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網絡學習空間裡的學生適性發展
魯子問
外語網絡學習空間
內涵:基於網絡技術建設的外語學習空間,能為外語學習創設真實外語語境,能記錄外語學習過程,並建構自適應學習過程。
發展:當前的外語網絡學習空間已經進入網際網路+時代,是網絡技術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網際網路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網際網路+教育」、「網際網路+學習」為全面開展學習為中心的教育,創造了技術可能。
目標:通過學段、地域迭代,建構有效且不迷失的外語學習空間。
學生適性發展
「適性發展」是《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第22項。
適性發展就是適合學生特性的發展,包括學校、社會、家庭的教育理念、治理模式、教育行為對學生的適應,也包括學校、社會、家庭對作為未完成的人的學生的適引。即,適性發展應是雙軌的:適應與適引,後者甚至可能比前者更為重要,也是教育的社會結構價值所在。
適性發展既適合困難學生的發展,也適合優秀學生的發展。
學生適性發展的基礎是:優勢。
優勢
(內在優勢因素 + 外在優勢因素)
×有效運用
= 優勢
內在因素:人的心理、生理、經歷等內因因素
外在因素:國家、學校、社會、家庭等外在因素
有效運用:恰當時間、恰當精力、恰當資源等投入
優勢:以近乎完美的水平、持續地完成具體任務的綜合能力
學習優勢與優勢教育
學習優勢就是:
學習者基於其自然形成的思維、感受和行為特徵,
為建構知識基礎、訓練與發展技能、發展綜合素養而投入的時間、精力、資源,
從而形成的以近乎完美的水平、持續地完成具體任務的綜合能力。
優勢教育是引導學習者基於自身學習優勢進行學習以實現教育目標的教育實踐行為。
學習優勢的構成
學生的學習優勢
任何教學的原點都應是學生。最具有效率、成效最好的學習,是基於其優勢的學習。
每一位學習者都在某一或某些領域具有自身的優勢。這些優勢或許已經被發現和運用,或許沒有被自己和他人發現或運用。前者往往容易實現設定的目標,後者則往往難以實現設定的目標,甚至沒有設定的目標,或目標不合理。
已知優勢與未知優勢
每一人都在每一或某些領域具有自身的優勢。人無有沒有優勢之分,只有優勢強度之分,其強度不來自有無,而來自是否有效運用。
一個人的優勢要素被有效運用,就成為這個人的優勢,而且其優勢就被發現。
一個人的優勢因素若沒有被有效運用,則表現為這個人劣勢、困難、非優勢領域,其優勢也往往不被發現。
已知的優勢是已有效運用的優勢要素;未知的優勢是未有效運用的優勢要素。
優勢因素運用
人的優勢發展具有時間線性特徵,每一個人在同一時間一般只能以最大有效性運用某一優勢因素,而不能同時最大有效性運用所有、甚至多項優勢因素。
每一人都能在每一個領域形成優勢,但由於各種內在因素、外在因素形成的選擇、機遇、條件等,使有些優勢因素被有效運用,而另一些則無法有效運用。
優勢因素被有效運用,則成為優勢;否則可能成為劣勢。劣勢本質上是沒有、難以有效運用的優勢因素,是潛在優勢。
發揮優勢與管理劣勢
由於有效運用的選擇困境,每個人都有優勢,但也都不得不有劣勢。
很多內在劣勢(心理因素)因為是很早形成,難以徹底消解。
解決的辦法是:發揮優勢,管理劣勢。簡言之:揚長補短。
揚長避短是鴕鳥戰術,取長補短是截腿接臂,皆非良策。
發揮優勢與創造優勢
雖然每個人都有優勢,但由於各種原因,對內在與外在優勢因素能否有效運用的判斷,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導致本來可以有效運用的優勢因素,沒有被有效運用,沒有真正成為優勢。
發揮優勢就非常重要。當然,發現優勢因素成為優勢的條件,非常重要。
外在優勢因素需要有效運用,同時,也需要外界創造外在優勢因素。
明確優勢因素
有效運用優勢因素的前提是:明確內在優勢因素與外在優勢因素。
運用優勢、人格、認知風格、學習風格等分析工具,通過觀察,分析自己已有成功,明確自己的內在優勢因素。
分析國家、學校、社會、家庭影響專業發展的已知要素,開展相關問卷調查,分析外在優勢,關注可以把握的外在優勢。
分析發現優勢
運用優勢、人格、認知風格、學習風格等分析工具,通過觀察,分析學生已有成功,發現學生內在優勢。
分析國家、學校、社會、家庭影響學習的已知要素,開展相關問卷調查,分析外在優勢,並重點分析學校和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學習創造的相應優勢。
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學習優勢調查
已有實踐
克裡夫頓1952年開始研究優勢,被譽為「優勢運動之父、積極心理學之祖父」。1999年編制出「Clifton’s StrengthsFinder」。2001年,克裡夫頓和安德森出版Strengths Quest。
進入21世紀之後,優勢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在美國成為潮流,發展成為「優勢運動」,並開始影響到世界各地。
2012年以來,我們開展了優勢教育的外語教育實踐,積累了一系列優勢學習方案,獲得若干較為有效的學習方案。
國家課題支持
研究方案
研究總體架構
研究對象與目標
研究對象:外語網絡學習空間中基於學生的學習優勢的學生適性發展,即:本課題不僅關注外語網絡學習空間,而且關注的是通過外語網絡學習空間與學生學習優勢的適應性,與學生發展的適應性。
理論目標:研究基於學習優勢的外語網絡學習空間的創設,研究基於學習優勢的外語網絡學習空間對適性發展的積極作用形態與方法。
實踐目標:通過教育實驗,發現基於學習優勢的外語網絡學習空間的特性,發現通過學習優勢的外語網絡學習空間促進學生適性發展的教學實踐方案。
研究進程
準確分析判斷促進適性發展
適性發展的基礎是非常準確地判斷學生的起始水平、發展潛質、優勢方向。
網際網路能為我們在極短時間提供每一個學生學習狀況的科學分析,準確地判斷學生的起始水平,科學地分析學生的發展潛質和優勢方向,然後指導學生適性發展。
學生可以基於計算機自適應能力,進行個性化、針對性學習。
基於準確分析的適性發展
全班課堂學習即時數據準確反饋與科學分析,每個學生、全班數據
每次作業與考試的即時準確反饋與科學分析,每個學生、全班、全市、全國數據比較
課外學習數據統計
學習動態監測
科學、輕鬆改作文
計算機檢測拼寫、語法
案例庫對比檢測語句、語言、語義
學生提交後一分鐘改完作文
可以個性化人工寫評語
海量可選擇資源促進適性發展
真正有效的適性發展是在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之後的自主發展。
自主學習的前提之一是海量資源。任何學校的圖書館的紙質資源都是有限的,而且是很難精準檢索與匹配的。
網際網路能為學生在極短時間匹配精準檢索的資源,而且能夠記錄精準檢索,為以後學習進行精準推送。
非常感謝!
期待您的指導與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