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自從孩子上了小學,家長們的陪讀任務也就算正式開始了。
有家長感慨道,現在小學生的作業可不好輔導啊,3年級的數學題就能直接給你撂倒,看來也就語文還能讓我們當爹媽的找回一點尊嚴了。
在多數家長的印象中,小學語文嘛,只要不是文盲,就誰都能輔導輔導,然而孩子的課本已經改版了N次,你印象中的知識還是當初那個「正確答案」嗎?
前段時間,一位網友就因輔導孩子語文作業而鬧出了一場風波。
默默是一位4年級小學生的媽媽,她對女兒小靜的學習十分重視,基本每天都會陪讀到孩子寫完作業。
新學期即將來臨,語文老師派發了一項親子學習任務,那就是讓家長教會孩子背一首古詩,第二天再由孩子們在課堂上分享給大家。
默默十分配合老師,思來想去,選了一首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讓女兒背誦。
在朗讀到「一騎紅塵妃子笑」這句的時候,默默還特意叮囑女兒,「騎」這個字的發音是「ji」,讀第四聲。
第二天,小靜在課堂上流利地背出了整首《過華清宮絕句》,本以為老師會表揚自己,可誰知老師卻指出了她的一個讀音錯誤。
那就是「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不應該讀作「jì」而是應該讀作「qí」。
小靜感到很困惑,想起媽媽昨晚特意跟自己強調了這個字的讀音,怎麼老師卻說不對呢?
思來想去,她覺得很委屈,當即對老師說:我媽媽說了,這個字應該念「ji」,我媽媽是名牌大學中文系畢業的,不可能念錯!
老師見小靜念錯了字還如此沒有禮貌,嚴肅地批評了她。
小靜回家後將此事告訴了媽媽,默默聽完也非常懵圈,這個字的讀音以前老師經常糾正啊,自己怎麼會念錯了呢?
不少細心的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上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而以前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卻成了對的……
最為經典的就是 「一騎紅塵妃子笑」裡的「騎」,以前老師總是反覆強調念做「ji」,而現在的拼音卻標成了「qi」。
除此之外,在人教版語文課本二年級上冊中,杜牧的《山行》一詩,對「斜」字的注音為:xié,並非以前老師總是強調的xia。
另一首詩中,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已標註為「shuāi」。
一些詞語的發音也與以往不同:
對此,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專家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語言會有字音的變化,對於這種變化,公眾應有一種開放、動態、辯證的語言發展觀。
有時候說一不二,有時候可一可二,不一定非要有唯一標準。
而這種迷之變化也引發了眾多網友們留言:
@紅花會:懵圈了,我怕是上了個假學……
@陌上:心疼那些學配音和學播音的人,幾乎每年都會有幾個字的讀音有變化。
@閃亮星球:統一讀qi挺好的,交流一點問題都沒有,何必非要費腦子記哪裡讀qi ,哪裡讀ji,孩子不懵我們也懵了!
@天嚕啦:20年前把我們掰過去,20年後把我們的孩子掰過來,就想問問這些專家:你們有正經事幹麼?
1. 全面了解教材
面對知識的不斷更新,家長們在給孩子輔導作業前,應當提前全面地了解和吃透教材,不能當然地去教孩子。
如果遇到有疑問的地方,可以請教老師或者查閱資料,一定要傳遞給孩子正確的知識內容。
2. 正確看待老師的批評
由於不夠熟悉教材,家長如果給孩子傳遞了錯誤的知識內容,就可以導致孩子受到批評。其實家長要明白,老師批評的目的是提醒而不是打壓。
如果孩子因此有了委屈,家長要教育孩子正確地看待老師的批評,如果孩子還是心存不滿,家長要及時和老師溝通。
當然如果面對過於尖銳的嘲諷甚至謾罵,家長們也要勇於站出來,維護孩子們的利益和立場,據理力爭。
兜媽寄語
幾乎每一位家長都逃脫不了給孩子輔導作業的重任,然而在逐漸更新的新教材前,想要傳遞給孩子正確無誤的知識,家長自己也要提前做好功課。
你認為上述這些字有必要改讀音嗎?你適應這些讀音的變化嗎?歡迎在評論區給兜媽留言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