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頭七年,觸覺是最強烈的感覺!上周發表許姿妙醫生《打人、粘人、發脾氣,誰之過? 》介紹孩子觸覺失調後的表現和造成原因的文章後,大家留言希望了解如何療愈孩子的觸覺發展,特摘選許醫生《病是教養出來的 十二感官之初階感官》書中關於觸覺療愈的內容如下:
觸覺的意義在於建立人我界限,人我界限除了用來區分個體,它也會形成保護膜。對焦慮的孩子來說,這層保護膜會在傍晚太陽下山的時候消失不見,她們仿佛一下子成了裸露的公主(因為膽小焦慮大部分發生在女孩身上),變得十分緊張害怕,就好像失去了自己的形狀。而這個時間也差不多是學校放學、父母將她們接回家的時間。這是關鍵的時刻,父母若是未能適時掌握全局,把問題處理好,那麼到了晚上,孩子就會變得很「盧」,自己不睡也不讓其他人睡。
這個「規律而有秩序的過程」包含兩部分,一是「讓孩子主動做些什麼」,一是「讓孩子聆聽大人說話或唱歌」。實際的做法是這樣的:
· 透過「塑形」,讓孩子把失去的形狀重新塑造回來
接孩子回家後到晚餐前,要有節奏的安排一些活動,率先出場的節目是「塑形」。幼兒園的孩子可以用蜂蜜蠟來做,小學的孩子可用黏土;大人小孩都必須動手,不能有一方當觀眾,方法是捏塑一大一小的兩個立體圓球。為什麼是圓形而不是其他形狀呢?因為當我們試圖要捏塑出很圓的球體時,身體自然會很放鬆,如果不夠放鬆,球體就不會真的圓(相反的,將黏土塑成立方體的過程,會讓我們變得很清醒)。
接著,將大圓球坐成籠子,小圓球塑成小老鼠;或是大圓球塑成房子,小圓球做成一個小矮人;或者大圓球做成鳥巢,小圓球做成小鳥.....總之,就是在「為小圓球找到一個家」的對應關係下,任由自行發揮——籠子相對於小老鼠、房子相對於小矮人、鳥巢相對於小鳥.......大人不必為孩子解釋太多,放手去做,玩的開心就好。塑形的用意,是把孩子失去的形狀重新塑造回來。
· 讓孩子看著你從容有序的做飯
接下來是大人做晚飯的時間了。這時要把孩子帶到廚房,讓他坐在餐桌旁玩耍或畫畫都好。準備晚飯的大人應該從容的做每一個動作,在孩子面前表現自己按部就班的自信與有計劃的做事態度,而不是慌張錯亂、把鍋碗瓢盆敲出乒乒砰砰的吵雜聲。即使是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做飯,都能向孩子展現大人有想法的行動,而不是盲目的無頭蒼蠅,亂七八糟的拼揍一頓飯。由此可知能下廚、懂做飯的重要性,絕不只是給家人一頓美味營養的享受這麼簡單而已。
孩子的內在會模仿大人有想法的行動和條理井然的行為步驟,如果他已經夠大了,不妨讓他當你的小幫手,一同參與準備,像是擺碗筷或挑菜葉等。
為容易焦慮的孩子所準備的膳食內容,必須有營養並且容易消化,千萬不要做一桌香噴噴、油滋滋的重口味菜餚,把孩子的腸胃撐壞了。
· 用溫柔的觸覺認真為孩子洗澡
晚餐後適當休息片刻,就是洗澡時間。洗澡的目的不在於把每一顆毛孔都刷洗的乾乾淨淨,而是「溫柔的觸覺」與「有順序的清洗」。例如,如果是從頭洗到腳,大人就要將孩子的意識從頭開始一一帶到腳,而不是心不在焉的邊洗邊想事情。
洗完澡以後,還要做一道泡腳(足浴)的功夫。萬一家中的刻印客廳人多雜沓,就不要讓孩子呆在吵雜的客廳,另外選擇安靜的空間進行足浴。足浴時間不必太久,十分鐘就足夠。這十分鐘,大人應該陪著孩子唱歌或彈裡拉琴。必須注意的是,孩子只要聽就好,不要讓他跟著一起唱,更不可以放錄音帶,總之,就是要讓孩子聽你一個人溫柔的歌聲。
· 玩十分鐘的「腳底觸摸」遊戲
讓孩子閉上眼睛,用各種不同觸感的物品去碰觸孩子的腳底,像是蘋果、檸檬、雞蛋、布偶等,讓孩子來猜。遊戲的目的其實是讓孩子把專注力和意識從頭部引開,轉而集中在自己的腳,不要總是想的太多太雜亂。
· 玩「跳躍遊戲」
讓孩子穿上保暖而厚重的鞋,先進行三次跳躍動作,然後爬到室內高一點的地方再跳下來,例如,爬上床後跳下來。重複爬上跳下三遍,再回到三次跳躍動作。
跳躍三次——重複三次爬上跳下動作——跳躍三次
· 敷洋甘菊敷布15分鐘,或塗抹有機洋甘菊按摩油
對這些有創傷的孩子要使用洋甘菊敷布,敷在他的身體肝區(右側脅肋區)大約10~15分鐘,為了讓孩子乖乖躺上十多分鐘,大人也要陪孩子一起溼敷,孩子自然就會模仿你,甘心樂意的躺好。或者,也可以用有機洋甘菊按摩油,在右側脅肋區由前往後塗抹較為方便。
· 道晚安
從傍晚到睡前的所有節目安排到此圓滿結束,你可以為孩子說一則床邊故事,然後熄燈互道晚安,也完成了這一日的「重建」工作。
焦慮的孩子在一天當中,以早上的狀況最好,傍晚最糟。所以他一早醒來還雀躍期待星期天要去外婆家玩,到了傍晚就反悔說不去了,因為這時候他失去自己的形狀,也失去安全感,粘著大人都來不及,當然不願去任何地方。大人應該趁孩子一天當中情況最好的早晨,引導他展望美好的一天。方法如下:
· 為孩子說明一整天的計劃流程
為孩子說明一整天的計劃流程,目的是要讓他知道今天在什麼時候做哪些事情,而不是讓他感到下一步永遠是未知數,總是處在措手不及的狀態。
· 為孩子做全身精油塗抹或按摩
焦慮的孩子外觀顯得比較蒼白,為他們進行全身精油塗抹或按摩,用意在協助他們形成一道保護膜,以免他們很快變得蒼白。要讓孩子早晨振奮精神,可以使用有機迷迭香精油;而有機檸檬精油可以協助孩子的自我更堅定,也是不錯的選擇;或用泥煤炭按摩油來防止外界事物對孩子造成影響。
從以上可知,要把觸覺發展失調的孩子帶好,工作真不少,不過大人只要持續堅持一個月,必定會見到孩子的進步和改變。這期間,每天都得做,偷懶一天也不行,而且必須至少連做一個月,才能夠把模式初步建立起來,十天半個月是絕對不夠的,所以這未嘗不是對大人意志力和執行力的考驗。然而,只要一想到孩子的未來完全決定於大人此刻的作為,為人父母者應該都願意排除萬難去執行。
*本文圖片為成都光墨書院實景圖,感謝分享。
☟ ☟ 點擊閱讀原文,團購【陽光三月初級感官滋養和療愈】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