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初啟,數九漸深。在遼闊的中國東北,酸菜獨特的香氣正瀰漫在千家萬戶的鐵鍋裡,並愈發濃鬱。中國人傳承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用吃的方式來繼承,但追求更高境界的我們,不能吃吃就算了。那麼作為冬季美味的酸菜,有著怎樣的家史呢?
酸菜兩大流派 一中一外
我們這裡說的酸菜採取狹義概念,主要指用大白菜或者圓白菜醃製的發酵食品。在世界範圍內,主要有兩大流派一個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的亞洲酸菜,一個是以德國為代表的歐美酸菜。總體上,中國酸菜盛行於東北、西北,常見於南方各省及港澳臺地區,但東北酸菜的製作、味道、吃法獨樹一幟與其他酸菜截然不同,被公認為是酸菜中的傑出代表;德國酸菜則常見於德國和美國的威斯康辛州,一般與肉類產品如香腸或德國豬腳搭配,也常被用來製作魯賓三明治。但相比而言,中國酸菜蓋世無雙,東北酸菜更勝一籌,要不然德國總理默克爾也不會在瀋陽吃了雙人份的酸菜。
此酸菜非彼酸菜
有很多文章指出類似於東北做法的酸菜,早在幾千年前的漢族中就有了,引經據典的依據主要有如下幾個。一是《詩經》中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的描述,大概意思是田中種有蘿蔔,田邊種有雜瓜。剝了蘿蔔醃了瓜,都獻給皇祖。其中,有的古文字學者認為「瓜」可能泛指蔬菜,那「醃瓜」可就包括醃製大白菜了,這可以認為是對酸菜最早的記述。對此,筆者認為有牽強附會之感,生拉硬套之嫌。二是《周禮》中說:饋食之豆,其實葵菹(zū)。根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菹,酢(cù)菜也。酢就是變酸、腐敗的意思(日語裡的「醋」就寫作「酢」),菹應該指的就是今天的酸菜。《周禮》另外還提及了七菹是指「韭、菁、茆、葵、芹、箈、筍」七種蔬菜,這些菜在先祖手裡都是酸菜的原料。對此,筆者認為此記載更像是醃鹹菜,缺乏發酵用鹽、發酵這些酸菜本質特徵的描述,缺乏有力支撐,不足為證。三是北魏的《齊民要術》,詳細介紹了用白菜(古稱菘)等原料醃漬酸菜的多種方法,將葵菜、菘菜、蕪菁、蜀芥等青菜,放入很鹹的鹽水裡洗淨,納入甕中,然後把洗菜的鹽水澄清,再將澄清的鹽水倒入甕中,直到鹽水將菜淹沒後再蓋上蓋子,貯存一段時間後,即可食用。對此,筆者認為較為可信,相似度很高,但值得推敲的是,北魏是鮮卑人建立,其興起於大興安嶺一帶,牧獵為生,不同於農耕漢族,不能代表南朝漢族地區。
綜上,筆者認為生活在溫暖地區,以農耕為主的漢族人,即使誕生了酸菜,也是類似於現在四川一帶醃製幾日便可使用的泡菜,其製作、風味、發酵等特性均於東北酸菜(包括西北、內蒙一帶)迥異,東北酸菜的本質是低溫長期發酵,這是奠定其江湖地位的根本。那麼東北酸菜起源於哪裡呢?
氣候地理環境孕育東北酸菜
由於缺乏文字記載、史料支撐,東北酸菜的起源雖然難以考證,但是通過其傳統製作方法,不難分析出東北酸菜與白山黑水的氣候條件和風起雲湧的牧獵(有別於遊牧)民族息息相關。首先從原料上來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起碼可以追溯到金代,在東北地區(包括內蒙東北部)就已經普遍種植大白菜,畢竟契丹人、女真人不同於蒙古人基本上以肉為主食,他們除了打獵、放牧,也發展畜牧業、種植業,光吃肉不吃菜,難以消化,蒙古人、藏族人喝磚茶,契丹人、女真人吃蔬菜;其次從氣候條件來看,東北地區冬季長達半年(氣候那時沒變暖),二十年前,在東北冬季蔬菜仍是白菜、土豆、蘿蔔、大頭菜,民間儲存方式主要是挖地窖,但非常容易腐爛,味道也會變化,相比來講,中原一帶,儲存白菜放在室外就可以,不用另尋良策,但相傳女真人偶然間發現大白菜、鹽和水放在一起,會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變成可以長久保存的人間美味,於是酸菜的做法流傳開來。再有從製作方法上,東北酸菜別具一格,主要製作方法分為生醃和熟醃兩種,所用原料極為簡單,備好菜缸、石頭,一層白菜、一層鹽,加水低溫發酵約40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酸爽之味悠然而出,與之相比,德國酸菜暫且不論,中國其他各地的泡菜均與此不同,自然條件下發酵40天泡菜已成朽物。
一酸融百味 一醉解千愁 難忘是鄉愁
因此,東北酸菜的獨特性,根本上說源於其寒冷的自然環境,衍生出簡而易學的製作工藝,與其最為接近的當屬地理環境接近的朝鮮、韓國(泡菜)酸菜,平心而論,朝鮮、韓國將以大白菜為主料的泡菜,推向了豐富化、精緻化,很多種類的泡菜已失去酸菜的本來面目,已經另起爐灶,自成一體。如果有機會,大家可以到瀋陽的張氏帥府,問問過去張大帥府上冬天要醃多少酸菜才夠吃,反正我記得小時候,三口之家少說得醃二百斤大白菜。近三年年來,東北人遍布全國乃至世界,流傳開來的不光是骨子裡的幽默,還有口頭上常念叨的那股帶著酸味的鄉愁,每到長空飄雪,不僅心頭總會湧起酸菜湯的勁爽,鼻腔裡仿佛也充滿酸菜白肉的濃香,再配上56度的高粱燒,那真是一酸融百味,一醉解千愁,什麼房貸、車貸、套路貸,都扯犢子不如一口大酸菜!
酸菜經典吃法 強烈推薦四種
第一個:酸菜燉大骨血腸,沒有血腸大打折扣。
第二個:酸菜燉羊腿,清真極品,強烈推薦。
第三個:滿族酸菜烏拉火鍋或者銅火鍋。
第四個:酸菜油梭子(油支嘍)餃子,用豬肉代替也可以。
當然,各花入個眼,東北酸菜不可能人人喜歡,各地酸菜均有其獨到之處,因此在酸菜的家族才生生不息,歡迎留言,說出您家鄉的酸菜有何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