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菜被稱為「蔬菜之王」,後被白菜取代,如今少有人種,啥原因?

2021-02-17 鄉村專刊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鄉村專刊」,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現在北方地區已經開始家家戶戶曬白菜了,這個時候去到北方的農村,就會看到很多人家的院子裡,馬路兩邊的人行道上都曬滿了成片的白菜。白菜作為一種最為常見的蔬菜,它在冬季的時候更是成為了北方人食用頻率最高的蔬菜。

在前十幾年,家家戶戶甚至要購買數百斤的新鮮白菜,然後屯起來在冬天慢慢的吃。為何北方人如此愛吃白菜呢?在民間白菜可有著「白菜之王」的稱號,甚至還有農諺「百菜唯有白菜好」。那大家可知道,在我國最早的白菜之王並不是白菜,它是後來被白菜取代了。

我國古代的「百菜之王」並非白菜,而是它!

了解白菜歷史的朋友們就知道,白菜在我國的種植歷史並不久,也就是七八百年之久。其實在此之前,種植最多、面積最廣的一種蔬菜是葵菜,它在我國迄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種植和食用歷史了,並且還被稱之為「蔬菜之王」。

關於葵菜,在我國古代的很多史書和文學作品中都有記載,其中最早的要是《詩經》了,當時就把它稱為「五菜之首」。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葵菜了,種植葵菜的也很少了,不少地區葵菜已經淪為了一種野菜。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它可是老百姓吃得最多的蔬菜。

葵菜的「百菜之王」美稱被白菜取代!

可是到了宋元時期,白菜就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快速取代了葵菜「百菜之王」的稱號。究其原因,也還是比較好理解的。

首先是白菜比葵菜要更耐寒冷。歷史記載到了宋元時期,我國的氣候發生了巨大變化,進入到了「小冰河期」,也就是氣溫更低了。而白菜是一種很耐寒的蔬菜,這方面要比葵菜更有優勢,所以開始大規模種植白菜。

其次是白菜的產量更高。白菜是一種種植簡單,產量且很高的蔬菜。一般管理得當,它的畝產量可以達到一萬斤,甚至更高。可是葵菜這方面就要遜色不少了,能達到畝產3000斤就是高產了。

再次,白菜更耐存儲。雖然葵菜是可以一年四季種植的,秋季有秋葵,冬季有冬葵,春天也能種植,可是卻不耐存儲。而白菜則不一樣了,它非常耐存儲,並且水分很足,幾個月也不會壞,可以保障整個冬季都有蔬菜可吃。

最後,白菜口感更好,男女老少都喜歡吃。相比於葵菜,白菜的口感方面要更突出一點。現在很少有人種植葵菜,僅在湖南、湖北等地區少量種植,多地已經淪為野生的了,就是因為口感不佳。

結束語

葵菜在我國的食用歷史雖然悠久,還有超2000年蔬菜之王的美稱,但還是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被白菜取代了。可是這並不能否定葵菜的營養價值,它的營養還是很豐富的,並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能清熱解毒、滑腸通便、止咳化痰等。像冬季吃火鍋的時候,葵菜就是很不錯的配菜。各位朋友們,你們喜歡吃葵菜嗎?

麻煩點下【在看】

讓更多人因你而受益👇👇

相關焦點

  • 葵菜當了2000年蔬菜之王,還能治男性一隱疾,為啥現在沒人吃了?
    在《詩經·豳風·七月》中,有一句說「七月烹葵及菽」。《四民月令》和《齊民要術》中也曾記載:「正月可種葵,六月六日可種葵,中伏後可種冬葵」,這裡面的葵,即葵菜,周朝時便是宮廷御用的蔬菜,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冬葵籽顯示,先秦時葵菜也是人們主要食用的蔬菜之一。
  • 低調的白菜,為何被稱為「百菜之王」?
    白菜,陪伴中國人已有七千年之久,並被國人親切地稱為「百菜之王」。中國近代繪畫大師齊白石甚愛它,並為它作畫。有一幅寫意的大白菜圖,畫面上點綴著幾顆鮮紅的辣椒,並題句說:「牡丹為花中之王,荔枝為百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蔬之王,何也。」  關於白菜的記憶有許多,可最難忘的不過是在冬天姥姥做的水煮白菜。
  • 曾是五菜之主,被白菜擠走後,李時珍把它歸為草類,如今鮮有人知
    家無塵雜時,人便有餘閒,趁此好時機,村娃來給大家分享關於種植、養殖和村民們茶餘飯後的那些事兒。本篇文章的主題是:曾是五菜之主,被白菜擠走後,李時珍把它歸為草類,如今鮮有人知。我們通常所說的歷史,就是國家更朝換代的歷史,而在這歷史中細分出來,幾乎萬事萬物都自己獨特的演變歷程,蔬菜的演變歷史就其中的一環。
  • 曾是「百菜之王」,卻一度淪為野菜,如今農村有人種,城裡難買到
    冬寒菜這個名字一出,估計許多朋友都是一頭霧水,這是個什麼菜,怎麼從來沒有聽過,但在很久以前,冬寒菜的名氣可不小,幾乎是人盡皆知,因為它曾是「百菜之王」,在我國,冬寒菜的種植歷史非常的久遠,最早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商周時期,最早對它的記載是在《詩經》之中,因為容易種植的原因,當時的人們對冬寒菜十分推崇。
  • 葵,大白菜之前的百菜之王
    葵,大白菜之前的百菜之王 大家好,我是作者史軍的代班播報員巧克力愛巧克力,今天的要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古詩的故事。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 鄉下一種歷史悠久的植物,在古時候是我們的主菜,學名叫做葵菜!
    鄉下植物眾多,由遠至近幾乎都能看見植物的蹤影,有些純粹是野生植物,而有些是農民朋友自己種植的蔬菜水果糧食。如今白菜在鄉下人的田地中,佔據著一個很重要的位置,畢竟便宜且生長速度快,營養價值也不錯,是大部人喜歡的一種蔬菜!
  • 用大數據說話:哪種蔬菜是古代的百菜之王?網友驚嘆:居然是它!
    葵菜,如今出現在各大超市的貨架上。不知道的還以為它是網紅菜,其實它在蔬菜王國裡稱得上老資格了,今天的出現不過是重出江湖。葵菜的輝煌過去你知道嗎?一、五菜之首、百菜之王的榮譽稱號如果古人也愛涮火鍋的話,那葵菜必是首選。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咱們用大數據說話。古人有「五菜」的說法,包括「葵、韭、瞿、蒸、蔥」。
  • 葵菜,我國最古老的蔬菜
    葵、薤、蔥、藿、韮,為我國最古老的五大蔬菜,春秋戰國時就有大面積種植。其中的葵,就是冬漢菜。而產量最高又易種植的冬漢菜,卻在明清以後,因外國蔬菜的大量引進種植,退出了人工栽培,漸漸成為田邊土角的野生蔬菜和房前屋後的花卉。葵,作為古老的葉菜,在古代佔有很重要地位。
  • 古人常用蔬菜五菜之首,又是聖人君子的象徵,如今常見蔬菜沒有它
    在《齊民要術》卷三中,種葵排在第一位,可見在古代,葵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蔬菜。又該書是北魏高陽太守賈思勰所著,是北方的農書,所以在古代,葵也應該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但是現在大家所知的只有「向日葵」「秋葵」等,對於「葵菜」卻所知甚少,甚至許多人沒有見過葵。「按今世葵有紫莖、白莖二種,種別復有大小之殊。
  • 鍾治德原創《葵菜之根》
    葵即葵菜,華夏蔬菜的元老,也就是而今川渝、雲貴、兩廣以及兩湖地區尋常的冬莧菜,古人稱為百菜之王,味尤甘滑。《齊民要術》中葵列為蔬菜首篇,《本草綱目》尊崇葵菜「五菜之主」。五菜是指葵、韭、藿、薤、蔥。《靈樞·五味》說:「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葵菜最早見於《豳風·七月》:「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 農村一種古老的蔬菜,曾是「百菜之王」,很少人吃過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國內一種古老的蔬菜,曾是「百菜之王」,很少人吃過。 蔬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綠色蔬菜更是當下那些對生活有講究的人的追求。於是每到春天的時候總有人跑到農村去挖各種美味的野菜。曾經只有農民或者窮人才吃的野菜,在當下可都是非常搶手的香饃饃呢。農村常見的野菜有魚腥草、艾草、鴨兒芹、馬蘭等等,這些在當下城裡都十分受歡迎。
  • 一年採收7次,古代被稱為「百菜之主」,如今淪為野菜少有人吃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農村最多的一定是各種各樣的野菜了,今年年初的時候因為特殊原因只能呆在家裡,每天都會出門和媽媽一起去野外挖野菜,在北方地區春天的野菜品種不多,主要以芥菜、播娘蒿為主。這些野菜是春天難得的美味,不管是煎餅還是煮湯都特別鮮美。
  • 漫談冬寒菜:誰說葵菜不如蓴?
    因為好的蔬菜固然有,由外方移植而來,能繁衍而不十分變劣的也多,又因天時地利人工,使若干蔬菜的產期也長,可是到底不能封它為蔬菜之邦者,以外方還有許多出類拔萃的好蔬菜,而它卻還沒有也。例如江南的蓴菜,豈是我們的冬寒菜——又名葵菜——所能匹敵?營盤蘑菇,豈是我們的三塔菰、大腳菰所可期望?
  • 白菜蘿蔔各有所愛,論中國早期蔬菜種植技術發展
    中國已發掘的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如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出土有大量的瓠和菱角,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中出土有菱角和甜瓜籽等,說明當時已知採集這些植物食用。甘肅秦安大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和西安半坡遺址出土有蕓薹屬(可能是油菜、白菜或芥菜)種子,說明有些地區在七八千年前已開始栽培蔬菜。到了西周和春秋時期,《詩經》中有不少有關蔬菜的詩句,反映當時有了專門栽培蔬菜的菜圃同時還在春夏兩季將打穀場地耕翻後用來種菜等。
  • 在繁榮的南宋,江南的農業有何發展,古人的餐桌上究竟有什麼呢?
    二、南宋時期蔬菜種類的繁盛 在聊完了當時江南地區的主食之後,我們再來看一下當時的百姓們都在食用什麼蔬菜。在中國歷史上,最早被人們食用的蔬菜為葵菜,其在漢代時就成為了食用範圍最廣的蔬菜。不過隨著南宋時期蔬菜種植技術的發展,這種古老的蔬菜逐漸淡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新的"百菜之首"正在取代其領導地位。
  • 這個菜被稱為「蔬菜之王」,好吃又營養,1塊錢1斤,常吃對牙齒好
    這個菜被稱為「蔬菜之王」,好吃又營養,1塊錢1斤,常吃對牙齒好!一年四季中我比較喜歡的季節就是夏季和冬季;因為夏季有很多的蔬果可以吃,在家裡面吹著空調,吃著水果,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啊!所以,還有另一個原因是:我非常喜歡下雪;如果讓我在這兩個季節中選一個的話,我應該會選擇夏季,因為夏天的應季蔬果是真的多啊,反正一切都是離不開吃的啊!品嘗夏天裡豐盛的果實的時候,大家可不能少了這個菜啊!這個菜被稱為「蔬菜之王」,好吃又營養,1塊錢1斤,常吃對牙齒好!
  • 臘月煮粥是一絕,其它時節拿來餵豬,曾是「百菜之王」,可惜了
    導讀:它是「百菜之王」,食用超過2000年,明清淪為野菜,為啥沒人吃了 在古代的時候,野菜可是好東西,它可以調節口味、果腹救急,很多吃不起飯的窮人都是靠野菜度日的。在當今的社會,野菜也是好東西,因為野菜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很多野菜口感很好,所以現在人們吃野菜更喜歡它自然的味道。
  • 沾土能活的「報霜花」,塊莖吃法不定,但如今卻很少人種,啥原因
    沾土能活「報霜花」,塊莖吃法不定,但如今卻很少人種,啥原因?農民朋友有時會依據某些植物的開花、出葉或者青蛙叫時等來安排農事活動,這是長期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結合某些特殊的植物生長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例如桃花開就要開始育秧苗了,青蛙晚上開始哇哇叫時很多蔬菜品種要播種了。但是到了秋季,只要有一種花開時,就要開始挖紅薯進窖了,因為這種花開後十天左右就會霜的天氣。這種花是沾土就能夠活的菊芋花。
  • 白菜——菜中之王
    美顏指數:★★★食材小辭典:白菜,又名大白菜、小白菜、結球白菜、不結球白菜、百財,是一種十字花科蕓薹屬葉用蔬菜,主要產於我國北方,十九世紀傳入日本、歐美各國。白菜味甘、性平、無毒,具有通利腸胃、除胸煩、解酒毒的功效,營養價值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