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理分科的歷史淵源來自於西方現代教育?

2020-12-13 陳靈均的教育筆記

我國高中素來有分文理科,文理科所學科目是語文、數學(文科高考數學比理科數學相對簡單)、英語三門基礎公共科目。此外,文科生學習政治、歷史、地理。理科生學習化學、物理、生物,而且,理科比文科更受歡迎,大學選專業和將來就業面更廣,這幾乎是常識。

很少有人知道文理分科其實來源於西方近現代教育中的分軌制傳統,而且西方教育歷史上文科是傾向於進大學深造的貴族教育,理科(歷史上叫實科)是為中下層勞動人民進入工廠就業的實用教育。只不過隨著近現代幾百年來科學的突飛猛進,以及資場階級為了緩和階級矛盾普及教育,理科(實用科目、自然科學科目才逐漸受到大學和社會的重視。

剛剛成立的德意志帝國

在德意志帝國時期,德國教育就已經形成了典型的三軌學制,並在這種制度下產生了三種學校:

1、一種是為勞動人民設立的國民學校

2、一種是為中層階級設立的中間學校

3、還有一種是為上層階級設立的文科中學

19世紀末,受新人文主義影響,德國的中等教育開始了關於古典教育派和現代教育派之爭。1892年,德國中學進行了改革。其主要內容有:

1、減少文科中學古典語言的課程分量,在其他中學中增加了自然科學和現代語言的課程。

2、根據這次課程,德國又增設了兩類學術性學校:

實科中學和文實中學。

前者注重自然科學和數學,後者注重現代外國語言。

一戰時期德意志帝國的軍裝

1901年,德國召開教育者大會,導致了同年的教育改革。改革宣布文科中學、實科中學和文實中學三類地位相同,都可以為大學多數科系培養學生。。大會還對這三類學校的教學計劃作調整。

這次改革雖然宣布從培養智力的角度來看,三類學校的價值相同,實科受到重視,但文科中學仍是最受重視的學校。

從這裡可以看出德國、英國、法國等有雙軌制傳統的國家對於改革教育雙軌制的努力。

魏瑪共和國第二任總統

一戰後,德國於1919年建立了魏瑪共和國,並通過了《魏瑪憲法》,規定了該時期的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依憲法規定:

教育權歸各洲所有,國家負責對教育事業進行監督。

在此時期,德國對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教師培養和高等教育進行了改革。

1、在初等教育方面,德國廢除了雙規學制,實施了4年制的統一初等學校運動。之後,又實施了八年制的初等教育。

2、在中等教育上,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變化;

一是取消了中學的預備階段(即大學預科),使中學能夠建立在統一的基礎學校上(初中和高中)。

二是新建立了兩種學校——德意志中學和上層建築學校

3、教師培養上,德國提出了小學教師由屬於高等教育的師範學院培養的措施,提高了師資培訓的規格。

4、在高等教育上,一方面堅持大學自治、教學和科研相結合的原則,另一方面提出高等教育面向大眾的思想。

以上,基本上是對德意志帝國時期的整個教育制度進行了全面完善和發展,也被其他的西方國家所學習,更被中國所學習。總之,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教育與以前相比有了較快的發展,但也出現了帝國時期所強調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的傾向。

類似於德國的教育雙軌制,英國、法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都有,但在近現代百年的科學主義的浪潮下都在逐漸改革,隨著第三個工業革命在美國興起,美蘇爭霸,鄧小平更是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由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理科教育在當今時代更受重視了,文科也就只有法學、金融學可以與之媲美。

相關焦點

  • 高考改革:57.6%支持文理分科,42.4%不支持文理分科
    據報導:目前支持文理分科的佔57.6%,不支持文理分科的佔42.4%。文理分科是有必要嗎?大文大理更能培養出全面的人才,理科重視邏輯推理,文科重視人文素養。文理分科從短期來看是高考的需求,長期來看是國家的需求,想培養出專業技術人才,更快地走向崗位。
  • 專家炮轟文理分科制度 稱文理分科降低國民素質
    河南省實驗中學副校長馬玉霞說,過早分科會對學生的人文情懷或是科學精神的感染力有一定影響,但這並不是最關鍵的因素。取消文理分科,也未必能讓學文科的學生變得富有科學精神,讓學理科的學生變得有人文情懷。  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屬於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內容。這跟教育理念、教學的指導思想有關,跟教育的大環境相關。
  • 從人生規劃角度,談高中文理分科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高中文理分科大多人認為是高中學習愛好的選擇,殊不知,從文理分科開始你的人生選擇的就開始,文理分科的選擇決定你以後工作思路和方向的發展,更決定以後人生的路程。人生規劃,從高一文理分科開始,把握自己,美好未來。每年的6月到9月很多家長都在為文理分科而愁,文理分科作為繼中考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選擇,是今後人生道路的分水嶺,要慎重。文理分科是高中生第一次重要的選擇,分文理也是很多家長艱難的選擇。文理分科後,不僅是學生有所側重的進行高中階段的學習,準備將來的高考。更是人生規劃的選擇。
  • 文理分科、據成績分班級:看宋朝的斯巴達式教育
    而我們以為是現代才有的文理分班與按成績排座位,早在宋朝就出現了雛形,讓我們不由得感嘆,古為今用從來就不是一句空話,關鍵是我們知不知古,能不能用古,從散官制度到藩王制度,古人解決問題的手段給我們無窮的智慧。在宋朝,教育制度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 新高考「3+1+2」與傳統文理分科有何區別?
    考生在確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擇性考試科目時,應在歷史和物理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科,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科。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設置?這種設置與傳統的文理分科有何區別?日前,遼寧省教育廳對此進行了解讀。  物理和歷史是大學學習各類專業的基礎  省教育廳說,採用「3+1+2」的模式,主要基於三點考慮。
  • 高中文理分科之後,對考生挑選大學專業有影響嗎?
    許多經歷過高中的朋友們都應該知道,高一是要進行分科的,也就是選擇文科或者理科。在文理分科的這一刻起,也就決定了在未來高考之後,你只能報考什麼樣的大學,或者只能選擇什麼樣的專業。高中分文科和理科,這將直接影響以後大學專業的選擇,因此文理分科,對以後大學和專業的選擇都是有深遠影響的。
  • 高中文理分科不知怎麼選,學霸們都是這樣做的,建議高中生看看!
    現在教育部門,已經有對高考文理分科的改革計劃了,不過,大部分省份都是於2020年才正式啟動,因此,2019年參加完中考的同學們,還是要面臨文理分科的抉擇。不得不說,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分科是很頭疼的,因為這會直接到高考成績和今後的發展。那麼,對於我們高中生來說,文理分科到底怎麼選優勢最大?
  • 高中文理分科該如何選擇?建議:請結合自身的這幾點因素
    自我國1977年恢復高考開始,文理分科就是全國統一的一件高考事項,而大家也都慢慢的了解到文科理科的區別與聯繫。同時,如何選擇文理科也牽動著大家的心,因為做下這個決定幾乎決定了你以後在哪裡念大學,也決定了你以後的工作性質。
  • 文理分科改革樣本觀察:依舊做五三 依舊學衡水
    2010年末,山東省對外宣布「從2011年開始,新入學的高中學生不再進行文理分科,2014年對高考科目設置與考試方法進行相應的調整」,這一舉措甫一公開就獲得不少專家學者的青睞。然而,當該省《2014年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工作實施方案》9月4日出爐後,分文理綜合的考試科目設置給這次改革暫時貼上了「不徹底」的標籤。
  • 英國:中學不搞文理分科-光明日報-光明網
    綜合學制、課程和考試看,可以說英國中學不搞文理分科。    首先看英國中小學學制。英國人5歲開始上小學,到6年級小學畢業。之後進入中學,中學學制是3-2-2,有的是3-2-3,一般沒有中國的初中和高中的說法。
  • 多個省份取消文理分科,怎麼選擇學科,新選課模式到底怎麼樣?
    之前,很多人覺得,文理分科對人才培養方式不好,不利於培養綜合型人才。前幾年一些省份就開始展開取消文理分科的試驗,就在昨天有八個省份宣布取消文理分科,這些省份包括江蘇、廣東、河北、福建、湖南、湖北、遼寧、重慶。2018級高中生就不用考慮文理分科的事情,不過筆者覺得他們要考慮的事情更加複雜。
  • 大學想要學習醫學專業,高中文理分科,應該選擇哪些科目?
    但是在高中文理分科階段,如果未來想要學習醫學專業,那麼在高中分科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要想學醫,這幾個學科非常重要,每一個學科都需要進行選擇。我們都知道,每年高一的時候,一般都要進行文理分科。可能在很多年以前,高中分科比較傳統,理科和文科都有固定的科目組成。
  • 高中文理分科的有效方法,美琳老師有妙招
    我是一名高中教師,任教已經15年了。對於高中的文理分科。我有以下的一些看法。我也認為是很有效的方法。誠然,社會所需要的更多的是理科工科人才。但是,文科人才也是很需要的。我們看到這樣一種事實,有的家長在文理分科的時候,勸孩子學理科,這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孩子理科不好,文科非常好,有偏科傾向,那麼,這種情況我還是建議選文科。因為好的專業,有些很好的專業,文科生和理科生都會招生的。那麼我文科好,為什麼要去選理科呢?這不是拿自己的弱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嗎?這樣是很划不來的。最終我們的生存還是拿自己的優勢和別人的優勢在一起比較。
  • 高一文理分科,選文科好還是理科好?高中老師:做好這3點更重要
    河南、四川、安徽、江西等地高一學生是進行文理分科,選科比較容易,而河北、湖北、湖南、重慶、廣東、山西、遼寧、福建等地高一學生選科會比較難,因為這些省市實行新高考「3+1+2」模式。高考「3+1+2」選科中的「1」是指歷史和物理必須要選擇一門科目,「2」是政治、化學、地理、生物要選擇兩門,這種高考模式選科會比較麻煩,不僅因為「政地生化」是賦分制,更是因為選科關係到高三報考專業,因為眾多985大學專業對選「物理」科目要求較多。
  • 面臨文理分科時,究竟該如何選擇?
    隨著高考改革政策的公布,文理分科就變成了一個熱門的話題,並且近兩年來,對於什麼時候取消文理分科這項制度的討論也是一直持續。我們要知道任何的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一定的緩衝期,雖然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經取消了文理分科,其他省份也在陸續取消這項制度,但是大部分省份的考生目前仍需面臨文理分科這個艱難的抉擇。面臨著決定將來人生方向的文理分科,我們究竟該如何選擇呢?
  • 關於高中生文理分科時如何選擇,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高一新生從入學到現在,已經快一個學期了,按照要求,高中的文理分科要到高二學業水平考試結束後,才可以進行,但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全國大多數學校,一般在高一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後,就開始文理分科了,有些學校可能文理分科的更早,在高一期中考試結束後就會進行文理分科。
  • 期中後,高一即將文理分科!咋選?哈市一省重點老師這樣說……
    在期中考試結束後,高一的學生們將思考面臨高中階段特別重要的抉擇:文理分科。文理分科可以看成是學生在高考志願填報前最重要的一次選擇。宏觀上,這是高中生生涯規劃中的前提性問題,決定著一個學生未來的職業取向;微觀上,是一個學生理性認識理化生和政史地各學科學習能力水平的問題。
  • 速看,幫你解決高中文理分科一大難題!
    在此之前高中文理分科必不可少,我們需要選擇正確的道路,畢竟青春和學習的機會只有一次,若選錯了專業就可能一輩子追悔莫及!文理分科一直都是家長和學生關注的焦點,其實學習沒有分界,每科與每科之間都有聯繫,就像生物講的,物理也講,歷史講的,政治也有提及。現在很多人認為文科是理科不好的人的無奈之選,文科專業的就業前景也不如理科寬廣。實則不然,各有各的好,只要學得好,選對專業未來依舊有很好的發展。
  • 教育部回應:高中文理分科仍是主流,最遲後年全面啟動「新高考」
    安徽省教育廳近期給出了答覆,新高考目前整體內容模式已經十分明了,相關的決策性工作仍在判定之中,一旦高考改革方案獲批,那麼將不會在進行文理分科,所以目前高中文理分科仍然是主流。不過具體的改革確定日期尚未確定,同學們按照學校的安排上課即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僅有14個省市區實施啟動了新高考,但是有一個壞消息卻是不得不面對的。
  • 普通高考實施「3+1+2」模式和傳統的文理分科有何區別?
    答:「3+1+2」的模式和傳統的文理分科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一是目標導向不同。「3+1+2」的模式既體現了物理、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