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爬行人」李飛怎麼做康復訓練

2020-12-25 巴彥淖爾新聞網

站一個,讚一個!康復中心主任張英教李飛站立姿勢,平衡雙腿力量。

 

 

藉助助行器獨立行走。訓練沒幾天,李飛竟然能拐彎兒、倒退了,努力!

 

藉助智能上下肢訓練器鍛鍊雙腿平衡和協調性。李飛很有毅力,做得不錯,張英誇:「真棒!」

 

  12月1日,李飛入住臨河人民醫院康復醫院,免費接受一個月的康復訓練。他的作息時間如何安排,訓練內容有哪些,訓練狀況怎麼樣……這是所有關心他的市民迫切想了解的。

  4日,記者來到康復醫院,看李飛怎麼做康復訓練。

 

不睡懶覺了更愛乾淨了

  6點,天還沒亮,李飛就和母親王金娥起床洗漱、收拾。這個點兒起床,要比李飛在家裡提前了兩個小時。「醫生、護士每天一大早就來查房了,他知道這兒不比家裡,不能睡懶覺。」王金娥笑著說。

  康復醫院給李飛安排的病房在10樓,配有衛生間、兩張床鋪、坐椅和電視機,乾淨又舒適。

  7點多,醫護人員過來查房,同時給李飛測量血壓;一會兒又拿來一部儀器,進行每天的「空氣波治療」,目的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痙攣。

  治療結束後,王金娥從醫院的小餐廳打來稀粥和饅頭,母子倆開始吃早點。王金娥把饅頭掰碎,泡在稀粥裡,李飛用指頭夾住勺子,顫抖著將飯一勺勺送入口中。

  母子倆一日三餐都在醫院的小餐廳解決,只要一說名字就行,免費吃,想吃什麼點什麼。大部分時候,王金娥會將飯菜打回病房吃。她解釋,這是因為李飛吃飯比較困難,也有點兒害羞。這裡的飯菜,母子倆吃得挺合口。

  12點多吃完午飯,李飛有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但他基本不睡,而是躺在床上玩手機。對於多年來主要以上網打發時間、尋找樂趣的人來說,離開電腦多少會讓他覺得無所事事。

  晚上,李飛看會兒電視,玩玩手機,22點準時睡覺。不管白天訓練有多累,李飛臨睡前總要洗漱一番。王金娥說,李飛是個「愛好」的人,以前在家裡爬行,衣服髒了、爛了,那是沒有辦法;來這兒以後,環境好了,他也更愛乾淨了。

 

訓練很累很辛苦他咬牙堅持著

  每天的康復訓練時間是這樣安排的:上午8點半到11點半;下午3點到5點半。

  根據李飛的身體狀況,康復醫院制定了一套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案。「我們的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見到最大的效果。」康復中心主任張英說。

  上午,李飛先在「智能上下肢訓練器」上訓練雙腿的用力平衡和協調性。這個器械產自德國,李飛3號才開始接觸,用了一次,器械上的各種按鈕就記得一清二楚了。4號,王金娥把他的雙腳固定在器械上,卻不知該如何啟動,這時,李飛用小指關節啟動了。

  李飛用力蹬著器械,前方的屏幕上出現兩條橫線,只有雙腳使出的力量平衡,兩條線才會重合。起先,李飛掌握不住力量,橫線忽左忽右,就是無法重合。張英在旁邊不斷提醒他注意運動要領,讓他不要緊張。李飛慢慢調試好了雙腳的力量,橫線重合的機率越來越大,而且持續時間也越來越長。張英高興地說「真棒」「太好了」。李飛很得意,張著嘴發出「咯咯」的笑聲。

  接下來,李飛藉助助行器訓練獨立行走。這部助行器來頭可不小,名叫「蟋蟀」,產自義大利,售價高達11萬元。張英開玩笑:「李飛,你現在頂如開了一輛11萬的汽車。」李飛流露出驚訝、興奮的表情。

  扶著助行器,李飛努力前行,走得雖不穩當,但方向還算沒有跑偏;遇到障礙物,他還能掉頭、後退。

  走了一圈兒,李飛滿頭大汗。張英讓他休息一下,順便練練躺臥、翻身、坐立。

  李飛按照平時睡覺的姿勢躺在訓練床上,張英糾正了他的睡姿,並教給他一些翻身技巧。李飛坐下後無法獨自站起來,張英告訴他,問題出在雙腳沒有放平穩,導致用不上力。經過反覆指導,張英讓李飛「站一個」,李飛咬緊牙、睜大眼,使足勁兒,「騰」的一下站了起來。張英拍手叫好。

  上午進行的都是運動訓練,下午以語言、作業、職業訓練為主,還有理療。語言訓練,是為了讓李飛開口發聲;作業訓練,是讓他做些手工作業,包括畫畫、陶藝、泥塑等,鍛鍊他的手、眼、腦協調能力;職業訓練,是教給他一些計算機知識,比如製圖、做表、軟體應用等,讓他以後回歸社會能有一技之長,為就業做準備。

  李飛康復訓練的內容很多,強度也很大。李飛發簡訊告訴記者:「為了能走路,再苦再累,我也會堅持下去。」

  通過這幾天的訓練,張英對李飛的評價是「很有毅力」「很聰明」。

 

和好友聊得很開心地球人根本聽不懂

  王金娥介紹,自從來到康復醫院,明顯感覺李飛的心情好多了,變得積極、開朗,愛和人交流了。

  以前,李飛大多時候都是一個人,非常孤獨,現在身邊有這麼多「病友」,可以互相鼓勵、說笑,再也不寂寞了。

  也許大家很疑惑,李飛不能說話,怎麼和人交流呢?這就要說到一個奇怪的現象了——像李飛這些人,相互之間嗯嗯啊啊,連比帶劃,竟然都能明白對方表達的意思。張英有個形象的比喻:「他們都是『火星』來的,有自己的語言,地球人根本聽不懂。」

  在這裡,李飛有個要好的朋友,就是前段時間去看望過他的、同樣是腦癱患者的郝東。只要有時間,他倆就會湊到一起聊天,聊得不亦樂乎,還不時地「咯咯」大笑。

  醫護人員都很關心李飛,住院第一天,院長侯瑋就給他買了一大堆好吃的,還多次對母子倆說,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兒科主任周彥梅經常去病房看望他,給他檢查身體,了解訓練情況。張英更不用說了,簡直成了他最親近的人。每當在訓練中遇到困難,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張英姐」。

  張英給記者看了一條李飛來康復醫院之前給她發的簡訊,內容是家裡殺豬了,請她去吃殺豬菜。張英感慨:「你看他多懂事兒,對於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幫扶呢?」

相關焦點

  • 「爬行人」李飛來到臨河接受一個月免費康復訓練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他要在這裡免費做康復訓練。  李飛一家來康復醫院之前,醫院已經給他安排好了一切。10點半,李飛一下車,就直接住進了10樓的一間病房。整潔乾淨的環境,和藹可親的醫護人員,讓李飛原本緊張的心情放鬆了許多。  辦完住院手續,醫護人員領著李飛參觀了11樓的成人康復區,這裡就是李飛將要做康復訓練的地方。
  • 孤獨症兒童的康復訓練 爬行模式訓練
    爬行模式訓練是美國醫生根據人的個體發育規律,即從爬行到站立、行走設計的一套模擬爬行的被動訓練。患兒通過一定數量的正確模式動作及爬行訓練,充分運動肢體的關節,促進關節靈活運動,和向其腦部不斷輸入正確信息,促進腦功能的恢復。 ???
  • 語言發育遲緩怎麼做康復訓練
    瀋陽六一兒童醫院 多動症,自閉症,抽動症,語言發育遲緩,腦癱等兒童疾病 語言發育遲緩怎麼做康復訓練?
  • 腦癱患者做康復訓練
    核心提示:腦癱患者做康復訓練,針對主要症狀,突出重點,訓練先後順序應掌握一抬頭,二挺腰,三練四肢,四體操的原則。根據不同的體徵,參照痙攣型或手足徐動型的方法進行訓練。   腦癱患者做康復訓練,針對主要症狀,突出重點,訓練先後順序應掌握一抬頭,二挺腰,三練四肢,四體操的原則。根據不同的體徵,參照痙攣型或手足徐動型的方法進行訓練。
  • 幼兒發育遲緩康復訓練的方法有哪些?
    因此,為了幫助這些孩子們能夠在之後的日常生活中擁有一個與正常孩子無異的身體狀態,因此,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們進行一些康復訓練。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幼兒發育遲緩康復訓練的方法有哪些?幫助大家了解這些比較常見的康復訓練方法,促進小孩子的正常發育。一、頭部訓練方面。
  • 寶寶爬行的好處及訓練方法
    這就是提醒人們要在這些階段訓練寶寶了,但是為什麼寶寶要訓練爬行呢?寶寶學會了爬行,除了能鍛鍊身體外,還有什麼益處嗎?那麼,父母在訓練寶寶爬行的時候,目光要集中在小孩子的身上,不能任其隨處亂跑,這是很危險的行為。下面介紹一下寶寶爬行的安全注意事項:1、爬行地板的注意事項如果孩子在家裡的地板上爬行的話,最好讓他們在光滑的地板上爬行。
  • 自閉症治療康復訓練怎麼做?家長又該如何配合
    在自閉症治療方面,目前大部分以早期幹預,康復為主,自閉症最佳康復期為3-6周歲,因此早發現,早幹預,然後早點進行康復訓練,對於自閉症兒童的治療尤其重要。那麼自閉症康復訓練應該怎麼做呢?家長有應該如何配合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媚在此前家庭醫生在線的採訪中給出了她的建議。
  • 產後縮陰運動怎麼做?盆底肌肉康復訓練方法
    盆底肌肉康復訓練方法是產後恢復運動中不容小覷的一個動作,不止能鍛鍊盆底肌肉,提升陰道收縮能力,還對產後媽媽有著諸多的益處,所以當說起產後縮陰運動怎麼做?小編首先想到了這個動作,如果生完孩子的媽媽們想早點恢復緊緻,下述鍛鍊簡介不妨一看。
  • 肌張力低下型腦癱的怎麼做康復治療
    核心提示:肌張力低下型腦癱是腦癱的類型之一,肌張力型腦癱比較少見,是大多數人不知道肌張力低下型腦癱的具體表現症狀。那麼肌張力低下型腦癱的康復治療方法有哪些?下面我們就有請北京腦癱醫院的專家為大家介紹一下。
  • 膝關節炎患者怎麼做康復訓練?
    因此對於膝骨性關節炎患者來說早期的預防和康復治療對延緩病情進展、減小疾病負擔具有重要意義。   膝骨關節炎的康復訓練 美國風溼病學會就建議老年退行性膝關節炎患者進行低強度的居家運動,以此來改善膝關節的疼痛和僵硬程度。
  • 腦癱兒童康復訓練六步驟 | 特教經驗
    以下是主要康復訓練的基本內容和宗旨: No.1 腦癱兒童康復訓練之控制頭部 兒童腦癱的話眼睛無法對視他人,頭部也只能低落難以伸展。首先可以用矯正器幫助兒童自我控制頭部的能力,引導改善兒童的動作。
  • 如何訓練寶寶的爬行技能?抓住「爬行敏感期」,加入引導性的訓練
    即便是生理方面的發育也是需要後天去補充營養才能夠實現的,更何況是掌握一項技能,所以孩子的爬行技能是需要父母抓住合適的時機,去加以訓練和實現的。對於這方面,家長還是要引起重視的,畢竟不會爬行的例子也是存在的,當然想要解決孩子不會爬行的問題,首先應該去了解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如此才能夠準確地對症下藥。
  • 小兒腦癱康復訓練中的運動療法「康複課堂」
    所以病情一旦確認就要儘快進行康復訓練,在此合肥康華康復醫院總結了以下康復訓練中的運動康復治療方法,供家長參考。一、痙攣性腦癱對一般的痙攣型腦癱,康復訓練的目的是放鬆僵硬的肌肉訓練方法:拇指關鍵點的控制訓練,被動手指屈伸訓練。上肢帶關鍵點控制,雙上肢外展外旋、上舉。抱球姿勢,Bobath球或滾筒上訓練,仰臥其上促進全身伸展姿勢。2.抑制下肢的內收交叉、屈膝屈髖、尖足、足內外翻。3.關鍵活動度的改善訓練和穩定性、協調性訓練4.增強體軸性旋轉能力和體幹的活動能力訓練。
  • 小兒腦癱兒童康復訓練手冊大全,家長請收藏
    腦癱兒的治療特別是康復訓練刻不容緩。 除了在康復科、康復醫院等康復機構的治療和訓練外,日常家庭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訓練時要按照小兒的運動發育順序,如從頭部的控制到翻身、坐起、爬行、站立、行走等順序先後訓練,有步驟地進行康復訓練。
  • 為愛行兒童康復中心最全腦癱兒童爬行訓練方法講解
    爬行運動是直立運動的基礎,腦癱兒童進行爬行訓練,不僅能改善上下肢的運動功能,而且可使患兒的上下肢動作變得協調,運動和姿勢顯得更對稱。爬行訓練的基本條件是患兒在俯臥位時抬頭和雙上肢負重。爬行訓練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進行1.手膝跪位保持階段讓腦癱患兒取手膝跪位,注意其雙上肢要充分伸展支撐在地面上。雙下肢屈曲,頭自然抬起,此時若用玩具在前面逗他,他的上身也會伸展而抬起,頭跟著玩具的移動而左右轉動。
  • 嬰幼兒爬行訓練三部曲
    對於新手的寶爸寶媽來說,對小寶寶進行爬行動作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和愛的表達,下面小編把爬行訓練編為三部曲,分享給大家。一般來說,嬰兒爬行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各個階段的訓練方法如下。1.爬行第一階段①嬰兒此階段的能力。嬰兒常以腹部為支點,用手使勁,腿常常翹起或腳尖著床。此時嬰兒手臂的力量大一些,常使身體往後倒退,或打轉轉。②訓練方法。訓練方法是讓嬰兒俯臥在床上,其腿彎曲時用手掌頂住嬰兒的腳板,嬰兒就會自動伸腿蹬住你的手往前爬。
  • 怎樣訓練寶寶的爬行能力
    很多人都有個誤區,認為寶寶會走路的越早越好,其實不然,對於還沒有掌握「爬行」這個技能就開始走路的寶寶,相較於爬得多的寶寶來說更容易出現平衡弱、注意力不集中、四肢不協調、空間感差的問題。
  • 廣東:資助殘疾兒童康復訓練生活費
    受助孩子接受康復訓練。   0-6歲是殘疾兒童康復的最佳時期,抓住這個機會,接受科學的康復訓練,殘疾兒童的各方面發展水平將會接近健全兒童。錯過了這個時期,很多有康復機會的孩子將終身殘疾。據統計,腦癱兒童經搶救性治療後有70%的機率可站立,聾啞兒童經搶救性治療後有90%的機率可達到聾而不啞。
  • 康復訓練中,論眼神對視的重要性
    康復訓練中,論眼神對視的重要性沒有眼神對視的康復訓練,註定是失敗的!很多特殊兒童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孩子除了在機構進行康復訓練,自己在家裡也很努力的配合老師做家庭幹預,可是為什麼在家裡達不到老師們在課堂上的效果呢?明明在家裡的訓練時間比機構訓練的時間還要長,也還是按照老師給的幹預方法去訓練的;或許,是你沒有注意眼神交流!
  • 寶寶學會爬行好處多多,家長如何才能訓練寶寶的爬行能力?
    有的人說孩子不會爬,照樣會走,甚至會跑,對,他們是跳過了爬的這個階段。但是你要知道孩子永遠都越不過去,即便一開始沒有學爬的孩子,在四五歲的時候他也會補上這一課!所以有的家長會發現,寶寶已經四五歲了,為什麼整天在地上爬。那是因為他學爬的時候沒有上好這一課。一般來說寶寶六七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學習爬行,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對寶寶進行相關的引導,來幫助寶寶掌握爬行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