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拖延症是現代病,連雨果、達文西、卡夫卡、海明威都怕Deadline!

2021-01-07 Lens

網上曾瘋傳「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大概說這句話的人本身就是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愛拖延的人們常常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原計劃中的事情無限推遲……

拖延症被認為是一種現代病。而過去的人們真的就那樣嚴格自律嗎?其實,拖延症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古希臘。

赫西俄德

勸誡拖延症弟弟

大約在公元前700年,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在長詩《工作與時日》寫道:「今天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後天。懶漢不能充實谷實,拖沓的人也是如此。勤勞就工作順當,做事拖沓總是擺脫不了失敗。」其實,此詩是赫西俄德寫給弟弟的勸諭詩——他的弟弟靠不公正的訴訟得到父親留給兄弟倆的大部分財產,好吃懶做敗壞乾淨後又回頭找哥哥救助。

喬叟(1343-1400)

提醒他人不要拖延總是簡單的

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喬叟曾寫道:「今天可以完成的事情就去完成它,不要拖到第二天了。」喬叟自己卻拖延了……他原本打算在這本故事集中收錄100多個故事,但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只有24個故事被完成了。

達文西(1452-1519)

不想畫了就開始塗鴉

比起許多高產量畫家而言,達文西的畫作不多,只有不到二十幅作品被真正完成。並且,他單獨花了16年去畫《蒙娜麗莎》。在他應該專注做畫時,達文西常常在筆記本上塗鴉。這種拖延從形式上看與我們普通人無異,可他的那些塗鴉手稿卻是各種偉大發明的設計圖紙,比如直升機、機器人等……

明代畫家文嘉(1501-1583)

用一首《今日歌》

勸勉當時的拖延症患者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

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塞繆爾·詹森(1709-1784)

「我真的該動筆了……」

1756年,塞繆爾·詹森向一位出版商提議出版一份新編莎士比亞劇作合集。那位名叫Jacob Tonson的出版商同意了,卻整整等了七年才拿到塞繆爾的書稿。當時,塞繆爾確實立刻著手此事,不過卻又用幾篇逗趣的文章推遲了這個項目。其實,之前在塞繆爾自己出版的The Rambler一書中,他就坦言了自己的拖延傾向:

「我冥想了好一陣子卻沒有作出任何決定,我越來越優柔寡斷,遲遲不願意著手已經確定下來的事情。然後,我被催稿了,那時我才想起來自己應該在今天就交上一篇文章。哎,我現在還在猶豫而且有些疲憊,不過真的該動筆了……」

雨果(1802-1885)

打敗拖延症就要脫個精光

為了讓自己不去找女人,好好待在屋子裡寫完《巴黎聖母院》,雨果可謂對自己施以「極刑」。他將自己扒得一絲不掛,並吩咐僕人將他的所有衣服都從房間裡撤走,這樣他便束手無策只能待在室內了。

卡夫卡(1883-1924)

時間都用來討好未婚妻了

當夜深人靜時,卡夫卡便會開始動筆寫作。不過,那些本應創作的夜晚常常被卡夫卡用來寫情書——他給未婚妻Felice Bauer寫了超過500封情書,而開了頭的三部小說卻沒有完成多少。

海明威(1899-1961)

不讓別人找到自己

每天早上,海明威都會嚴格地遵循自己的寫作計劃。不過,他有一個軟肋——來拜訪他的人太多了,而他無法抗拒那些有意思的交流與對談。這樣一來,寫作計劃便常常被擱淺。持續幾年後,海明威決定杜絕這樣的誘惑。他開始躲到自己的船上,將它停泊在「某個港灣的背風處」,如此這般,訪客們就很難找到他了。

戴維·福斯特·華萊士(1962-2008)

咬咬手指,看看電視

1997年,華萊士對脫口秀主持人查理·羅斯說道:「如果過去的經歷都是真的,我可能每天只會花一個小時寫作,餘下的八小時裡,我都將咬著自己的手指,煩惱自己遲遲不願動筆。」除了咬手指這個小嗜好,華萊士還非常愛看電視。他可以坐在電視機前連看好幾個小時,並相信這會對寫作有所幫助。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1939- )

都怪網絡……

相比於很多作家而言,瑪格麗特在Twitter上很活躍,她也很樂於通過電子渠道發表自己的作品。不過,為了不讓自己在網絡上消耗太多時間,瑪格麗特定下了嚴格標準:每天只能上10分鐘Twitter,並將自己的兩臺電腦分開放置在辦公室兩側的桌子上,然後只有一臺電腦是可以聯網的。

-

來源:mentalfloss

編輯:咬咬

Lens 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相關焦點

  • 設計師的拖延症有多可怕?感覺說的就是我自己啊!
    >設計師的拖延症有多可怕?下載了多少打卡軟體監督自己我和拖延症的鬥爭最後都以失敗告終明知道沒有好處,也嘗盡了苦頭但每次任務來臨時,還是會不自覺的選擇拖延這究竟是為什麼?更適合設計師、廣告文案這種需要創意的工種04知名設計師和傑出者也都有拖延症歷史上很多偉大的設計師也都是拖延症患者
  • 拖延症:Deadline永遠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只能靠deadline拯救!現在的年輕人大半都有拖延症,拖延耽誤事,儘管你想改變,但是一次又一次掙扎過後,就只能靠近「最後期限」來拯救作為一名拖延症患者,這種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的事情往後的推遲的行為簡直就是「我坑我自己啊「!
  • 拖延症:Deadline永遠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策劃書還有三天交,「沒事,還早,不急「論文還有兩個月交稿,事實上是通常最後一個月來趕為了減肥,計劃一周至少跑步四次,事實上周一不跑,周二跑一次,周三四放縱,想著周五六七跑步,一拖只剩周日來實現了,算了~這周跑步四次是完不成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拖延到最後,只能靠deadline拯救!
  • 面對拖延症,99%的人都做錯了
    女同事說:你是否有拖延的習慣,任務總是不按時完成,就連洗個澡、起個身也要刷完手機才動身。我們以為拖延只是一種習慣,沒什麼大不了,但其實習慣性拖延的背後,有很強的心理動力。被拖延症支配的生活,是一種什麼體驗?在微博隨手一搜,都是當代大學生拖延的表情包和段子。
  • 那些活在deadline的年輕人,就快活不下去了
    一問才知道,部門新來了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無論你給她派什麼活兒,不到最後一刻絕對不交差,交上來的東西還經常亂七八糟。按照同事的話說,就是典型的活在deadline的年輕人。這種人在職場比比皆是,根本沒什麼奇特,可偏偏我這個同事,是個急脾氣,從職場小白一路拼上,全憑一顆急迫的心,他這輩子最忍受不了的就是拖延症,所以他們團隊裡那些活在deadline的年輕人,都被他弄死了。其實,和他工作的辛苦,我深有體會。但更多看到的是差距。
  • 別擔心拖延症會拖垮孩子,看看王家衛、達文西,弄清原因對待逆襲
    但是我們也發現拖延症在某種程度上能幫助孩子實現很多的事情。看看王家衛、達文西的「拖延症」著名的導演王家衛,是一個拍攝鬼才,但他也是出了名的「低產」,每一個作品都特別難產。其實他的拖延症都是因為他的「完美主義」。王家衛對每一個拍攝自己都要求盡善盡美,一旦有一絲不合心意就會重拍。因此很多片段他們都拍攝了幾十次甚至上百次。
  • 嚴重拖延症,每天都焦慮到死?三管齊下,終結拖延症不是夢
    明明要交工作報告,卻一直不去做,寧可清理房間、跑步、約見朋友、看閒書,都不想動一個字。deadline快到了,整個人要崩潰。不睡覺不吃飯,通宵達旦地把任務完成,才勉強過了領導那一關。黃執中所說的「人的本性」,就是讓你焦慮到死的拖延症!
  • 不是每一個做事拖延的症狀都叫拖延症
    你覺得自己有拖延症嗎?大部分人肯定會說「有」,因為沒有人做事是坐言起行,雷厲風行的,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拖沓,就認為自己有拖延症。但在今天,我要告訴你,不是每一個做事拖延的症狀都叫拖延症。有些人,做事就是有些拖拖拉拉,但是他不難受,他不會自責、糾結,而且他也不想變得更有效率,這種情況就不叫拖延症。
  • 每個「拖延症」孩子的背後,都有天才的影子?
    有可能不是我們簡單想像的怕吃苦,貪圖享樂,而是過於追求完美,感覺事情沒意思不想做,或者目標過於遙遠、沒希望,甚至就是像達文西那樣難以克服的生理原因。 更了解」病因「,於是也能更了解孩子心裡的感受和想法。
  • 年輕人的第一生產力竟是deadline,是時候和拖延症告別了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deadline卻是你的第一生產力,這著實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早上起床睜開眼都已經困難,更不要提晚上臨睡前放下手機,辦了張健身卡健身房倒閉跑路了也沒去過幾次,考試前的一周圖書館總是一改常態人氣爆棚……人類拖延行為大賞裡,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默默地膝蓋中箭。
  • 克服不了複習「拖延症」?你可以這樣做
    我相信有很多學生討厭他們的「拖延症」,並一直試圖解決它,但總是做不到。哲匠君本人就是一個拖拉患者,而且帶著無數的痛苦!在「治療」期間,哲匠君閱讀了各種有關克服拖延症的書籍。什麼7天教你克服拖延,什麼和拖延再見,但即使是寫拖延症的心理學家也在拖延。。。
  • 知道「拖延症」的真相後,我開始害怕了
    原以為可以按照計劃完成所有的事情,但因為「拖延症」,我不僅沒有完成,還浪費了很多本可以和家人玩耍的時間。 只要還可以拖延,就會一直拖,就算在玩的時候,心裡掛念著還未完成的工作,玩得不是很盡興,但依舊可以拖到deadline
  • 「拖延症患者」的英語怎麼說?
    許多現代人患有嚴重的「拖延症」,每次完成一個任務都拖到最後才完成。那麼,對於這種「拖延症患者」,我們該怎麼用英語形容呢?
  • 選擇障礙症拖延症……為什麼我們總說自己有病?
    選擇障礙症、拖延症、星期一綜合症……這些並不曾在醫學書上出現過的「病症」正困擾著時下都市中的年輕人。「大家都有病」似乎成了一種現象。人們對號入座,而且恍然大悟地發現身邊的朋友同事——「嗨,原來你也有病啊!」
  • 達文西和莫扎特也是拖延症?procrastinator啥意思|口語
    你是拖延症嗎?你總是因為這個而焦慮嗎?來看看用英文怎麼表達?關於拖延的詞彙procrastinate 拖延procrastinator 拖延症患者l never procrastinate again!
  • 拖延症也需對「症」下藥 | 戰拖大作戰
    當然對於這點小小的拖延,我早就習以為常了。畢竟作為一個拖延症患者,我的病史已經長達20年了。最初確診的時候,我正處於小學寒假假期中。就像爸媽、老師要求的那樣,我以為我會,書桌、燈下奮筆疾書,用假期前幾天的奮戰,換一個假期的輕鬆。
  • 【如何戰勝可怕的拖延症】#情感寫作小能手​# #教你告別拖延症#
    ,我想沒有人是不知道他的,他是全能型人才,在各個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但是遺憾的是達文西從頭至尾,從20多歲到死,也沒有把這幅畫畫完。達文西是非常絕望,他相當的自責,他對自己沒有能力去完成一個作品有著極大的厭惡。他曾經在紙上抄過一段但丁的地獄篇裡的話,是關於拖延症的。但丁在《神曲》的地獄篇裡邊說:「改掉這懶散的毛病吧,」老師說,「沒羞恥的人!
  • 拖延症——是基因寫在我們骨子裡的,還是真是一種病
    在有社會之前是自己吃飽就好,連家庭這樣的事情都不會有,生個娃也不知道是誰的,當然也就沒有當父親的事情,同樣母親也不用擔心娃子上學與以後買房子的事情,有口吃的娃子就好了,娃子就更爽了,吃飽了,就開心玩就好了。這就是原始的小群體時代。那個時候,人類大腦不會,也不用處理什麼短期的,長期的各種計劃,也就沒有什麼拖延症。
  • 我決定明天再勞動,因為我的拖延症……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全國199所高校的大學生展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7.12%的學生認為自己有或偶爾有「拖延症」。就連吃晚飯這樣日常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點。
  • 【乾貨】拖延症、尷尬症,日語怎麼說?
    --- 點擊上方藍色【日語幫】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進入21世紀,「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