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思想奠基人:蘇格拉底——一個活在傳說中的人物!

2020-12-12 老胡說科學

蘇格拉底被指控腐蝕雅典青年。他被送上法庭,並被判處死刑,他喝了毒藥。儘管有機會逃脫,蘇格拉底還是接受了陪審團的判決,毫無反抗地死去。《繪畫:蘇格拉底之死》,雅克·路易斯·大衛著,1787年。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古老寓言故事,講的是一群盲人第一次被介紹熟悉一頭大象。

一個摸象牙,一個摸尾巴,一個摸肚子,一個摸大腿。每個盲人描述不同的大象,因為他們描述自己認知到的部分。他們對大象長相的看法大相逕庭,因為他們對整個動物只有有限的經驗。

人有很多善良的品質,忠誠、善良和謙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縱觀歷史,許多思想家、文化和信條都強調某些美德高於其他美德。但是所有的文化都認同有好的一面,所有的文化都認同美德,即使它們有著不同的名字或者有著不同的分量。

如果,就像寓言裡的盲人一樣,當我們談論不同的美德時,我們描述的是同一件事嗎?如果美德就像一顆切割精美的鑽石的許多面——平等且相互依存,那會怎樣呢?如果美德真的是這樣,它對社會有什麼影響?

古希臘人對美德有自己的看法。有些在今天看來很奇怪。例如,長相是衡量一個人性格的標準。長得好看的人被認為是好人。

古希臘也有我們今天很好理解的美德——勇氣和正義是兩種重要的美德。軍人最需要的是勇氣,政治家最需要的是公平。

雅典社會就是這樣運作的。人們成為美德方面的專家,美德被傳授給年輕人。但後來哲學家蘇格拉底出現了。他是一個醜陋的、直言不諱的老兵,提出了一些尷尬的問題,這讓他在雅典最有權勢的公民中不受歡迎。

一個神秘的人物

和拿撒勒的耶穌一樣,蘇格拉底被視為西方道德、靈性和思想的奠基者。然而,蘇格拉底的形象是非常神秘的。

據我們所知,這位哲學家本人從未留下任何文字。當代的書面資料很少能說明他的存在。以至於最近的作家認為他最好被當作虛構的人物來對待。

我們能從不同的敘述中得到證實的事實是有限的。我們知道這位哲學家曾經是一名戰士,他在戰場上的英勇行為可能會受到讚揚,我們知道他被認為是醜陋的,我們知道他在年老時被處死。

我們還知道,當蘇格拉底到處問一些尷尬的問題時,他身後總是跟著一些富有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給了他精神上的支持。其中一個年輕人就是柏拉圖。我們知道如何對待蘇格拉底,很大程度上要感謝柏拉圖,但也正是因為柏拉圖,我們才會有如此多的疑問。

蘇格拉底的生平有三個主要的來源:歷史學家色諾芬,劇作家阿里斯託芬,當然還有哲學家柏拉圖。色諾芬筆下的蘇格拉底不同於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

他說了什麼,怎麼說,這更像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早期柏拉圖對話錄中的蘇格拉底比後期柏拉圖對話錄中的蘇格拉底更有可能是真正的蘇格拉底。人們懷疑蘇格拉底只是柏拉圖後期作品中的一個角色,只是他自己思想的代言人。

但由於柏拉圖和蘇格拉底一樣神秘,這很難說。問題是柏拉圖既是哲學家又是藝術家。柏拉圖的作品,包括蘇格拉底都是對話,就像劇本或電影劇本一樣。儘管其他來源證實了柏拉圖描述蘇格拉底的某些情況,但很難確定他說了什麼。我們只有柏拉圖說的話。

危機時刻

蘇格拉底是在雅典歷史的危機時刻成名的。這個曾經是希臘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的城邦,在一場漫長的戰爭後被對手斯巴達擊敗

雅典曾一度被所謂的「三十暴君」統治,這是一個由公元前404年的斯巴達勝利者建立的殘酷的軍政府,在一次暴力起義後最終被廢黜。獨立和民主已經回到了雅典,但這個精疲力竭的古老超級大國正在不可逆轉地衰落。

從三十暴君統治的終結到399年蘇格拉底的死,蘇格拉底似乎成了當權者的累贅。除了「哲學化」之外,很難描述蘇格拉底所做的事。這位哲學家否認他有任何東西要教,並且拒絕稱自己為老師。他沒有任何理論或解釋與他之前的哲學家相似,儘管他確實持有一些精神信仰。

哲學家主要是把時間花在挑戰人們去解釋和探索他們自己的信仰。他這樣做激怒了雅典一些最有權勢的人

蘇格拉底教授亞西比德(1776),弗朗索瓦-安德烈·文森特。據說蘇格拉底曾教過這位著名的雅典貴族,據說還救過他的命。蘇格拉底被奉為理性思考者的典範,他是一個如此睿智的人,以至於為了獲得智慧而死。但蘇格拉底更多地把自己描繪成一個肩負道德使命的先知。

在蘇格拉底之前,哲學家們主要關注於解釋自然世界和存在。像赫拉克利特、畢達哥拉斯、芝諾和巴門尼德這樣的哲學家提出了關於宇宙是由什麼組成以及它是如何變化的不同理論。另一方面,蘇格拉底專注於倫理學,或者更確切地說,專注於「美德」是什麼。

蘇格拉底與這些哲學家截然不同,他們被稱為「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家」。雅典人預示了哲學上如此深刻的變化,幾乎每一位在他之後的哲學家都受到他的影響

蘇格拉底本人認為他的影響是阿波羅神的介入。在特爾斐的神諭中,據說阿波羅通過一位名叫皮提亞的女祭司進行了談話,宣稱沒有人比蘇格拉底更聰明。

蘇格拉底在受審時為自己辯護,他說:「當我聽到皮提亞所說的話時,我就在想,神(阿波羅)會說什麼呢?這是個謎:它是什麼意思?我不知道我在任何方面都是聰明的,無論大小,所以當他聲稱我是最聰明的時候,他在說什麼?他肯定不會說謊。

為了找出是什麼使他聰明,蘇格拉底四處尋找以聰明著稱的人。他向各行各業的人發表演講:專業教師(被稱為智者)、工匠、宗教專家和政治家。

在其中一次談話中,蘇格拉底說:

「我跟他談過。我得出的結論是,雖然這個人在很多人看來是明智的,尤其是對他自己,但實際上他不是,對此,我竭力向他證明,他只是自以為聰明,其實不然。

蘇格拉底發現使他聰明的是他自己承認他其實什麼都不知道。在知道自己知道的如此之少的情況下,他比那些自以為知道很多的人更有智慧。在審判期間,他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宣言,「我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

蘇格拉底以他獨特的探究方法而聞名。對於現代教師來說,這被稱為「蘇格拉底式的反諷」。

蘇格拉底式的反諷的理念是,通過對話,老師可以通過一連串的提問讓學生得出結論。換句話說,學生們已經擁有了智慧。在這種求知的方法中,蘇格拉底把自己比作助產士。就像助產士幫助婦女生產一樣,蘇格拉底幫助與他交談的人得出他們自己的結論。

柏拉圖筆下的人物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蘇格拉底的反常行為。那位哲學家常常出神地站幾個小時不動。他似乎從來不穿鞋,就像一個士兵能在雪地裡光著腳走路一樣。他似乎對極冷和極熱都無動於衷,他能忍受飢餓或乾渴的時間比任何普通人都要長。

他稱自己是一隻「牛虻」,刺痛了雅典社會的「戰馬」。實際上,他承認,提醒州政府履行其義務是一件麻煩事,儘管是必要的。「我相信,我對上帝的服務是對國家最大的恩惠,」他在審判時說。

幾乎每一位緊隨蘇格拉底的古希臘哲學家都受到了他的影響。憤世嫉俗的提奧奇尼斯仿效蘇格拉底過著貧困的生活。他相信財富和財富所帶來的物質欲望會讓人遠離真正的美德。美德的根源

在他的提問中,蘇格拉底試圖找到美德的普遍定義。但在蘇格拉底的對話錄中有許多利害攸關之處:他的觀點不僅是倫理的,而且是認識論的(關於知識)。換句話說,知識和道德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清晰。美德和智慧對蘇格拉底來說是一回事,因為一個人的存在離不開另一個人的存在。

在《斐多篇》中,柏拉圖對蘇格拉底臨終前幾個小時的描述,這位被譴責的哲學家展示了不同的美德是如何相互依存的。

斐多回憶說,蘇格拉底死前見過他的人都不憐憫他。事實上,「這個人給我的印象是相當幸運的,」斐多說,「不僅因為他的態度,也因為他所說的話,他是如此無畏和高尚地達到了他的目的。」

被譴責的哲學家與他的年輕追隨者討論他的無畏。

是什麼使他如此勇敢?蘇格拉底相信他的靈魂是不朽的,死亡會將他的靈魂從肉體中解放出來。既然身體上的痛苦和快樂阻礙了尋找真知的道路,死亡會讓靈魂更充分地繁榮。

蘇格拉底解釋說,任何哲學家都明白,身體是「真理」智慧的一個障礙。身體的限制和需要阻礙我們獲得我們想要的知識,「因為身體給我們提供了無數的幹擾」。根據蘇格拉底的說法,當靈魂脫離了肉體,它所能獲得的智慧比肉體所能夢想到的還要多。

因此,這位哲學家對他的死刑判決無動於衷。至少從敘述來看,似乎沒有對死亡的恐懼,哲學家也沒有對他的命運表示出痛苦。蘇格拉底似乎把他的死看作是他獲得智慧的使命的完成。所以,對於蘇格拉底來說,面對死亡的勇氣來自知識的實現。

蘇格拉底將此與「勇氣」的普遍觀念進行了對比,即人們面對較少的恐懼以避免更大的恐懼。

蘇格拉底對他的追隨者說:

我不認為這是獲得美德的一種正確的交換——以快樂換取快樂,以痛苦換取痛苦,以恐懼換取恐懼

美德有很多面,勇氣和智慧是兩個方面。對蘇格拉底來說,是智慧做了其他美德所必需的「淨化」。正義需要勇氣才能蓬勃發展,勇氣需要謙虛等等。所有這些相互依存的美德的共同點是智慧。

把四種基本美德想像成一個正方形的側面。剛毅、謙虛、公正、審慎和智慧構成了正方形本身。也許蘇格拉底所描述的智慧本身並不是一種美德,而是我們美德的源泉。智慧是一種真正的基本美德。智慧增長,美德也增長。

美德和智慧是買不到的。任何人,不論貧富,都可以生活在美德之中。蘇格拉底自己也因為他的使命而貧窮。並不是說錢本身有什麼問題,蘇格拉底只是簡單地認為,為了美德而花錢更好。

我們應該追求美德,而不是金錢或聲望。通往美德的道路是智慧。當我們進行自我反省和推理時,我們的智慧就會增長,所有那些被我們貼上美德標籤的特徵也會隨之增長。如果你對金錢和權力無能為力,那它們又有什麼用呢?

當蘇格拉底被法庭宣判有罪時,只要他停止不斷的盤問,就會得到寬大處理。他拒絕了這個提議,並宣稱「未經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

相關焦點

  • 西方哲學奠基人蘇格拉底,學習他的20句至理名言,領會智慧人生
    提到西方哲學,就不得不聯想到古希臘,因為在古希臘,存在三位哲學史上三位重量級的人物——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三位並稱「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今天,要一起來了解「古希臘三賢」中輩分最高的蘇格拉底,用他20句至理名言,感受西方哲學的魅力。在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三人中,為什麼說前者輩分最高呢?一方面從出生來說,蘇格拉底年齡最大,另一方面,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師傅,柏拉圖是亞里斯多德的師傅,這三位奠定西方哲學的偉人,一脈相傳。
  • 早期的蘇格拉底式對話構成了西方哲學思想的基石
    蘇格拉底是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沒有留下任何書面作品。他的思想中存在的是對他的教導和對話的二手描述 - 包括最著名的是他的朋友,學生和哲學繼承者柏拉圖組成的他的審判和執行的描述。在Euthyphro,蘇格拉底審視了虔誠的概念,並展示了他質疑雅典當局的傾向。
  • 哲學筆記:人啊,你該怎麼活——蘇格拉底哲學思想
    這一學派另外一個代表人物阿那克西曼德(約公元前610年—公元前546年)則主張「無限」是萬物之源,一切生於「無限」又歸於「無限」,它既不能創造,也不能被消滅,具有永恆性。米利都學派的另一個代表人物安那克西梅尼則認為,氣是萬物之源,氣非神創,相反,神由氣來。
  • 教師招聘常考人物之西方教育家
    本文將為大家梳理西方教育家的一些重要思想,下面就為大家一一梳理在考試中常出現的重要人物:蘇格拉底(1)蘇格拉底的「產婆術」。教學過程中倡導使用問答法。(2)「產婆術」三步:譏諷,助產術,歸納和定義。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並稱「古希臘三賢」。
  • 西方古典理性主義美學與「西方的孔子」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是希臘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被稱作是「西方的孔子」,他不僅是哲學史上極其重要的人物,而且是具有世界史意義的人物。蘇格拉底留給後世許多名言並流傳世界。他提出「美德就是知識」的著名命題。美,希臘語的概念,兼有美和善的意思,既指形體的美,又指好的德性,漢語和英語都很難用一個詞對譯它。蘇格拉底認為,美是相對的,沒有永恆絕對的美。美就是適用,每一件東西對於它的目的服務得很好,就是善的和美的。蘇格拉底從善或者說是目的論的角度來看待人的美。
  • 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在教師招聘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人物,其中在古希臘我們主要掌握三個人。這三個人的關係是:師徒孫,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這個老師——蘇格拉底的主要思想。1.認識你自己:「自知其無知」。別的所謂「智者」都認為自己是有知的,而蘇格拉底卻認識到了自己的無知。
  • 繁盛的雅典時期,有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無知」的蘇格拉底
    在當時的雅典,蘇格拉底作為明星般的人物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明百姓,許多人都與蘇格拉底展開過討論,並且他會隨時隨地——甚至在街頭——開始與你展開討論,如果遇到老年人,還會恭敬的說:「我很感激有你們這樣的上了年紀的人願意和我聊天,因為你們才是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的人。
  • 蘇格拉底:西方哲學之父
    蘇格拉底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哲學家,擁有我們記錄在案的最微妙和最複雜的思想之一。他的死在雅典和人類歷史上是一個黑暗的時刻,但他的思想和教義已經存活了近兩千五百年的光明燈塔。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尼採以及許多其他偉大的思想家都無法對蘇格拉底的思想作出明確的分析。
  • 蘇格拉底:在西方人眼裡,他是一位謎一樣的「聖人」
    蘇格拉底的偉大,首先在於他的哲學直接影響了弟子柏拉圖,師徒二人的哲學成就一併構成了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座高峰。從此以後,以蘇格拉底、柏拉圖為代表的理性主義思維方式,影響西方文化哲學長達兩千多年。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信奉的的靈魂不死論、感性和理性的區別、靈魂和肉體的對立等觀念,一直左右和支配著西方人的傳統思想。
  • 西方第一哲學家: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在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哲學家」這個稱號,被無可質疑地授予了蘇格拉底。這位哲人的地位之高,以至於在他之前的哲學家,都要被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家」,仿佛直到他的出現,哲學才真正得以成為哲學。是柏拉圖將他的事跡和思想寫了下來,人們才得知了這位大哲學家的許多事情,若不是有這麼一個極賦寫作天份和熱情的學生,我想,蘇格拉底可能就會被歷史埋沒了。不過,歷史最終並沒有把他埋沒,與之相反,命運之神還將他推上了哲學的神壇。這自然是有原因的。
  • 蘇格拉底與孔子的思想竟然不謀而合?
    對比古希臘與古中國的思想家,最出名的一對比較就是拿蘇格拉底與孔子進行比較。一個是西方的哲學先賢,另一位則是中國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身處同一時代但是不同空間的兩個人的思想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蘇格拉底說:「德即知識」,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兩人在教育上都強調道德品德的重要性,即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學問。相比於學會多少知識,兩人更看重的是學生的道德品質如何。蘇格拉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個個小的測試教會自己的學生如何去做一個品德高尚又不失自我的人。
  • 古希臘時期的教育人物及思想
    古希臘時期的教育人物及思想古希臘時期誕生了眾多輝煌的思想成就,其主要代表為古希臘三哲。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在各地區的考試內容中均有涉及此部分內容。主要考察內容為人物與代表觀點中的對應以及人物的地位,考試形式主要為客觀題,單選,多選,判斷。因此,在各位考生備考時,可以按照人物的順序對相關考點進行整理,重點把握。
  • 思想的助產士:蘇格拉底,究竟偉大在哪裡?
    談起西方哲學,我們就會想到蘇格拉底,在西方哲學史上,他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在後世無數喜愛哲學的人們的心目中,他仿佛一面旗幟,在前方遠遠召喚著我們,鼓舞著我們。例如,賈伯斯就曾經表達過自己的敬意:「我願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換取和蘇格拉底相處的一個下午。」
  • 古希臘的人物——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儘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
  • 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蘇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識,譽為古希臘三賢之一
    這句話是西方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名言,也代表著他對這個世界的態度。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哲學的創始人之一,在西方哲學的發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在西方歷史上是一個頗為神秘的人物,他本人沒有任何作品流傳於世,他的思想主張都是通過學生和其他學者的研究所得出。
  • 蘇格拉底為何被稱為西方哲學的鼻祖?看看他說的這46句話就知道了
    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又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按照輩分走的話,蘇格拉底可以算得上是亞里斯多德的師爺了。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在西方哲學中的地位超級牛,幾乎無人撼動,而蘇格拉底竟然是這兩位無人撼動級別人物的老師,你說他牛嗎?對於西方哲學給予蘇格拉底哲學鼻祖的稱號,也就講得通了,因為這老傢伙就如同中國的老子一樣,太厲害了,也是神一樣的人。
  • 西方思想與宗教的歷史結構
    03基督教時代看了之前的也許你會問如果論起西方思想和宗教還有埃及的影響呢,沒錯,不過其實埃及的影響不只是埃及的主流文化、思想、宗教對西方與世界的影響所以,這裡以基督教時代作為歐洲第三次思想與宗教的歷史結構。這個時代影響至今的歐洲。要說西方思想與宗教的歷史結構,怎麼也就繞不開基督教的影響了。
  •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
    古希臘蘇格拉底說:「我的母親是個助產婆,我要追隨她的腳步,我是個精神上的助產士,幫助別人產生他們自己的思想。」40歲左右,他成了雅典的遠近聞名的人物。他在和當時的許多智者辯論,主要是關於倫理道德以及教育方面的問題,被認為是當時最有智慧的人。蘇格拉底的學說具有神秘主義色彩。他認為,天上和地上各種事物的生存、發展和毀滅都是老天安排的。
  • 教招考點 |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例題及知識點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2. 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將世界分為現象世界和理念世界,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實的、永恆的;提出人的靈魂先於肉體存在於理念世界中,「投胎」為人時,暫時失去了對最高理念的認識和記憶,因此,教育目的在於實現個人的「靈魂轉向」。
  •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何被稱希臘三賢 他們的思想有何特點
    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儘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