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學古詩詞的時候,經常會發現有些詩詞的讀音存在疑義,例如「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按古代的讀法應該是「cuī」,但是如今課本統一為「shuāi」,還有「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應該是「xiá」,教材中又註明了讀「xié」。
到底應該按古代的讀法,還是課本所注呢?
今天我們就講講那些令很多家長和老師犯難的詩詞讀音。
曾看到一篇文章,講到一些字詞拼音的變化,其中就包括「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
按照那篇文章的說法是,「騎」原本讀(jì),但是修改後變成(qí)。
但我後來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在1985年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中,「騎」的讀音就是(qí),也就是說按照《審音表》的規定來看,這麼多年我們都讀錯了。
但《審音表》就一定完全正確嗎?「一騎紅塵妃子笑」這一句出自杜牧的七言絕句《過華清宮》。
按照七絕的格律來說,這一句應該是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也就是說「騎」是仄聲,那麼它的讀音就應該是(jì)。
兩種讀法理論上都正確,家長和老師在教學生的時候,不要「一刀切」,也沒有必要刻意迴避其中一種讀音。
不要告訴學生,哪種讀音一定是對的,或者錯的,而是讓他們自己學會分辨。
李白這首詩真的是太有名了,而且也極具爭議性。
這首詩在敦煌殘卷中原本是叫「惜樽空」,而且原詩也不是我們如今所熟知的版本。
原本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是將(qiāng)進酒,如果有人讀將(jiāng)進酒,估計還會被笑話。
但是後來葉嘉瑩先生曾專門講過這個問題,她說這個讀音從來都是念「jiāng」。
很多人之所以認為念「qiāng」大概是被《詩經》裡的「將子無怒」和「將仲子兮」給誤導了。
這兩句是男女戀愛中女子對男子帶有請求意味的婉轉語氣,而李白的《將進酒》是一氣貫注,是出了名的豪邁激昂,所以不可能是柔婉的請求語氣。
葉嘉瑩先生是詩詞界的泰山北鬥,她的說法還是具有很大的權威性,所以這個讀音我也更傾向於「將(jiāng)進酒」。
劉長卿是中唐詩人,自稱「五言長城」,他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年年入選教科書。
記得有一期中華好詩詞中,主持人王凱將劉長卿的「長」讀作(zhǎng),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讀法,當時還以為是凱叔念錯了,後來查了資料,才發現其實讀(zhǎng)更合適。
為什麼這麼說呢?
劉長卿在自己的詩中曾言「高文不可和,空愧學相如」,也就是說他的名字很可能來自西漢的辭賦大家司馬相如。
而司馬相如原名司馬長卿,很多詩人都曾在詩中提及他,「獻賦何時至,明君憶長卿」、「獻納開東觀,君王問長卿」、「子虛何處堪消渴,試向文園問長卿」……
從這些詩詞的平仄來看,「zhǎng」才符合詩詞的韻律。
所以劉長卿的「長」理論上應該讀「zhǎng」,但是因為「cháng」的讀音太過深入人心,而且這個字本就是多音字,所以也沒必要逼著所有人改過來,只要知道它也有可能讀「zhǎng」就好。
對於這些說不清的讀音,很多學生家長都十分犯難,不知該怎麼教學生。
我的看法是一般考試不會考這些讀音,老師和家長只要在實際教學中講清楚這些讀音的淵源,讓學生自己學會理解和分辨即可。
不知你們怎麼看這些有爭議的讀音呢?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就點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