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網民對於中國「用蒸汽烘焙的饅頭」回答笑噴網友

2020-12-19 靠在紅牆看美食

我們中國的饅頭,所謂是歷史悠久。據說他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發明的,在我們中國是非常常見的食物。而且他沒有什麼添加劑,都是天然原材料為主的,用蒸籠蒸製成的。但是你們知道我們的這種水稱其烹飪食物的方式,到了國外卻有了十分洋氣的名字:蒸汽烘焙。這與西方人的烤箱烘焙有了相當大的區別。外國網民對於中國「用蒸汽烘焙的饅頭」回答笑噴網友

這就有西方人提出,如何看待我們中國蒸汽烘焙的饅頭。首先來解釋一下蒸這種烹飪方式。這是我們在發明了灶臺之後,出現了一種新型烹飪方式。現如今也有西方人使用,如果有時不想吃生的蔬菜就可以放在蒸鍋裡,蒸熟之後再吃。

曾經也有外國網民說:」水蒸汽做出來的饅頭它的溫度會被無限放大而且在蒸鍋循環烹飪中,會得到更健康的食物。以便減少更多能量資源,這也是最聰明和有趣的方法。「這個方法也被許多的外國大廚所採取,不過還有些人認為這已經是過時的東西會不會做出來的食物比現在用普通蒸鍋做出來的食物不一樣呢?的確又不一樣的,鄭重機器做出來的饅頭是幹的,而中國做出來的饅頭剛出鍋都是溼的,可是花樣卻繁多。

而且中式的所有熟食都基本上是軟的,還帶有麥芽的香氣因此冒著蒸汽的饅頭會比不冒蒸汽的饅頭強很多。不過還有很多的外國網友的回答讓人都很是捧腹大笑,他們說到:「饅頭在中國就像米飯一樣讓人措手不及,因為使用麵粉做的所以十分軟。畢竟還有一種長相差不多的——包子。不過不同的是,它上面有褶子而饅頭卻沒有。」這個網友的回答真的是逗笑了一大部分的人。

其實饅頭和包子就像咖啡一樣,同樣是用咖啡豆磨製成的咖啡粉,可是喝出來的味道卻不一樣。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除了中國其他地區的國家也不經常見得饅頭,不過美國的漢堡卻和中國饅頭很相似,都是一個圓蓋子一個底盤,中間可以加其他食材。不過不同的是,中國的饅頭是一體的,而美國的漢堡確實分離的,一個是蒸,一個是烘。

因此外國網友也告知:據他所知,蒸汽烘焙的風格大多都是中式的,別的地方並不常見,除了小有名氣之外也不見得經常用。在很多中國人開的餐廳中都會發現用竹子做成的類似餐具中為你盛入食物。從某種意義樣來講自己並不知道為什麼不是盤子而是竹子,自己也並不喜歡都吃不完的食物出現在別人的餐桌上,這樣不僅不禮貌也不衛生。

直接將蒸籠送上餐桌並不是不講衛生,這只是一種飲食習慣,再比如將熱食或者裝扮精巧的食物從蒸鍋或者烹飪箱中取出就會破壞它本來的樣貌,還有一方面是,方便收回上桌客人沒有吃完的食物。

相關焦點

  • 「對於中國的蒸汽烘焙饅頭你怎麼看」?外國人的回答簡直太搞笑了
    饅頭對於中國人而言是三大主食之一,尤其是對於北方人而言最為重要,可以說是一日三餐的主食,我們都知道饅頭是用麵粉發酵在蒸籠裡面蒸成的,說到麵粉,其實西方國家也有一種食物是用小麥粉製成的,他們稱之為麵包,原料一模一樣,只不過是製作工藝不同而已。
  • 「中餐烘焙和西餐烘焙有什麼不同?」外國網民的回答亮了
    而在中餐裡我們也有很多麵粉發酵食物,但如果要真正找到一些烘焙的食物很多都有西餐的影子,比如點心甜點等食物,都是通過烤箱烘焙的食物。而我們知道烤箱(烤箱不是烤爐)是外國人的發明,在19世紀被發明出來。難道說我們中餐就沒有烘焙食物?自然不是這樣,我們用蒸烹飪食物其實和烘焙有異曲同工之妙。
  • 外國網民:為啥中國吃的麵包是溼的?看到饅頭就更加困惑了!
    外國網民:為啥中國吃的麵包是溼的?看到饅頭就更加困惑了!,麵條等等這樣的食物都是比這要好吃很多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有一個外國網民說,為啥中國吃的麵包是溼的呢,看到饅頭就更加困惑了。我們吃的饅頭倒是和老外吃的麵包有一點點像,所以就在外國的論壇裡面就有一個王敏問道,為什麼中國人吃的麵包是溼的呢?
  • 老外如何看待中國人用蒸汽烘培饅頭?網友的說法讓人捧腹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饅頭是北方人正餐的主食,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饅頭做法簡單而且營養豐富,只要有酵母,你就能做。其實蒸饅頭這個做法在外國有一個很時髦的名稱:蒸汽烘培,主要是為了區別於西方人的烤麵包的烤箱烘培。「蒸」這個方法是在灶臺發明後出現的全新烹飪方式,不僅僅蒸饅頭,蒸包子、蒸燒麥、粉蒸肉都是經過「蒸」這種做法做出來的。當你問老外如何看待中國人用蒸汽烘培饅頭。你猜猜他們的回答是怎樣的呢?
  • 外國網民:中國人用筷子吃飯有什麼好處?網友的回答亮了
    而在中餐裡我們用筷子吃飯,筷子吃飯的好處在於可以吃一些太燙的食物,也可以吃一些經過複雜烹飪的食物,其實我們用筷子吃飯還有很多好處。有趣的是在國外問答論壇就有外國網民提出這樣的問題「中國人用筷子吃飯有什麼好處?」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網友是什麼回答的,有網友的回答亮了。
  • 漢堡包起源於中國菜嗎?一起來瞧瞧外國網民是怎麼回答的!
    很有趣的是在國外問答論壇也有老外提問這個問題「漢堡包起源於中國菜嗎?」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瞧瞧外國網民是怎麼回答的,他們認為漢堡起源於中國菜嗎?有外國網民回答道:這取決於你認為漢堡是肉餅還是小圓麵包和肉餅的組合,麵包和肉是很常見的食物,但是把它們放在一起,夾在一起的想法,實際上是三明治的發明問題。
  • 外國網民:中國人對西方餐具是什麼態度?網友的回答讓老外扎心
    外國網民:中國人對西方餐具是什麼態度?網友的回答讓老外扎心最近,由於沙縣小吃在美國生意火爆,蘭州拉麵也順利在日本街頭開張,以及DG對中國餐飲中的主要餐具「筷子」的不恰當形容,網絡上興起了一股不小的中西方餐飲文化的大討論!這不在谷歌上,就有外國網友發帖詢問:筷子與刀叉究竟哪一個更加方便快捷?外國網民:中國人對西方餐具是什麼態度?網友的回答讓老外扎心!
  • 外國人提問,你認為中國烹飪的優點是什麼?瞧瞧外國網民怎麼說
    在國外問答論壇就有外國人提問道:你認為中國烹飪的優點是什麼?中餐不同於西餐,因為中餐烹飪是不同西餐烹飪的,當然我們也可以看看我們吃的很多食物,比如蔬菜。我們炒蔬菜吃,而在西餐烹飪裡蔬菜總是沒有一個很好的烹飪方式,這就導致了他們現在生吃蔬菜的習慣。(在西餐烹飪中燒、炸、煎、烤由於溫度太高會燒焦蔬菜,特別是嫩綠的蔬菜葉子。)
  • 外國網民:為什麼中國人食用豆腐,它毫無味道?網友回答亮了
    豆腐的製作無疑解決了怎麼吃黃豆這一難題,而且我們還用豆腐製作出很多美味食物。但很有趣的是我們用黃豆製作豆腐一些外國人就不理解了,他們認為豆腐毫無味道可言,在quora上就有外國網民提問道:為什麼中國人食用豆腐,它毫無味道?首先要搞清楚為什麼我們食用豆腐,就要說黃豆的起源。
  • 「為什麼和中國菜相比,西餐更少用蒸烹飪?」老外的回答亮了
    中餐利用蒸汽蒸的食物在qoura上就有外國人提問道:「為什麼和中國菜相比,西餐更少用蒸汽烹飪?一位叫Rohan Zener外國人回答道:「那是因為我們將蒸汽代替幾百年的運輸和工業努力,所以我們為此預留了蒸汽,並且我們的菜餚大部分幹烤和烘烤。另一方面,中國人沒有這樣的烤箱,所以他們選擇用蒸汽蒸,我想是這樣。」
  • 老外熱議「以一敵百的中國菜是什麼?」外國網民的回答亮了
    在quora一群老外熱議:你認為以一敵百的中國菜是什麼?有外國網民的回答亮了。有外國網民回答道:這是一道用雞蛋和番茄做的番茄炒蛋,不管你喜歡酸的口味還是甜的口味,還是用它吃中國食物,米飯和麵條,這道菜都是絕配。還有老外的回答亮了,他說道:在紐西蘭,四川辣醬很受歡迎。在一些中國人開的商店,這種東西每次都會成為搶購的重點。
  • 用筷子吃飯的利弊是什麼?瞧瞧外國網民的回答,他們說的對嗎?
    在國外的問答論壇有一群外國人熱議「用筷子吃飯的利弊是什麼?」現在我們就來瞧瞧外國網民的回答,他們說的對嗎?有外國網民回答道:吃任何帶湯的食物,用叉子永遠沒有一雙筷子好。你有沒有試過用叉子把粘在碗邊的最後一點米飯吃完?筷子能夠把每一粒米都清理乾淨絕對是件好事。
  • 你認為中國蒸汽烘焙怎麼樣?外國人:這是一種過時的東西
    就像有老外說道的那樣,竹子和中國人息息相關,中國人從竹床上醒來,穿上竹子做的鞋子,吃著用竹筒做的早飯,推開用竹子做的大門,拿起竹子做的魚竿收穫午飯。現在我們再回到蒸這個話題,它雖然能使麵粉食物膨脹,有點像老外吃的麵包,但實際上有很大區別,麵包是乾熱烘焙,而蒸是溼熱烹飪。老外吃的麵包又幹又硬,而我們用蒸籠蒸的饅頭又大又軟。
  • 在中國的披薩對外國人來說怎麼樣?外國網民的看法很統一
    披薩是一種很西式的麵食,在烹飪方式上用烤箱烘焙。在披薩中奶酪成為常見的食材,但事實上奶酪並不是我們習慣的食材。在我們身邊也能找到披薩這種食物,像必勝客披薩成為很多人喜歡點的食物。那麼在中國的披薩對外國人來說怎麼樣?
  • 馬龍當場「拆穿」女翻譯,網友笑噴:不愧是國乒英語小組長
    馬龍當場「拆穿」女翻譯,網友笑噴:不愧是國乒英語小組長 2019-04-28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外國網民給出他們的看法
    如何讓一種東西變成食物和烹飪有著莫大關係,或許在早期也有一位在絕望中的西方人決定嘗試烹飪雞爪作為食物,但是他發現用熟悉的烹飪技巧很難烹飪雞爪,油煎雞爪會更硬,碳烤火燒還容易燒焦烤糊,根本吃不到雞爪上那本來就少的蛋白質。顯然蒸這種溼熱烹飪有著很好保持食物形狀的作用。
  • 外國網友提問:你吃過最難吃的中國菜是什麼?老外的回答亮了
    導讀:外國網友提問:你吃過最難吃的中國菜是什麼?老外的回答亮了文|衝哥胡吃海喝各位看官大家好,歡迎衝哥胡吃海喝提供的資訊。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外國網友提問:你吃過最難吃的中國菜是什麼?老外的回答亮了!中國是一個食物大國。中外食品和文化差異很大。即使是中國南方和北方之間的差異也是巨大的。南方人不會習慣北方的食物。北方人會認為南方的食物過於吝嗇而且吃不飽等。
  • 老外:中國傳統飲食中有哪些西方影響的痕跡?外國網友回答亮了
    可能有人會認為現在我們吃的麵包是受西方影響的,但麵包不屬於中國傳統飲食。現在我們再看老外提問:中國傳統飲食中有哪些西方影響的痕跡?一些老外是怎麼回答的,有外國網友的回答亮了。有外國網友回答道:紅薯由西班牙人從墨西哥帶到中國的,在16世紀下半葉由福建最先種植,還有土豆;玉米是葡萄牙人帶到中國的;辣椒、青椒、西紅柿,然後是番茄醬、石榴、木瓜、披薩這些食物都是西方對傳統中餐的影響。
  • 外國人到中國應該了解清楚的事情有哪些?外國網民這樣回答
    這讓小編想起此前一位自稱是「美國人」的亞裔網紅,跑到咱們中國做了許多不尊重他人的事,僅僅是為了吸引眼球,之後被罵得狗血淋頭。▲外國人到中國應該了解清楚的事情有哪些?外國網民這樣回答無論去到哪個國家都應該了解清楚之後再進行評論。
  • 外國網民回答亮了!
    在很多時候檸檬也是一種調味品,特別是在西餐中,用檸檬已經非常常見了,而在中餐裡檸檬的出鏡率並不高。在國外問答論壇也有這樣的提問:為什麼中國人不在他們的菜裡放檸檬?實際上從產地上來看,在中國也是有檸檬種植的。那麼為什麼我們很少在菜裡放檸檬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要先知道為什麼西方人喜歡在他們的食品裡放檸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