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一回來我孫子就又不乖了也不好好吃飯,都是你給慣的!

2020-08-21 蕭曉媽媽日記

你沒有回來的時候,蕭曉摔倒自己就爬起來了從來不哭」;你沒有回來的時候,蕭曉摔倒喝完奶粉不用哄就自己睡著了(-_-) zzz;你沒有回來的時候,蕭曉自己坐凳子不用哄就把飯吃完了………都是你給慣的,你一回來脾氣就上來了……」婆婆絮絮叨叨的說著,好像我不回來的時候蕭曉就是個乖寶寶。我不回來寶寶更好帶些!

寶寶為什麼在媽媽面前愛撒嬌和做作呢?在寶寶眼裡媽媽是最有安全感的,十月懷胎母親和孩子的那種親密是與生俱來的!就算平時媽媽帶寶寶的時間會少點,只要媽媽在家寶寶還是會和媽媽最親。蕭曉被奶奶帶回老家去了,我們悄悄回去看她的時候,她的眼裡全是驚喜,我們回家以後就只讓爸爸媽媽抱,就不讓奶奶抱了。好像讓我要把欠她的抱抱全補回來一樣。

其實不是孩子喜歡哭,是孩子願意在最信任的人面前卸下面具,把自己最真實的展現出來。我小時候在親戚眼裡是個乖小孩,從不發脾氣,也不無理取鬧。但我在家裡還是會和爸媽頂嘴吵架。因為我知道爸媽是不會真的生我氣的。在家裡有時候也會特別懶,衣服,數據線……亂丟,因為也是知道自己不收拾爸媽肯定會幫忙收拾的。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把最好的脾氣和禮貌留給了我們生命裡99.999%的過客,卻是把自己最差最不堪的一面給了我們最親的人!孩子會在最親,最信任的人面前袒露真性情,孩子在媽媽面前撒嬌那是天性。

寶寶一看見我回來,喝完奶粉要睡覺的時候,就不睡了,就要讓我抱著她哄一會。是因為她覺得我平時陪她的時間太少了,想要用不睡覺來博得我的注意力。她也知道她要是不睡覺,我肯定會抱起來她哄她。針對我一回來她就鬧脾氣的這種情景,我認真分析並做了一下改善:

①忙完工作就趕緊回家,多陪陪她玩遊戲,帶她出門逛逛,讓她充分的感受到媽媽是愛她的。

②不定時的給她買小禮物,讓她覺得媽媽是重視她的。

③喝完奶粉睡覺前我會給她講個小故事,告訴她現在是睡覺的時間了,媽媽可以陪著你睡,但是大寶寶了媽媽不能再抱著你轉著睡了,你長大了媽媽抱著你轉著睡,媽媽會胳膊疼……她聽完我說的話,果然睡著了

④平時也會全家人一起陪她玩遊戲,讓她感覺到除了媽媽外,爺爺、奶奶、爸爸都是最愛她的人,可以完全信任!

⑤老人的體力有限,有時候不能長時間抱她,所以孩子見到媽媽就只想讓媽媽「抱抱」找安慰,因為媽媽的「抱抱」有安全感,並且視野寬廣。

孩子不適應媽媽去上班,有被拋棄的感覺,她從一出生就是我帶的多,突然不在家了,她就會不理解媽媽什麼不她了,是不是因為她不乖?然後就在家各種乖各種聽話,希望爺爺奶奶告訴媽媽自己是個乖寶寶,希望媽媽回來帶自己。所以媽媽回來以後就各種黏媽媽。

我是蕭曉媽媽一位90後全職寶媽,如果你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經歷就專注我吧!

相關焦點

  • 奶奶說:「你一回來,孩子就不乖了」,背後原因太扎心
    很少會哭鬧……我們前腳剛踏進家門,女兒乖乖的畫風立馬變了:吃個飯不餵不吃、老是粘著我們、一個不如意就發脾氣……奶奶看著孫女的樣子,一個勁的埋怨外加吃醋的說:「你一回來,她就不乖了」、「到底還是爸爸媽媽好」、「你們這是太慣她了」……怎么爸爸媽媽一回來,孩子就不乖了呢?
  • 「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娃不聽話都是媽媽錯?這「鍋」甩得有點冤
    於是,老人們就常對媽媽說「你一回來孩子就不乖了」、「孩子原本吃飯吃的好好的,你來了他就坐不住了」、「原本孩子挺老實的,你一回來她就撒嬌鬧人,還像小瘋子……」因為很多媽媽都清楚,自己不是慣孩子的人,也沒有故意讓孩子跟老人作對,心裡也是十分委屈。「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寶媽聽了這句話內心五味雜陳我朋友昨天晚上也遇到了這樣的事。她出差一周,昨晚剛剛到家,孩子一見到她,原本睡意朦朧的小臉,一下子就精神起來了。抱著媽媽大喊大叫,還吵著不睡覺,要讓媽媽陪自己玩。
  • 2歲孩子為什麼不看手機就不吃飯?別罵她!真相是:都是你慣的!
    最近有位媽媽問我:家裡的兩歲小孩子總是不吃飯,吃飯的時候總要看手機,飯送到嘴裡面死活不吞下去,怎麼辦呢?兩歲的孩子是怎麼會主動要看手機呢?我想絕大多數情況是大人給慣的。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讓孩子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安安靜靜地吃好你給的食物,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孩子並不會按照你的意願進行就餐。在這裡,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不看手機與不餵飯。
  • 「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別再讓媽媽背「鍋」了,是你不懂孩子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你不在家孩子吃飯吃得挺好,你一回來就不怎麼吃了。」「孩子跟著你這樣媽媽太鬧騰,跟我們在家時候可乖了。」「你不在孩子是乖寶寶,你一回家他就成了磨人精。」「這孩子最近真不聽話,肯定是他媽媽慣的。」各位寶媽,是不是沒有少聽過家裡人說這樣的話?
  • 「你一回來孩子就不乖」,媽媽聽了別委屈,這才說明娃很愛你
    文|文兒相信不少媽媽會有這樣的感受:辛苦上了一天班,下班後終於能和孩子一起待會兒,結果卻被帶娃的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說「孩子白天表現可好了,讓幹啥幹啥,怎麼你一回來他就各種鬧騰不配合」,言語裡含著責備,好像是媽媽寵壞了孩子
  • 你的孩子總是不好好吃飯,該怎麼解決
    吃飯問題,一直以來都是讓點心外婆頭大的事情。 按照家裡的分工,吃飯的問題歸外婆管,基本上就是餵和哄。繼續看他的塑料盒子。「乖,不吃你會餓的。吃完我們就吃MM豆。」「乖,再吃一口,你才吃了這麼一點點。」「不要。」
  • 孩子不好好吃飯,80%的原因是你管的太多了
    文/奕媽,原創文章,且看且珍惜。歡迎關注和轉載!孩子不好好吃飯,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但造成這種情況的「罪魁禍首」,其實很大責任在於家長。爺爺奶奶一邊餵飯,一邊給孩子看著iPad,當你下班看到這樣的場景時,氣不打一處來。孩子還理直氣壯地說:「不給看ipad我就不吃飯。」所謂戲源於生活,這就是很多家庭的真實現狀。
  • 「只要你在家,孩子就不乖!」背後的真相令人心疼
    沒想到,我一回家孩子就不聽話,又太黏又鬧騰了,連飯都不好好吃。而且一定要媽媽抱,其他人都不行.氣得婆婆總是跟我念叨:「你不在,吃飯吃得好好的,晚上洗個澡就去乖乖睡覺了!你一回來倒好,一天到晚哭哭啼啼!」我覺得委屈死了,我平常對孩子還蠻嚴厲的呀!怎麼孩子還有兩副面孔呢!
  • 孩子一看見你就鬧,都是你慣的
    我兒子一直是名懂事有愛的小暖男,但最近一段時間,發現他行為反常,只要看到我就是「媽媽抱抱我;吃飯的時候拍桌子踢腿,吵著喊媽媽餵我;媽媽給我讀書,媽媽陪我玩,如果沒能滿足他,尖叫撒潑,兼職就是魔王上身。每到這個時候,我媽就會衝過來吼到「他和我們在家從來不這樣,可乖了,你一回來他就嘰歪亂叫,都是你慣得」記得以前在知乎上看到兩條特別有趣的問答
  • 孩子奶奶說,媽媽在孩子就不乖,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朋友,豔蕊打電話哭訴,最近疫情在家,無法上班,她原本想好好的陪陪孩子,也讓婆婆休息一下,孩子奶奶天天幫忙看孩子,特別勤快,她和婆婆關係也挺好的,誰知長假在家這些日子她和婆婆的關係還不如以前了,難道想網上說的疫情考驗夫妻關係,不會也考驗婆媳關係吧?
  • 孩子總不好好吃飯,家長怎麼辦?「鯰魚效應」或能幫你解決問題
    張阿婆的兒子兒媳工作都很忙,平時都是她這個奶奶來帶小孫子,但這位小朋友可不好"伺候",尤其是吃飯這件事。這不是穗穗第一次碰到張阿婆追著孫子餵飯了,每次看到,她都不由得感慨:在以前的貧窮年代,孩子們能吃上飯就已經很高興了,現在的孩子吃得飽穿得暖,居然還不願意好好吃飯。
  • 即便是舉手之勞,我卻看不慣你的理所當然
    昨晚領導臨時請大夥吃飯,訂好的餐館離我們公司還不算遠。部門的人加領導一家三口共9個人,一輛小車坐不下,於是我和另外一同事的電動車就得各載一人。臨出發前,兩位坐小車的同事臨時不去了。我就跟那位要搭載我車的同事說:「要不你去坐領導的車,我的車技不是很好,再加上某某人開車特快,她領路的話我容易緊張。
  • 「我憑什麼要幫你媳婦帶孩子?」「媽,你是給兒子帶孫子」
    宋婷的婆婆便是如此,她與丈夫結婚時婆婆根本不同意,甚至放出話來,如果兒子堅持要娶宋婷,以後他們夫妻的任何事都別去麻煩她,她什麼都不會幫忙。後來,宋婷懷孕了,婆婆沒來看過她,等她生了一個健康的兒子,婆婆也只是到醫院看了一眼孫子。宋婷的月子是娘家媽媽伺候的,婆婆就像自己說過的那樣,真的不管他們。
  • 「最乖孫子」呆萌表情火了,坐著輸液讓爺爺睡床,看了都豎大拇指
    網友們看完視頻,了解事情真相後,都紛紛對小男孩的行為表示了讚許,為他豎起大拇指,還給他起了稱號——「最乖孫子」。3)爺爺對孩子的愛好孩子沒有因為爺爺的疼愛,就恃寵而驕,誰都不放在眼裡,反而懂得感恩,知道孝順,這足以證明,爺爺對孫子的愛是好的、正確的。
  • 媽媽,因為你在,我才不乖
    文/星媽,健康編輯說圖/來自網絡可能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由別人帶(包括長輩、保姆)則乖巧懂事,只要一見到自己,就開始「花式作妖」,瞬間從天使變成惡魔。其實寶寶的這種反常行為,正是其尋找安全感的一種表現,他的「不乖」,是因為安全感受到了威脅。而這種情況多見於3歲前的寶寶。
  • 「媽媽,乖,我一會兒就回來」
    「媽媽,你在家要乖,我一會兒就回來。」  「我想休學在家照顧她,可是又不想放棄學業。」劉交交說,11月5日,她把媽媽接到商丘,在學校附近租了個房子,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母親。  每天早上6時,劉交交起來做飯,餵母親吃過後,再去上課。算著時間,一下課,她就趕快跑回家伺候母親大小便。  現在,劉交交母親的智商與1歲小孩的智商差不多,誰都不認識。
  • 為什麼孩子個個都是「磨娘精」?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一位媽媽講:寶寶在我面前脾氣很大該怎麼辦?孩子從小都是這位媽媽自己帶的,直到兩個月前她想要重新去工作,就把孩子交給了奶奶。但之後每次回去奶奶就會說:她不在家的時候孩子特別乖,只要她一回來孩子就特別不聽話。
  • 奶奶給5歲孫子餵飯,爺爺在旁提供「星級服務」,寶媽:我不好管
    小孩子不好好吃飯,總需要家長端著碗跟在身後追著喂,這種情況在現實中也是比較常見的。這個寶寶的爺爺奶奶,經過長期的試驗,也研究出了一套,終於能夠穩住孫子,在吃飯時不亂跑的方法。只見爺爺拿來手機,打開孫子最愛看的動畫片,然後捧到孫子眼前,孫子看到動畫片瞬間就乖了。
  • 「你一在家,孩子就不聽話」,慣壞孩子這口黑鍋,媽媽還得背多久
    媽媽不在家孩子啥都好,一回來生活規律都亂套…… 明明是對孩子投入時間最多,對孩子最用心也最累的人,可最後全家人都指著鼻子怪你:「慈母多敗兒」! 每次回家一打開女兒臥室的房門,女兒都會驚喜地撲過來:「哇!媽媽回來了。」 然後纏著媽媽又是聊天、又是講故事,又是玩鬧…… 一到這個時候,外婆氣就不打一處來,一遍遍地催:「你還讓孩子睡覺嗎?你不在家,孩子9點準時睡覺,不知道多聽話,你一回來孩子就鬧起來沒完。」
  • 七月與安生,你可以不乖
    之後的很多年,安生帶著乖巧的七月,做著她不去做的事情,兩個人踩著彼此的影子,像一個人的正反兩面,直到遇到家明。在那個廟宇,當家明抓住安生,七月明白這個自己愛著的男人可能沒那麼喜歡自己,她把自己偽裝起來,裝作一切都沒發生的樣子。安生選擇了離開,而七月為自己不夠愛安生而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