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否人物快意事,知古鑑今後世師 :史料類材料作文技法指導

2021-02-08 爸爸媽媽都愛看

編者按:

「歷史是一堆灰燼,灰燼之中尚有餘溫。」不少歷史故事,往往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智慧。於丹解讀《論語》,也是「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惟其如此,自2020年全國1卷史料類材料作文「管鮑之交」以來,知古鑑今類作文備受青睞,成為各地聯考、模考作文的「新寵」。

怎樣寫好此類作文,湖北名師徐建華為你支招……

 (作者:徐建華  現任教於湖北省遠安縣第一高級中學 該文授權「爸爸媽媽都愛看」原創發表)


就事論透,臧否人物,凸顯「良史之才」


充分「燃燒」史料,使「材盡其用」,通過評論「史實」,見出考生「史識」。具體可分為三步:

1、引述兼引出,得魚不忘筌。

史料類材料作文,穩妥之道還是簡潔凝練地引述材料,然後水到渠成順勢引出觀點。先引述材料(相當於「筌」),後引出觀點(相當於「魚」),這樣既開頭簡潔,易於操作。而且思維縝密,邏輯清晰。如若完全將材料束之高閣,隻字不提,直接提出某種觀點,一則撇開材料,讓人覺得有套作話題之嫌;二來如果觀點並非主流、大眾立意,會讓人一頭霧水,如「天外來客」,突兀費解。

如史料類「宰相問牛而不問人」滿分作文《大匠不斫》開頭:

政有大小,事有緩急,丙吉能區別對待。百姓鬥毆,自有有司過問;而憂心天時,未雨綢繆,關注民生,才是宰相為政之要。

因此,丙吉的智慧,就是大匠不斫的智慧。眼中不復有雞毛蒜皮的瑣屑,心中裝著山河,裝著黎民百姓。

考生先巧妙引述材料,巧妙精當概括丙吉的「政有大小,事有緩急」;然後順勢引出自己的觀點:「大匠不斫」的智慧。

2、觀點立骨,精警深刻

史料類作文,要學會透過紛繁的人、事,揭示其本質。以這樣一語中的的句子,作為觀點句,或分論點,提領文段。不僅在結構上觀點立骨,構建框架,顯示文脈,使文章如「三秋樹」一樣,疏朗清晰;而且在思想上,警策立骨,展示真知灼見,讓人服膺。

如史料類「宰相問牛而不問人」作文:

丙吉的格局,在於深知為政之要:大匠無須自斫……

丙吉的魄力,還在於他不恤人言的定力和勇毅……

丙吉的智慧,還在於他可貴的民本情懷……

不僅揭示了人物言行背後的積極意義,而且提綱挈領,使文章具有「建築美」。

3、鋪採摛文,充實豐富

如果洋洋灑灑八百字,翻來覆去就是材料中的「那些事兒」,難免內容單薄,言語饒舌。為充分展開,使內容豐贍,往往通過類比、對比聯想,運用賦體的「鋪採摛文」手法,使文章雄辯,又具有縱橫捭闔的氣勢。如《管鮑之交》:

面對陳琳辱及自己三代的討逆檄文,曹操沒有逞一時匹夫之怒,而是隱忍不發,不計前嫌,唯才是舉,使天下才俊,「盡入吾之彀中」;駱賓王為徐敬業起草《討武檄文》,言語激烈,使人切齒,但武則天讀後慨嘆「有才淪落至此,宰相之過也」,惜才之心,溢於言表。魏徵為太子心腹,但唐太宗不計前嫌,委以重任,終至大唐盛世,魏徵也躋身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流芳百世。

作者由鮑叔不計前嫌的雅量,聯想到曹操、唐太宗、武則天的雅量,文思泉湧,多才善賈,或直接敘述史實,或是引用詩文名句,或描繪場景,或捕捉形象……仁人志士紛至沓來,成語、妙語美不勝收,凌雲健筆意縱橫,清詞麗句必為鄰,具有史詩般的崇高和壯美。


知古是為了鑑今,如果通篇僅僅就事論事,評價古人,難免迂闊泥古,不貼近現實,不針砭時弊,很顯然沒有領會高考作文「立德樹人」、「家國情懷」的深意。所以,應該在臧否人物的基礎上,將目光投向廣闊的社會現實,激揚家國情懷,能否如此,將是作文卓越與平庸的分水嶺。

1、由小及大、逐層深入

其實我們也都習慣於這樣的思路:「於個人而言」、「於國家而言」;「小而言之,大而言之」;從個人到社會,到國家、到世界……條分縷析,展開有徑。

如上述2020年滿分作文就非常典範,用「於個人,格局恢弘,器識深遠,才會下自成蹊。」、「揆諸當下,涵養恢弘的格局、深遠的器識,泱泱中華,才能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由小及大,升華為家國情懷。從鮑叔牙的個人雅量,到今天我們如何涵養格局;從個人格局到大國風範,文章徐徐展開,漸顯宏闊。

2、淬鍊升華 大情大理

何為「大情大理」(梁衡語)。怎一個大字了得?化虛為實,說具體一點,就是作者往往站在歷史、國家、民族的高度,撫今追昔,居高臨下,或審判歷史,或展望未來,或洞燭人心;或以小見大,或推己及人,適度拔高,淬鍊升華,揭示歷史事件背後的深遠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或是闡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的普適、普適哲理,或是凝聚民眾價值取向最大公約數,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總之,不能簡單表態、表決心,而是要上升到歷史觀、文化觀、民族觀、發展觀等層面。如下文《砥礪德行,行穩致遠》中的最後一段:

因此,一個人的格局越是恢弘闊大,境界就越是博大無私,見識就越是高瞻遠矚,加以克己修身,砥礪才幹,德才兼備,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就高屋建瓴、揭示了格局、器識、境界和才學的關係,當屬「大情大理」。

休說文章新八股,文無定法亦有法。綜上所述,知古鑑今類作文,也有定法:首先「入乎其內」——深入剖析材料,準確評價人物;然後「出乎其外」——不再拘泥於史料本身。而是古為今用,與時偕行,聯繫現實,貼近生活,燭照人生。在此基礎上,考生盡情馳騁才力,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揮灑如椽大筆,方可寫出具有歷史縱深、家國情懷,文化底蘊的一紙雄文。

同類作文超級連結——

2020全國高考十套真題標杆作文(精選word版可下載)

徐建華,語文高級教師,現任教於湖北省遠安縣第一高級中學。傳道授業之餘,弄語說文,筆耕不輟。先後在省市級、國家級刊物發表語文教學論文二十餘篇。自幼粗通文史,對文言文、作文教學見解獨到,曾在語文教學中嘗試「自己寫作文,輕鬆教作文」、「趣文新史記,輕鬆學文言」等系列,寓學於樂,別具一格。


新版微信修改了公號推送規則,不再以時間排序,而是根據每位用戶的閱讀習慣進行算法推薦。

希望你能將爸爸媽媽都愛看列入你的「星標」,以免我們在人海茫茫中擦身而過。

長按二維碼,關注爸爸媽媽都愛看

相關焦點

  • 2021屆高三湖北省名校大聯考作文:才學與器識
    【湖北省名校十一校聯考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 小傳寫作必備技法!八年級上冊二單元作文指導+導圖
    「嫩黃瓜作文」策劃、撰寫了八年級上冊第2—6單元作文訓練指導系列稿件,正陸續刊發。 1. 八年級上冊三單元寫作指導:「歌訣+導圖」講解景物描寫技法 2. 開放式點評寫景作文!
  • 快意事
    第二樁是金榜題名,快意自不必說。關鍵是那個看榜拾鏡的小點綴,讓幸福指數陡然攀升。試想這種巧事的概率,在大清朝那會兒,恐怕還低於及第,比揉眼、掐肉之類不敢相信美夢成真的舉動,也更新奇,真真切切地寫出了快樂就在眼前的歡欣。第三樁兒子初試得中事,被皇甫進士一語帶過了。但這種快意小說裡寫得太多,倒不太稀奇了。
  • 名言警句類材料作文寫作指導
    二、出題特點這類新材料作文,命題者往往提供與寫作者道德修養或學習生活的某一方面緊密相關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幾句幾段)作為作文題,審題的關鍵在於理解給予的名言或話語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義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強的隱喻性或象徵性。
  • 高考作文指導:材料作文開頭如何引述材料
    開頭不引述材料而在論證過程中使用,就把話題引子當成了論據,使讀者(評卷人)不明白你的中心是根據什麼提出來的;如果整篇文章不見所給材料,你的作文與試題提供的材料和寫作要求則無法直接聯繫起來,使人產生一種另起爐灶的感覺。因此,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確使用材料,議論文一開頭即要引述材料,論證時還要回扣材料。
  • 【審題秘笈】多材料作文精準審題技法
    搞清這些關係有助於整體上把握材料的精神,為立論說理打下基礎。文章標題可擬定為:《今天還要「拿來」》《從胡服騎射說起》等。例2: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1.當代著名作家池莉說:「一個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聰明人,一生沒做好一件事。」
  • 多材料作文精準審題技法!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多材料作文的審題技巧,快來看!▼多則材料作文在提煉觀點時,必須對所提供的各則材料,先逐則分析,再比較分析,最後綜合分析,歸納提煉出恰當的觀點。多則材料作文的難點在於,如何找準各個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繫,作全面、準確、周密的分析。多則材料類作文都有哪幾種類型呢?又該怎麼審題?往下看。
  • 初中多材料作文精準審題技法!(可列印)
    需要【初中多材料作文精準審題技法】的完整資料,可以翻到文尾查看資料獲取方式!而從「專」與「通」的關係角度入手,又可歸納出以下多個觀點:做好一件事,才可能做好很多事;做好很多事,為的是把一件事做得更好;企業講求團隊合作精神,更需要專精人才;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專通並舉」,等等。
  • 亮點是高考作文的奪分點,高考作文如何打造亮點?送你十種技法
    而知之》顯得新穎別致,吸人眼球;《我以我血薦軒轅》《淡妝濃抹總相宜》《士不可以不弘毅》運用引用的手法既彰顯了文章的內容,又生動形象,韻味綿長;《「樹人」需要魯迅》《彷徨中的吶喊》運用雙關的手法,使文章既切合了給定的材料,又含有新意,耐人咀嚼;《不畏風險遮望眼》《「聞過」,我們「喜」了嗎》運用的是化用的手法,作者巧妙地將王安石的詩歌「不畏浮雲遮望眼」、成語「聞過則喜」化而用之,顯得通俗易懂,又別具一格
  • 【最新模擬】高考材料作文「鮮花與陽光」素材運用指導
    --正文高考材料作文「鮮花與陽光」素材運用指導   【作文試題】    鮮花是美的,鮮花首先是開在你的心上,鮮豔和芬芳才能活躍在你的指間。一些人為了他人、集體、國家甚至人類的幸福,而犧牲個人的幸福,甘居幕後,隱於平凡,卻推動他人創造著不平凡的業績,這個角度的抒寫,很能感染與提升學生的精神,學生們可以選擇一些典型的人與事,展開寫作。比如讓國人揚眉吐氣的原子彈、氫彈研發,背後是鄧稼先等元勳默默奉獻、埋名隱姓幾十年的代價,這種精神之美,如黃鐘大呂,更叫人震撼。
  • 高考模考作文|辯論類材料作文:讀書之道
    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因學生在讀書方法上有疑感,所以學校辯論社擬舉行一場以「博覽群書,涉獵廣博」(正方)與「讀書貴專,求精求深」(反方)為題的辯論賽,這樣的情境設置很直觀地向我們展現了命題人的價值取向:對於學生,我們不僅要讓他們熱愛讀書,還要會讀書,同時也間接回應了新課改中要求全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訴求,既要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讀書觀,使他們樂於讀書,又要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培養其獨立閱讀的能力。
  • 高中語文材料作文:名言警句類指導與評析
    這類新材料作文,命題者往往提供與寫作者道德修養或學習生活的某一方面緊密相關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幾句幾段)作為作文題,審題的關鍵在於理解給予的名言或話語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義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強的隱喻性或象徵性。如果就事論事,就只能觸及皮毛,得到一個膚淺的認識,想要滲透其中深層的哲理,就要善於由表及裡,深入挖掘內在含義,從中悟出與生活相關的道理。
  • 高考作文今後命題之方向
    全國高考作文今後命題之方向高考作文的方向,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看——一、從內容看。就是兩個詞語——辯證與比較。二、從形式看,就是兩類——1、整體審題確定觀點類。名句類、現實類材料作文,不管涉及什麼角度,都是整體審題,兩個角度都寫。如山東卷準備行囊、全國卷分數漫畫、有話則短則長、剛柔、虛擬與現實世界、小羽創新與責任擔當;山東作文窗子就是一幅畫——心態。
  • 高考作文,一樣的素材不同的作文,材料用得好,分數自然高
    不是文採的差別,而是運用素材的技法,有差別。繼續講素材怎麼用。當然是舉例子講,只講觀點,沒有論證,即使自己也不會覺得有道理。常規的議論文寫作如此,而歷史文化類的議論文,更是如此。有時候素材大家都有,甚至不用刻意去積累,只要想方設法去用好就OK。仍然以北京的2019年的高考試題《文明的韌性》,來說事兒。
  • 高分作文的審題技巧—「材料類」材料
    這類材料作文給我們提供了多則「材料」,在審題立意時要通過比照找出幾則材料人、事、物的共同點作為中心,切不可只抓其一,不顧其二、其三……否則就會偏題跑題。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文體、標題,不要脫離材料或含義作文。
  • 2021高考複習:思辨性材料作文寫作指導!
    可以這樣毫不誇張地說任何題目或材料都可以找到"關係",從而寫出思辨性作文,以獲得青睞。那麼,怎樣找到"關係"呢?技法指津1找出關鍵詞例1:閱讀下面材料,寫一篇作文。綠蘿很好養,折上幾枝,放進盛水的玻璃瓶裡就行了。擺在桌上,眼前一片綠意。
  • 【教學視頻】鄭旺吉:送教韶關之「多則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指導」
    【教學視頻】鄭旺吉:送教韶關之「多則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指導」授課教師:
  • 2020屆高考作文指導系列之三十:時事類素材運用技法例析
    故而,絕大多數的高中生議論文,鮮有緊扣社會熱點的時事類素材,更鮮有緊扣時事素材而展開的深入解析。對社會有效關注的缺失,已然構成了當下教育中的一個硬傷。為了療救這樣的創傷,近幾年的高考作文中,緊扣時事素材而命制的作文題已不斷出現。即使是那些看似虛空的材料作文,也在努力引導考生從現實人生中發現意義。
  • 語文寫作指導:高考寓言類材料作文審題立意之一
    語文寫作指導:高考寓言類材料作文審題立意之一 2017-02-10 11:40 來源:學科網 作者:
  • 寫作指導 | 任務驅動類作文寫法點撥及範文示例
    任務驅動類作文,本質上屬於材料性議論文,但和一般的材料性議論文又有顯著的不同:1.任務驅動類作文多以時事新聞事件作為閱讀材料;2.任務驅動類作文要求直接對材料中提供的時事新聞事件進行評論,表明看法並展開分析。這就決定了這類作文的兩大特點:(1)旗幟鮮明(必須表態);(2)就事論事(不要扯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