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人類急功近利,普遍追求物質富有,因而不惜犧牲生存環境為代價,大肆毀壞人類生存環境,掠奪地球資源,導致人類社會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水土流失,環境惡化,空氣汙染,土地沙化,陽光晦澀,氣候變暖,風沙彌天……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問題,由此而引發渴望了解「風水」知識和堪輿技術的願望。
「風水堪輿」——這種為人類選擇良好生存環境,促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自然實用法則,自古至今一直為人類普遍使用(故宮就是「風水」聚集的結晶)。人們尊稱懂得「風水堪輿」技術的人為「風水先生」,然而,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風水」一詞一直以貶義而居,沒有榮登大雅之堂。因為新中國有關法規法定任何個人、單位、團體不得宣傳,從事迷信活動。而「風水堪輿」在《辭海》中已被明確界定為一種迷信活動。
關於「風水」的迷信還是科學
為什麼《辭海》中要把「風水」界定為迷信,同時被歸納為迷信的還有,「八字」、「算命」、「相術」,而「八卦」、「佔卜」、「運氣」、「陰陽」、「五行」等,與風水算命同出一轍的詞彙都被界定為迷信。這不僅讓我對《辭海》編委家的意識形態和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產生質疑。59年在毛澤東倡導下,重新修編《辭海》簡稱新編《辭海》,直至79年定稿。這個年代正是中國人意識形態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紅色革命新思潮」,「馬列唯物主義」統治一切,在這樣一個特殊時代背景下把「風水堪輿」歸納在迷信範疇,明顯帶有時代烙印,而在1936年出版的舊版《辭海》中對「風水」的解釋就顯得比較客觀,「風水」住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形勢和風向水流對居住者產生的吉兇禍福。兩者相比,舊版《辭海》對「風水」的界定更為合理。比如:建造房屋選擇在橫向易侵的山巒風口,其房屋被侵而造成家破人亡的兇災概率遠比背風而居來得高。同樣房屋建造選擇在急水易衝的水產處,則會因水土衝散流失而侵毀地基。如果臨水而建則會更多地出現小兒溺水等兇禍之事,當然「風水」學說發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統法則,在此不做展開討論,我們應該共同努力的是去爭取解除這種對「風水」概念不合理的界定。
要想爭取解除對「風水」概念不合理的界定,首先要清除「風水」中不合理的部分。那麼,「風水」學說中有沒有迷信的成分呢?按理說,任何事物任何一種學說一經流傳就會生發出與其本意不相稱符的成分,這就是精華與糟粕的問題。就「風水」本意來說,用好風與水的自然規律,為人類生活得更好。其意義是積極有益的,但是直至今日尚有很多江湖術士或故弄玄虛、裝神弄鬼,或過分誇大「風水」的作用。唯風水獨尊。或是利用人們對「風水」的信任,騙取錢財,或是把本不屬於「風水」範疇的巫術運用進來,誤人子弟……譬如:有人熱衷於殺豬宰羊,化紙燒香,祭土教神,有人則自稱通達陰間能趨邪捉鬼,有人自稱開啟天目能生觀天地化藏之物,還有人把「風水」說成能統領人類禍福的根本……這些種種言行與《易經》思想宗旨是格格不入的,在此我們不做文章重複解析《易經》內容,我們要做的是為「風水」清本正源,批判糟粕,弘揚精華。
關於「風水」的本意是什麼?
什麼是風水精華,什麼又是值得弘揚的精華呢?我們必須要弄清一個問題「風水」的能量和作用。這個問題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從事「風水」工作的人沒有弄清楚。譬如,有人認為風水的能量是巨大的,運用好那麼就會獲得昌隆之運。如果這樣,那麼在美滿的風水典範故宮裡怎會出現明代皇帝自殺,清皇朝滅亡的悲劇呢?「風水」源生與《易經》文化,《易經》文化是東方人類行為總綱,其宗旨「以人為本」,「風水」本身並無吉兇而言,也無生命可言,是因人而居而有了風水,「風水」因人而活躍,因此風水必須是以人為依託,不同的人住同一幢房子,結果會有不同,因為構成吉兇禍福的還有人本因素——命運軌跡。人在命運好時又住進風水好的場所,則會錦上添花。命運好時則住進風水差的場所,則影響甚微。命運壞時則住進風水好的場所,則能增補運氣。而命運壞時則住進風水差的場所,則會災禍連連。因此「風水」應該是建築環境學與人類命運學相融而成的結果。由此可以得出結論,「風水」是一種以人為本、彌補人類命運缺陷的學科。至於如何將人生軌跡與「風水」學說結合運用,這是我們從「易」之人以後要共同研究的課題。目前我們迫切要做的是正確、客觀地向人類傳遞「風水」本意對人類發展的現實作用,為「風水」正名。
關於「風水」的現實
由於人們對風水「本意」的曲解。導致歷史的主宰者在對人類生存環境進行規劃時,出現許多損害人的身心健康和影響社會發展的不利因素,如:城市單行線不斷增多產生的陰陽失衡,導致影響城市商業經濟點增長問題,加速城市改造出現了嚴重破壞自然生態結構,以及對歷史文物的摧殘毀壞問題,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不惜損毀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導致糧食危機問題,普遍追求政績,大面積移栽大樹,從而導致病樹死樹隨處可見,嚴重影響城市空氣品質問題。城市化建設進程日益加快,使得開發商們在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向天空要地,到處高樓林立,居住者無法得到地氣的滋養,健康受到嚴重的挑戰問題,一時追求城市現代化,許多奇形怪狀的建築物無處不在,嚴重侵襲人們的視覺情緒問題,日益不分的娛樂場所與居住環境混為一體,以至人們心身終日不得安寧問題。城市公墓規劃得不到重視,很多地區青山綠水變成了墳地公墓問題……面對這樣一個毫無風水的現實世界,我們還在忙於到處尋龍點穴、勘察風水寶地。請問還能找到幾塊風水寶地?我們急需要去做的是如何正確、迅速地把「風水」學說傳播給這些城市的主宰者,而不是去忙於彌補現實風水的不足。亡羊補牢雖為時不晚,但讓人們居安思危,產生憂患意識才是我們要做的主要工作。
關於風水傳播問題
我一直認為,有關「風水」的科學與迷信問題,我們不應該再花時間去與那些不懂裝懂的強詞奪理者們糾纏不清。因為社會的需求,民眾的意向才是我們要去切實關心和重點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這裡我們應該看到,那些艱苦創業的民營企業家們,是他們在無畏地提倡「風水」的作用,正視「風水」對現實的價值,從而使「風水」學說有了再生的土壤,現在的社會人們為了生活得更好,渴望用「風水」知識指導生活起居,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是一些運用「風水」中的個別糟粕,從事迷信活動擾亂人們正常審視「風水」學說的江湖術士們,生活在民間基層,走街串巷、行跡神秘、十分活躍,他們的出現和行為嚴重誤導了善良人們對「風水」本意曲解。如果這樣任其發展下去。「風水」的本意恐怕一時難以得到正名。為此我們應倡導:全國的「風水」研究者們應聯合起來共同去做幾件有意義的事。
一、「風水」學術的文本,撰寫有法可依的系列教課叢書,以求成為科普讀物。
二、 尋求各地方團體支持,開展「風水」普及培訓,讓基層「風水」工作者走上正規渠道。
三、組織專項「風水」課題演講團,下到基層市、縣講解「風水」作用和用法,增強全民「風水」意識。
四、利用新型媒體、進行專項報導,以正視聽。從而充分贏得大眾的認識、信任和支持。這項工作必須與前三項同時進行,否則會讓那些江湖術士對自身宣傳包裝披上更好的華衣。為了讓風水知識走進千家萬戶。我們應該共同努力為「風水」正名傳播。同行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吧。
五、正是基於以上關於風水傳播問題的思考,才有了應用網絡在線傳播平臺,將我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致力於對中國傳統風水精華的整理歸納、對風水糟粕和迷信進行的批判、對中國現代風水理論進行的研究總結而成的風水理論體系,陸續編輯成網絡音視頻課程,以享廣大讀者的內在動力。我將在以後陸續推出的「易學風水」課程中,儘可能地用「中國現代科學風水」理念去引導和引領「規劃設計者」、「企業家」和廣大建築使用者,認識傳統風水的糟粕和迷信、走出風水應用的方向誤區,掌握科學風水原理,為我們建設延年益壽的美麗家園,規劃持續繁榮,長久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環境作出一份有益貢獻。
免責聲明:本文由白雲書院編輯發布,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