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政府搭建圍牆影響商鋪正常經營引發爭議,法院該怎麼判

2020-09-15 張曉冉律師


【裁判要旨】

當事人因政府搭建的圍牆影響其商鋪正常經營使用,提起行政訴訟,請求依法判令政府立即拆除其在商鋪旁搭建的圍牆,停止妨礙對商鋪的正常經營使用。

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來看,其提起的是一個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的一般給付之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三項規定的『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包括「請求判決行政機關履行特定法定職責或者給付義務」。這裡所說的「請求判決行政機關履行特定給付義務」,就是指一般給付之訴。與「請求判決行政機關履行特定法定職責」相同,它們都屬於給付之訴,所不同的是,後者是要求判決行政機關作出特定行政行為,前者則是要求判決行政機關作出除行政行為以外的其他各種行為,在許多情況下,這種訴訟涉及的都是事實行為。一般給付之訴被稱為「訴訟上的多用途武器」,當事人不僅可以行使金錢給付和事實行為請求權,也可以行使不當得利返還和後果消除請求權。這些請求權既可能出自行政法律、法規的規定,也可能出自行政行為、行政承諾、行政協議,還可能出自對於民法規範的類推適用。

訴訟種類的誤用,不僅會造成與訴訟請求的不對應,也會使行政爭議的有效解決大打折扣。如果人民法院對政府搭建圍牆的行為確認為違法,對拆除搭建圍牆的訴訟請求依據《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一)行政行為依法應當撤銷,但撤銷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的規定不予支持,屬於誤用訴訟種類。上述規定的判決方式系「情勢判決」。所謂「情勢判決」,雖然也確認行政行為違法,但嚴格講並不屬於確認之訴的判決方式,而是撤銷之訴的一種例外情形。其含義是指,在針對一個行政行為提起的撤銷之訴中,雖然行政行為違法且依法應當撤銷,但在撤銷該行政行為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只確認該行政行為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可見,適用《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勢判決」,其前提必須是針對一個行政行為,該行政行為應當撤銷且具有可撤銷內容。在本案,被訴搭建圍牆的行為顯然不是一個具有可撤銷內容的行政行為,當事人也沒有提出撤銷一個行政行為的訴訟請求,故此,適用「情勢判決」,顯然誤用了訴訟種類。


【裁判文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書

(2018)最高法行申7470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周士貴,男,漢族,住湖北省荊州市。

委託代理人黃豔,北京正山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荊州市荊州區人民政府,住所地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荊州中路80號。

法定代表人夏**,該區人民政府區長。


再審申請人周士貴因訴荊州市荊州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荊州區政府)行政侵權一案,不服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鄂行終471號行政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由審判員李廣宇、審判員閻巍、審判員仝蕾參加的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查明:周士貴屬非農業家庭戶籍,在荊州市有一處房屋,取得了《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因該房屋緊鄰318國道,周士貴將其出租作為商鋪使用。荊州區政府為了推進荊州城北快速路建設項目,需對包括周士貴房屋在內的荊北村沿318國道一線房屋進行徵收。經協商,該路段的被徵收戶絕大多數已經籤約,還有包括周士貴在內的少數被徵收戶正在洽談中。2017年8月,荊州區政府在周士貴房屋前沿線搭建起圍牆,並在圍牆的兩端預留了可供通行的通道。另查明,徵收部門擬將周士貴的房屋認定為非住宅經營戶。周士貴提起本案訴訟,請求依法判令荊州區政府立即拆除其在原告房屋旁邊搭建的圍牆,停止妨礙對商鋪的正常經營使用。

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為:荊州區政府搭建圍牆與荊州城北快速路項目建設房屋徵收相關,是荊州區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而產生的行為,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四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因建設等特殊需要,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臨時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必須徵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依據上述規定,荊州區政府應提交證據證明其在沿318國道一線周士貴房屋前搭建圍牆徵得了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審批,但荊州區政府未提交相應證據。因此,在未徵得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審批的情況下,荊州區政府在周士貴房屋前搭建圍牆的行政行為違法。儘管荊州區政府在周士貴房屋前搭建圍牆的行政行為違法,但其在周士貴房屋門前搭建的圍牆邊留有供行人進出的通道,該通道可保障周士貴及周邊群眾的正常通行。關於周士貴認為荊州區政府搭建圍強的行為侵犯了其宅基地使用權、嚴重影響了其房屋的正常經營使用的觀點,因涉案土地的所有權人××區農民集體,而周士貴土地使用證的土地用途一欄記載已超標22.8平方米,並且周士貴未提交相應的證據加以證明,故對周士貴該觀點,不予支持。退而言之,即使荊州區政府在周士貴房屋前搭建圍牆的行為對周士貴房屋作為商鋪經營造成一定的影響,但由於周士貴的房屋已被納入徵收範圍,對其經營損失將按照徵收補償方案的規定予以補償。周士貴與荊州區政府之間的糾紛實質是徵收法律關係,周士貴請求荊州區政府承擔物權侵權責任,缺乏法律依據。鑑於周士貴房屋所在的荊北村徵收片區的絕大多數被徵收戶已經籤約,荊州區政府所搭建的圍牆能夠從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方面保障房屋拆除工作的順利進行,符合社會公共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以下簡稱《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行政行為依法應當撤銷,但撤銷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因此,周士貴要求荊州區政府立即拆除在其房屋旁搭建圍牆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綜上,依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四條、《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規定,作出(2017)鄂10行初34號行政判決:一、確認荊州區政府在周士貴房屋前搭建圍牆的行政行為違法;二、駁回周士貴的其他訴訟請求。

周士貴不服,提起上訴。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根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四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因建設等特殊需要,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臨時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的,必須徵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荊州區政府未提交證據證明其搭建涉案圍牆經過當地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原審法院判決確認其搭建涉案圍牆的行政行為違法正確。荊州區政府因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徵收而修建圍牆,是為保障建築物周邊的公共運輸及施工安全。周士貴認為荊州區政府搭建圍牆的行為侵犯了其宅基地使用權,但其未提交證據證明其訴訟理由。周士貴出租經營的房屋在荊州區政府徵收房屋的範圍內,其經營損失可按照徵收補償方案的規定予以補償,其合法權益並未因此受到損害。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周士貴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訴請求不予支持。據此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周士貴向本院申請再審稱:原審法院關於「符合社會公共利益」的認定嚴重依據不足。根據有關規定,前述「公共利益」應當以合法有效的徵收項目即將施工為前提,但根據再審被申請人一審舉證,荊州城北快速路項目目前僅取得了立項批文,並未取得其他批准文件,依法不得開工。再審申請人部分宅基地被圈進圍牆,一審法官在未盡到審查義務的情況下,認定再審被申請人未侵佔再審申請人的宅基地,屬事實認定錯誤。另根據再審申請人開庭後取得並補充提交給一審法院的荊州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局所作《關於周世貴等人信訪事項的回覆》,城北快速路項目尚未實施徵地,荊州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局明確要求該項目在未批准前不得實施佔用土地行為,一審法院關於「公共利益」的認定明顯缺乏事實依據。根據再審申請人一審提交的錄音證據,再審被申請人建立圍牆的行為並非出於公共利益,而是為了讓尚未搬遷的申請人無法正常經營而不得不早日搬遷,簡言之即為了「逼遷」。綜上,請求:1.依法撤銷二審行政判決;2.將本案發回重審或改判支持再審申請人的如下訴訟請求:判令再審被申請人立即拆除其在再審申請人房屋旁邊搭建的圍擋,停止妨礙對商鋪的正常經營使用。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是由一堵圍牆所引發。再審申請人周士貴在荊州邊擁有一處房屋,出租作為商鋪使用。2017年8月,荊州區政府在周士貴房屋前沿線搭建起圍牆,據稱是與荊州城北快速路項目建設房屋徵收相關,為了對該路段的318國道進行拓寬改造,故對包括周士貴房屋在內的荊北村沿318國道一線房屋進行徵收。此時,周士貴並未與荊州區政府就徵收補償問題達成協議。周士貴認為荊州區政府搭建的圍牆嚴重影響了其房屋作為商鋪的正常經營使用,提起本案訴訟,請求依法判令荊州區政府立即拆除其在原告房屋旁邊搭建的圍牆,停止妨礙對商鋪的正常經營使用。

一審和二審法院儘管對荊州區政府搭建圍牆的行為確認為違法,但卻對判令荊州區政府立即拆除其在原告房屋旁邊搭建的圍牆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兩級法院的裁判依據是《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該項規定:「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一)行政行為依法應當撤銷,但撤銷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很顯然,該項所規定的判決方式系「情勢判決」。所謂「情勢判決」,雖然也確認行政行為違法,但嚴格講並不屬於確認之訴的判決方式,而是撤銷之訴的一種例外情形。其含義是指,在針對一個行政行為提起的撤銷之訴中,雖然行政行為違法且依法應當撤銷,但在撤銷該行政行為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只確認該行政行為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可見,適用《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勢判決」,其前提必須是針對一個行政行為,該行政行為應當撤銷且具有可撤銷內容。在本案,被訴的搭建圍牆的行為顯然不是一個具有可撤銷內容的行政行為,當事人也沒有提出撤銷一個行政行為的訴訟請求,一審和二審法院適用「情勢判決」,顯然誤用了訴訟種類。

訴訟種類的誤用,不僅會造成與訴訟請求的不對應,也會使行政爭議的有效解決大打折扣。在本案,再審申請人的訴訟請求是,依法判令荊州區政府立即拆除其在原告房屋旁邊搭建的圍牆,停止妨礙對商鋪的正常經營使用。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來看,他是提起一個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的一般給付之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三項規定的『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包括「請求判決行政機關履行特定法定職責或者給付義務」。這裡所說的「請求判決行政機關履行特定給付義務」,就是指一般給付之訴。與「請求判決行政機關履行特定法定職責」相同,它們都屬於給付之訴,所不同的是,後者是要求判決行政機關作出特定行政行為,前者則是要求判決行政機關作出除行政行為以外的其他各種行為,在許多情況下,這種訴訟涉及的都是事實行為。一般給付之訴被稱為「訴訟上的多用途武器」,當事人不僅可以行使金錢給付和事實行為請求權,也可以行使不當得利返還和後果消除請求權。這些請求權既可能出自行政法律、法規的規定,也可能出自行政行為、行政承諾、行政協議,還可能出自對於民法規範的類推適用。

就本案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五條關於「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的規定,可以類推適用為再審申請人「請求依法判令荊州區政府立即拆除其在原告房屋旁邊搭建的圍牆,停止妨礙對商鋪的正常經營使用」的請求權基礎。再審申請人認為,「根據再審被申請人一審舉證,荊州城北快速路項目目前僅取得了立項批文,並未取得其他批准文件,依法不得開工。另根據再審申請人開庭後取得並補充提交給一審法院的荊州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局所作《關於周世貴等人信訪事項的回覆》,城北快速路項目尚未實施徵地,荊州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局明確要求該項目在未批准前不得實施佔用土地行為,一審法院關於『公共利益』的認定明顯缺乏事實依據。」雖然一審和二審法院均認定「周士貴的房屋已被納入徵收範圍」,但從一審判決所載明的再審被申請人提交的證據來看,其並未提交徵地批覆、徵地公告等證明涉案集體土地已被依法徵收的相關證據,亦未提交在搭建圍牆前已與再審申請人達成徵收補償協議或者已依法對再審申請人進行補償的證據。在此情況下,再審被申請人在再審申請人的房屋前搭建圍牆,是否具有正當性,是否妨礙了涉案房屋作為經營性用房的正常使用,是否應當判令荊州區政府立即拆除,均應當認真審理並依法裁判。一審和二審法院由於訴訟類型選擇錯誤,導致對本案的審理有所偏差,未能準確回應再審申請人的訴訟請求,本應依法提起再審。但在再審審查過程中,本院從再審申請人那裡了解到,其所訴稱的被圍牆妨礙正常經營使用的房屋已於2018年4月16日被拆除,房屋前的圍牆亦已被拆除,如此一來,通過再審判令拆除圍牆已無實際意義。鑑於原審法院已確認再審被申請人搭建圍牆的行為違法,再審申請人如認為在其房屋存續期間,該圍牆造成其經營損失或其他損失,可以依法另行通過行政賠償或者補償程序予以主張。

綜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一十六條第二款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再審申請人周士貴的再審申請。


審 判 長 李廣宇

審 判 員 閻 巍

審 判 員 仝 蕾


二〇一八年九月二十九日

法官助理 駱芳菲

書 記 員 王昱力

來源:魯法行談

相關焦點

  • 最高法判例:行政機關不能通過砌堵圍牆方式逼迫搬遷
    ☑ 裁判要點 行政機關係搭建圍牆的受益方,雖然該圍牆已有法院生效裁判認定不屬於違法建設,但該圍擋確已給當事人造成一定不便和影響,且有通過砌堵圍牆方式逼迫搬遷之嫌,故應判決確認搭建圍牆的行政行為違法。☑ 裁判文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行 政 裁 定 書(2019)最高法行申12202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政府,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六合路**。
  • 離婚前低價轉讓夫妻共有商鋪,法院怎麼判?
    離婚前低價轉讓夫妻共有商鋪,法院怎麼判?隨後,小微以雙方感情已徹底破裂為由,訴至永嘉法院要求離婚,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原告小微稱,大田經常和不同異性聊天,邀約看電影、喝酒、出去玩耍等,且經營店鋪、公司生意都不同自己商量,雙方未建立起良好的夫妻感情,要求分割雙方共同財產住宅、店鋪、寶馬車輛及共同經營的電纜公司。
  • 載入英國法制史的一天:最高法院判首相給議會「放長假」違法
    「反脫歐」活動人士吉娜·米勒(Gina Miller)為此向英格蘭與蘇格蘭的高等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法官裁決:詹森政府的休會決定違法。但米勒收到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裁定:蘇格蘭高等法院認為,該決定違法,詹森誤導了女王,掩蓋了休會的真正意圖;但倫敦高等法院則認為,這是個純粹政治性的問題,法院不適合插手,駁回了請求。
  • 最高法勝訴判決後效:違法強拆今後一律這樣判!
    並依據《國家賠償法》第四條第(四)項、第三十六條第(四)、(八)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三條之規定,判決:一、被告東昌府區政府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向原告路以峰提供與被拆除房屋區位、用途、面積相同的安置住房,或面積相近的安置住房並按每平方米7755元的標準結算差價;或者支付房屋賠償金1774111.35元(由原告選擇安置住房或貨幣賠償);二、被告東昌府區政府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
  • 「圍牆」事件更新:「拆牆」草案是否符合民意?最高法:「法律是黨...
    事件更新:"推倒小區圍牆"是否違背物權法?最高法回應昨天(2月21日)晚上,中央公布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但是風頭都被這句話搶走了: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
  • 在屋頂搭建如何處理?
    時常有媒體報導,有些高檔住宅的樓頂業主私自搭建空中花園,那麼這種情況下如何處理?宋某在購買XX室後,自認為了防止屋頂漏水,在屋頂的西沿對排水管道進行了改造、樓頂鋪設了地磚並在屋頂四周建造了花壇、搭建遮陽棚。遂引發本案訴訟。
  • 精神病者偷拿超市菜刀把人殺了,超市是否該擔責?看法院怎麼判
    如果通過正常觀察,明顯能發現毛某甲精神不正常,而超市卻沒有發現,之後毛某甲偷拿菜刀出去殺人。超市對此偷刀殺人事件顯然存在過錯,應承擔賠償責任。但通過本案的判決書,沒有證據證明超市是明顯能發現毛某甲屬於精神不正常之人而允許其進入超市。再如果,毛某甲持偷拿的菜刀在超市內或超市管理的其他場所內殺害他人。
  • 最高法:對侵害兒童權益該判死刑的堅決判處 絕不心慈手軟
    最高法:對侵害兒童權益該判死刑的堅決判處 絕不心慈手軟 2020-05-20 0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商鋪轉租起糾紛 法院判決定紛爭
    近日,廣德市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了該起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2016年9月,甲公司與陳某某、陳某籤訂《商鋪租賃合同》,協議約定由陳某某、陳某承租金廣公司開發的金鑫世貿廣場內南區一樓部分商鋪(面積為3617.24平方米)從事經營活動,租賃期限共六年,甲公司從2017年元月1日起把商鋪交付陳某某、陳某使用,至2022年12月31日到期。
  • 35萬元商鋪被改成公廁 當事業主與經營方協商未果,決定起訴
    之後,李先生與開發商所屬物業公司「湖北人民車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籤訂了一份商鋪委託經營合同。合同約定,商鋪用途為商業,由該公司全權負責商鋪的規劃、招商、租賃、推廣和經營管理。李先生表示,「相當於包租給他們,然後租金抵扣房價」。
  • 富友支付員工為非法平臺提供支付通道被判刑 公司:對經營沒有影響
    裁判文書網上相關文書顯示,該公司為上海富友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 富友支付」)。值得關注的是,有媒體報導稱「納某被判緩刑後仍在富友支付上班,富友支付高管對此解釋稱系員工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等還在朋友圈發表看法引發爭議」。中國網財經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富友支付,該公司回應稱:「此案件已完結,對公司經營沒有影響。
  • 最高檢大檢察官帶頭辦案 四級檢察院合力化解行政爭議
    鹽城市中級法院於2016年3月11日作出駁回起訴的裁定,主要理由是,陳某提交的公安機關信訪事項告知單,不能證明房屋系區政府拆除的事實。鑫樂拆除公司的情況說明則可以證明涉案房屋並非是被告大豐區政府拆除。陳某不服,提出上訴。2016年8月26日,江蘇省高級法院作出維持裁定。陳某又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同年12月30日,最高法駁回陳某再審申請。誰該承擔責任?
  • 最高法判例:林木林地權屬爭議的審查處理
    ☑ 裁判文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行 政 判 決 書(2020)最高法行再46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本院於2019年7月23日作出(2019)最高法行申846號行政裁定,依法提審本案。提審後,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 最高法:拆遷維權成功案例「類案檢索」解決「同案不同判」
    前 言徵收拆遷案件中,經常遇到同案不同判的情況,各地區甚至同一個法院不同法官都可能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決,這種情況往往讓當事人疑竇叢生,拍案而起。基本事實、爭議焦點、法律適用等方面進行比對。其中,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性案例,對各級法院裁判案件具有明確的約束性,人民法院應參照作出裁判,其他案件對各級人民法院亦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也是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重要參考。
  • 十字路口的美國最高法院|4:4的僵局怎麼破?
    另一方面,最高法院在保護個人揭發者防止打擊報複方面做得比較到位,大公司很難在這些問題上獲勝。總體而言,在最近二三十年間,大公司確實佔據了一定的優勢地位。但是,這種傾向很可能不是這些大法官主觀造成的,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誰制定法律,誰影響大法官的人選。
  • 登門溝通打開「心門」,最高檢大檢察官帶頭辦案化解七年行政爭議
    鹽城市中級法院於2016年3月11日作出駁回起訴的裁定,主要理由是,陳某提交的公安機關信訪事項告知單,不能證明房屋系區政府拆除的事實。鑫樂拆除公司的情況說明則可以證明涉案房屋並非是被告大豐區政府拆除。陳某不服,提出上訴。2016年8月26日,江蘇省高級法院作出維持裁定。陳某又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同年12月30日,最高法駁回陳某再審申請。
  • 最高人法院案例 | 確認拒收行政賠償申請行為違法的訴訟請求不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
    法定代表人:宋殿榮,該辦公室主任。第三人:哈爾濱道裡房產經營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裏區新陽路**號。法定代表人:張強,該公司董事長。道外區徵收辦系道外區政府的職能部門,該籤收行為可以視同其已向道外區政府提交了行政賠償申請。其在法定期限內提起訴訟的行為符合法律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 最高法判例:行政訴訟中關於評估費用的分擔問題
    對於原告(行政相對人)主張的財產價值,在法院通過搖號委託的評估機構均不予評估,且被告(行政機關)未提供評估鑑定機構的情況下,法院可根據原告提供的評估鑑定機構進行委託評估,並參照《訴訟費用交納辦法》關於訴訟費用負擔的相關規定,根據判決結果來確定評估費用的負擔。 但法院不能將評估費用的負擔作為單獨判項。
  • 最高法案例:政府無權認定合同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民申5585號案件案情簡介2007年10月13日,黃麗真與黃添福籤訂《合作開發合同》,約定雙方共同設立蕎菜坪水電公司對蕎菜坪河流域1、4級水電站進行開發經營,黃麗真以其對蕎菜坪河流域水電項目的前期投資佔有20%的股權,黃添福提供項目建設所有費用
  • 因疫情影響商鋪經營,能否以不可抗力為由解除合同?
    胡某因此向張某提出解除房屋租賃協議並主張退還第二年租金和押金,後者不同意,並提出等疫情結束後如周邊商鋪減免租金,自己也會參照減免。但是前者並不認同,遂訴諸法院。經查,當地於同年3月解除停業禁令,逐步恢復營業。法院的判決結果是判決駁回原告胡某的全部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