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講古大師現場收徒

2020-12-18 信息時報
  粵語講古大師繆燕飛接受小徒弟獻花。
  信息時報記者 梁鉅聰 攝

  越秀

  信息時報訊(記者 張玉琴 通訊員 劉思銘) 「原文再續,書接上回……」相信對不少廣州人來說,這句話再親切不過,粵語講古伴著一代又一代廣州人。昨日,「越秀·粵語講古名人堂」項目在越秀區梅花村街楊箕村祠堂廣場正式啟動,講古大師霍沛流、粵語講古非遺傳承人彭嘉志還分別在現場收下多名弟子。

  活動現場,幾位少年講古愛好者輪番登臺講古。隨後,先後在廣東電臺、廣州電臺、佛山電臺等播講長篇小說超過40部的講古大師霍沛流,在眾多好友和媒體的見證下,首次收下了5位徒弟:來自楊箕小學的侯宗睿、張健宏、羅喬、陳俞均、盧曉逸。年紀最小的羅喬在家庭的薰陶下,牙牙學語之時便開始聽講古,對已故講古大師林兆明和張悅楷的作品如數家珍。羅喬說,有幸以這個方式度過7歲的生日,今後將以各位哥哥姐姐及講古前輩為榜樣,勤學苦練,尊敬霍老師,對粵語語言藝術懷有敬畏之心。

  而來自黃花小學的雷曼兒,來自東風東路小學的鄭皓煜、麥培佳、馮彥縉,以及來自東川路小學的吳宇軒5位小朋友也在此完成拜師禮,他們的師父彭嘉志是青年講古人中的精英。

  活動現場還為楊箕小學、梅花村街道文化站頒發「非遺傳習所」牌匾,並啟動越秀·粵語講古名人堂項目。梅花村街黨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梅花村街與越秀區文廣旅體局共建「越秀·粵語講古名人堂」,吸引不同流派的粵語講古愛好者在此進行切磋和交流,講好越秀故事,傳播廣州聲音,充分發揮紅色基因鑄魂育人的積極作用,接下來計劃在各社區和楊箕小學逐步開展常態化的講古活動和傳承課程,歡迎市民積極參與。

相關焦點

  • 我講廣州話!第一本「小學粵語教材」終於面世了!
    無論系喺屋企同爸爸媽媽爺爺嫲嫲講嘢,都講普通話!《學粵語,幾盞鬼》粵語推廣課!令本地嘅小朋友喺生活中講粵語,「新廣州小朋友」都識講粵語!通過講授、練習、遊戲嘅方式,激發學生了解粵語、理解粵語、開口講粵語、喜歡粵語,增強學生對粵語嘅了解!!
  • 廣州細路唔識講廣州話?粵語進入小學課程,傳承粵語從小做起!
    少不了對粵語講古大師的介紹講古的經典名句」原文再續,書接上一回「五羊小學粵語周鼓勵學生在課間多說粵語據說在一年多的日子裡,五羊小學激勵本地孩子在生活中講粵語,引導「新廣州人」的孩子會講粵語,從而帶動家人講粵語。
  • 講古少年 弘揚文化
    課外,鄭博睿從小師從著名粵語講古大師繆燕飛老師學習粵語講古。得益於繆老師的言傳身教,他不僅學到語言藝術的精髓,更受到繆老師的家國情懷的感染,深深喜愛中華傳統文化,將粵曲融入粵語講古中、創新粵語講古的表現形式,以突出的表現獲得越秀區粵語講古比賽一等獎。
  • 五位廣東娛樂文化界的名人,他們才稱得上真正的粵語好聲音
    而就在幾天前,小編忍不住破例發了一篇吐槽了那些被同行業界稱之為真正的「粵語好聲音」、幾十年如一日同一音調的珠江臺配音員。本來還以為會招來一些罵聲的了,然而卻是破天荒的獲得清一色的聲援和好評。誰才能夠資格稱得上為真正的粵語好聲音呢?這個問題相信不同人心裡都有不同答案。現在小編就說一下心目中的五位真正的「粵語好聲音。」
  • 廣州細路唔識講廣州話?到底誰應該負責任?
    與家長與孩子也不說怎麼講粵語導致本地小孩漸漸在生活中也不說粵語了廣州地區「粵音」極有可能漸漸減少後消失粵語保育情況極為嚴峻。少不了對粵語講古大師的介紹講古的經典名句」原文再續,書接上一回「五羊小學粵語周鼓勵學生在課間多說粵語據說在一年多的日子裡,五羊小學激勵本地孩子在生活中講粵語,引導「新廣州人」的孩子會講粵語,從而帶動家人講粵語。
  • 粵語講詩詞,引來詩人後人
    信息時報記者 郭仲然  實習生 張皓然 攝   信息時報訊(記者 郭仲然 實習生 張皓然) 上周末,越秀區北京街廣府文化會館和廣東嶺南詩社舉辦「粵語講詩詞」文學沙龍活動,講述「五仙觀與古成之」的故事。
  • 天河這所小學設「粵語日」傳承方言!每逢周四全體師生講粵語
    「落雨大,水浸街」「氹氹轉,菊花園」「排排坐,食果果」……一首首悅耳動聽的粵語童謠飄揚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操場上空讓人回味無窮一連串各具特色的粵語節目在現場輪番上演學校大隊輔導員鄺蔚祺、殷虹梅在臺上用粵語家常話一問一答拉開了啟動儀式的帷幕活動現場
  • 退出德雲社的高鶴彩收徒,郭德綱現場祝賀,為何不見曹雲金收徒
    郭德綱現場囑咐徒孫四人一定要好好聽師父的話,不要給他惹禍,給他惹禍就是給我惹禍,咱們靠說相聲養家餬口,就要好好說相聲,好好做藝、做人。整個拜師儀式輕鬆、歡快,很圓滿很成功。 很多網友看到高鶴彩收徒以後,不禁會問為何不見曹雲金收徒呢?人家嶽雲鵬、欒雲平等人早就有徒弟了,為何這麼有能力的曹雲金沒徒弟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 「粵語,你今日講咗未?」
    我會說粵語,我很自豪。點解廣州人要遷就一啲唔識講又唔肯學粵語噶外省人?為左佢地聽得明就要全部人講普通話?明明系佢地來廣州,唔應該系入鄉隨俗,學習我地噶粵語文化咩?我甚至系聽過一啲外省妹妹仔講:「有些同學說粵語好煩啊,我們又聽不懂,幹嘛要說。」你聽唔明邊個叫你來廣州?你聽唔明唔識學噶咩?生活係廣州十幾年都聽唔明粵語?Chapter 2.
  • 在廣東生活一定要學會粵語嗎?哪些地方講粵語?
    在廣東,至少超過一半人口不會講粵語!粵語俗稱白話,又稱廣府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但並非廣東唯一方言,也不僅限於廣東使用。一、廣東方言:廣東省內至少有三大方言,分別是廣府白話、潮州話和客家話,其中粵語僅流行於珠江三角洲及粵西湛茂地區,廣東東部普遍流行潮州話和客家話,單就人口而言,廣東省內使用粵語據說有6700萬,但這些人群很多都同時會講潮州話或客家話。
  • 潮汕講古——潮汕人的方言文化
    講古,北方人稱之為「評書」或「說書」,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口頭講說表演藝術形式。中國各地的說書人常以自己的方言向人們講述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潮汕也有本地特色的講古文化。聽說在解放前,在汕頭的福合埕、潮州的開元寺、揭陽的城隍廟等地都設有講古攤,講古藝人每日每夜,使用潮汕方言,講述各種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而聽者不計其數。舊時的講古是一種謀生手段。講古藝人多為謀生計的窮困文人或敗落子弟,每講到一個段落至精彩處,便停下來向聽眾收賞錢。聽眾多為老年人、體力勞動者和小販。
  • 大理「女廚神」仇亞雄首次到漾濞縣收徒傳藝 現場展示烹香絕技
    仇亞雄收徒活動現場。1月12日,在大理州漾濞縣遠眺蒼山雪漾濞江畔虎頭山望江亭休閒山莊,一場特殊收徒儀式舉行。這次是仇亞雄大師繼多次在五星級大理海灣國際酒店收徒之後,首次到漾濞縣收徒。漾濞核桃雞。仇亞雄收徒當天現場指導新徒弟魏春山、高鈺潔,利用漾濞特產核桃食材製作核桃餡心與外型相匹配的核桃包;並將大理風味過年必吃「老八碗」當中最吃香的「黃金酥肉」家傳配方、及「兩次熱冷酥炸」操作要領,毫無保留地傳給新徒弟;還專門教徒弟選擇漾濞核桃林下放養滿山跑、滿樹飛、吃核桃樹林下蟲子野草、五穀雜糧長大的 「核桃林土雞」現宰殺清洗乾淨斬成塊,用拓東味極鮮醬油醃製碼味,與核桃仁搭配
  • 設「粵語日」傳承方言!華師附小逢周四全體師生講粵語
    ……一句句韻味十足的粵語家常話縈繞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全體師生耳畔,令人倍感親切;「落雨大,水浸街」「氹氹轉,菊花園」「排排坐,食果果」……一首首悅耳動聽的粵語童謠飄揚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操場上空,讓人回味無窮。9月3日,周四,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粵語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操場舉行。以後每逢周四,除了課堂上課,全校師生其他時間都用粵語交流。
  • 會講粵語的大朋友
    如果我知道我會在這遇見那個會講粵語的大朋友,我一定不會自己蹉跎了一個禮拜。2、我並不想找人嘮嗑,只是想在廣場逛逛大家的沙雕言論,以此獲得網絡衝浪的快樂。直到那一天晚上,刺激戰場光榮三次落地成盒讓我苦不堪言,怒髮衝冠,一氣之下我點開了語音匹配。
  • 原來會講粵語,就會講英語?
    原來用粵語就可以講英文  相信很多人都察覺到,部分粵語的發音同英文真的好相似。各位講粵語的街坊,是不是都沒發現原來自己掌握了那麼多英語單詞呢!  其實讀音相似的粵語和英語還有很多很多,由於篇幅原因小微就不給大家一一列舉了啦!
  • 致廣東家長:放咗學,講粵語!傳承粵語,從娃娃抓起
    粵語迅速趨向「衰亡」與家長也有一定關係,作為廣東家長,一定要重視祖宗語言的傳承,放棄粵語等同數典忘祖!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試問如果令公子、令千金不會說廣東話,還算得上是廣東人嗎?閣下不覺得心寒嗎?普通話作為國語必然是要學,但學校裡已經全程使用,出來校門再不說粵語,就再也不會說了。
  • 童說嶺南 | 粵語講古《茶俗》-廣州市越秀區朝天路小學 吳睿軒
    日前,在廣州市越秀區少年宮小雲雀劇院裡,進行了緊張、熱烈的第四屆粵語講古總決賽!活動集中了各校的粵語講古愛好者,在現場相互切磋、交流!
  • 川劇變臉大師彭登懷見證張業寶收徒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3日電 (記者 何浠)知名傳統文化學者、彭派變臉第三代傳承人張業寶22日在成都青白江舉行了隆重的收徒儀式。
  • 華師附小「粵語日」有感:廣州人講廣州話天經地義
    華師附小副校長江偉英表示,以後會將粵語常態化,「每周都會開設粵語童謠的課程,同時讓學生平時交流的時候都講粵語,形成一種氛圍,學生就敢講了。」當接觸到一個新的學生,如果不知道他是否粵語地區的人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和他講粵語,如果得到的是回答是普通話,那麼自然地,我會以普通話回應。但是相處下來,尤其是和學生的父母交流後,有好多次我驚訝地發現,學生的父母是土生土長的老廣州!不少父母無奈地表示:他回到家也和我們講普通話。
  • 學校「封殺」粵語 孫女大講普通話祖母發脾氣
    因為在執信南路小學上學的女兒粵語說得不好,廣州市民曾先生家最近爆發了一場家庭紛爭。原來,執信南路小學「要求」學生不管是上課還是課餘時間,都要講普通話,時間一長,曾先生的女兒粵語荒廢,以致在家也講普通話,這令得不怎麼聽得懂普通話的祖母大發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