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希納穆提:庸俗謀劃了我們的卑賤

2021-02-08 北大清華講座

請點擊上方藍字 ↑【北大清華講座】加關注,知識改變命運!

人類自古以來有三個敵人:即自然、他人和自我。——羅素




克裡希納穆提:庸俗謀劃了我們的卑賤

我們最難的一個問題,就是弄清楚什麼東西使人庸俗。你們知道庸俗是什麼意思嗎?庸俗的心就是受傷的心,不自由的心,陷於恐懼、困難當中的心,繞著自己的利益打轉的心,為了急速解決問題繞著成敗打轉的心,繞著悲傷打轉的心。這樣的心,到最後都會變成破碎的心。

一顆庸俗的心要打破自己習慣、慣性、自由自在的生活、走動、行動,這是最難的一件事,不是嗎?你們以後就會知道大部分人的心都很渺小、卑賤。仔細看看自己的心,你會發現其中佔滿的都是一些小事情——考試及格、不及格、別人怎麼想我們、害怕某一個人、怎樣才會成功。你想找工作,有了工作,你又想更好的工作,就是這樣。你搜尋自己的心,就會發現裡面都是這種渺小的、瑣碎的、事關切身利益的事情。因為佔滿了這種事情,所以就製造出很多問題,不是嗎?我們的心想用卑賤解決問題,但是,因為解決不了,就更加卑賤。依我所見,教育的作用就是打破這種思考習慣。



庸俗的心,陷在瓦拉那西窄巷,並且住在那裡。它也許識字、也許考試都及格、也許社交生活很活躍,不過,還是活在畫地自限的窄巷裡。我覺得,重要的是我們每一個人,不分老少,都要看清楚一點,那就是,我們的心不論怎樣掙扎,怎樣用力,懷抱怎樣的希望、恐懼、渴望,永遠都是渺小的、都是卑賤的。那些上師、師父,還有卑賤的心建立的社團、宗教,一樣卑賤,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明白,要打破這種思考的慣性很難。

我們年輕時有一些不庸俗的老師不是很重要嗎?因為,如果老師自己就很愚昧、疲憊,腦子裡想的都是瑣碎的事情,深陷在自己的卑賤裡面,那麼,他就沒有辦法創造一種氣氛,讓學生自由自在,讓學生打破社會強加在人身上的慣性。




我想,要有了解人是否庸俗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承認自己庸俗,我們都覺得自己有一些優秀的東西深藏不露。然而,我們必須明白,我們其實都很庸俗。我們必須明白,我們的庸俗造成了我們的卑賤、瑣碎。你們了解這一切嗎?真不巧,我只會講英文,但是我希望你們的老師能夠幫助你們了解這一切。他們向你們解說這些東西的時候,也就打破了自己的瑣碎。光是解說,就足以讓他們覺察自己的卑賤、渺小。渺小的心沒有能力愛人,沒有能力雍容大度,只會吵一些小事情。印度,還有其他地方,需要的不是聰明人,不是有地位、有學位的人,而是你我這種已經打破瑣碎心的人。


瑣碎根本就是一種「我」的意念。「我」使心卑賤,永遠想著自己的成功、理想、想要完美的欲望。這一切使心卑賤,因為,「我」不論如何擴展,一樣渺小。所以,盤踞著小事的心是卑賤的心。一直想著事情,擔心考試,擔心工作,擔心父母、老師、上師、鄰居、社會怎麼想我們的心,是卑賤的心。這一切念頭都是想贏取他人的尊敬。然而,受人尊敬的心、庸俗的心,並不快樂。這一點你們要聽好。




你們知道,大家都希望別人尊敬自己,不是嗎?希望別人——父母、鄰居、社會,重視自己,希望自己行為正當,於是這一切造成了恐懼。這樣的心絕不可能創新。然而,這一個敗壞的世界需要的卻是創造的心,不是發明的心,不是徒有能力的心。但是,這種創造卻只有在沒有恐懼時才會有,只有在心沒有受到問題盤踞時才會有。這一切需要一種讓學生真正自由的氣氛,這自由不是為所欲為的自由,而是自由發問、追究、尋找、解說,然後又超越解說的自由。學生需要一種自由,去發現自己一生真正喜愛的事物,以免被迫從事自己厭惡的事情、不喜歡的事情。


你們知道,庸俗的心永遠不會叛變。庸俗的心順從政府,順從父母,什麼事都容忍。我很擔心,像這個國家,人這麼多,生活這麼困難,這種壓力使我們聽話,使我們順從,於是漸漸的,反叛的精神毀了,不滿的精神毀了。我們這種學校應該教育學生一輩子不滿、不輕易滿足。這種不滿,如果沒有落入滿意、感激的管道,就會開始追尋,就會變成真正的智慧。



作者簡介:克裡希納穆提,印度一個婆羅門家庭的第八個孩子,是二十世紀最卓越、最偉大的靈性導師,天生具足多樣神通。被印度的佛教徒肯定為「中觀」與「禪」的導師,而印度教徒則承認他是徹悟的覺者。

匯聚、分享、交流、碰撞。北京高端名家講座、文化活動第一發布和交流平臺!2010年誕生於北大清華校園中,涵蓋人大、北師大等北京各高校、及社會最高品味的開放免費講座和活動。經濟人文、社科管理經典,學術思想前沿。大師身邊宜聆教,未來精英共成長!

在本微信公號中分別輸入【北大】【清華】【人大】【北師】二字可自動提取四校當日講座信息!分別輸入【北大課表】【人大課表】【北師大課表】【中傳課表】【北航課表】【中科院課表】【北外課表】可提取相應課表!

我們的線下服務:每月的博友交流會、創業沙龍、讀書會、深度主題沙龍、文化旅遊、單身派對。 合作、建議、友情聯繫、報名志願者:加博主個人微信號:bdqhjzbz

信息報送渠道1、文案海報私信至新浪微博@北大清華講座-北京活動 (及時處理)。2、文案海報私信至本微信公眾號(晚上處理)。3、文檔海報郵件發送至郵箱778617662@qq.com 歡迎報送和推薦高質量的講座和活動!

歡迎關注應上海博友要求開通的【滬寧杭講座活動】微信公眾號:hnhjzhd




相關焦點

  • 克裡希那穆提:庸俗謀劃了我們的卑賤
    [摘要]你們知道,庸俗的心永遠不會叛變。庸俗的心順從政府,順從父母,什麼事都容忍。我很擔心,像這個國家,人多,生活困難,這種壓力使我們聽話,使我們順從,反叛的精神毀了,不滿的精神毀了。我們最難的一個問題,就是弄清楚什麼東西使人庸俗。
  • 教師節--高尚的節日,庸俗的過
    【9月10日現象】教師節當天,眾多垃圾桶被扔掉的鮮花妝點的不倫不類,那些鮮花上,甚至還有祝福卡片在風中搖曳,這應該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美麗。高尚的節日庸俗的過【高尚的節日,庸俗的過】早期的教師節曾幾何時,教師節默默的發生了變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對教師的問候,開始用金錢來衡量了,越來越多的家長庸俗的用禮品的價值或價格來體現他們對教師的「尊重」,甚至赤裸裸的用現金紅包來送禮,而禮外之意很明顯:老師你收了我的禮,就要給我孩子多些偏愛與照顧。高尚的教師節淪為一些人交易的籍口,並被打上尊師重教虛假的烙印。
  • 人民時評:對低級庸俗的就該叫停
    人民時評:對低級庸俗的就該叫停 然而,這個節目格調不高,比較低級庸俗,不少觀眾對這一點基本無可爭議。也許,現場觀眾、乃至趙本山本人出於情理,能夠容忍這個節目繼續演下去,但電視機前的觀眾卻不能忍受,作為主辦方的央視不應也不能坐視不管。  我以為,首先,央視作為國家級電視臺,又是在現場直播的情勢下,對一些突發情況有當機立斷的權力。其次,這次小品大賽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通過大賽的形式,促進小品藝術的繁榮發展。
  • 一個人身上的庸俗氣是怎麼來的?
    一個人身上的庸俗氣是怎麼來的?文|孫晴悅 出處|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兒(ID:dearqingyue)01前幾天,和琳達聊天。我們在說,對於姑娘們來說,到底有沒有一種人生,可以讓我們什麼都得到。 我們是不是慢慢地都會不可避免地變成無聊的大人,當年的校花是不是一定會沾上滿身的油煙味,當年那個有故事的女同學是不是也一定會過上平淡而無味的生活。 這一切總會發生,而我們可控的只是讓它晚一點到來而已。 這是多麼悲觀的想法,而我們聊著聊著,那種絕望的心情,讓人不知道該怎麼繼續這個話題。
  • 談如何做基層好幹部(一):摒棄庸俗的「關係學」
    □蔡曉輝    何為庸俗關係學?即「拉關係」、「走後門」等庸俗社會現象。庸俗關係學往往以相互利用為目的,以「靠」、「貼」、「拉」、「誘」等為手段,以損公肥私、侵佔他人利益和危害社會利益為特徵,所以危害極大。
  • 當賞紅葉碰上賣黃花魚,當高雅遭遇庸俗
    這不僅不是庸俗,簡直可以稱其為盡職盡責盡善盡美了,甚至不無高瞻遠矚之感。看來,賞紅葉和買黃花魚的問題,並非簡簡單單高雅與庸俗之間的問題。 可是現實中的父親,卻是平凡而又庸俗的,不說日日只知道為五鬥米折腰,可至少身上找不出讓「我」可以有一絲欣賞的地方。甚至,「我」為有這樣的父親而感到沮喪,在同學們面前,父親的出現,只會讓「我」感覺到極沒面子。
  • 一種卑賤意識流入骨髓
    一種卑賤意識流入骨髓撰文丨墨黑紙白很早就想寫這篇題目,囿於機緣未到,一直沒能寫出來,今天這個欲望再次襲來,努一把力,試試看能不能寫好這篇文字,與諸君共勉。從響應上層建築的法制社會而言,普通公民們從骨子裡摒棄老百姓這個自我認知,是促使上層建築把法制社會的口號落實到行為上的一個必要因素。
  • 真愛你的人,舉手投足間,透露著一股「庸俗氣」
    點擊右上角藍字就可以關注我哦好的愛情,都能落實到庸俗的事情上,比如,吃飯,穿衣,買菜,數錢,打嗝,睡覺,逛街,追劇等等瑣碎的日常。兩人在一起,若只能高大上,卻不能分享煙火氣息裡的一切,往往很難走到餘生,因為生活本就是一大堆瑣事組成的龐雜系統,裡面可以是浪漫,可以是平淡,更可以是簡單,甚至還可以是庸俗,愛只是兩人相互陪伴的基礎,能夠將其他事情分擔共處,才是真情實意。
  • 龔鵬程|讓我們也來庸俗地說說大學教育的錢路
    可是多年來,出路被簡化、庸俗化為財路。讀出來若不能找到一份賺錢的工作,大家就覺得完全是浪費。 這種心理是高教之癌。可是說也說不聽,社會心理及其認知堅硬如花崗巖,絕不聽你講道理、唱高調。讓我們也來庸俗地說說大學教育的錢路。社會大眾現實的想法,常不現實,是因為他們對現實並不了解。
  • 中國古代顏色分為正色和間色 紫色曾是卑賤之色
    中國古代顏色分為正色和間色 紫色曾是卑賤之色 2015-01-20 13:25:16  作為間色的紫色本來是卑賤之色,《釋名·釋採帛》:「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 」但是,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偏偏喜歡紫色。  據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至於當時5匹生絹也買不到一匹紫色布。
  • 要麼庸俗,要麼孤獨,一個人承受所有的悲喜!
    獨處能幫我們守住內心,讓我們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真諦,用心去總結癲狂嘈雜的生活帶給我們的啟示,這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也是一個人變得強大自立的標誌。這時的我們,更多的是憑信念在關照自己的內心,只要相信自己就會無比堅定,這時我們也是孤獨的,但只有耐得住孤獨和非議,才能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 網絡媒體應當拒絕低級和庸俗
    網絡媒體應當拒絕低級和庸俗上海市人類精子庫在其網站發出公告,稱最近在有些BBS上發表名為「上海捐精實錄」的文章與事實嚴重不符,有些圖片更是低級庸俗,給精子庫造成不良影響,擾亂正常醫務工作。
  • 溫儒敏為何說:當今的大學,正在變得越來越庸俗
    越來越多的精緻利己主義者適者生存般地應運而生了,然而正如溫儒敏所說的那樣:當今的大學,正在變得越來越庸俗。 庸俗之一:市場化 首先,大學逐漸變得市場化。
  • 清朝詩人:庸俗淺薄!
    如果有人說李白的某首詩歌「庸俗淺薄」,相信許多讀者都很吃驚,恰恰李白有一首詩很有名,但是也有這樣唱衰的聲音。這首詩就是我們都知道的《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 用一句俗套的話說上帝打翻了調色盤雖然庸俗但很準確這就……
    用一句俗套的話說上帝打翻了調色盤雖然庸俗但很準確這就…… 2017-12-13 1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謝耘:從辯證唯物主義到老鼠哲學、庸俗哲學與唯心主義形上學
    這種庸俗哲學的世界觀,無非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一個翻版。而從科技到政治幾乎所有領域的不斷商業化,讓工商管理幾乎成為了所有人的必修課。庸俗哲學世界觀也在商業理念的助力下不斷開拓出新的領地。不以利益追求為直接目的行為,成為了被時代唾棄的迂腐,以至於慈善都變成了牟利的遮羞布。
  • 叔本華:人越庸俗越是喜歡交往,真正的高手從來都是孤獨的
    越是庸俗的人越是喜歡交際,高手都是孤獨的叔本華指出,庸俗者隨時隨地都能找到自己稱心如意的夥伴。兩個人一旦開始進行交際,那麼他們之間哪怕是通過一件很小的事情、無關緊要的話題,也能夠感覺到他們之間在人的氣質、秉性、智力、道德品質等方面的具有相似性或者具有極大的差異性。
  • 汪曾祺:「忍」,是一種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學
    這是一種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學。周作人很欣賞杜牧的一句詩:「忍過事則喜」,我以為這不像杜牧說的話。杜牧是凡事都忍麼?請看《阿房宮賦》:「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馮驥才:應保持我們春節的儀式感初六馬日:開市大吉,馬到成功大年初五| 送窮神,迎財神,祝你財源滾滾來!大年初四:古詩再現年俗,現代人很少懂這些!
  • 心理學:越是平凡、庸俗的人,越喜歡人際交往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叔本華曾提出觀點:「越是平凡庸俗的人,越喜歡交際。那些真正的高手,都喜歡孤獨的。」不得不說,亞瑟叔本華對近代文學與哲學有著重大的貢獻。作家王毅曾說:「要麼庸俗,要麼孤獨。」一些庸俗的人喜歡社交,他們想要通過與他人交往的捷徑來獲得成功,但如果深入挖掘發現這一關係的本質,你會明白,泛泛而談的社交毫無疑。
  • 成就始於謀劃
    不要覺得在事前做「謀劃」顯得多餘,因為在事情推進中沒有謀劃會浪費更多時間,甚至會讓成功大打折扣。戲劇演員常有「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的說法,十年的磨礪換來的只是那三分鐘的燈光,然而這三分鐘燈光的成敗將是對十年功夫是否紮實最好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