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電影主題 中國科技館免費展覽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4月4日,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技術館共同主辦的「希望的力量——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主題展覽」在中國科技館東大廳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這是繼中國科技館1月27日將《流浪地球》收為首部館藏電影後的又一重要活動。

    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生動表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宏大而深遠的主題,深刻詮釋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和熱愛祖國、熱愛家園的鄉愁情結與民族情懷,充滿了人類對浩瀚星空的憧憬和對未知宇宙的遐想。自2019年春節上映以來,《流浪地球》不僅火爆了春節檔的電影市場,更點燃了大眾對中國科幻電影的關注和希望,相關科學資訊在短時間內被大量傳播,科普傳播效果令人瞠目。

    為進一步點燃觀眾對影片的熱情,滿足廣大觀眾探究的需求,中國科技館和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策劃打造「希望的力量——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主題展覽」,並計劃未來一年內,在全國多地科技館巡迴展出。本次展覽分五個篇章環環相扣,熟悉的電影畫面、震撼的實物展陳、有趣的科學知識、各種不為人知的幕後揭秘,這將是《流浪地球》電影之後,電影人和科普人聯手為觀眾奉上的一道科學與藝術的大餐。

    本次展覽中展示的劉培強航天員艙外服、CN171-11救援隊軍事外骨骼、劉啟地面防護服、「領航員」空間站人工智慧MOSS等十幾件電影拍攝服裝道具、75幅珍貴設計手稿以及近百餘幅劇照均為首次公開亮相。最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十號」航天員座椅、「天宮二號」空間站航天員艙內工作常服、全身助力型外骨骼等不少重量級中國航天科技實物也將和電影道具共同展出,科幻與科技相映成趣、熠熠生輝。

    與此同時,電影中地下城特產「陳年地龍幹」緊緊依偎在北航「月宮一號」動物蛋白質來源黃粉蟲的身邊;伏特加酒瓶默默地講述著加加林時代為何不許帶酒上天的秘密;翻開2000年7月的《科幻世界》雜誌,可以一睹小說的首發稿,抬頭更可看到太陽系高懸頭頂,去猜測究竟哪一個小球是我們的家。

    「希望的力量——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主題展覽」將在中國科技館持續展出至6月底,展覽過程中還將陸續推出相關教育活動以及講座、見面會等,感興趣的觀眾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掌上科技館」持續了解最新動態。(記者李俐 孫樂琪)a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票房破31億 電影局:科幻電影裡程碑
    《流浪地球》是我們由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的一個標誌性的、代表性的作品。無論是影片的書寫方式、製作方式都做了顛覆性、充滿創新性的表達以及製作。用大格局、大思維、大手筆、大主題,完全擺脫了以往電影中「小兒小女,小情小調」的態勢。《流浪地球》以科幻電影的類型進入了人類救亡圖存這樣一個大情景,在這樣一個大危機、大情景下,表達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主題。
  • 「中科館大講堂」《〈流浪地球〉中的航天科技》
    時間:3月17日(周日)10:00-11:30地點:中國科技館一層報告廳題目:《〈流浪地球〉中的航天科技》主要從事科技史、科學傳播及科技展覽研究。參與中國科技館新館「科學與文化」展區設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博物館、大連國防科技館常設展覽的主要設計者。參與多項科學傳播重大課題研究。善於解讀科幻中的科技問題,曾為《科幻世界》雜誌撰寫六年「科學」專欄,創作圖書《太空將來時》和《航天巴士》等,出版譯作四部。
  • 科幻電影的中國表達《流浪地球》人文精神引熱議
    電影《流浪地球》除了科幻和特效,更在人文精神層面觸動了觀眾,引發了業內人士的熱烈討論——科幻電影的中國表達《流浪地球》自正月初一上映以來,就一直熱度不減。截至2月21日,影片累計票房突破40億元。而日前《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與《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的對話也引起不小關注,被稱為「科幻界雙神對談」。《流浪地球》火了,關於中國電影是否走出了寒冬的爭論聲再次響起。儘管眾說紛紜,但一部國產科幻電影能引起如此巨大的討論和關注,本身值得慶賀。
  • 《流浪地球》登陸二十億電影俱樂部
    這是郭帆導演帶領的《流浪地球》團隊在四年追夢路上不斷奮鬥的成果,也是多方合作堅定邁出的中國科幻電影紮實的一步。  中國科幻電影正式起航  騰訊影業助力《流浪地球》  電影《流浪地球》自2月5日大年初一上映以來,憑藉強勢的口碑,票房一路逆襲,目前票房已突破24億元,單日票房已位列春節檔首位,各方均認為電影《流浪地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科幻電影正式起航」。
  • 重慶科技館今天10歲啦!這些科普展覽很驚豔
    ※2010年聆聽恐龍的呼喚——重慶科技館大型恐龍主題展科幻電影是怎麼拍出來的?此次展覽以電影科技與藝術為視角,採用影像資料、實物模型、設備儀器演示等形式,融合百餘件逼真的道具造型,帶來了一場有關電影技藝知識的饕餮大餐。
  • 「腦中乾坤:心智的生物學」展覽在中國科技館舉辦
    人民網北京4月28日電 (魏豔 鄧雙琳)26日,由中國科技館主辦、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策辦的《腦中乾坤:心智的生物學》展覽在中國科技館短期展廳開幕,此次展覽是兩岸兩館在主題展覽資源互惠方面的首次合作,也是中國科技館三十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
  • 《流浪地球》靠什麼打動人?「毒舌」影評人譚飛為何先道歉
    不僅是題材與類型的開拓,《流浪地球》也為中國電影工業化樹立了新標高。與會專家認為,科幻電影最能代表一個國家電影工業的製作水平,避免盲目使用「流量明星」,而是將資金投入到場景、道具、特效等製作層面,是《流浪地球》為電影業界提供的成功啟示。
  • 為什麼《流浪地球》由中國電影電視臺發起?專訪喇裴康
    喇的使命感,在研討會上也表示《流浪地球》「符合總書記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論述」就是「中國人帶領全人類共同拯救地球」。作為一家國有電影公司,喇培康還形容中國電影是生產中國電影的機器,《流浪地球》是這臺機器敢於嘗試新類型的必然結果。「民營公司不做,如果中影再不做的話,那中國就真的沒有了,中影在這方面必須要帶頭,要敢為天下先!」
  • 中國科技館明天恢復開館 4個新展覽亮相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中國科技館將於明天(6月2日)恢復開館,第一階段將開放主展廳及短期展廳,四個新展覽也將隨之亮相,其中三個展覽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相關。「讓科學插上藝術的翅膀——抗擊新冠疫情 致敬科學家」全國少年兒童繪畫作品展。
  • 影評丨《流浪地球》會不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2019-02-07 13: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石天星大年初一,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觀眾們一再確認,這是一部真正的中國硬核科幻片,甚至預測它在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將佔據裡程碑意義——"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什麼是硬核科幻片?
  • 《流浪地球》與中國科幻電影史上的五部經典
    《流浪地球》將於4月30日在Netfilx首《流浪地球》被標榜為中國科幻的一次突破。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是,我們的星球即將因為太陽逐漸膨脹而滅亡,於是地球要在太空中穿梭,被轉移到一個更安全的地方。由於地球陷入了木星的引力中,片中的中國主人公不得不出手,承擔拯救全人類的使命。
  • 中國流動科技館開始巡展啦,五套高水平主題科普展覽驚豔南陽
    未來兩年半內,五套高水平的主題科普展覽將為我省觀眾帶來一場場科普的盛宴。為什麼要進行流動科技館區域常態化巡展?流動科技館是推動科普資源普惠共享,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的有效抓手,近年來紮根基層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之崛起
    《流浪地球》,講的就是以為是主演結果是龍套的吳京,在中國農曆新年這一天,率領著地球人開著地球拋棄太陽,然後教唆兒子在木星上點了個超級大炮仗的勵志親子故事!其實對於筆者而言,這部電影給中國電影,尤其是科幻題材的電影所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已經遠超這部影片存在的本身。之前看國產的科幻電影,諸如《未來警察》《機器俠》之類,都是披著科幻電影的外衣取了這麼一個冠冕堂皇的噱頭來賺觀眾的眼球,結果那些粗製濫造的特效水平和無聊的劇情,將觀眾對於國產科幻電影的信心一次次擊得粉碎。
  • 電影《流浪地球》當下心理分析之:流浪地球兩千五百年
    《流浪地球》於2019年2月5日(農曆大年初一)在中國內地上映。內地總票房46.55億人民幣,是一部引發全民觀影熱潮的電影。由此可見,《流浪地球》滿足了中國內地廣大觀眾的某些心理需求,才導致了它的高票房,因此通過對電影的分析就可以看見中國集體無意識心理的當下狀態。
  • 震撼靈魂的拯救-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
    這源於一部關於拯救主題的電影。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正能量故事。未來的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耗盡能量毀滅,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改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噬。為了自救,人類啟動流浪地球計劃,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機,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去往新家園。
  • 國產科幻電影的巔峰?還是國產電影的起步?深度解析《流浪地球》
    不得不說《上海堡壘》是一部很優秀的反面教材,而今天給大家解析的是國產最佳科幻片《流浪地球》!影片解析:在2019年的賀歲檔中,電影《流浪地球》取得了引人為傲的成績。鏡頭通過外化把一個小家文化逐漸蔓延引申到地球大家的思想內核,從而使得影片的主題晉升到國家層次的人文主義關懷,對於當今社會來說就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中國科技館常設展覽介紹
    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學技術館常設展覽以「創新 和諧」為主題,以激發科學興趣、啟迪科學觀念為目的,努力為公眾營造從實踐中學習科學的情境,通過互動、體驗等方式,引導公眾進入探索與發現科學的過程常設展覽包含五大主題展廳,分別為「華夏之光」、「科學樂園」、「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華夏之光」展廳展示了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對世界文明進步所產生的重要影響。
  • 看了電影《流浪地球》,怎麼評價流浪地球計劃
    看了電影《流浪地球》,流浪地球計劃,這個計劃的名稱起的太消極。流浪,指的是四處漂泊,居無定所。而人類終極目標是遷移到適合居住的地方,是有明確目的地的。為什麼不叫遷徙地球計劃、轉移地球計劃、新家園計劃、光年之旅計劃、重生地球計劃,為什麼偏偏叫流浪,電影名字可以這樣叫,但作為電影裡的聯合政府,讓地球流浪,這就太消極了。對比一下火種計劃,聽聽火種這個名字,充滿了重生的希望。流浪地球裡最缺的是什麼,是希望。為什麼流浪地球的名字讓人失去希望,人類失去希望,聯合政府起名字的能力要擔一半責任,誰起的。
  • 海洋生物主題展覽免費對市民開放!
    就在寶安區科技館的「魔法島—海洋生物主題展覽」。 寶安區科技館新晉「人人人人我人人人人」景點國慶開展當日就吸引了大批市民、兒童前來參觀,看下面這些圖感受一下現場!
  •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中國科幻電影得與失
    西夏:從《流浪地球》上映大火以後,有一個現象,因為我供職的成都八光分是一家以傳播科幻文化為主的公司,我們代理國內很多優秀科幻作家和作品,在《流浪地球》火了以後,很多電影公司找我們,問有沒有更多的《流浪地球》那樣的科幻作品,要買改編權。像芒果娛樂什麼的,很多公司問我們要,指定要「宇航題材、青春、愛情、正能量」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