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水分大,突擊應對普遍 學生體質測驗應付差事?

2020-12-13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數據水分大,突擊應對普遍 學生體質測驗應付差事?

圖片來源:網絡

  今年暑假以來,重慶師範大學2012級學生小郝就和同學們開始了一段備受煎熬的時光,因為她所在的重慶師範大學2012級本科全體學生,被教育部抽中參加今年的全國學生體質測試。這和參加學校組織的體質測試完全不同,不僅沒有冒名頂替的可能,而且沒有補考。更重要的是,抽測的成績代表著全校學生的體質測試水平。小郝與同學們既要為自己而「戰」,更肩負著為學校爭光的重任,從此,跑步就成了小郝與同學們每日的必修課,直到日益臨近的抽測時刻。

  回想今年暑假前,輔導員告訴小郝和同學們將參加體質抽測的消息時,小郝曾表示,「那真是一種彩票中大獎的感覺,」但同學們很快就開始吐槽、惶恐,正如輔導員所說,「這次體測非常嚴格,採用指紋計分,所以,你們別想找人代跑。這個暑假,大家都好好鍛鍊身體,這次體測沒有補考,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隨後,同學們便開始商議鍛鍊計劃。

  小郝向記者表示,有的同學以前從不鍛鍊,在得知要參加體質抽測後,每個晚上都要跑5圈;還有的同學每天苦練仰臥起坐。但也有的同學為此感到痛苦不已,想通過開醫院證明免測,也有同學對長跑心生畏懼,根本就堅持不了幾天。

  不管怎樣,大家都抱定一個想法,等參加完抽測就萬事大吉,小郝相信,「應該沒有幾個同學還會在抽測完成後能繼續鍛鍊。」

  至於學校,小郝和同學們都覺得,學校最緊張的就是抽測的成績,才不會關心學生到底是怎樣度過這幾個月,以及未來是否還會堅持鍛鍊。

  體質測試作為教育部督促學生和學校重視體育鍛鍊的一項重要舉措,卻在具體執行時顯現出一陣風式的弊端,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近日向記者表示,「學校和學生往往是測試前突擊應對,然後一測了事。」

  體質測試的目的,不是讓學校和學生為了測試而測試,更重要的,還是希望通過測試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鍊的積極性。但在王宗平看來,現實卻是絕大多數學校和學生都是為了測試而測試。

  「學校要的就是一個測試結果,真正關心學生能否養成體育鍛鍊習慣的少之又少 。」王宗平表示,這一點,從學校上報的學生體質測試結果與教育部抽測的結果往往有很大差距,就能看得出來。

  依照教育部的規定,全國的大中小學校每年都要在十月底完成本校的學生體質測試並上報數據,教育部將組織第三方在11月對全國的學校進行學生體質抽測。作為江蘇省的體育教育專家,王宗平對基層的學生體質測試工作進行了長期調研。他發現,學校自主上報的學生體質測試數據與抽測數據往往有很大出入,相關的統計數據印證了他的看法。王宗平表示:「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全國被抽測的學校中,有一半左右學校上報的數據與抽測數據的吻合度不到50%,好的學校,兩個數據的吻合度能到70%,差的學校,吻合度只有20%~30%。」

  「可以看出,由學校自主上報的學生體質測試數據實際上有很多水分,這說明,很多學校並沒有真正重視學生體質測試,更沒有認識到學生體質測試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得出一個數據,而是為了督促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鍊。」

  教育部委託第三方進行的全國學生體質抽測比例不到1.5%,由於被抽測的可能性比較小,也讓學校在自主上報學生體質測試數據時,可以放心大膽地作假,有的學校甚至直接修改測試數據,有的學校則在測試中對學生的作弊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於學校的體質測試數據與校長的評優掛鈎,王宗平認為,這也讓很多學校不可能讓上報的學生體質測試數據很難看。

  學生體質測試的數據如果流於形式,通過體質測試這一強制手段督促學校重視體育工作、促使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鍊的目的就很難實現。所以,就會出現像重慶師範大學的小郝與她的同學那樣對被抽中參加全國體質測試時的惶恐,為準備參加抽測而進行突擊鍛鍊的煎熬,和完成測試後立刻想與體育鍛鍊說再見的決絕。

  只有讓學生養成體育鍛鍊的習慣,才能讓他們真正重視體育運動。作為基層體育教師,廈門理工學院體育教師方奇已經明顯感受到,改變學校體育的弱勢地位,需要有一個系統工程,僅靠像體質測試這樣的方法是難以奏效的。

  「我的想法是,讓學校和學生不僅僅感受到教育主管部門對體育的重視,還要讓他們感受到整個社會對體育的重視。正如用人單位很看重學生的四六級英語成績,學生無需動員,都會主動去學英語、考英語一樣。如果社會對學生的評價有體育運動這一條,比如,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有所要求,那麼,學生在校期間肯定會重視體育鍛鍊。」

  方奇表示:「就對學生的影響而言,社會導嚮往往比教育主管部門的單方面措施更有效。」

  身體是本錢,中國的用人單位應該更加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這完全是一個合情合理的要求。如果社會導向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要求發生轉變,學校和學生對體育的重視就不會再是一句空話,也不會再讓教育主管部門的學校體育政策在落實時走樣。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警惕「應付差事」的政府網站
    個別網站存在「應付差事」現象。(2月7日,新華網)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以及公眾對政府透明度的要求,多年來,各級政府紛紛建設網站,作為履責平臺。但有時,當民眾點開「便民服務」欄目,結果不是顯示「內容正在建設」,就是「無法打開該頁面」,或者是「千篇一律的神回復」——你的問題正在研究,請耐心等,然而等待近半年,還是同樣的回答;有的甚至是答非所問。
  • 平時測驗成績很好,期末考試一塌糊塗,究竟為何?無非三個原因
    某學生家長抱怨:女兒平時測驗,分數很高,然而一到期末考試,成績就一塌糊塗,不知道什麼原因。 這位家長的遭遇有一定的代表性,確實有一部分學生,平時測驗成績很好,但期末考試成績卻很差。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 高校體測學生想招免測 學校想過關不管鍛鍊與否
    至於學校,小郝和同學們都覺得,學校最緊張的就是抽測的成績,才不會關心學生到底是怎樣度過這幾個月,以及未來是否還會堅持鍛鍊。  體質測試作為教育部督促學生和學校重視體育鍛鍊的一項重要舉措,卻在具體執行時顯現出一陣風式的弊端,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近日向記者表示,「學校和學生往往是測試前突擊應對,然後一測了事。」
  • 大學生體質狀況差 800米跑兩成學生體力不支
    針對大學生體質調查的一項教育部重點課題正式落戶廣州,由廣州大學松田學院執筆。記者從昨日的開題儀式上獲悉,目前大學生體質呈下降趨勢,熬夜泡網,缺少鍛鍊,這些惡習正蠶食著大學生的身體。體育專家透露,每年體育考試的八百米測試有20%學生身體不適,甚至嘔吐、暈倒。為改善大學生體質,有高校計劃開養生課,教學生打太極拳。
  • 東莞高校學生體測作弊普遍 引體向上過半難達標
    原標題:東莞高校學生體測作弊普遍 引體向上過半難達標日前,東莞的各大高校正在進行體測,結果顯示,大學生體質堪憂。有高校老師表示,男生引體向上有一半合格就算不錯了。而顯示學生耐力性的女子800米和男子1000米,體測的老師們最害怕學生因體質太差而出現暈厥等現象。   東莞理工學院體育系主任趙全表示,大學生身體素質差,不是大學才開始的,從中小學階段就沒有良好的體育運動的習慣和機制。
  • 學生體質健康不該成為學業的犧牲品
    據浙江新聞客戶端報導,2019年上半年浙江省教育廳對全省56所本科高校(含獨立學院)的大三學生和45所高職高專院校的大二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主要指標(5項)進行了現場抽測。其結果顯示,浙江省普通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抽測平均分為70.35分,合格率為86.62%,優良率為14.66%。
  • 學生小測驗成績好,一遇大測驗就完蛋,學生應重視考試心態
    學生小測驗成績好,一遇大測驗就完蛋,學生應重視考試心態上學的時候,學生們都要經歷大大小小的考試,對於學生們來說,考試已經很平常了。但是對於關係到人生大事的考試(中考、高考),學生心中還是有牴觸的,這必然是關係到學生人生大事的轉折,學生必須重視。教師是見多識廣的學生,與教師接觸的學生不計其數,哪種學生教師都見過。
  • 為什麼大學期末考試前突擊「預習」的同學,成績不一定比你差?
    大學期末考試周,我們總會看到很多玩了將近一學期的同學開始突擊「預習」了,然而成績出來後,有些一直認真學習的同學卻發現自己的成績不如那些突擊「預習」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失落感。和高中完全不一樣的是,高中時期,你只需做好一件事,一件身邊同齡人都在一起做的事情,好好學習,拿高分。但是到了大學,你有學生工作、有想參加的課餘活動,注意力不聚焦,對時間流逝的靈敏度也下降了。為了不掛科,只能臨時抱佛腳了。
  • 「手無縛雞之力」,為什麼很多中國孩子體質弱的觸目驚心?
    這些數據說明男孩肌肉體積不足、肌肉量少、肥胖比較嚴重,軀幹和四肢力量弱。由於女孩跑跳、戶外運動比男孩還少,郭淳通過監測發現,女孩的骨生長質量更差。在監測的442名女孩中,骨密度低於同年齡標準值的有357人,佔比80.8%。
  • 解放軍入伍新兵體質差 影響部隊戰鬥力提高
    這些新兵在入伍前的體檢指標都符合標準,然而儘管各部隊都採取強化軍事訓練、體能鍛鍊等方法,以加強官兵體質的訓練,但由於他們先天不足,或多或少地影響了部隊戰鬥力的提高。        《中國青年報》報導,在某旅,新兵報到第一天,在營房大門口下車,到各連營房的距離,遠的有1.5公裡,近的只有500米。
  • 千呼課堂-單詞突擊:淺析人工智慧技術在在線教育產品的應用
    人工智慧技術究竟是如何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的呢?本文將對此進行淺析。為幫助讀者理解,下文將以人工智慧綜合應用相對成熟的在線外語學習平臺——千呼課堂-單詞突擊平臺為例分析解讀。千呼課堂-單詞突擊:淺析人工智慧技術人工智慧助力教育,數據是關鍵人工智慧在教育產品中最重要的應用,是根據每位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學習習慣制定針對性的個性化學習計劃
  • 學生體質健康數據管理,體能培訓機構都這麼做,才使客戶好評如潮
    學生體質健康數據管理,體能培訓機構都這麼做,才使客戶好評如潮學生體測數據管理系統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通過預置測試對象各測試指標、權重及評分標準使得體能培訓機構教練在登記學生得分時省卻了根據測試對象查找評分標準及評測後列印的麻煩
  • 廣東高校學生體質抽測 超80%男生引體向上不及格
    11月6日,華南師範大學「廣東省學校體育研究與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中心」授牌成立。該中心是廣東省第一家落戶高校,面向全省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以提升學校體育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研究機構。中心當日公布了《2017年廣東省8所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抽查測試工作報告》,抽測數據顯示,各高校學生體質測試成績都不高,總體平均分僅為65.12分,合格率為63.73%。
  • 別讓意見箱淪為應付差事的擺設
    要恢復意見箱的功能和作用,需相關部門拿出應有的作為和行動,必須認識到:無論是實體意見箱還是虛擬意見箱,都不是應付差事的擺設,不能止於開設或開通意見箱,還要及時做好意見建議的回覆處理工作,逐漸扭轉「基層反映意見難」的刻板印象,最終重塑意見箱的公信力。
  • 心理學考研測驗常模和分數大揭秘
    社會心理學精確測量是社會心理學考研專業課的關鍵一部分,也是學生比把握的社會心理學專業技能,下邊考研網與大伙兒一起共享社會心理學精確測量關鍵知識要點:測驗的常模和分數的解,期待大伙兒努力學習。心理學考研測驗常模和分數  1、百分位常模的優勢與缺陷:便於測算、表述、好用;不會受到初始評分的分數遍布形狀的危害。
  • 體質差吃什麼好 體質差該如何做運動
    而且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運動的習慣,導致人的身體也是越來越差。那麼身體體質差的人適合吃什麼食物比較好呢?體質差的人要怎樣鍛鍊才能增強體質?體質差的人鍛鍊時候有哪些要注意的?每天鍛鍊多長時間比較合適?想要了解相關問題,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體質差的人該如何強身健體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人們的體質卻越來越差。雖然現在很多人注重養生,但不可否認的是,年輕人整天上網、缺少運動,體質越來越差。那麼,體質差的人如何強身健體?體質差怎麼調理?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 「體測不合格無法畢業」倒逼大學生增強體質
    此舉措將體測成績提到與學科成績同等的重要地位,勢必倒逼大學生們注重體育鍛鍊,增強自身的體質,從而逐步提高大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當代大學生一般都比較宅,日常也不愛運動,健康意識普遍淡漠,鍛鍊不夠、睡眠不足、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大學生們的體質變得越來越差。
  • 高一學生學習品質下降的原因是什麼?老師、家長如何應對?
    筆者是一名物理老師,目前正從事高一教學,對高一學生學習品質下降的現狀感觸深刻。簡單列舉幾個方面:1,選科分班,偏文的學生佔了絕大多數比例。年級1600名學生,選偏文學科(政、史、地三科選二科以上)的學生達1200人。理科相對文科難度大,作業量大,學生畏難避累的情緒明顯,刻苦精神顯然較差。各科老師均反映上交作業的情況很差。
  • 【新生錦囊】第四彈:考試測驗——從英語分班考到體質測試
    筆試的形式是數學測試,內容不會偏離高中知識很多,有轉入這些專業意向的同學暑假可以提前準備。報名時間是在新生剛入學時,具體報名時間輔導員會通知。  更多關於這次選拔考試的信息微信君會在下次的轉專業專題中為大家詳細介紹!敬請期待!體質測試Q:新生什麼時候需要體質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