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簡史:一酸解千憂,一菜融百味,東北酸菜是鄉愁

2020-12-19 海東青奉天

冬至初啟,數九漸深。在遼闊的中國東北,酸菜獨特的香氣正瀰漫在千家萬戶的鐵鍋裡,並愈發濃鬱。中國人傳承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用吃的方式來繼承,但追求更高境界的我們,不能吃吃就算了。那麼作為冬季美味的酸菜,有著怎樣的家史呢?

酸菜兩大流派 一中一外

我們這裡說的酸菜採取狹義概念,主要指用大白菜或者圓白菜醃製的發酵食品。在世界範圍內,主要有兩大流派一個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的亞洲酸菜,一個是以德國為代表的歐美酸菜。總體上,中國酸菜盛行於東北、西北,常見於南方各省及港澳臺地區,但東北酸菜的製作、味道、吃法獨樹一幟與其他酸菜截然不同,被公認為是酸菜中的傑出代表;德國酸菜則常見於德國和美國的威斯康辛州,一般與肉類產品如香腸或德國豬腳搭配,也常被用來製作魯賓三明治。但相比而言,中國酸菜蓋世無雙,東北酸菜更勝一籌,要不然德國總理默克爾也不會在瀋陽吃了雙人份的酸菜。

此酸菜非彼酸菜

有很多文章指出類似於東北做法的酸菜,早在幾千年前的漢族中就有了,引經據典的依據主要有如下幾個。一是《詩經》中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的描述,大概意思是田中種有蘿蔔,田邊種有雜瓜。剝了蘿蔔醃了瓜,都獻給皇祖。其中,有的古文字學者認為「瓜」可能泛指蔬菜,那「醃瓜」可就包括醃製大白菜了,這可以認為是對酸菜最早的記述。對此,筆者認為有牽強附會之感,生拉硬套之嫌。二是《周禮》中說:饋食之豆,其實葵菹(zū)。根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菹,酢(cù)菜也。酢就是變酸、腐敗的意思(日語裡的「醋」就寫作「酢」),菹應該指的就是今天的酸菜。《周禮》另外還提及了七菹是指「韭、菁、茆、葵、芹、箈、筍」七種蔬菜,這些菜在先祖手裡都是酸菜的原料。對此,筆者認為此記載更像是醃鹹菜,缺乏發酵用鹽、發酵這些酸菜本質特徵的描述,缺乏有力支撐,不足為證。三是北魏的《齊民要術》,詳細介紹了用白菜(古稱菘)等原料醃漬酸菜的多種方法,將葵菜、菘菜、蕪菁、蜀芥等青菜,放入很鹹的鹽水裡洗淨,納入甕中,然後把洗菜的鹽水澄清,再將澄清的鹽水倒入甕中,直到鹽水將菜淹沒後再蓋上蓋子,貯存一段時間後,即可食用。對此,筆者認為較為可信,相似度很高,但值得推敲的是,北魏是鮮卑人建立,其興起於大興安嶺一帶,牧獵為生,不同於農耕漢族,不能代表南朝漢族地區。

綜上,筆者認為生活在溫暖地區,以農耕為主的漢族人,即使誕生了酸菜,也是類似於現在四川一帶醃製幾日便可使用的泡菜,其製作、風味、發酵等特性均於東北酸菜(包括西北、內蒙一帶)迥異,東北酸菜的本質是低溫長期發酵,這是奠定其江湖地位的根本。那麼東北酸菜起源於哪裡呢?

氣候地理環境孕育東北酸菜

由於缺乏文字記載、史料支撐,東北酸菜的起源雖然難以考證,但是通過其傳統製作方法,不難分析出東北酸菜與白山黑水的氣候條件和風起雲湧的牧獵(有別於遊牧)民族息息相關。首先從原料上來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起碼可以追溯到金代,在東北地區(包括內蒙東北部)就已經普遍種植大白菜,畢竟契丹人、女真人不同於蒙古人基本上以肉為主食,他們除了打獵、放牧,也發展畜牧業、種植業,光吃肉不吃菜,難以消化,蒙古人、藏族人喝磚茶,契丹人、女真人吃蔬菜;其次從氣候條件來看,東北地區冬季長達半年(氣候那時沒變暖),二十年前,在東北冬季蔬菜仍是白菜、土豆、蘿蔔、大頭菜,民間儲存方式主要是挖地窖,但非常容易腐爛,味道也會變化,相比來講,中原一帶,儲存白菜放在室外就可以,不用另尋良策,但相傳女真人偶然間發現大白菜、鹽和水放在一起,會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變成可以長久保存的人間美味,於是酸菜的做法流傳開來。再有從製作方法上,東北酸菜別具一格,主要製作方法分為生醃和熟醃兩種,所用原料極為簡單,備好菜缸、石頭,一層白菜、一層鹽,加水低溫發酵約40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酸爽之味悠然而出,與之相比,德國酸菜暫且不論,中國其他各地的泡菜均與此不同,自然條件下發酵40天泡菜已成朽物。

一酸融百味 一醉解千愁 難忘是鄉愁

因此,東北酸菜的獨特性,根本上說源於其寒冷的自然環境,衍生出簡而易學的製作工藝,與其最為接近的當屬地理環境接近的朝鮮、韓國(泡菜)酸菜,平心而論,朝鮮、韓國將以大白菜為主料的泡菜,推向了豐富化、精緻化,很多種類的泡菜已失去酸菜的本來面目,已經另起爐灶,自成一體。如果有機會,大家可以到瀋陽的張氏帥府,問問過去張大帥府上冬天要醃多少酸菜才夠吃,反正我記得小時候,三口之家少說得醃二百斤大白菜。近三年年來,東北人遍布全國乃至世界,流傳開來的不光是骨子裡的幽默,還有口頭上常念叨的那股帶著酸味的鄉愁,每到長空飄雪,不僅心頭總會湧起酸菜湯的勁爽,鼻腔裡仿佛也充滿酸菜白肉的濃香,再配上56度的高粱燒,那真是一酸融百味,一醉解千愁,什麼房貸、車貸、套路貸,都扯犢子不如一口大酸菜!

酸菜經典吃法 強烈推薦四種

第一個:酸菜燉大骨血腸,沒有血腸大打折扣。

第二個:酸菜燉羊腿,清真極品,強烈推薦。

第三個:滿族酸菜烏拉火鍋或者銅火鍋。

第四個:酸菜油梭子(油支嘍)餃子,用豬肉代替也可以。

當然,各花入個眼,東北酸菜不可能人人喜歡,各地酸菜均有其獨到之處,因此在酸菜的家族才生生不息,歡迎留言,說出您家鄉的酸菜有何特點?

相關焦點

  • 酸菜簡史:一酸解千憂 一菜融百味 東北酸菜是鄉愁
    酢就是變酸、腐敗的意思(日語裡的「醋」就寫作「酢」),菹應該指的就是今天的酸菜。《周禮》另外還提及了七菹是指「韭、菁、茆、葵、芹、箈、筍」七種蔬菜,這些菜在先祖手裡都是酸菜的原料。對此,筆者認為此記載更像是醃鹹菜,缺乏發酵用鹽、發酵這些酸菜本質特徵的描述,缺乏有力支撐,不足為證。
  • 東南西北皆可酸!大冷天中國的美食地圖是酸菜味的!
    1鄉愁是啥?東北人:是沒吃著酸菜大東北作為酸菜第一代言,必須是當之無愧。據說在東北人家裡,有兩樣東西必不可少:醃酸菜用的大缸子與壓酸菜缸用的大石頭。酸菜白肉、酸菜粉條、就連東北菜的傳統項目鐵鍋燉大鵝、鐵鍋燉魚都可以加點酸菜進去提味解膩。
  • 1037•可還記得寧夏的酸菜羊肉?大冷天中國的美食地圖是酸菜味的!
    酸菜白肉、酸菜粉條、就連東北菜的傳統項目鐵鍋燉大鵝、鐵鍋燉魚都可以加點酸菜進去提味解膩。農曆九月的寒露一過,儲存秋菜的大戰就開始了。在豪邁的東北,便以百斤為單位買賣。每每有滿載白菜的小卡車一駛入小區,就會被大家蜂擁而上,一搶而空。囤菜之後,接著就是醃菜。首先,趁著秋天的乾爽,將菜幫子足夠「支稜」的白菜碼起風乾外皮。接著,削平菜根,揪去不要的菜葉,就可以開始「積(漬)酸菜」了。
  • 李泌:辣不夠,酸來湊,南方姑娘解不開的酸菜汆白肉
    文/阿宏不久前,李沁曬出了她喜歡吃的酸菜白肉,描述道:辣不夠,酸來湊,南方姑娘與東北解不開的緣之酸菜白肉。酸菜汆白肉,一道地道的北方美食,用料樸素卻給人無與倫比的味覺衝擊。我們重點說一下這道菜的靈魂「酸菜」,從古至今酸菜都是很流行的一種美食,《詩經》中記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熟讀《說文解字》的人就知道,這裡的「菹」就是酸菜,可見酸菜的歷史之久,也不得不說古人也好這一口,至於那時間有沒有酸菜汆白肉那就難說了。
  • 東北不但有酸菜豬肉燉粉條,還有酸鮮夠味的它,蒸一鍋熱乎又好吃
    每年冬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有酸菜吃,搭配海蠣子蒸一鍋,酸鮮夠味冬天正是吃酸菜的時候,除了燉粉條,還能搭配海蠣子,酸鮮超好吃又是一年冬天,又到了吃酸菜的季節了,真是太開心了。說到酸菜還真是南北不同呢。南方人通常說的酸菜魚裡的酸菜和我們北方的燉酸菜一點也不一樣,從顏色到味道都不相同,作為北方人我更喜歡吃我們北方的酸菜,那真是酸爽夠味,怎麼吃都好吃。
  • 正宗東北酸菜醃製新法,無需燙菜一學就會,想吃酸菜再也不用買了
    每到秋涼就開始想酸菜吃了,東北的酸菜白肉、酸菜大腸湯、酸菜燉粉條,酸菜血腸,想想這些美味,就想馬上吃到,美味的菜需要最好的食材,超市裡購買的酸菜那股味道小編是接受不了
  • 東北酸菜汆白肉,酸爽鮮香,做法簡單易上手,我家隔三差五吃一次
    導語:東北酸菜汆白肉,酸爽鮮香,做法簡單易上手,我家隔三差五吃一次說到東北,在南方人的印象中就是那邊特別的冷,其實除了天氣冷外,東北菜也是非常出名的,像本山大叔小品中經常提到的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拍黃瓜等東北菜都家喻戶曉,如果有機會到東北一定要去嘗嘗這些東北特色菜
  • 東北酸菜燉粉條的做法,東北酸菜和南方酸菜你更喜歡哪一個?
    一說起東北菜,很多人都會想到豬肉燉粉條。這道菜不難容易做,它是東北人餐桌上最常見的一道地方菜。東北酸菜味道酸鮮。小時候家吃的最多的菜就是它,但是怎麼吃都不會厭煩,而且每次都能多吃一碗米飯。可以說它伴隨我長大。地方不同飲食也不一樣,但很多南方人吃表示不習慣。
  • 教大家如何醃製正宗的東北酸菜,方法很簡單,一學就會!
    東北酸菜就是用大白菜醃製出來的,老炮我在瀋陽當兵的時候,每年10月底就帶著手下新兵醃製,很容易,我們一做就是一卡車的大白菜,全部醃上,有時候還不夠吃,酸菜醃製好後,來來回回清洗乾淨,無論是燉肉、燉排骨、還是清炒酸菜都很好吃,也很好做,尤其是酸菜燉豬肉,酸菜粘上肉香,我的天!
  • 這道東北家常菜酸菜白肉燉血腸,入口酸爽,美味又下飯!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道東北著名的家常菜:酸菜白肉燉血腸!說起這道菜啊,那可是東北老百姓家喻戶曉的一道美食。尤其是爺爺奶奶那一輩兒的人,對於這道菜可是相當熟悉,因為過去東北比較冷,在運輸和網絡沒有這麼發達的時候,家家戶戶到了秋天就開始囤積大白菜作為過冬的食材,而且要拿出一部分大白菜用來醃漬,醃好的大白菜就叫酸菜啦,在寒冷的冬天燉上一鍋酸菜白肉血腸,那可是最下飯的菜啦。
  • 德國的豬手酸菜跟東北的酸菜豬蹄,是同一款菜式嗎?漲知識了
    德國的豬手酸菜跟東北的酸菜豬蹄,是同一款菜式嗎?漲知識了中國的美食可以說是枚不勝數,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但是這些美食之間其實也有些共同之處。不僅是國內的美食有共通之處,就連國外跟我們國內的美食也有共同之處,我們首先來說說東北的美食。
  • 酸菜,東北燉菜裡的扛把子
    東北一大怪 不吃鮮菜吃酸菜 每年到秋季,在東北農村,幾乎家家都會用大白菜,醃上一些酸菜,可以吃上一冬天,從前沒有反季節的大棚作物,人們為了在冬天吃到綠色蔬菜而發明了醃酸菜這種冬貯大白菜的方法。
  • 中國到底哪裡的酸菜最好吃?
    東北人的鄉愁在一方黑漆漆的酸菜缸裡要問誰最能為酸菜代言?▲ 東北燉酸菜。圖/視覺中國酸菜白肉、酸菜粉條、就連東北菜的傳統項目鐵鍋燉大鵝、鐵鍋燉魚都可以加點酸菜進去提味解膩。秋菜裡最美味的白菜,到了豪邁的東北,便以百斤為單位買賣。每每有滿載白菜的小卡車一駛入小區,就會被大家蜂擁而上,一搶而空。
  • 東北神菜大酸菜的19種做法大全!
    東北神菜大酸菜的19種做法大全!關注我們酸菜,在東北飯桌上縱橫多年百戰食場,PK掉無數東北食界「小鮮肉」大哥的霸主地位巋然不動用東北話說,就是老尿性了
  • 翠花上酸菜,正經的東北硬菜其實是酸菜
    一首《東北人都是活雷鋒》告訴全中國的人民:俺們東北最硬的菜其實就是「酸菜」,提起東北菜,幾乎每個非東北人都會立刻想到「豬肉燉粉條、白肉酸菜血腸、小雞燉蘑菇「,其實瀋陽還有很多地方美味呢!多少漂泊在外的東北人,這道菜是不是您最想吃的呢?一口酸菜一口肉,酸菜豆腐白肉粉條簡直人間極品,白肉還可以蘸蒜姜或者老乾媽吃,是不是現在口水就流出來了?
  • 汲酸菜,用東北農村傳統方法自然發酵,掌握4點,又酸又脆還不爛
    汲酸菜,用東北農村傳統方法自然發酵,掌握4點,又酸又脆還不爛。進來的朋友您好,您是東北人嗎?您愛吃酸菜嗎?相信凡是在東北長大的小夥伴,對酸菜都不陌生,甚至都親眼目睹過從白菜到酸菜的整個過程。過去,交通運輸不發達,見不到外地的菜,不像現在隨時能買到青菜,當時陪伴著千家萬戶熬過嚴寒的蔬菜,基本就是易儲存的蘿蔔、白菜、土豆、洋蔥了,而把白菜汲成酸菜後,不但吃著酸爽開胃,吃法也相應增加了很多,如做酸菜餡餃子、酸菜炒粉、酸菜汆白肉、酸菜燉大骨頭等,到了殺年豬的時候酸菜更是必備,一大鐵鍋酸菜裡燴上豬大骨頭、血腸、肥瘦相間的肉片,那酸菜燉得才叫香。
  • 怎樣醃酸菜才夠酸夠味?教你怎麼醃出酸到爽的酸菜!
    酸菜在我心裡,正統的應該是指搭配隆江豬腳的那種酸菜,是做酸菜魚的那種酸菜,也就是長大後才了解到,還有一種用白菜做的東北酸菜,對於後面這種……我覺得稱呼泡菜更為恰當,這也許就是南方認知的差異吧。說回酸菜,嗯,南方人的酸菜,材料用的一定是芥菜,不管是苦芥菜還是甜芥菜,反正不可能用白菜,泡的湯可以是米水、糯米水、玉米粉水,都行,具體步驟咱們來詳細聊一聊。
  • 老畢節故事 | 酸菜,酸菜!
    還有的地方,甚至連酸菜都沒有吃過,認為酸菜就是鹽酸菜,或許,一提到畢節的酸菜,就以為是黔東南的凱裡酸,有的則認為酸菜是發酵後不能吃的餿菜。不一會,老闆端了一大缽酸菜上來,裡面用海藻絲、白菜、細蝦米煮上,一嘗酸溜溜的全是醋味,老闆操著一口山東話說:「咱這酸菜是最正宗的啊!」,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一九九四年,地區局領導趙局長帶著我,去廣西北海參加國家工商總局召開的政治思想工作研討會,去的途中經過廣西南丹,當時流行一句話,叫「天下工商是一家,走到哪家吃哪家」。
  • 東北酸菜進烤箱,四川酸菜配雞肉,看看酸菜新吃法!
    原來是南北酸菜的對決~來自東北的廚房達人海洋,用東北酸菜做酸菜五花肉卷;來自四川的特級廚師萬學武用四川酸菜做金湯酸香雞。兩種酸菜齊聚廚房,哪種更美味? 廚房達人——海洋 酸菜五花肉卷 東北酸菜酸爽可口
  • 【詩說】東北酸菜正確醃法!
    在《詩經》中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的描述,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菹菜者,酸菜也」,即類似今天的酸菜,由此可見,中國酸菜的歷史頗為悠久。酸菜在我們的飲食中可以是開胃小菜、下飯菜,也可以作為調味料來製作菜餚,可分為東北酸菜、四川酸菜、貴州酸菜、雲南富源酸菜等,不同地區的酸菜口味風格也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