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金融業如何做?國開行、人保、浦發這樣說

2020-12-14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6日電 (魏薇)26日,第264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辦。發布會上,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周清玉,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裁王廷科,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行長潘衛東,共話新形勢下,金融機構如何發力服務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國開行:加大對製造業貸款的考核力度

周清玉在發布會上表示,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裡,製造業是中流砥柱,是最重要的實體經濟,也是創造財富的主體。製造業在解決就業方面的作用尤為重要。

周清玉表示,「十三五」以來,國家開發銀行累計發放製造業貸款1.79萬億。下一步,國開行在製造業發展方面有幾方面舉措。

第一,堅持聚焦主責主業精準發力。大力支持集成電路、5G與光通信、軌道交通裝備、大飛機等先進位造業發展,著眼工業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面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瓶頸領域,以及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領域和共性技術創新領域,全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傳統製造業地區改造和轉型升級,著力培養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龍頭企業。積極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支持現代服務業與先進位造業融合發展。

第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持續優化金融服務。一是落實開門辦行的原則,完善「三級聯絡人」制度,加大「投貸債租證」綜合金融服務力度。二是繼續堅持製造業資金合作計劃,單獨設立專項考核。三是發揮投貸聯動作用,通過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支持相關產業發展,創新金融服務模式,以製造業資金合作計劃,投貸聯動、轉貸款、產業鏈融資等方式,支持製造業企業發展,包括龍頭、中間環節和中小企業等產業鏈。特別是對中小企業,通過轉貸款的方式給予支持。

第三,完善相關政策機制,保持業務可持續發展。探索新型產融結合合作機制,支持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制定差異化的信貸政策,加大對製造業的讓利力度。今年前9個月,國開行發放的貸款利率比去年同期下降58個BP,高於金融同業11個百分點,發揮了政策性銀行對利率市場的引領作用。在讓利的過程中,重點是讓利於製造業。同時,要加快製造業不良貸款的處置、核銷利度,加快出清製造業的不良貸款。

周清玉強調,要加強風險防控意識,做到全流程風險管控。在國開行內部,要繼續加大對製造業貸款的考核力度,調動全行的積極性。

人保:保險業為釋放國內消費潛力提供風險保障

「保險業在發揮保險作用、促進國內消費、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拉動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王廷科在會上談到。

王廷科認為,在雙循環的格局中,實體經濟和民營小微企業發展非常重要。「民營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今年新冠疫情的衝擊下,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受到的影響最大、損失最嚴重,部分實體經濟企業也出現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他說。

王廷科介紹,疫情發生以來,保險業積極創新保險產品供給,助力減少疫情對民營小微企業造成的損失。

他舉例說,中國人保先後推出企業安全生產責任險「十項舉措」、復工復產綜合責任險、「小微企業衛士」組合保險產品,首創公共衛生救助保險,推動構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巨災保險機制,保障覆蓋32個省市3020萬人,復工復產綜合險承保企業1.7萬家,有力支持了民營小微企業的復工復產和疫後恢復生產和發展。同時,大力發展工程保險、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等相關保險業務,提供工程全生命周期保障,利用投保聯動支持新基建項目。

在「健康中國」、擴大內需方面,王廷科表示,2019年中國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關口,從國際經驗看,正是消費快速上升時期,也是保險消費上升時期,但相較美國相同時期,中國居民消費的實際水平較低,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居民養老、健康、醫療支出預期較高,抑制了消費意願。

「當前保險業積極參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為釋放國內消費潛力提供風險保障。」王廷科介紹,中國人保大力推動意外健康、旅遊、家庭財產、家庭成員責任等領域個人保險發展,豐富個人保險產品服務體系,打造個人客戶綜合服務平臺;積極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重疾險、健康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做優做精大病保險、社保經辦業務,戰略性推進政策性長期護理保險發展,助力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依託消費信貸保證險業務的發展,有效分散消費信貸風險,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

浦發銀行:探索科技金融服務新模式

潘衛東表示,浦發銀行一直致力於探索科技金融服務新模式,充分發揮上海建設全球科創中心的「主場」優勢,以及集團化經營的整體優勢,助力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優質科技型企業,推動國內產業發展高端化。

潘衛東介紹,浦發銀行已確定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天津、西安、杭州、蘇州、南京、武漢、長沙、青島、長春13家科技金融重點經營分行,還建立了9家科技支行和38家科技特色支行,形成了全行科技金融服務專業化網絡。

同時,浦發銀行還搭建生態化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潘衛東提到,2017年11月浦發銀行在業內推出首個科技金融服務平臺,並通過實踐,不斷深化以「批量獲客、投貸聯動、以大帶小」為核心的科技金融生態圈服務模式。通過打造線上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建設線下科技金融專家庫、開展項目評薦會、推進浦發矽谷銀行投貸聯動等,不斷提高科創領域投融資對接成功率。

「目前,該平臺已儲備超過3.8萬戶科技型企業,企業可在線一鍵發布融資需求,平臺利用大數據算法智能化地進行企業融資需求與投資人的匹配,幫助企業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對接,提高對接的效率和精準度。」潘衛東說到。

在助力科技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方面,潘衛東稱,浦發銀行推出《新經濟企業綜合跨境服務方案》,為處於紅籌架構搭建、境外獲資、跨境資本運作、境內外IPO上市等不同需求的企業,提供開戶結算、資金管理、跨境投融資、市場避險、跨境政策諮詢等一攬子綜合跨境金融服務。

潘衛東稱,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浦發銀行服務科技型企業客戶超過3.8萬戶,較年初增長7.73%;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超過2300億元,較年初增長27.6%(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雙循環發展格局下 如何破題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黃澤文)12月10日,江蘇省社科院第28期江海論壇正式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推動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來自省政府、高校、研究院、社科院的專家學者歡聚一堂,從多個角度暢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如何推動江蘇「十四五」發展和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
  • 解讀《建議》:關鍵詞(一)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2020年末,成都審議通過《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成都市「十四五」規劃要點相繼明確。站在2021年全新的起點,將遵循站位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邏輯,奮楫揚帆開新局。
  • 主題對話|雙循環格局下,新製造如何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如何推動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起來聽來自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的專家聲音。
  • 經濟大家談|如何理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今年5月以來,特別是全國兩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周誠君:綠色金融更好地支持高質量發展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文/周誠君(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  「十四五」規劃文本中明確地提出關於新時代新發展的一系列要求,其中有兩點值得大家格外關注、分析和研究。一個是高質量發展,一個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而且這兩點之間存在很多內在聯繫。最近我在不同的場合對這個問題有比較多的討論、交流和闡釋。
  • 新發展格局:珠澳如何撐起雙循環重要支點
    「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今年以來,「雙循環」一詞屢被提及。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關口,展望「十四五」,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成為謀劃經濟發展下一程的重點。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微觀解讀
    基於此,筆者嘗試更多從微觀經營的角度對雙循環背景下的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模式予以簡要的分析。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確立,意味著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和運轉效能的提高。從實踐來看,雙循環是一個內外循環相互帶動、協調發展的過程。經濟體制的僵化、市場環境的封閉、技術創新的落後、消費能力的限制、資本投入的不足、公共服務的缺失是造成經濟循環不充分的基本原因,而這並不意味著國際循環與國內循環存在任何意義上的對立。從歷史維度來說,向來都是先有國內循環後有國際循環。
  • 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 「雙循環」下 浦發信用卡多元分期業務滿足市場需求
    當前,我國正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浦發信用卡順勢而為,主動加碼分期業務,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選擇,以充分激發內需動能,進而為中國經濟復甦添一把火。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化改革辦公室副主任邵鳳茹發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主題演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新時代我國比較優勢和社會主要矛盾轉變、適應國際環境複雜深刻變化的迫切要求,服務雙循環格局也是對民航業的必然要求。縱觀全球航空業的發展,幾乎每隔10年就會出現一次周期性的調整。
  • 青島人保壽險:積極適應新發展格局,持續推進法客協同落地落實
    為進一步提升分公司團險隊伍職團開拓技能,推動總公司法客協同模型項目在青島落地,安排部署2021年短險業務首季紅各項工作,12月11日—12日,人保壽險青島市分公司召開法客協同項目培訓暨
  • 漢交會助力武漢打造「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新樞紐
    接二連三的好消息表明,正在硬核奔跑的大武漢,將成為雙循環新格局中的核心樞紐城市。 雙循環,是新格局也是新機遇。武漢,以新的姿勢,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樞紐作用。從宏大的視角來洞悉未來,漢交會,不止是商品交易盛會,更是內陸地區構建雙循環的重要抓手。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資本論》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於社會再生產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資本論》中的社會再生產理論  《資本論》揭示了再生產四環節,即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辯證關係。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涉及社會再生產的各個方面  2019年,我國進出口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64%下降為32%,最終消費對的貢獻接近60%。
  • 全面落實「雙循環」機制 支持「三同」促發展取得初步成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曉燕 通訊員 山世英 日照報導  為進一步強化銀企之間的合作,支持實體企業生產出口,打開國內外銷售渠道,全面落實「雙循環」機制,近日,浦發銀行日照分行積極參加日照市政府組織的
  • 賈康:如何認識雙循環格局下的產業升級?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9日電 題:《賈康:如何認識雙循環格局下的產業升級?》作者 賈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現在大家都高度關注雙循環概念,中央政治局已經屢次強調、也寫入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一重要文件。
  • 觀察|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世界經濟遭遇重挫,全球需求市場萎縮,國際局勢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複雜格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近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9%,其中發達經濟體將萎縮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將萎縮3%。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民營經濟能起到什麼作用?
    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民營經濟能起到什麼作用?其自身又如何實現「更上一層樓」?「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2020年度論壇12日在京舉行,多位與會嘉賓給出了答案。三是創造良好的創新發展環境,鼓勵民營企業家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弘揚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繼續艱苦創新。「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發揚張謇精神,把企業的發展要同國家的發展繁榮、民族的興盛、人民的幸福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朱之鑫說。
  • 盤點「不平凡」的2020 |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針織企業如何...
    在新的一年開始前,我們將如何告別亦或是銘記針織行業的2020?在這樣尤為特殊的一年裡,針織行業發生了什麼變化?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主戰場中,企業如何找準自己的定位,尋求綠色發展著力方向和實現途徑,練好內功重啟增長機遇?以下這份依託行業觀察的年終盤點,希望為即將到來的2021年做好鋪墊。
  • 新發展格局下農村電商如何發展?
    當前,既要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推進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激活廣大農村市場,通過電商賦能推動農村向宜居宜業新空間轉變,更要遵循信息化發展客觀規律,立足國情農情和當地實際,推動農村電商提檔升級。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我國經濟發展正迎來動能轉換,內需驅動正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
  • 國科嘉和王戈:讀懂「雙循環」,抓住硬科技發展黃金機遇期
    鞭牛士 11月11日消息,在瞬息多變的國際環境局勢下,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格局全面鋪開。其中,硬科技將成為十四五政策重點扶持產業,晶片、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生物安全等細分領域迎來國產替代中長期發展機會。尤其在國家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科技領域投資的背景下,硬科技投資適逢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