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大白菜之前的百菜之王

2020-12-18 騰訊網

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歡迎收聽玉米熊放學小報,今天是2019年11月13日星期三,這裡是玉米實驗室。

葵,大白菜之前的百菜之王

大家好,我是作者史軍的代班播報員巧克力愛巧克力,今天的要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古詩的故事。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漢樂府《長歌行》

詩詞釋義:園中的葵菜鬱鬱蔥蔥,葉子上清晨的露水正等著被太陽曬乾。

毫無疑問,在今天中國的菜攤上,大白菜就是霸主。不管是是在寒冬臘月,還是在酷熱三伏,無論是在酸菜汆白肉的鍋裡,還是在開水白菜的碗裡,還是總能見到大白菜的身影。不過,大白菜真正稱霸中國人的餐桌只有短短800年的時間,而在它之前就有一種被尊稱為百菜之王的蔬菜,那就是葵。

此葵非彼葵

關於葵有很多詩句,最出名的就是漢樂府《長歌行》中的「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很多朋友讀到這裡的時候,腦海裡浮現出現來的畫面大概是,整整齊齊排列的向日葵,每個花盤都朝著太陽敬禮。

在很多對古詩詞的解讀中,都把這句詩當做是向日葵原產於中國的證據。還有人搬出了了杜甫的詩句加以佐證,在這首詩裡面,杜甫寫到「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這裡面的葵恰恰與太陽聯繫在了一起,於是很多人確信在唐朝之前,中國人就已經開始種植向日葵並且把這些作物寫在詩句當中了。

可是除了瓜子,我們從來都沒有吃過向日葵做成的菜啊,別說把向日葵的葉子當菜吃,那毛乎乎的粗糙葉子就是用來包粽子也不合適啊。真相只有一個:這些詩裡寫的葵都不是向日葵。

在明朝之前的畫作中,壓根就沒有向日葵的形象。向日葵的老家在南美洲,直到哥倫布在500多年前發現新大陸之後,才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

至於說杜甫詩句中說的葵藿大概指的是葵和藿香這兩種植物,雖然它們沒有像向日葵那樣太陽模樣的花盤,也不像向日葵那樣會隨著太陽移動轉頭,但是它們都是喜歡陽光的植物,這也是它們的生活習性,杜甫的詩句講的其實是這個道理。

問題來了,如果不是向日葵,那真正的葵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葵是土生土長的菜

如果我們看到葵的花朵,就會很容易明白,它們與向日葵沒有關係。葵的花只有一個小拇指甲蓋大小,有著粉白色的五片花瓣,中央還有一個滿是花粉的花蕊柱子,一堆堆雄蕊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套筒,套在了雌蕊身上。這是錦葵科植物的典型特徵,我們身邊的木槿,扶桑和蜀葵都有這樣特別的花朵結構。只不過,這些植物主要為我們提供的是裝扮生活的花朵,而不是炒菜鍋裡的蔬菜。

今天,中國人的餐桌上已經很少見到葵的身影,但是我們只要把時間線拖回到唐朝之前,就會發現這種蔬菜才是當仁不讓的百菜之王。

中國人種葵吃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那個時候中國人就開始煮葵菜湯了。《詩經》中就有關於葵的描寫——「七月烹葵及菽」。菽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大豆了,大豆至今都是中國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把葵和大豆並列在一起,這種菜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在元代的《王禎農書》中就寫了,「葵為百菜之王」,並且記錄了葵的很多種吃法,包括涼拌,做湯,煮菜粥,這都說明葵是當時中國人的當家菜。

說了這麼多,肯定有同學會問,葵這麼重要,那它們好吃嗎?

黏糊糊的不是鼻涕

我第一次吃葵菜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這東西黏糊糊,滑溜溜,有點像鼻涕。但是注意了,葵的黏液可不是鼻涕,鼻涕黏是因為含有蛋白質,而葵那黏糊糊的汁液主要是多糖。

所謂多糖是相對於果糖和葡萄糖,以及蔗糖來說的。簡單來說,這世界上所有的糖都可以看做是不同數量的葡萄糖分子手拉手組成的,只是不同糖分子的葡萄糖分子數量不一樣,拉手的排隊方式也不一樣而已。

葵菜裡的多糖不能被我們的的腸胃消化吸收,但是它們有自己獨特的功能。一方面,多糖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保證消化系統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成為腸道細菌的食物,阻止有害細菌入侵。

從這個角度看,多糖豐富的葵倒是真是符合現代人的飲食需求,吃多了大魚大肉之後,來點健康的葵菜,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有機會的話,不妨去嘗嘗這些古老又年輕的健康蔬菜吧。

這裡是玉米實驗室,每天一張放學小報。

小電影

泰國堅持夢想勵志廣告《越愛的,越要努力》

相關焦點

  • 低調的白菜,為何被稱為「百菜之王」?
    白菜,陪伴中國人已有七千年之久,並被國人親切地稱為「百菜之王」。中國近代繪畫大師齊白石甚愛它,並為它作畫。有一幅寫意的大白菜圖,畫面上點綴著幾顆鮮紅的辣椒,並題句說:「牡丹為花中之王,荔枝為百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蔬之王,何也。」  關於白菜的記憶有許多,可最難忘的不過是在冬天姥姥做的水煮白菜。
  • 葵菜被稱為「蔬菜之王」,後被白菜取代,如今少有人種,啥原因?
    我國古代的「百菜之王」並非白菜,而是它!了解白菜歷史的朋友們就知道,白菜在我國的種植歷史並不久,也就是七八百年之久。其實在此之前,種植最多、面積最廣的一種蔬菜是葵菜,它在我國迄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種植和食用歷史了,並且還被稱之為「蔬菜之王」。關於葵菜,在我國古代的很多史書和文學作品中都有記載,其中最早的要是《詩經》了,當時就把它稱為「五菜之首」。
  • 鍾治德原創《葵菜之根》
    葵即葵菜,華夏蔬菜的元老,也就是而今川渝、雲貴、兩廣以及兩湖地區尋常的冬莧菜,古人稱為百菜之王,味尤甘滑。《齊民要術》中葵列為蔬菜首篇,《本草綱目》尊崇葵菜「五菜之主」。五菜是指葵、韭、藿、薤、蔥。《靈樞·五味》說:「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葵菜最早見於《豳風·七月》:「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 用大數據說話:哪種蔬菜是古代的百菜之王?網友驚嘆:居然是它!
    葵菜,如今出現在各大超市的貨架上。不知道的還以為它是網紅菜,其實它在蔬菜王國裡稱得上老資格了,今天的出現不過是重出江湖。葵菜的輝煌過去你知道嗎?一、五菜之首、百菜之王的榮譽稱號如果古人也愛涮火鍋的話,那葵菜必是首選。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咱們用大數據說話。古人有「五菜」的說法,包括「葵、韭、瞿、蒸、蔥」。
  • 農村一種古老的蔬菜,曾是「百菜之王」,很少人吃過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國內一種古老的蔬菜,曾是「百菜之王」,很少人吃過。 蔬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綠色蔬菜更是當下那些對生活有講究的人的追求。於是每到春天的時候總有人跑到農村去挖各種美味的野菜。曾經只有農民或者窮人才吃的野菜,在當下可都是非常搶手的香饃饃呢。農村常見的野菜有魚腥草、艾草、鴨兒芹、馬蘭等等,這些在當下城裡都十分受歡迎。
  • 臘月煮粥是一絕,其它時節拿來餵豬,曾是「百菜之王」,可惜了
    導讀:它是「百菜之王」,食用超過2000年,明清淪為野菜,為啥沒人吃了 在古代的時候,野菜可是好東西,它可以調節口味、果腹救急,很多吃不起飯的窮人都是靠野菜度日的。在當今的社會,野菜也是好東西,因為野菜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很多野菜口感很好,所以現在人們吃野菜更喜歡它自然的味道。
  • 葵菜當了2000年蔬菜之王,還能治男性一隱疾,為啥現在沒人吃了?
    記得小時候,家裡還偶爾會吃葵菜,長輩說這是「冬寒菜」,我們多用這種菜的嫩葉和莖稈來煮湯或者粥,它本身含有的黏液,吃起來滑膩肥嫩,味道很好。後來長大,才知道這種菜就是大名鼎鼎的葵,為啥說它大名鼎鼎,因為從周朝到明朝,前後大約2000年時間裡,葵菜都是百菜之主。
  • 鄉下一種歷史悠久的植物,在古時候是我們的主菜,學名叫做葵菜!
    不過在明清之前,佔據中國主要素菜食譜的,可不是大白菜,而是一種名叫葵菜的蔬菜!葵菜在中國歷史悠久,在農耕社會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西周時期,陶淵明詩句中「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的葵指的就是葵菜,而不是什麼向日葵!
  • 農村一種常見野菜,人稱「百菜之王」,味道好吃人們常用它養生
    導讀:農村一種常見野菜,人稱「百菜之王」,味道好吃,種一次吃幾個月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可以說對各種野生植物都比較熟悉,尤其是經常採摘食用野菜和野果,更是了如指掌。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種古老的野菜,它早在漢代以前就已經成為人類的蔬食,至今依然很受人們的青睞,這種野菜就是葵菜。葵菜的特徵:葵菜在農村並不罕見,也有人稱它為冬寒菜、滑菜、冬宛菜、薪菜等,根據各地的習慣來區分,叫法自然就不同。
  • 漫談冬寒菜:誰說葵菜不如蓴?
    我靈機一動,以劼人先生所記烹葵之方烹之,蕎葉清香略有酸味,米湯醇和,口感大佳,我與妻爭食一小湯鍋而盡,抬頭相視一笑。跟辦公室一大姐說及這件趣事,她頗稱讚我的「相機行事」,她還對冬寒菜稀飯的做法進行了指點,說不但米湯葵菜要放鹽,就是冬寒菜稀飯也要放鹽,待冬寒菜稀飯熟時略加豬油和鹽,味道會更佳。
  • 中國人說「百菜不如白菜」,西方人說它才是「百菜之王」,能治病
    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道家常美食,他被西方人稱之為百菜之王,一起來看看吧。中國人自古講究食療,認為很多食物經常食用就可以治病,這也許是中國幾千年來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吧,中國自古有一句古話叫,百菜不如白菜,可見白菜的營養價值之高,雖然白菜便宜,但是營養卻不容小覷,是我們老百姓家中最常見的一道蔬菜,除了白菜還有蘿蔔,有些中國人用蘿蔔就可以治病,比如風熱感冒,熬些蘿蔔水,喝了就能讓嗓子發炎變好,這也是小編的親身體會。
  • 它是「百菜之王」,維C是蘋果2倍,常吃美白瘦身,才1塊錢1斤
    它是「百菜之王」,維C是蘋果2倍,常吃美白瘦身,才1塊錢1斤!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齊白石老先生有一副寫意的大白菜圖,齊老並在上面題句:「牡丹為花中之王,荔枝為百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蔬之王,何也。」從此以後,大白菜便被稱為「百菜之王」。
  • 農村這種野草,被稱為「百菜之主」,可惜很多人卻不知道它的用處
    今天介紹的是在田間地頭很常見的一種野菜,它就是葵菜 又名冬葵,民間稱冬莧菜或滑菜。屬錦葵科植物。李時珍說:"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種之者頗鮮"。王幀 《農書》說:"葵為百菜之主,備四時之饌,本豐而耐旱,味甘而無毒,供食之餘可為菹臘(鹹乾菜),枯枿[niè]之遺可為榜簇,子若根則能療疾"。此菜中國各地有野生,根、花及種子,均入藥。
  • 酸菜簡史:一酸解千憂,一菜融百味,東北酸菜是鄉愁
    一是《詩經》中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的描述,大概意思是田中種有蘿蔔,田邊種有雜瓜。剝了蘿蔔醃了瓜,都獻給皇祖。其中,有的古文字學者認為「瓜」可能泛指蔬菜,那「醃瓜」可就包括醃製大白菜了,這可以認為是對酸菜最早的記述。對此,筆者認為有牽強附會之感,生拉硬套之嫌。二是《周禮》中說:饋食之豆,其實葵菹(zū)。
  • 冬儲大白菜曾是冬天消費菜的主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清朝還是宋朝
    冬儲大白菜曾是我國百姓冬天消費菜的主力,這情況從何時開始?相信很多小夥伴們在冬天都很喜歡吃大白菜,而大白菜也是冬季消耗的主要菜類,但是到了冬季,大白菜並不能生長,所以菜農們只有把大白菜收割起來,然後放在自家來進行儲存,當需要吃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了,這種情況在我國古代就開始了,但是是從何時開始的呢,下面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 百菜不如白菜!這兩種大白菜的做法,讓你可以多吃兩碗飯!
    百菜不如白菜!這幾種大白菜的做法,讓你可以多吃兩碗飯!大家好,這裡是愛美食的yu,又跟大家見面了。最近天氣是越來越寒冷了,寒風也是不停的吹,除了感覺非常的寒冷之外,寒風對我們的皮膚也是有著很大的傷害,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補充營養。
  • 酸菜簡史:一酸解千憂 一菜融百味 東北酸菜是鄉愁
    一是《詩經》中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的描述,大概意思是田中種有蘿蔔,田邊種有雜瓜。剝了蘿蔔醃了瓜,都獻給皇祖。其中,有的古文字學者認為「瓜」可能泛指蔬菜,那「醃瓜」可就包括醃製大白菜了,這可以認為是對酸菜最早的記述。對此,筆者認為有牽強附會之感,生拉硬套之嫌。二是《周禮》中說:饋食之豆,其實葵菹(zū)。根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菹,酢(cù)菜也。
  • 「百菜不如白菜」,大白菜這樣做,湯鮮味美,比大魚大肉更受歡迎
    「百菜不如白菜「,大白菜這樣做,湯鮮味美,比大魚大肉更受歡迎!飯店38元一份的大白菜,自己動手做,只需要5元,實惠好吃更放心!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哈嘍,大家好!俗話說:百菜不好白菜;霜降一過,大白菜愈加的清甜,價格也一路走低,真正的「白菜價」,但營養也一點不失大魚大肉,也比大魚大肉更深受大眾喜歡。「魚生痰,肉生火,蘿蔔白菜保平安」,這老話是一點點也不假,任你家多麼富足,多麼有錢,就算天天魚肉不斷,但也少不了白菜蘿蔔的陪襯。
  • 天冷吃此菜正是時候,人稱「百菜之王」,對腸胃好,包餃子特香!
    導語:天冷了,吃此菜正是時候,被稱為「百菜之王」,用來包餃子特香!進入10月份後,天氣變得越加涼爽了,很多地方更是感覺好像一夜之間入了冬,在家看電視都要裹著毯子才不會冷,我朋友圈裡北方的朋友較多,很多朋友都開玩笑地說:可不可以申請提前供暖?
  • 農村常常吃的葵菜,沒想到還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利尿的功效
    葵菜,是一種農村常見的野菜,也有人叫冬寒菜、滑菜、冬宛菜等等,它是一種錦葵科的植物。王幀在他的著作《農書》中評價,「葵為百菜之主」,還說到它既能直接吃,還能做鹹乾菜,根和種子還能入藥治病,體現出葵菜的各種用途。雖然現在葵菜多為野生,但記得小時候家裡還會種植葵菜,煮湯也蠻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