛哲,同時,衛哲也是藍城兄弟的董事之一。
7月13日,清流資本提供給時代周報的資料顯示,清流資本曾於2014年投資了藍城兄弟的A輪融資,並在投後助力公司打造移動端產品Blued。「Blued今天的上市只是一個新的開始,為垂直人群提供更好的服務這件事始終有長遠價值。」王夢秋表示。
就在藍城兄弟上市不久前,另一個同性交友軟體Grindr曾被資本市場認為是距離「粉紅經濟第一股」最近的公司。而這款主打歐美市場的社交軟體也曾被中國的上市公司納入麾下。
2016―2017年,A股上市公司崑崙萬維(300418.SZ)以總計約2.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34元)的價格收購了Grindr公司的全部股權,並於2018年提出將其獨立上市的計劃。
最終,該計劃在2019年被由財政部和司法部代表的美國政府以「存在國家安全風險」的名義強制幹預而無奈折戟。
2020年5月,崑崙萬維發布公告稱,公司與San Vicente籤訂股權轉讓協議,準備以約44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Grindr Inc.98.59%的股權。崑崙萬維表示,出售Grindr後預計產生投資收益約33.7億元,可產生可觀的現金流,將為推動現有業務持續增長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
Grindr曾被認為是全球最大的同性社交軟體,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Grindr在196個國家擁有超過8000萬的註冊用戶,月活用戶達到1000萬人,且活躍用戶多集中在歐美國家。截至2019年底,Grindr總資產10.74億元,負債1.23億元,營收7.6億元,淨利潤達2.14億元。
與藍城兄弟相比,Grindr的資產規模、利潤水平和日活等數據均高於Blued,但雙方營收能力卻大致相似。
7月10日,時代周報記者向藍城兄弟詢問公司是否會參股或收購Grindr以補充版圖,藍城兄弟方面對此未予置評。
而招股書披露的一項收購計劃或許更加符合藍城兄弟的目標。招股書顯示,藍城兄弟於2020年6月收購了一個領先的基於地理位置的女同社區軟體。藍城兄弟方面表示:「這項投資將擴大我們的產品範圍,以服務於LGBTQ人群的其他子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