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澳大利亞的學校是世界上欺凌發生率最高的地區之一,多達四分之一的學生經常遭受欺凌。
墨爾本一名少女被同校裡的學生輪姦後,即便是換學校、搬家,依然被同學和網上的陌生人所欺凌。
不堪重壓的她,自殺了!
然而4年過去了,她依然沒有獲得應有的道歉……
她的母親為了女兒,開啟了一場艱難的戰鬥!
2015年,15歲的花季少女 Cassidy Trevan 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13歲時,她在墨爾本學校上學時曾被女同學騙出去,遭到了同校高年級男生的輪姦。
據稱,Cassidy 是被學校裡的兩名女生引誘到其中一名女生家裡,這兩名女生之前不斷地欺負她,突然告訴她想要和她做朋友。
當她到達時,一群年齡較大的同校男生們向她打招呼,隨後他們竟然合夥輪姦了她。
她的母親 Linda Trevan 說:
「她把他們對她做的每一件可怕的事情都告訴了我,他們還逼她這麼做……她還是個天真可愛的孩子。」
「當這些惡霸虐待她時,她被嚇壞了,直接僵在了那裡。」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Cassidy 飽受同齡人和網上陌生人的折磨。不堪重壓的她在15歲這年選擇了自殺。
Linda Trevan 在過去的四年裡一直在為她的女兒爭取正義。
現年53歲的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對她來說是一場艱苦的戰鬥,她承認自己早年曾靠喝酒來尋求安慰。
「有一段時間,我成了一個酒鬼。」
Cassidy 寫了兩封信,其中一封直到最近才被發現的。
信中詳細描述了她混亂的內心,她認為自己「永遠也逃不掉欺凌者的包圍圈」,一輩子走不出陰影。
「那天她死了,我也死了。」
第二封信詳細描述了她所受到校園惡霸欺凌的經歷。她表示,為了躲避他們,她換了學校,搬了家。
她在信的開頭說,她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打擾。
「有一些素昧平生的人在臉書上聯繫我,叫我sl*t。我雖然換了學校,搬了家,但我仍然被欺負著。」
「我被強姦了。就在昨天晚上,一年半過去了,我仍然為不幸的遭遇做噩夢。」
維州警方此前證實,其性犯罪和虐待兒童調查小組前後與 Cassidy 交談至少20次。
但 Cassidy 從未向警方提交過正式聲明,因為她擔心會遭受惡霸報復。
沒有想到意一味的退讓,還是把她自己逼到了絕路……
Linda Trevan 說,欺負她女兒的一個惡霸已經用一種猶豫的、迂迴的方式向她道歉。
她說,她懷疑自己的女兒是否能得到應有的公平對待,但她希望其他涉案人員-現在都快20歲了的人能夠站起來發表道歉聲明。
Linda Trevan 現在經營著一個名為「Bullying Killed My Daughter Cassidy Trevan」的臉書帳號,她在這裡分享她女兒的故事,並與欺凌作鬥爭。
校園欺凌一直是一個長久的的世界性難題,相比於男孩子之間的肢體衝突,女孩子之間的欺凌更為隱秘,也沒有引起相關重視。
造謠、取外號、惡意捉弄等,在很多家長和老師眼中,這只是小問題,小摩擦,而事實上這對於受害者來說尤其精神上的傷害是極其嚴重的。
比如悲傷逆流成河裡的主人公易瑤痛苦地訴說道:
當然,男孩之間的校園欺凌也很嚴重。
前不久,雪梨西部的一所中學被爆同學之間發生口頭威脅、同性戀和種族主義歧視,以及人身攻擊,家長被迫讓兒子在家裡上學。
一位家長Nina Lord 說,她13歲的兒子 Benji 在 Ashfield Boys High School 被同學鎖喉,出現了窒息的症狀。
Benji 說,這只是造成傷害的幾起人身攻擊之一,儘管學校對欺凌行為採取零容忍政策,但依然讓自己在學校裡感到不安。
「這太多次了。」
「我受夠了。」
Lord 女士說,同學們還逼迫兒子背誦《古蘭經》中的段落,然後告訴他,已經皈依伊斯蘭教。
還有一次,一個學生在聖經課上向 Benji 扔了一本精裝的聖經,並大聲地喊道:「你這個笨蛋!」
新州教育部部長 Sarah Mitchell 表示,在新州學校裡,任何形式的欺凌都是「絕不能接受的」。
她說:「學生和家長都期望學校是孩子們最安全的港灣。」
「學校需要保證成為我們社區中最安全、最受信任的地方。」
然而,Benji 的父母說,他在 Ashfield Boys High School 感到十分不安,因為這裡的攻擊性文化並沒有保護小一點的男孩免受反社會或者暴力行為的危害。
Lord 女士在給教育部長的一封信中寫道,Benji反映的一些實踐已經被學校調查,學校對相關學生採取了紀律處分。
「Benji 是一群12年級男生恐嚇的受害者,直到他變得僵硬、冰冷、喉嚨發緊……在學校裡他經歷了真正的恐懼。」
Lord 女士還說,事實上不斷的欺凌讓 Benji 極其害怕上學,也嚴重影響了他的學習成績。但老師卻不止一次地告訴她,Benji太敏感了。
今年,學校依舊將 Benji 安排在同一個班級,但他多次因為被毆打而選擇停學。正是上個月他生日那天的這件事情促使 Lord 女士選擇讓兒子Benji 退學。
作為家長,一定要經常和孩子溝通,培養孩子積極開朗的性格,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身體等變化,不要等事情嚴重了,再後悔。
而社會和學校,更要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不要忽視或者放過任何可能帶來欺凌的因素或機會。
殊不知,很多校園欺凌正是從人們所謂的小事發展起來的。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留言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澳洲中學諮詢群」和家長朋友們分享最新教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