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教育思想通史》再版 集我國外國教育史專業三代學者研究成果...

2020-12-25 鳳凰網讀書

叢書總主編:吳式穎 任鍾印 ISBN:978-7-303-21805-9 定價:1980.00元(全10冊)

叢書總主編為我國外國教育史專業大咖級學者

各卷主編均為當今教育學界既有影響力又活躍的學術才俊

集我國外國教育史專業老、中、青三代學者研究成果之大成

曾獲國家圖書獎,此次修訂出版,廣受學界讚譽,好評如潮

內容介紹:

全書共十卷,其中第一卷至第三卷為外國古代教育思想史;第四卷至第八卷為外國近代教育思想史;第九卷和第十卷為外國現代教育思想史。該書全面系統地展現了外國教育思想發生、發展的歷史進程,深刻揭示了各個歷史時期推動不同國家和地區教育思想向前發展與變化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及其作用機制,認真總結了外國思想家和教育家研究與解決教育問題,指導教育實踐的經驗,並在此基礎上對外國教育思想發展趨向作了預示性展望,從而為我國教育理論建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與借鑑。

序號

各卷書名

各卷主編

1

第一卷  古代東方的教育思想

任鍾印黃學溥吳式穎

2

第二卷  古希臘、羅馬的教育思想

張斌賢  方曉東

3

第三卷  中古時期的教育思想

史靜寰李淑華郭法奇

4

第四卷  文藝復興時期的教育思想

褚宏啟吳國珍

5

第五卷  17世紀的教育思想

楊漢麟  周採

6

第六卷  18世紀的教育思想

朱旭東王保星

7

第七卷  19世紀的教育思想(上)

徐小洲趙衛平

8

第八卷  19世紀的教育思想(下)

單中惠賀國慶

9

第九卷  20世紀的教育思想(上)

吳式穎諸惠芳

10

第十卷 20世紀的教育思想(下)

李明德楊孔熾

精益求精是我們的目標與追求

——為《外國教育思想通史》再版而作

文| 吳式穎

10卷本《外國教育思想通史》第一版是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於2002年10月出版的。這是我國教育史專業中以外國教育史為研究方向的60多名老、中、青三代學者經過六年(1996年初至2002年初)堅持不懈的努力才完成的科研成果,是我國首次出版的多卷本論述外國教育思想發展史的學術著作。

原版書作者從全球的視野出發,考察外國教育思想的歷史發展;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觀點和方法論為指導,並借鑑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佔有豐富史料的基礎上研討外國教育思想產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分析與評價各個時代最主要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思想流派,闡述各時期外國思想家和教育家認識教育現象、解決教育問題、探討教育規律的得失。他們力圖更全面地展現外國教育思想發生、發展的歷史過程,揭示各個歷史時期推動不同國家和地區教育思想發展的諸多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總結外國思想家和教育家研究與解決各種教育問題,指導教育實踐活動的經驗,預示外國教育發展的趨向。編寫該書的目的還包括為我國的教育理論建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相應的啟示與借鑑。

《外國教育思想通史》的原版書雖然無論是從作者還是從編者來說,都是以精品書作為努力的目標來完成的,從整體上來說也達到了這一目標,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還有一些外文人名和書名拼寫的錯誤,還存在著有的章的作者張冠李戴和沒有寫明作者的問題,等等。更為重要的是,該書第一版已出版十幾年了,在這段時間裡,外國教育思想的研究在國內外已有比較大的進展,出版了很多新的論述外國教育思想史相關問題的學術著作,發表了一些以外國教育思想為主題的學術論文;我國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版的《外國教育名著叢書》也已再版;外國教育思想本身也有了新的發展,對於這些新的發展,也應進行一些研究與探討。顯而易見,該書有待於進一步的完善與提高。因此,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的有關領尋問我們是否願意承擔該書的再版工作時,立即得到作者們的贊同與支持。

《外國教育思想通史》的修訂工作是從2015年7月開始的。通過討論,確定了如下三條主要的修訂原則與要求:第一,各卷主編與作者認真通讀各章書稿,將書中存在的錯誤一一加以改正;第二,各卷在進行修訂時需要注意吸取外國教育史和歷史學等領域新的研究成果,並根據新版著作修訂引文、注釋和參考文獻;第三,基於對外國教育思想本身最新發展的認真研究,對原版書的現代部分做一點必要的補充。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在會後還提供了一份「修訂體例說明」,對著作的文字、標點符號、數字用法、引文、注釋等各個方面的規範性提出了統一的要求。

精益求精是新版書作者編輯同志的共同追求。各分卷主編與作者仔細審讀了他們負責的分卷和撰寫的章節,改正了原書中存在的缺點與錯誤,引文與注釋都根據新版著作進行了核對與修正,並根據原版書第一版出版後外國教育思想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進行了補充。可以說,經過這次修訂,各卷在內容上多少都有一些修攺和補充,行文更加規範,引文和注釋也有更新。

例如,第一卷所引用的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對有關原始社會發展的論述完全根據最新版本進行了核對(《資本論》根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根據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一卷第二章根據新掌握的史料對蘇美爾人史詩《吉爾伽美什》的內容作了簡要評述,並增加了約300字論述蘇美爾人對婦女教育的要求;在論述古代埃及教育思想的章節中也增加了一段文字論述對婦女教育的要求。這些修正與補充,不僅豐富了第一卷的內容,而且加強它的科學性與可讀性,提高了它的學術水平。

原書第二、三、四卷和第五卷對相應時期教育思想的論述都較全面、詳實,錯誤很少。但各分卷主編與作者仍對他們負責的分卷和撰寫的章節進行仔細審讀,並進行認真修改。經過這次修訂,這四卷的文字表述更為簡練和準確,各章結構的層次更加分明,有的章節在內容方面也作了一些微調。

本書從第六卷開始,出現對俄國教育思想進行論述的章節,原書中俄文人名和書名拼寫錯誤很多,經過修訂都得到了改正。第六卷的主編還對該卷各章進行了認真審讀,各章作者對他們撰寫的章節進行了認真的修改。經過這次修訂,該卷的文字也更加簡練、準確,結構層次更為清晰。第七卷對第一、二、三、四、五章和第七章的結構層次作了調整,使之更為清晰。在這次修訂中,第八卷的某些章在內容上略有改動。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經過這次修訂,新版書第九卷第十章(印度民族主義教育思想)和第十五章(愛因斯坦的教育思想)的作者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對書稿作了比較多的補充;第十卷第三十章新增了一節論述若干新興教育思潮的崛起,即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女性主義教育思潮、多元文化教育思潮和後殖民主義教育思潮;總序的近代部分作了比較大的修改,其他部分也多少有些改動。

當然,第九卷其他各章在修訂中也根據十多年來出版的新書對引文進行了核對,並且更新了腳註(第九、十兩卷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王承緒、趙祥麟編譯的《西方現代教育論著選》取代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系、杭州大學教育系編譯的《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教育思想流派論著選》);在完善結構層次和文字的準確、簡練等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有了提高。第九、十兩卷的導言(載第九卷)在修訂時也作了一點補充。

新版書第十卷的分卷主編和作者對各章都進行了認真地審讀和修改,各章在完善結構層次和文字表述的精準方面都做了一些工作,第二十三章(「新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和第二十四章(教育經濟主義思想)兩章在內容上還做了一些微調。但第十卷新版書的最大貢獻還是在第三十章增加了一節,用將近兩萬字對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女性主義教育思潮、多元文化教育思潮和後殖民主義思潮進行了十分詳細的論述,為讀者提供了新的知識。例如,在談論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時,論述了後現代主義的思想淵源、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的主要特點和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的五種教育理論,即吉魯克斯的「邊界教育學」、麥克拉倫的公民責任理論、包爾斯的生態教育理論、馬丁的內部平和論和多爾的課程理論。在論述女性主義教育思潮時,介紹了女性主義的各種流派和主題、女性主義的教育目的觀、課程觀、師生觀和教育研究觀。關於多元文化教育思潮,則是論述其興起的緣由和理論基礎,介紹這種思潮中的三種學說,即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和課程建設取向說、卡倫的「文化多元主義」和斯利特的多元文化教學方法說。關於後殖民主義教育思潮,作者是從這種思潮的緣起與理論基礎、立場與特點、主要觀點(教育目的觀、知識觀、課程觀、教師觀)等三個方面進行論述的。可見第十卷最後一章增加的這一節內容之豐富。如果讀者查看一下該節作者寫作所依據的文獻資料,則可發現這些文獻資料是多方面的,既有中文,也有英文文獻資料,而且絕大多數是屬於21世紀的。這一切都說明,作者寫作態度之認真與嚴謹,完成這一寫作任務是很不容易的。

在這次俢訂工作中,我對總序進行了認真的修改與補充。改正了外文人名,特別是俄文人名拼寫的錯誤;更新了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的版本(《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改用2012年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改用1998年版,《資本論》改用2004年版),並根據新版書核對和修改了引文,理察·利基所著的《人類的起源》改用2007年版,斯塔夫裡阿諾斯的歷史名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後的世界》(上海社會科學院1988年、1992年版)也改用北京大學於2006年出版的《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上、下),並且根據新版書修改了引文。

對總序內容的修改和補充,比較多的是近代部分。這一部分原版書在論述文藝復興時期的教育思想時只論及人文主義教育家和宗教改革家、反宗教改革派的教育思想。修訂本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約用3000字增補了14世紀義大利文學家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著作內容簡介、他們對人文主義精神的頌揚以及他們與他們的學生為復興古希臘羅馬文明所作的努力,說明了人文主義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源頭。這一部分還根據《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和《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下)增加了有關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繁榮與發展情況的簡要介紹,說明李奧納多·達·文西、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偉大藝術家的創作思想與藝術作品對西方藝術以及當時和後來西方教育思想發展的影響。在近代部分論述18世紀和19世紀教育思想的發展時,都增加了俄國教育思想發展的內容。在近代部分還加強了對馬克恩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介紹。最後,近代部分約用2500餘字評述各卷對外國近代教育思想研究的突出貢獻。

對總序的其他部分,我也做了一些文字方面的修改和內容方面的補充。關於人類起源的論述,新版書根據對理察·利基所著《人類的起源》一書2007年版的多次研讀,進行了比較大的修改,使之更加符合理察·利基本人的論證。第二部分(古代東方國家的思想)、第三部分(古希臘羅馬的教育思想)只是在文字上作了一些修改並在個別地方作了一點補充。但是從第二部分開始,在論述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教育思想前都加上了序號,使各部分的結構層次更為清晰。第四部分(中古時期的教育思想)在論述基督教與西歐中世紀早期的教育思想時,為了說明西歐中世紀早期的精神文明、中世紀早期的教育實踐與教育思想是在羅馬帝國時期孕育成長起來的,新版書根據《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和曹孚等編《外國古代教育史》增補了一段文字,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希臘教父克雷芒和奧裡根、拉丁教父德爾圖良和哲羅姆以及羅馬帝國後期最重要的基督教思想家與教育家奧勒留·奧古斯丁等人所受的教育,他們的著作與傳教活動。這一部分在論述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的文教活動後面還增補了英格蘭西南部撒克遜人的韋塞克斯王朝國王阿爾弗烈德開展文化教育活動的內容。第四部分在論述了拜佔庭帝國、早期阿拉伯國家、西歐中世紀中、晚期的文明與教育思想之後,增補了一段文字,說明中古時期外國文化與教育思想的特點和本書作者在研究這一時期教育思想方面取得的成就。總序的第六部分論述20世紀,也就是外國現代教育思想發展的歷史進程與發展機制。這一部分修訂時在論述了終身教育思想之後增補了三段文字,分別論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教育思想的發展、發展中國家教育思想的發展和本書第九、十兩卷作者在研究外國現代教育思想史方面取得的成就。最後,在修訂的總序結尾處還增加了一小段文字,對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為我們修訂這部十卷本學術著作,提高其學術水平提供了機會,以及出版社的編輯們所做的大量、細緻的編輯工作表示了感謝。

總之,從我們作者方面來說,無論是總主編、分卷主編,還是每位作者,對這次修訂工作都是認真負責的。大家都為提高本書的書寫質量與學術水平付出了艱苦的勞動與智慧,實現了精益求精的修訂目標與學術追求,完成了修訂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各項要求。

經過一年多以來作者與編者的共同努力,《外國教育思想通史》的第二版終於在2017年1月面世。讀者將可以看到,新版《外國教育思想通史》無論是從內容還是從編寫體例上都得到了更新和提高,其科學性和學術價值得以提升,封面設計也十分典雅。新版書有了新的質量和新的面貌。這是值得大家十分高興的事。

相關焦點

  • 2021考研教育學考試大綱發布後,外國教育史如何備考?
    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一共考查5個科目,分別為: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那麼結合2021年最新大綱,我們應該怎麼把握和準備外國教育史呢?.系統掌握外國教育史的基本知識,了解教育思想演變、教育制度發展、教育實施進程的基本線索,特別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 2019考研311外國教育史重點:現代歐美教育思潮
    311教育綜合中的外國教育史可以根據各個歷史年份來梳理重難點,然後再理解記憶。以下是新東方網總結的外國教育史知識,希望對參加2019考研教育學的考生有所幫助。   2019考研311外國教育史知識:現代歐美教育思潮   現代歐美教育思潮(10個思潮):   改造主義教育   產生背景:20世紀30年代從實用主義和進步教育中逐漸分化出來,到20世紀50年代形成一種獨立的教育思想   哲學基礎
  • 用心教育學考研|21教育學考研——教育史專業介紹
    研究方向用心團隊提醒廣大考生各大院校教育史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南京師範大學為例:教育史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 (全日制)中國教育史02 (全日制)外國教育史培養目標本專業要求畢業生掌握系統的教育史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熟悉國內外教育史學理論發展的最新成果,專業功底紮實,可在高校、中學或其它科研、文教機構從事教育史及相關學科教學、研究等專業工作;具有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創新意識和獨立從事教育實際工作的專門技術水平,一般能擔任中教史、外教史、
  • 教育學考研之外國教育史考研複習備考規劃
    文都比鄰帶來教育學的五個考試科目重頭戲之一外國教育史該如何複習備考更高效。可見,學習外國教育史,一定需要超 級強大的知識背景,對於歐洲的歷史有較為清晰的認知。裡面「杜威的教育思想」屬於外國現代教育思想部分。2008 年,簡答題「簡述裴斯泰洛齊「教育心理學化」主張的基本含義。」屬於西歐近代教育思想。「分析美國進步教育運動衰落的原因。」屬於外國現代教育部分。2009 年,論述題「試比較14-15世紀義大利人文主義教育與北歐人文主義教育的異同。」屬於外國近代教育部分。
  • 四位學者獲第三屆許國璋外國語言研究獎
    圖為頒獎典禮和論壇現場 中國網11月15日 (實習記者 孫菁)今日,「第三屆許國璋外國語言研究獎頒獎典禮暨外語學科新格局高端論壇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沈家煊的著作《名詞與動詞》獲該獎設立以來第一個一等獎,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許鈞的著作《文學翻譯批評研究(增訂本)》,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教授的論文《論英語的時間性特質與漢語的空間性特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雲山資深教授王初明的論文
  • 新作推介║高玲、張斌賢:美國教育史研究的探索發展:以教育史學會為例
    作為一個非盈利性的學術機構,教育史學會的成立目的是:(1)推廣並提升各個學院和大學的教育史教學;(2)推動教育史學術研究及研究成果的出版和傳播;(3)推動教育專業領域、大眾注意從歷史視角制定教育政策;(4)推動圖書館、博物館設施建設,並保存教育史的原始資料;(5)加強和其他學科領域專家的合作,在廣泛的歷史語境下闡釋教育史;(6)在世界範圍內推動教育史學者開展合作及交流檔案材料;(7)在世界範圍內推動教育史學者與專業歷史學者學會
  • 廣外劉波教授優秀成果榮獲首屆王佐良外國文學研究獎
    3月30日,首屆王佐良外國文學研究獎頒獎典禮暨外國文學研究高端論壇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行。廣外劉波教授的優秀成果《波德萊爾:從城市經驗到詩歌經驗》榮獲首屆王佐良外國文學研究獎一等獎。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彭龍、副校長孫有中以及來自全國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典禮。彭龍表示,為了進一步加強北外「雙一流」建設和外國文學學科的發展,更為了弘揚北外老一輩學者的優秀治學傳統,學校於2016年紀念王佐良先生百年誕辰之際,成立了王佐良外國文學高等研究院,設立了「王佐良外國文學研究獎」。
  • 2020考研教育學大綱教育史部分備考解讀
    經教育學教研室老師分析,經過2019年考研大綱的變化後,2020考研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大綱基本無變化,備考學子可放心。但是,大綱僅僅是給出考試的範圍,具體要考什麼?怎麼考?我們尚不可知。但我們可以根據歷年考試的規律去把握今年考試的規律。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一共考查5個科目,分別為: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
  • 北京外國語大學:挖掘外國文學優秀研究成果的價值
    近日,首屆「王佐良外國文學研究獎」頒獎典禮暨外國文學研究高端論壇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行。《波德萊爾:從城市經驗到詩歌經驗》等作品榮獲首屆「王佐良外國文學研究獎」。  北京外國語大學於2016年王佐良先生百年誕辰之際,正式成立了王佐良外國文學高等研究院,同時設立了「王佐良外國文學研究獎」。
  • 2020考研大綱:中外教育史的重難點分析
    經教育學教研室老師分析,經過2019年考研大綱的變化後,2020考研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大綱基本無變化,備考學子可放心。但是,大綱僅僅是給出考試的範圍,具體要考什麼?怎麼考?我們尚不可知。但我們可以根據歷年考試的規律去把握今年考試的規律。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一共考查5個科目,分別為: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
  • 教育史的價值
    隨看隨想雷通群是民國時期的教育研究者,他的《西洋教育通史》成書於20世紀20年代,是國內比較早的對西洋教育史進行通盤研究和介紹的書籍。這裡選擇的是《西洋教育通史》序言的節選和緒論中的一章《教育史的價值》。一般教育史著作,過分注重史實的羅列和義理的闡發,而較少關注教育史的價值。雷通群此書特別注重價值的審視,因此他特意用一章論述教育史的價值。如今,教育研究專業化日趨精深,但也有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弊病。
  • 2021教育學考研:教育史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
    教育史   主要是梳理教育發展的歷程,並從史學的角度研究教育,一般分為中國教育史方向、外國教育史方向、比較教育史方向。如果考生有史學專業基礎報考這個專業比較好。教育史是一門純理論研究,但並不是說教育史只和過去打交道,也有學者專門研究現代教育史,與現實關聯較大。
  • 陳頤:在中國理解世界,從世界觀照中國——四十年外國法制史研究觀感
    新的一代學者宣言,要顛覆當時蘇式的研究理論框架和教育 模式,要推翻那種經濟、政治、文化三足鼎立的狹隘的視野,要在一個更寬泛的知識文化視野的觀照下展開研究,並提出了法律文化論。《青年外法史學者法律文化宣言》未能獲見,但主要觀點應該已經充分地表達在了梁治平教授於次年發表的《比較法與比較文化》一文中。
  • 教育科學出版社學術外譯成果在滬發布
    教育科學出版社總編輯鄭豪傑在致辭中介紹,教育科學出版社自2001年起出版《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以此為起點,在近20年裡又陸續出版了一批中國教育文化研究、中外教育文化交流研究、海外中國教育史研究等領域的重要文獻。本次發布的學術外譯成果,是從這些「家藏」中精挑細選的代表作。
  • 正確把握外國文學研究與教學的實踐向度
    外國文學是高校文學院與外國語學院的骨幹課程之一。在當今網絡已廣泛普及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如何更高效地進行外國文學課堂教學?經典作家作品是「世界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如何對其加以鑑別認定?文學批評與文學理論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圍繞以上文學研究界較為關注的問題,筆者專訪了中國高教學會外國文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劉建軍教授。
  • 2018年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史專業暑期夏令營活動通知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歷史與文化研究院的教育史學科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是國家重點學科。我院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2人。多年以來,北師大教育史學科為全國眾多高校和教育科研機構培養了大批中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史學科的教學科研骨幹,為全國教育史學科和教育科學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教資乾貨 | 熟記以下外國教育重要代表人物
    在備考教師資格證時,由於文化差異等原因,很多同學對於外國教育史的掌握程度比起中國教育史,背誦和記憶的難度更大一些,所以今天小四對外國教育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進行概括總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1、誇美紐斯教育思想
  • 專家學者熱議「當代外國文學紀事(1980—2000)」叢書出版
    該項目由北京外國語大學王佐良外國文學高等研究院院長金莉主持,外語院系師生共同參與。這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在外國文學研究領域多年來完成的規模最大的科研項目之一,也是我國首套外國文學紀事叢書。日前,由北京外國語大學王佐良外國文學高等研究院與商務印書館聯合主辦的「當代外國文學紀事(1980—2000)」叢書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眾多專家學者參會並探討「叢書」內容,光明讀書會摘取其中部分精彩內容,供讀者品評。
  • 「二十世紀外國文學叢書」摘錄(封面集)
    「二十世紀外國文學叢書」摘錄(封面集)時間:2009-08-23 16:53:54 來源: 編輯:嚴彬 標籤:由外國文學出版社和上海譯文出版社在1980年代共同出版,這些作品可以了解二十世紀歷史的的變化、社會思想的演進以及各國文學本身的繼承和發展。封面設計為版畫風格,多為陶雪華、吳建興、於紹文、華勝虎等人所作,藏書者稱之畫本。出了十多年,到1990年代初告一段落,1990年代末又再版了部分作品,從1980年代初動輒五六萬冊,到1990年代只有三四千冊。
  • 社科專訪|正確把握外國文學研究與教學的實踐向度
    外國文學是高校文學院與外國語學院的骨幹課程之一。在當今網絡已廣泛普及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如何更高效地進行外國文學課堂教學?經典作家作品是「世界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如何對其加以鑑別認定?文學批評與文學理論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圍繞以上文學研究界較為關注的問題,筆者專訪了中國高教學會外國文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劉建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