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日丨50歲年齡70歲膝蓋,拿什麼拯救逐漸退化的膝關節

2020-12-23 新京報

資料圖片

許多人步入中老年階段,身體上會出現一些不易察覺的變化:上下樓時出現不明原因的腿痛,膝蓋處不動不痛,一按就痛等症狀似乎成為常事兒,跑步、爬山、遊泳……這些運動就更不用說了。據統計,50歲的人膝關節退化的比例約佔30%,60歲比例激增到60%,到80歲幾乎就是百分之百了。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北京中關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張小兵就來給大家講講如何減緩膝關節退化的速度,避免出現「50歲的年齡,70歲膝蓋」的狀況。

關節負重過大、摩擦頻繁會引發關節炎

張小兵介紹,膝關節由三塊骨頭組成,連著上面大腿的是股骨,連著下面小腿的是脛骨,中間則是髕骨。走平路時,身體的負重主要從股骨下傳到脛骨,中間的髕骨彎曲度小,負重比較輕,所以並無痛感。上下樓梯時,膝關節要克服身體重力和運動衝擊力,再加上關節活動角度大,反覆地彎曲、伸直,髕骨負重明顯增加,並且也會加重磨損。

「原本人們的關節面有光滑的軟骨保護著,並且有一些起潤滑作用的關節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軟骨逐漸變得毛糙,且關節液減少。此時如果關節負重過大且摩擦頻繁,不僅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疼痛,還會因為長期的摩擦導致骨質增生(骨刺)的出現,從而引起一系列的退行性改變,引發關節炎。」張小兵解釋道。

遊泳和散步等可減少關節負重鍛鍊韌帶

張小兵指出,人們在進行不同運動時,膝關節所受的力也是截然不同的,經常做使膝關節負擔加重的運動,就會加速它的磨損。

「通常來說,田徑運動員、喜愛登山徒步的人以及超重人群,膝關節的負擔相對普通人更重,往往也會加速其磨損老化。此外,經常蹲、跪、坐矮板凳的人群,也會出現膝關節提前老化的情況。」張小兵提醒,膝骨關節病患者,應儘量少上下樓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關節因負荷過大而加重病情。

張小兵建議,膝骨關節病患者可適度進行遊泳和散步等運動,這兩項運動既不增加膝關節的負重能力,又可讓膝關節四周的肌肉和韌帶得到鍛鍊。

「如果患者出現明顯的疼痛,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治療。臨床上的治療方法包括中西藥、理療、外科手術等。」張小兵提醒。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危卓

相關焦點

  • 膝蓋出現4個症狀,說明你的膝關節已經開始退化,需注意保養
    膝關節是支撐人體活動的重要關節,我們每一次的邁步、奔跑都需要膝關節的配合。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體內骨質也會流失,膝關節變得越來越脆弱,容易出現退行性病變。 有數據研究表明,60歲以上的老年人出現膝關節問題的機率就達到了將近50%!
  • 40歲後膝關節開始退化,不想膝蓋提前「報廢」,勸你改掉這些行為
    這是一種非炎症性退化性骨性關節炎,而我們的膝關節在40歲之後就開始明顯的退化,所謂的人老膝先衰。再三提醒:人老膝先衰,這些行為可能會讓膝蓋提前「報廢」根據調查顯示,多數年輕人出現了老寒腿多半都是「凍」出來的,尤其是女性朋友患者居多,在寒冷的天氣為了穿上漂亮的衣服,將腳踝和膝蓋往往都會露在外面,另外長期穿高跟鞋也會對膝關節造成一定的影響,久而久之很多年輕人就出現了老寒腿的情況。
  • 膝關節退行性變是45歲後的一道坎,如何才能避免膝關節退化性變?
    一旦出現這個問題,也就意味著膝蓋要「退休」了,腿腳會因此變得不好,那麼我們正常的行動會受到限制,將會給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所以為了45歲後的生活質量,我們應該提高預防這個問題,以免它的出現。那麼,要怎麼做,才能夠預防它,不讓膝蓋提前「退休」呢?首先,大家可以先做個判斷,看看自己的膝關節有沒有退化?如何判斷呢?
  • 這些加速膝蓋退化的情況,你中了幾個?
    人的每個器官都有自己的壽命,膝關節也不例外。隨著年齡的增長,膝關節在長期承受重力下,關節軟骨也漸漸磨損,軟骨下硬骨增厚,關節變形,失去彈性,患者者常因關節疼痛和變形,無法蹲踞、無力上下樓梯,只要活動或站立太久,就會馬上感覺當膝蓋疼痛酸軟,苦不堪言。
  • 膝關節壽命只60年?常坐高板凳,膝蓋酸痛減半
    自我檢測膝關節健康先通過三個簡單的測試,看看您的關節好不好。1、膝關節檢測單腿站立,下蹲,膝關節成90°,是否出現疼痛或不穩?如果出現了,說明膝關節軟骨退化、磨損。注意: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旁邊最好有扶手可以隨時抓住,以防跌倒。
  • 50%老年人被膝關節疼痛困擾,運動後膝蓋疼痛怎麼辦?
    50%老年人被膝關節疼痛困擾,運動後膝蓋疼痛怎麼辦? 跳廣場舞是很多中老年人首選的運動方式,想以此來活動筋骨、強身健體,但有的人卻跳出了一身的毛病,這是為什麼呢?
  • 年過40,膝關節容易退化!醫生:多做3動作、多吃2物,遠離膝蓋疼
    而這其中,膝關節是腿部當中的樞紐,默默支撐著人體大半個身子(除了小腿和腳)的重量,是人體重要的承重關節。但是友們知道嗎?與大多數器官一樣,膝關節也會經歷不斷成長、達到巔峰、開始磨損、衰老退化的一生。分界點就是40歲,人一旦過了40歲,膝關節容易退化!膝蓋易各種疼!怎麼辦呢?大眾微健康的專業醫生告訴我們:多做3動作、多吃2物,可穩定膝關節!
  • 中老年人膝關節軟骨退化,如何保養?
    膝關節的軟骨退化是一種退行性病變,多發生於中老年人。與肥胖、勞損、急性損傷後遺有關。表現為關節的腫脹、疼痛,甚至是關節變形。膝關節軟骨的退化,是不可逆的。
  • 這位70歲奶奶火上央視!不愛廣場舞愛擼鐵,馬甲線「徵服」40萬粉絲
    今年70歲來自上海閔行的陳繼芳在央視舞臺「健身出道」令網友直呼:老奶奶,您太勵志了!過去陳奶奶就很喜歡運動不過2018年小區組織體檢「脂肪肝」「高血脂」「膝蓋退化」等名詞闖入她的世界她開始尋找新的健身之道一開始
  • 揭秘是什麼在傷害中老年人的膝蓋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目前已有越來越多人投入健身行列。生命在於運動沒有錯,但中老年人在健身時更應該先關注膝關節健康,以免越動越傷身。湯臣倍健聯合廣東省營養學會共同發布《2017湯臣倍健國民健康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揭秘「中國居民膝關節健康指數」。
  • 膝關節壽命只60年?教您1招,膝蓋酸痛減半,多用30年
    有人說,膝關節的平均壽命是60歲?是真的嗎?那60歲以後,我們接下來的人生要怎麼度過? 關節有可能因為「用」得不當而加速損傷,甚至好多人還沒到60歲,關節就已經要「退休」了!那怎麼避免「用」錯呢? 先通過三個簡單的測試,看看您的關節好不好。 單腿站立,下蹲,膝關節成90°,是否出現疼痛或不穩?如果出現了,說明膝關節軟骨退化、磨損。
  • 膝關節壽命只60年?教您1招,膝蓋酸痛減半,多用30年!
    ✦膝關節檢測單腿站立,下蹲,膝關節成90°是否出現疼痛或不穩,如果出現了,說明膝關節軟骨退化、磨損。(注意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旁邊最好有扶手可以隨時抓住,以防跌倒。)相同年齡,女性得膝關節病的機率比男性大。女性一般在50歲以後絕經,雌激素水平很快下降,降低了對骨關節的保護。女性的肌肉力量較男性弱,因此關節的負荷大於男性。
  • 什麼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怎麼判斷是不是得了膝蓋的骨關節炎?
    按男女:男發病率41.6%,女發病率50.4%。按年齡:40-49歲30%,50-59歲49%,60歲以上62%,按城鄉:城市45.6%,農村47%。首先給出官方的診斷標準(美國風溼病協會診斷標準):近幾個月膝關節經常疼痛。X片顯示關節邊緣有骨贅(骨刺)。關節液為關節炎性表現。年齡≥40歲。發病期間有晨僵症狀,且一般≤30分鐘。關節活動伴有摩擦音或摩擦感。
  • 膝關節疼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需要手術治療嗎?
    膝關節,可以說是人體運動量最大,也是損傷機會最多的一個關節,生活中,由於種種因素導致的膝關節疼痛讓不少患者為之而喪失了正常行走的能力,那麼,膝關節疼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它是否需要手術治療呢?3大因素可致膝關節疼痛1.膝關節退行性病變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關節也會隨之慢慢發生退化,據統計,超過50歲的人基本上膝關節都有退變,超過60歲的人,有70%以上的人存在膝骨性關節炎
  • 膝關節壽命只60年?教您1招,膝蓋酸痛減半,多用30年~
    60歲?單腿站立,下蹲,膝關節成90°是否出現疼痛或不穩,如果出現了,說明膝關節軟骨退化、磨損。(注意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旁邊最好有扶手可以隨時抓住,以防跌倒。)膝關節炎在逐漸加重的過程中,患者的感受是不同的。先是下樓梯疼,然後是上樓梯也疼,最後是走平路疼,最終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會感覺腿疼。您如果開始出現了下樓梯時關節疼,就一定要注意了。相同年齡,女性得膝關節病的機率比男性大。女性一般在50歲以後絕經,雌激素水平很快下降,降低了對骨關節的保護。
  • 什麼情況需要做膝關節置換?日常生活當中如何鍛鍊膝蓋?
    關節炎發展到最後,一定要做膝關節置換嗎? 在二三十年前,關節炎不管發展到什麼嚴重的程度,都只能靠吃止痛藥來忍著。逐漸喪失勞動能力,行走功能甚至生活能力;有些患者因為疼痛難忍,最終做了膝關節融合,甚至是截肢。
  • 爬樓梯對膝關節傷害大 專家建議40歲後少爬
    日前, 記者在廣州舉行的「2014年廣東省膝關節外科高峰論壇」上,採訪了廣東省醫 師協會骨關節外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曾意榮教授,他稱爬樓梯是有增強心肺功能、消耗熱量等諸多優點,但對膝關節 的傷害嚴重,實在得不償失。建議40歲以上人群,不要把爬樓梯當作主要運動。   真會傷害膝關節嗎?
  • 40歲之後,警惕膝關節退化!若出現3個症狀,及時做好預防
    膝關節是人體主要的受力點,承擔著人體的重力,所以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隨著年齡的增長,一旦過了40歲之後,膝關節功能不斷下降,而且肌肉機能下降,更加加速膝關節的負荷,從而更容易退化,出現各種膝關節病。若出現這3個症狀,或是膝關節退化信號1. 上下樓梯比較費勁如果發現近來上下樓梯的時候腳好像比較沉,腿軟無力,抬腳比較費勁,需要藉助扶梯才能比較好的行走,那說明膝關節無力,存在膝關節退化的情況了。
  • 膝關節得「省著用」
    既想鍛鍊身體,又不想「傷」膝關節,應該怎麼做?都說膝關節要「省著用」,到底如何「省」?針對大家普遍存在的這些疑問,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何愛珊教授送上這份膝蓋使用「說明書」。        爬樓梯健身 當心傷膝蓋        生活中不少人認為爬樓梯動輒大汗淋漓、消耗大,還不用擔心日曬雨淋,於是把爬樓梯當作健身減重的方式。
  • 3歲女童體重70斤,過重損傷稚嫩關節,運動中膝關節保護很重要
    important}最近一則新聞引起了廣泛網友的關注,不誇張的說甚至可以用憤怒來形容吧,我們都知道天底下的父母是都是很愛孩子的,最近有一個3歲的小女孩的新聞頻頻被推上搜索榜前列。但是體重卻已經達到了70斤,遠遠超出正常孩子的水平,可女孩的父母卻經常給孩子吃些炸雞、快餐等高熱量的油炸食品,從傳出的圖片不難看出超重的體重讓孩子正常活動都幾乎成了難事,她的骨骼和關節明顯難以承受70斤的體重,過重的負荷壓在她的膝關節上連帶雙腿都幾乎變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