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每每提到蘇軾,我們都有著太多的感觸,在我眼中蘇軾的博學多才在整個中國古代都是數一數二的。蘇軾不僅僅是一個精通詞作的詞人,同時還是兩宋時期尤為重要的文學家。
首先蘇軾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還是唐代古文運動下文學創作受到極大影響的文學家。同時我們也要知道在古代詩詞的創作其實遠遠比不上文章的寫作,如果說詩詞為附屬,那麼文章創作就是主。在這裡也足以看到蘇軾的多才。
在蘇軾之前,上一代文壇領袖乃是歐陽修,歐陽修不僅僅是文壇領袖同時還是政壇領袖,在當時的影響非常達。
而到了蘇軾的時候,應該說只能是在文壇之上的領袖了,不過雖然當死蘇軾也是屢遭貶謫,但是並不妨礙當時眾多文人士子對他的推崇。在蘇軾晚年被貶謫到了海南之時,蘇軾不僅沒有垂頭喪氣,反而在海南搞開了大動作。
來到海南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興辦學校,當時的海南之地還屬於是蠻荒之地,千裡無雞鳴,人煙稀少,開發緩慢,相比於中原地區的教育水平也是非常的落後。
因此蘇軾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興辦學堂,提高居民的基本素養,不僅如此,蘇軾還親自上陣講解,由此也是引來了一大批中原士子慕名而來。
要知道晚年的蘇軾可謂北宋文壇的一桿旗幟,從文章義理,到詩詞歌賦,再到書法繪畫,蘇軾都是樣樣精通。
因此當時蘇軾的弟子和仰慕者也是非常眾多,即便蘇軾被貶官海南,路途萬裡,這些仰慕之人也是要緊緊跟隨著蘇軾的腳步。
而且蘇軾的詩詞文章不僅僅是在北宋受到了極大的歡迎,甚至還受到了當時的遼國等外族文學家的歡迎。
這些人甚至願意花費萬金只為了求得蘇軾的一篇文章或者詩詞,乃至使得宋政府不得不宣布嚴禁蘇軾的詩文流傳到國外,違者重罰。
這樣來看蘇軾不僅僅是一位貫通古今的大學者,同時還是一位極其優秀的教育家,在北宋當時的影響也是非常的達。
今天就來帶大家一起欣賞一下蘇軾的一首小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卻清新淡雅,讓人讀後口齒留香。
《東欄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這首詩非常的簡單,就是一首寫梨花盛開到凋零之時的景象。全詩沒有用華麗的語調,也沒有用太多的辭藻堆砌,僅僅是淡淡的一些比喻而已。但是其中卻透露出了淡淡的悲傷之氣,對於時光的流逝,人生的漂泊之感。
其實在蘇軾眼中,梨花的凋零,時光的流逝,也僅僅是讓他有點悲傷而已,並不會影響他那豁達的心態。雖然蘇軾一生屢次遭貶謫,但是蘇軾卻從來沒有選擇放棄,也沒有為此而懊惱,一直都保持著一個極其樂觀的心態。
想要了解蘇軾,最好的辦法就是先了解他的詞傳。這本《蘇軾詞傳》以蘇軾的詞為主,講述了蘇軾的一生經歷。除此之外,這套詞傳還包括《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一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79元,就可以帶回家,趕緊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風趣史書總結:
要是想把這個多彩的蘇軾的文學成就例舉完,大概一生也無法研究透徹。蘇軾就像一本百科全書,從行文做賦,到詩歌宋詞;
再到書法繪畫都樣樣精通,而且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另外蘇軾的身世還兼具了儒釋道三家的精神思想,其中的變通之處亦是讓人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