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稽查年節食品 有蜜餞食品添加劑嚴重超標19倍

2020-12-18 臺灣頻道

原標題:臺灣稽查年節食品 有蜜餞食品添加劑嚴重超標19倍

  中新網1月24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聯合成立的「食品安全聯合稽查及取締小組」1月分啟動年節食品稽查,驚見蜜餞食品添加甜精、糖精等甜味劑超量嚴重;甜精(磺醯胺酸鹽)最高更超標19倍之多,下肚恐有致癌疑慮。

  臺當局「衛生福利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經濟部」及各縣市府衛生局跨機關合作,針對全臺灣年貨大街、大賣場、傳統市場販賣的年節食品稽查,抽驗2215件,有181件不合格。

  181件中,合格率最低、違規件數最多的產品首推金針、雪針55件,均為二氧化硫(漂白劑)超標,其中基隆市亞洲商行檢出的雪針二氧化硫每公斤含量高達38.33克(標準為每公斤4克以下),超標近9倍,吃下過多恐引發腸胃不適、嘔心甚至氣喘。

  菜脯、酸菜、樸菜等醃漬蔬菜也不遑多讓,共49件違規;其次是蝦米、乾貝及魷魚絲、小魚乾等水產幹製品,共21件違規,主要違規添加物為二氧化硫、防腐劑(苯甲酸、己二烯酸)。

  不合格產品不乏來自連鎖通路,包括全聯的唯一五香不辣豬肉乾、統一生鮮超市綠茶南瓜子、五香及甘草瓜子、家樂福櫻花葡萄果均為防腐劑超標;頂好超市酸菜心則是二氧化硫超標。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二氧化硫常添加在金針、竹笙、香菇,讓顏色較亮、較白,提升賣相,但過量會刺激腸胃道,導致肚子痛、嘔心。

  另一驚人發現是,蜜餞添加甜精、糖精等甜味劑超量嚴重,其中宜蘭礁溪盈態名產行販賣的百味金桔,甜精更超標19倍之多。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蜜餞食品多個指標不合格 該如何認識?
    □ 曹雁平 元曉梅2016年3月2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抽檢通告,抽檢糧食及糧食製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水果及其製品等3類食品206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02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其中3個不合格批次是水果及其製品(主要是蜜餞)——奶油葡萄乾黴菌檢出值為12000 CFU/g,比標準值(≤50 CFU/g)高出239倍;椰子片二氧化硫殘留量檢出值為
  • 臺北市稽查塑化劑 益生菌香菇拌醬等食品超標百倍
    華夏經緯網3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衛生局26日公布前一波食品塑化劑的抽驗結果,一共抽驗322件產品,一共有10件產品遭檢出塑化劑含量,超過指標值。其中包括一款嬰幼兒的「百衛康淨體素強化型五兆益生菌」,遭檢出塑化劑DEHP及DINP,其中塑化劑DEHP超標高達159倍;另外雲林誠泰醬油食品商行的「香菇拌醬」、及「香椿醬」,遭檢出塑化劑DINP各超標216倍及173倍,衛生局已經要求業者下架。
  • 來伊份蜜餞被央視曝光添加劑超標 回應稱可退貨
    東方網記者劉歆4月25日報導:24日晚,央視二套「315」欄目曝光了多家蜜餞生產企業存在製作過程嚴重違規,部分產品添加劑超標的情況。而著名品牌「來伊份」的部分蜜餞產品被曝光著色劑、漂白劑、防腐劑均超過國家標準大量使用。
  • 宏泰記酸甜梅肉、上珍果西梅等10食品添加劑超標
    採購年貨的消費者注意啦,宏泰記酸甜梅肉、上珍果西梅、鮮仙樂正宗話梅皇、紫濤仁面等蜜餞類食品質量有問題。筆者昨天從省質監局獲悉,近期該部門對廣東省內生產的蜜餞類食品進行了抽查,發現有10批次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部分問題產品存在苯甲酸、山梨酸、甜蜜素、糖精鈉等添加劑超標現象。
  • 山東這14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問題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9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38期(總第269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檢出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糕點、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果製品6大類食品14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了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汙染、質量指標不達標等問題。
  • 濫用的可怕——三問中國食品添加劑
    小小的麵包裡有多少添加劑?人們恐怕很難想到,複合酶製劑、複合乳化劑、氧化劑、過氧化苯甲醯這些陌生的名稱,都是許多麵包裡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在我國,已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20多類約2000種,使用也有嚴格限量標準。生活中一件件案例表明,添加劑本身並不可怕,怕的是濫用。
  • 新疆檢出1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質量指標、微生物汙染、食品添加劑...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1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38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19類食品312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1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質量指標、微生物汙染、其他汙染物、重金屬等元素汙染物、農獸藥殘留和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指標問題。
  • 臺北市抽查年節食品 兩成不合格
    中新網1月10日電據「中央社」報導,春節將到,臺北市衛生局抽驗85件醃漬蔬菜、蜜餞食品、脫水蔬果等年節食品,17件不合格,不合格率達2成;其中,以超量添加調味劑、防腐劑者最多。衛生局簡任技正姜鬱美指出,17件不合格產品中,8件超量添加調味劑、7件超量添加防腐劑、另外有2件同時檢出2種以上添加物合併違規。
  • 食品添加劑 過量使用危害健康
    常用的有檸檬酸、酒石酸、乳酸、蘋果酸。■常見食品飲料、醬菜、糕點、餅乾、麵包、雪糕、蜜餞、糖果、調味料、肉類罐頭等幾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品都會加用不同種類的甜味劑。據調查,70%以上的油條、油餅、薄脆等酥脆麵食鋁殘留量超標,有的甚至超標十幾倍。一個人每天吃50克膨化食品,加上一根油條,再加上少量餅乾或面點,就會吃進100毫克以上的鋁,危害不可忽視。 ■常見食品蛋糕、冰淇淋、人造奶油、巧克力、糖果、口香糖、植物蛋白飲料、餅乾、麵點、饅頭、油條、膨化食品等。
  • 臺灣家樂福等被查蜜餞酸菜防腐劑、漂白劑超標(圖)
    臺北市針對年節食品進行抽驗,有14%不合格。(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1月6日消息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北市衛生局針對醃漬蔬菜、蜜餞食品及脫水蔬果等三大類年節食品進行抽驗,發現100件商品中,有14件質量檢驗不符規定,不合格率14%,其中家樂福大直分公司販賣的「櫻花葡萄果」更一口氣被檢出防腐劑苯甲酸、甜精超出標準;北投區致遠路頂好販賣的「酸菜心」,驗出的漂白劑也超過標準,已勒令業者下架
  • 5月184批次進口食品不合格 食品添加劑濫用很嚴重
    6月15日,質檢總局公布5月進境食品化妝品不合格信息。204批次不合格產品中有食品184批次、化妝品20批次。不合格食品中,有四分之一被檢出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另外,福建、上海兩地分別檢出味可多、愛氏晨曦不合格奶製品並依法銷毀,涉及2批次、近25.71噸問題產品。
  • 常用的食品添加劑種類
    目前,中國商品分類中的食品添加劑種類共有35類,包括增味劑、消泡劑、膨鬆劑、著色劑、防腐劑等,含添加劑的食品達萬種以上。其中,《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和衛生部公告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分為23類,共2400多種,制定了國家或行業質量標準的有364種。
  • 兒童食品塑化劑超標千倍 臺灣家長人心惶惶
    中國臺灣網5月31日消息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今天(31日),全臺灣終止食品含塑化劑行動日(D-Day)正式展開,島內各地檢調、衛生機關對5大類食品展開稽查。一批提供兒童食用的益生菌、乳酸咀嚼錠比菲DODO錠被驗出濃度高達2108ppm,DEHP濃度高達1675ppm,比官方標準1ppm高了一千多倍。報導稱,含塑化劑毒產品如雪球般越滾越大,致家長人心惶惶。
  • 送檢12份話梅甜蜜素均合格 專家:兒童少食蜜餞類食品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 無論是窩在家裡看電視,還是在旅途中,好多人都喜歡來袋話梅等蜜餞果脯打發時間。話梅等蜜餞類食品以其酸酸甜甜的口感,成了許多人最愛的休閒食品之一。但這類食品醃製過程中大多添加了多種食品添加劑,那麼,我們能放心食用嗎?
  • 調查丨「五毛零食」扎堆農村學校周邊 部分零食食品添加劑超標
    2014年該公司的一次變更信息顯示,其持有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QS445117010204有效期限至2016年5月17日,另一個QS445113010374有限期限至2016年5月10日。後者在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同樣未查到相關信息登記。"失控"的食品添加劑在學生們享受"美味"的同時,"五毛零食"食品包裝袋上關於食品添加劑的一長串化學名稱更加顯眼。
  • 天津市吉源祥蜜餞食品有限公司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天津市吉源祥蜜餞食品有限公司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被行政處罰。你公司於2019年7月25日和2019年7月29日將天津逸爽食品工貿有限公司2019年6月9日生產的「雙贏ò」山楂卷上的標籤撕毀掉,然後將標有「山野宏ò」山楂開胃卷的標籤粘貼上去並在產品的合格證上重新標註2019年7月25日的生產日期,其中2019年7月25日更換成「山野宏ò」山楂開胃卷120箱,2019年7月29日更換成「山野宏ò」山楂開胃卷30箱,共計生產更改標籤的「山野宏ò」山楂開胃卷150箱
  • 網絡食品問題4宗"最":違規添加 蜜餞不合格
    具體不合格項主要為黴菌、二氧化硫殘留、胭脂紅、苯甲酸、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鉛、菌落總數等超標或違規添加。今年8月,廣州酒家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順豐優選銷售的高州桂圓肉,黴菌檢出值比標準規定(不超過50 CFU/g)高出17.2倍。10月,清之坊旗艦店在天貓銷售的聖女果(分裝),二氧化硫殘留量(標準值不超過0.35g/kg)高出12.8倍。
  • 2020年食品及飼料添加劑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 中國食品及飼料添加劑...
    到**年,我國已批准使用的添加劑品種有220多個。其中,國產並制定標準的近70多種,允許使用的藥物添加劑57種。礦物質添加劑品種有幾十種,但多數為工業級和無機鹽。藥物添加劑中,國內產品極少,因此,一些高效、低毒、無殘留的新品種幾乎全靠進口。
  • 5類小食品含添加劑最多,膨化食品上榜,了解添加劑安全範圍太關鍵了!
    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如酸度調節劑、甜味劑、著色劑、增稠劑、防腐劑等,這些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標準在《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中都可以查到。5類小食品含添加劑最多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含有食品添加劑。
  • 選購蜜餞務必要認清品牌 蜜餞存在五類問題
    選購蜜餞務必要認清品牌 蜜餞存在五類問題    天津市衛生局公共衛生監督所近日對市場上銷售的蜜餞食品進行了抽檢,結果發現一些生產企業為使產品美觀添加了不允許使用的色素,還有一些產品的添加劑超標。消費者如果食用此類食品會危害人體健康。因此,業內人士提醒,選購蜜餞產品時務必要認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