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入園之前,家長會鍛鍊孩子獨自吃飯和穿衣的本領。入園之後,孩子一日三餐都會在學校解決,必須要掌握這樣生活技能,才能在幼兒園自力更生。不過很多小孩有挑食的習慣,這一點令家長特別發愁。
也有一類小朋友讓家長哭笑不得,哪怕是簡單的粗茶淡飯,孩子也能吃很多。中班的兜兜被老師「告狀」了,原來他今天又吃了四碗飯,老師擔心他如此吃下去,會讓自己提早變成「小胖子」。更令人擔心的是,食物攝取過量的話, 會給他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才會想著聯繫父母。媽媽的話讓老師更加吃驚,原來不僅在學校吃得多,回家後還需要加餐呢。
孩子能吃是好事,但是如此吃法還是要多加注意,畢竟他們此刻是長個子的重要時間。若是橫向發展的話,以後很可能只長體重,不長個子。所以說不要覺得孩子能吃是福,為了健康考慮,還是要合理的規劃飲食。要不然「暴飲暴食」背後的危害,真的會讓孩子無福消受。
暴飲暴食的四個危害
1、嚴重積食
對孩子來說,他們的身心都正處於發育的重要階段,所以消化功能還不是特別完善。若是每餐吃得太多,那麼這些食物就會囤積在體內,很難保證全部被消化掉。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出現積食的毛病,而且會愈加嚴重。
可能家長總是擔心孩子會餓,然後變著花樣給他們做很多美食。但是為了健康,哪怕孩子再餓,家長也要適當地控制飲食,並且把肥胖以及積食的嚴重性都告訴他知道。或者通過視頻短片,讓孩子看到哪些危害性。
2、增加身體負擔
那些還沒來及消化的食物,統統都擠壓在孩子的腸道內,對於腸胃的影響肯定是巨大的。原本孩子吃完飯後,還會有力氣去做簡單的飯後運動。若是吃得太多,那麼他肯定就沒有力氣再去運動,可能簡單的走路也會覺得疲憊不堪。
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變得懶惰,尤其是在吃完飯之後,很習慣的就想休息或者瞌睡。而且負擔也不僅僅只是身體上,有時候心理上的負擔也會很大,畢竟變胖之後,孩子的顏值會有很大的下降,還容易被同學取各種外號。
3、影響健康
一旦孩子懶惰成性,那麼健康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尤其是那些連走路都覺得累的小朋友。那些被吃進肚子裡的食物都變成了脂肪。看著體重持續上漲,不知道孩子的心理作何感想?
重點是發胖之後,孩子的身體體質大不如之前,尤其是對心肺功能的壓力會加大。都說「小胖子」睡覺喜歡張著嘴,或者是很大聲的打呼嚕,這是身體不健康發出的信號。
4、影響體育鍛鍊
在最應該活動的年齡,孩子卻因為變胖,影響了整體的鍛鍊。從幼兒園開始,小朋友每天都需要堅持做一些體育鍛鍊,就是希望孩子通過鍛鍊,然後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只是孩子體重過胖的話,體育運動就會受限,而且很多動作都會變得特別笨拙,完全沒有孩子該有的靈活。在身心的雙重壓力之下,他有可能還會變得自卑起來。
關於吃飯,真的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孩子太能吃,家長會擔心他的健康,孩子偏食或者不愛吃飯,家長也是發愁。接下來就為這些有挑食習慣的孩子家長答疑解惑,讓他們也能不再為孩子吃飯挑食發愁。
如何讓孩子愛上吃飯呢
1、參與做飯
平時做飯及家務都會由父母承擔,總覺得孩子太小,可能做不好這些事情。甚至有些父母覺得,做飯就應該是大人的事,孩子的任務就是玩耍和學習。其實讓孩子參與到做飯過程中,他會很有成就感。都說自己做的飯最香,當孩子試著去做飯做菜的話,他會覺得這些飯菜吃起來更香。
2、制定菜譜
就像幼兒園一樣,可以給孩子制定每周的菜譜,並且貼在冰箱顯眼的地方。每天要吃什麼,可以由孩子來點菜,把他想吃的菜品都記錄下來。這樣既能增加孩子的新鮮感,又能避免他出現挑食問題,畢竟這些菜品都是他喜歡的食材。通過制定菜譜的方式能讓孩子做事更有規劃,知道合理的安排時間。
3、餐具精緻
為了顯示出孩子的與眾不同,家長可以給他準備一些兒童專用的餐具。其實市場上有很多卡通造型的餐具,帶著孩子挑選一個他喜歡的款式。每天用精緻的餐具吃飯,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享受。可能在父母看來餐具都是一樣的功能,卡通餐具更能激發出孩子的吃飯欲望,建議父母可以買來試試。
總結:愛孩子的前提就是絕不縱容,不管是行為還是習慣方面,家長都要對他進行克制。為了健康,那些暴飲暴食或者是挑食的習慣,都應該慢慢地杜絕。吃飯本來就是一件享受生活的事情,孩子此刻的挑食行為,只能說明他還不懂的享受生活而已。想讓他愛上吃飯,家長記得不要去強迫,更不要選擇威逼利誘,零食和玩電子產品的方式不能作為要挾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