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壞的劣質老白茶裡,有哪些常見的怪味呢?梅子味、倉味、煙味?

2020-12-22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張潮的《幽夢影》,是一本有態度的書。

裡面有一章寫到,「黑與白交,黑能汙白,白不能掩黑;香與臭混,臭能勝香,香不能敵臭。此君子小人相攻之大勢也。」

白不敵黑,臭能勝香,君子鬥不過小人。

這番話,按學經濟的老同學說,也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在張潮的那個時代能感慨出這樣的道理,思想確實夠前衛,勝過了當時很多的書呆子。

香氣和臭味共處,結果是臭味更明顯。

就像香花蘭草入了鮑魚之肆,也會沾上一身腥。

聊回到茶的正題,茶香與臭味雜味,同樣是水火不兩立。

老白茶在貯藏的過程中,要防潮,要乾燥的存儲,要密封,為的是避免將好茶的品質往下拉低。

好茶,維持自身良好的風味,要在儲存上花不少心思。

但若是讓一款茶變味,只需敞開包裝,不出三天氣味就會大變!

長期存茶,讓白茶順利陳化,往上走的路很難,而一不留神就會讓茶葉的品質因存壞下跌。

一旦存茶過程出了差池,哪怕原先品質再好,也會成為品質極差勁的爛茶。

話說,那些被人存壞的劣質老白茶裡,又會有哪些常見的怪味呢?

《2》

跑氣的白茶,水味重,淡而無味。

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水味。

水味,大多出現在茶湯內,讓茶湯的滋味嘗起來又淡又薄,像是喝白開水。

跑氣的白茶,包括原先沒有烘乾的白茶,放到後面都很容易出現水味。

喝茶時,抓一把白茶稱重後放進蓋碗內泡茶。

同樣的用沸水泡,用快出水的方式,結果泡出來的茶湯只有一股水味,所有的茶香皆不見了,所有當初吸引人的優點也消失了。

嘗一口茶湯,味道無限的接近白開水,喝起來一點意思也沒有。

喝過了這樣跑氣的茶,口腔裡留不下任何的記憶點,又薄又淡,食之無雞肋般無味。

春茶季從山上回來的時候,書架上有一罐2017年的秋壽眉,已經放了數個月。

一天心血來潮,再次打開罐取茶時,發覺幹茶香變弱了。其它的怪味倒沒有聞出來。

照例是燒沸了水後,注水衝泡。

第一衝,滋味淡寡,湯水沒有之前厚。略微有水味。

第二衝,水味重,茶湯滋味極單薄。

第三衝,茶湯味道就徹底落下去了,變得像一杯白水那樣空洞無內容。

水味明顯,湯水滋味落得快,不耐泡,等等。這是白茶存壞跑氣後的常見通病!

《3》

煙味,像燒溼潤植物的味道。

早年在冬天時,因爸爸工作上的需要,曾去過一回西北。

當時,路過一片麥田,村民正在燒著麥秸杆。

煙味混在潮溼的濃霧裡,又潮又悶的,非常嗆人。

而多年後,在白茶裡聞到這股煙味時,自然就讓人代入到多年前的記憶。

迎風遠遠的一聞,麥秸稈燃燒的煙味隨風送遠後味道變淡。很像在白茶中聞到的煙味。

是的,白茶的煙味,不是香菸的氣味,也並非單純的植物燒焦的味道。

這種怪異的煙味,產生的原因大抵是茶農們在烘乾白茶時,工藝沒到位。或是溫度不夠,或者時間太短,導致茶葉內部的水分沒有蒸發乾透,以至茶葉的含水量不達標,不耐保存。

即使後期是放在標準的倉庫裡,茶葉裡面的多餘水汽也會自動的跑出來,由內而外的作用,讓茶葉受潮,生出煙味。

另外,煙味的生成,也和幹茶直接受潮有關。幹度達標的白茶,很容易吸附水汽,如果存放在容易跑氣的容器裡,如紫砂罐、陶罐、木箱、玻璃罐等,因為密封效果不高,會讓幹茶吸入大量的水汽,受潮變味。

老白茶裡面,煙味的出現和受潮有關。

如果在幹茶上,或者杯蓋上,再不然是湯水裡,聞到了這種煙味時,說明白茶已經受潮了。

當乾燥的茶葉,乾燥的植物梗葉,重新接觸到了潮溼的水汽時,兩者碰撞後自然會生出低沉發悶的煙味來!

《4》

受潮變質的白茶,臭酸味重。

茶葉發出明顯酸味,很不應該。

尤其是白茶這樣發酵程度不高,工藝簡樸的茶葉,更不應該在後期出現酸味。

白茶的加工要領,不論是萎凋,還是乾燥,主旨都是去水。

沒水,幹度足夠低,才可以長期存放。

密封乾燥貯藏的白茶,放三年,放五年,甚至放更久的時間,也不應該出現酸味。

如果有,那就證明受了潮。

拆開一包老白茶,剛一打開,就從幹茶上聞到了濃濃的酸味。

並且,這種酸味聞起來不新鮮,不好聞。

閉上眼去聯想,能讓人想到酸話梅、酸青梅、酸李幹,等等,諸多不新鮮的酸味。

臭酸味明顯的老白茶,明顯是受潮變質。

然而,對這樣發出酸味的茶,圈內卻有不少人用「梅子味」來美化,將酸味歪解成白茶自然陳化的情況。

這樣顛黑倒白的言論,不論怎麼看,都太離譜了。

正常倉儲出來的老白茶,會擁有乾燥的植物清香,陳香、藥香、粽葉香清晰,唯獨就是不會有任何酸味!

《5》

存放環境不乾淨的老白茶,帶有倉味。

倉味,屬於悶味的一種。

按字面上理解,倉味能讓人聯想到倉味的氣味。

曾經茶圈裡一度盛傳,老白茶應該有倉味。,給出的理由是老茶存放時間越長,自然會具備倉味。

實際上,這又是存茶不當,將茶葉存壞後找出了的藉口。

乾燥的成品茶,後期再密封乾淨的存放,怎麼可能帶出倉味?

帶有倉味的白茶,十之八九在於存茶環境的衛生不行。

將茶葉長期存放在溼氣重,悶味重,灰塵味重的房間,長年沒有專人去打掃清理,室內的空氣沒有任何一絲流通。

久而久之,隨著時光的飛快流逝,幹茶內容易周圍的系列雜亂氣味。

到最後綜合起來,就成了「倉味」,一點也不好聞。

任何茶葉的儲存,都要求放在乾燥、清潔、乾淨的環境內。

並且在長期存茶,一放就是三年、五年的前提下,要定期打掃除塵。

從規範的存茶要求看,還要有人專門的定期檢查。每隔上三個月,小半年這樣的頻率,隔開存茶的外箱膠帶,查看裡面的茶葉有沒有跑氣。

此外,大型茶葉的倉儲,會配備專門的「新風系統」,避免庫房內的空氣沉悶。

如果是家中存茶,那趁著天氣乾燥的時候,可以稍微留一絲門窗縫隙,讓室內空氣可以流通。讓室內的濁氣可以排出,新鮮的空氣可以進入。

如此,對白茶的長期儲存陳化效果更好,而不是帶出沉沉的悶味、倉味!

《6》

沒有獨立密封儲存的白茶,容易串出雜味。

雜味,屬於雜亂氣味的綜合體。

它不是單一的一種氣味,而是茶葉系列串味的後遺症。

白茶在儲存時,若是沒有嚴實密封,讓外面的氣味跑了進來,那就會讓茶葉「串味」。

串味,顧名思義,就是外界的氣味跑到茶葉裡面來的。

比如,香菸的味道,廚房的油煙飯菜味,冰箱的綜合味,香水薰香的濃烈味……

前年曾經去一位做紅木生意的朋友那參觀,在他的別墅裡,布置了間雅間,專門用來泡茶。

那間房間的架子上,整齊碼放了不少的茶葉。

大家坐下喝茶後,那天先是喝了泡清爽的白牡丹。

但將茶湯嘗入嘴裡,咦,怎麼有股濃烈的異香?聞起來很像東南亞風情的薰香,而和茶葉的天然香氣畫不上等號。

再環視一圈,發現那間雅間的周圍正燻著不少的香。

原本茶香清純簡單的茶葉,常見浸在著香氣濃烈的空氣裡,自然會受到幹擾,串出了雜味。

又或者,平時存茶時,沒有作區分、歸納,就直接將不同的茶葉一股腦兒的放在了一處。

造成的結果就是,不同的茶葉之間,茶香彼此互相打架,串出了雜味。

可見,同款茶獨立倉儲,存茶環境不出現異味幹擾,對保存老白茶的品質而言,尤為重要!

《7》

《說苑》裡收集過一句名言: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

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香和臭,兩不對立。

老白茶裡所謂的臭味,是那些不應該出現在白茶裡的氣味。

當然,在現實生活裡,它們不一定是難聞的臭味。

像是那泡串出了薰香味的白牡丹,那股子妖嬈濃烈的異香,將它放在別的地方是香的。

但出現在一泡茶葉裡,就太不正常了。

老白茶自然陳化出來的茶香,和乾燥的植物有關,包含了藥香、粽葉香、陳香、稻穀香等。以及老白茶餅裡的珍貴棗香。

但唯獨沒有的,就是倉味、酸味、水味、串味、煙味、臭味!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梅子味,巧克力味,煙味,酸味,倉味,這些「老白茶」請敬而遠之
    而一旦存壞後,變了質,好端端的白茶會生出各式奇葩怪味,臭不可聞!《2》奇葩怪味一,梅子味梅子味也好,酸梅味也罷。《3》奇葩怪味二,倉味倉味,是一種發悶的不新鮮氣味。帶倉味的老白茶,聞起來會讓你自動代入以下的畫面。雨絲纏綿的梅雨季,推開多年未整理的舊衣櫃。
  • 酸梅味、煙味、焦味、甚至是黴臭味,圖解白茶變質後的各種怪味!
    譬如,有些人愛喝酸梅湯,生津開胃;有些人喜歡吃燒烤,焦香滿溢;而有些人喜歡抽菸的,對煙味不反感。當然,在上述食物裡,聞到酸味,焦味,煙味,是很正常的。然而,酸梅味,焦味,煙味,這些味道,你在白茶中聞到過嗎?
  • 巧克力味、梅子味、焦糊味、黴味,遇到這四種氣味的老白茶,繞行
    有的人說,帶有梅子味的老白茶,是高級白茶的代表。 實際上啊,梅子味不應該出現在白茶身上。 說到梅子,自然而然地可以聯想到酸味,梅子味簡單地說,也就是酸味了。 帶有酸味的物品,要麼是天生基因裡面自帶的,要麼就是發酵後得來的。
  • 芳香馥鬱的老白茶,存久了會有倉味?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前不久,有茶友問到,長時間存放的老白茶,出現倉味是正常現象嗎?自然不是。作為可以長期儲存的白茶,隨著存放時間變長,迸發出來的香氣越發成熟醉人。品質優良的白茶,在妥當保存下,能陳化成芳香馥鬱的老白茶。但那香氣明顯不是所謂的倉味。《2》存久了的老白茶不會出現倉味,那應該出現什麼氣味?
  • 還在教茶友們把白茶存出梅子味,巧克力味?這可不是好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近來圈子裡颳起了一股怪風——老白茶要有梅子味。茶友A先生問:「你那兒有賣梅子香的白茶嗎?」梅子?香?那可是一股酸味。這樣的茶,是存壞的茶,當然沒賣!若是要從消法來說,這是殘次品,怎麼還敢大張旗鼓地售賣?茶友B大叔說:「最近喝了款巧克力味的白茶,味道不錯。」
  • 一款「驚豔」的白茶,梅子味的白茶你喜歡嗎?
    梅子味在老白茶裡出現這可不是一件好事存儲沒做好你的白茶裡或許也能生出梅子香文 | 小白這麼一說小白有些糊塗了,有梅子味的老白茶還將它囤積起來是要做什麼?這都是哪跟哪兒啊?就像是老白茶裡出現的梅子香代表的不是老白茶的自然陳化。也不是這款老白茶的與眾不同,而是老白茶在存放的過程中出現了異味。
  • 老白茶不僅是藥香、棗香,還有梅子味,巧克力味,今日便來說說
    也許是因為暑熱的勢頭,這梅子味的老白茶又有著卷土而來的趨勢,借著這清甜的酸梅果肉,今日便來說說那些香氣各異的老白茶。《2》老白茶的香氣中,會有梅子味、巧克力味的「種子」嗎?如今說起老白茶,藥香和棗香都顯得不夠有噱頭,反倒是帶有巧克力味和梅子味的所謂「老白茶」,逐漸成為了市場的「新寵兒」。巧克力醇苦,梅子酸甜,再搭上乾燥沉鬱的老白茶,怎麼看都是一個詞——不登對。怎麼個不登對法?這便要從老白茶的真實香氣說起了。
  • 儲存多年的老白茶,一定帶有倉味,否則就是不正宗?你上當了
    所以在有茶友說:你家的老白茶沒有倉味,那一定不正宗。頓時感覺天雷滾滾,這都是什麼價值觀?好端端的茶葉,非要帶上令人不適的倉味才心滿意足?這樣的觀念實在是不正確的。《2》倉味是什麼味道?花了大價錢買到的老白茶當中,有著令人難以接受且刺激的倉味,怪味,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買到了假茶,這才是喝茶人心痛流淚的原因。《3》老白茶當中應該有倉味嗎?當然不應該!
  • 白茶配梅子味?酸甜好回味?別再給白茶亂攀親戚了!
    吃完早飯,悠閒的坐在院子裡,一邊吃著楊梅,一邊看著茶友們的消息。嗯!夏天果然不僅要有西瓜,還要有楊梅。成熟的楊梅酸甜可口,放在嘴裡,輕輕一咬,酸酸的,甜甜的,清新爽口的滋味在口中滲開,汁水順著喉嚨,流入心頭。真是美味可口呀。楊梅的梅子味果然不同凡響。
  • 酸是老白茶的基本味道?似有似無的酸,能刺激生津?胡扯!
    而喝茶產生的生津感,是否是酸味的功勞呢?以上的疑惑,需要逐層揭開。酸,不是老白茶的本味。正常品質的白茶,不論儲存年份有多高,都不應該發酸。因為,酸味是白茶的負面滋味!對不少的水果品種來說,酸是常見的風味物質。蘋果內,有蘋果酸。檸檬裡,帶檸檬酸。而沒有成熟的青梅,含有很多種有機酸,味道特別的酸。在梅子的果實沒成熟前,大量帶有苦味的有機酸,沒有轉化。
  • 老白茶都有哪些香型,藥香,花香,毫香,陳香,棗香該如何辨別?
    這個問題要修正一下,應該是:老白茶不應該有哪些氣味?老白茶不應該有的氣味,是漚味,悶味,焦味,糊味,巧克力味,酸梅味,梅子味,煙味,魚腥味.....從前還真沒有統計過,現在一統計,驚訝地發現,老白茶裡不能出現的味道,還真的很多。
  • 白茶的梅子味是異味嗎?
    白茶常見的香氣有毫香、花香、果香等,而老白茶常見香氣有陳香、棗香、藥香等。總的來說,新茶的香氣是清爽的,而老茶的香氣是純正的,不管是新茶還是老茶,它們的香氣是聞著讓人感到舒適的,不會有異樣感覺。除了以上香氣之外,白茶還會產生什麼香氣?
  • 白茶裡,出現巧克力味的白毫銀針,不要喝,這是白茶受潮了!
    席間,再一次的向S師傅談起,巧克力味老白茶的事。他的回答裡,斬釘截鐵的肯定,白茶存出了巧克力味,肯定是受潮了。因為S師傅在最早做白茶的時候,有得到過方老師的鼓勵。到底為什麼受潮的白茶,受潮的白毫銀針,容易出現巧克力味?這段就來詳細的闡述。出現巧克力味的老白茶,其實認真聞起來,氣味並不好聞。有點潮的,帶點悶的,像是包裝敞露,長時間暴露在空氣裡,徹底放到壞的巧克力。
  • 別再概念炒作了,可可粉味,巧克力味,梅子味,都不是白茶的本味
    再來說一說,朱古力味,它還有個別名,巧克力味。什麼茶葉會帶有朱古力味呢?這樣的味道,多出現在含水量超標的白毫銀針。所以這才有了,開篇提到的帶有朱古力味的頭採米針。《3》為什麼市面上,總是有很多人說帶有朱古力味,梅子味的是高級白茶?其實,也很簡單。一切都是利益使然。還記得之前,有張三說,帶有朱古力味,梅子味的白茶是等級高的象徵。
  • 白茶的渥堆味、倉味、黴味,都不是老白茶的陳香,別再張冠李戴了
    伴隨著渥堆程度的加重,還會導致茶葉生出重重的漚青味。渥堆味也好,味也罷,它究竟是種什麼氣味呢?藍小笛做過個生動的形容,這是間久無人住的老房子,房後有條水溝,裡面枯枝爛葉淤泥在一起,然後被你聞到的氣味。當你在老白茶裡,聞到了這股渥堆後才有的氣味,千萬要留心。因為,它十之八九是渥堆做舊茶無疑!《3》出現倉味的老白茶,意味著存放不妥當。
  • 朱古力味、梅子味白茶,都是高級貨?別開玩笑了,那是白茶變質了
    再來說一說,朱古力味,它還有個別名,巧克力味。 什麼茶葉會帶有朱古力味呢? 這樣的味道,多出現在含水量超標的白毫銀針。 所以這才有了,開篇提到的帶有朱古力味的頭採米針。 這樣的茶葉並不是好茶的表現,完全是劣質茶的代表。
  • 梅子味老白茶、酸醋味老巖茶、酸味紅茶,它們是香餑餑還是變質茶
    以及茶葉發酸有分好的酸,和不好的酸嗎?說來話長,不過可以肯定一點。存茶路漫漫,一旦茶葉存出酸味,不管是任何茶,都是存壞變質的表現!《2》老白茶、老巖茶為什麼會出酸味?簡而言之,受潮存壞,水汽發酵,茶葉酸敗了。但在某些茶掌柜的話術裡,將茶葉存出酸味這件事,描繪得神乎其神。
  • 微甜的梅子酒,梅子酸的白茶,同樣是梅子,卻隔著一條變質的溝壑
    梅子的酸,中和白酒的清冽,可以得出口感飽滿、韻致綿長的梅子酒。不過,這梅子的酸出現在了白茶上,是不是好事情呢?這背後,得認真多考量。《3》白茶本身,不含任何的酸味物質。那麼,無緣無故,怎麼會有梅子酸白茶的出現呢?背後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白茶在儲存過程中,變了質,發生了酸敗。所以,才會生出類似不新鮮的,酸溜溜的梅子味,引發了誤會。
  • 我喝到的所有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所以,老白茶就是巧克力味的
    有這些人云亦云的人在茶圈裡,就註定了大量的茶界「張三」們想著稱霸江湖。《2》是不是大多數人認為是對的事,就一定是對的呢?未必。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他喝遍的老白茶,也並非就是好的老白茶。他習慣的巧克力味,它也並非是老白茶的純正氣味。看不透,想不明白,不接受真相,只因為,身處的圈層,都是與自己相同的認知,而這種圈層,局限了思考。人性裡的懶病,正是不願意思考。不願意去推翻和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