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碟泡菜為韓餐添味不少 受訪者供圖
近來,韓國正在遭受「泡菜危機」,一棵大白菜的價格已飆漲到62元人民幣,「韓國主婦醃不起泡菜」也成了熱門話題。與韓國隔海相望的山東省,一直是對韓出口泡菜第一大省,被韓國大量進口用來穩定本地市場。不少人對此擔心,「泡菜危機」是否會影響到山東市場的白菜供應?近日,新時報記者調查發現,青島泡菜加工企業出口量有所上漲,但漲幅並不太大;濟南白菜沒有出口傳統,市場供應也未受影響,但成品泡菜價格略有上漲。
青島多家企業泡菜訂單增加 出口量漲幅不大
受颱風和超長雨季等影響,今年韓國本土大白菜大幅減產,價格暴漲。官方數據顯示,大白菜賣到了1.0689萬韓元(約合62元人民幣)一棵,比2019年足足上漲40%。由於當地主婦醃製不起泡菜,連帶成品泡菜也銷量增加。事實上,中國泡菜多年來一直持續出口到韓國。據官方資料顯示,韓國2019年進口泡菜30.65萬噸,是出口量(5.8316萬噸)的近6倍,其中99%來自中國。
山東是供韓成品泡菜的主力軍,對韓泡菜出口加工企業大約五六十家,主要集中在青島、濰坊地區。青島的泡菜加工產業尤為發達,一直是對韓出口泡菜「第一城」,僅平度市仁兆鎮就有8家韓式泡菜生產企業,每年產量7萬餘噸,出口額近1億美元,其中90%出口韓國。這一次的韓國「泡菜危機」,也使島城多家生產泡菜的出口企業近期訂單有所增加。
「其實漲幅不算太大,相比上個月增加10%左右吧。」平度市一家泡菜加工企業負責人劉先生告訴新時報記者,青島盛產膠東大白菜,平度又靠近港口,進出口方便,這也是平度泡菜生產企業較多的原因。即將到來的冬季原本就是泡菜銷售旺季,目前訂單量有所增加也是正常現象。韓國「泡菜危機」對訂單確實有所影響,但應該不會太大,畢竟韓國家庭大多還是選擇自家醃製泡菜,出口的成品泡菜多流向餐飲企業。「中國的大白菜價格低廉,加工泡菜成本低,使得韓國餐廳偏向使用中國泡菜來控制成本。不過,青島的加工企業因為都有常年固定的合作客戶,出口價格也基本穩定,目前1噸泡菜價格大約維持在600—700美元之間。換算成人民幣的話,一斤泡菜價格大約在4-4.7元左右。」
另一家泡菜加工企業負責人孫先生則表示,其實這已經不是韓國第一次爆發泡菜危機了。早在2010年,韓國就遭遇過一次史無前例的「泡菜危機」,當地白菜零售價高達七八十元人民幣,韓國政府不得不緊急採取措施,臨時取消對白菜30%的進口關稅,導致大白菜和成品泡菜進口量激增。「今年受疫情影響,韓國很多餐飲店都紛紛關門,泡菜出口量相比去年總體反而是下滑趨勢。」孫先生表示,公司也因此不得不調整戰略方向,今年將主力消費市場轉向國內,尤其是江浙滬一帶,對於泡菜需求量明顯增加。
濟南地產白菜不出口 小雪節氣前後上市
濟南白菜市場又是怎樣一番景象?近日,記者走訪市區一些農貿市場了解到,目前白菜零售價格在每斤1.5-2元左右,一棵六七斤重的白菜,大約在10元左右,最近一段時間價格基本維持在這個水平,並未有太大波動。由於目前還不是濟南大白菜上市的時節,因此白菜主要從東北、河北地區進貨。「那邊白菜上市比較早些,因為產量少運輸成本高,自然也就貴一些。等到本地白菜大量上市了,價格也就下來了。」一位白菜批發商戶告訴記者。
據悉,濟南市有兩大白菜生產地,一個是唐王街道辦事處,另一個是平陰縣。多年來,這兩大生產地的白菜多在濟南市內銷售,沒有出口的傳統。唐王大白菜作為濟南本土特色品牌,至今已有500多年的種植歷史,憑藉其高產耐貯、味美質佳等特點被譽為「濟南四美蔬」之一。唐王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小雪時節是唐王白菜的收穫儲藏最佳時期,距離現在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唐王白菜除了供應濟南市場外,還銷往淄博、泰安、北京、天津等地。「六七年前,歷城區曾有一家企業做過韓國泡菜出口生意,但後來倒閉了,就再沒聽說濟南有泡菜出口企業了。」
唐王街道康家村的盧先生,種植白菜有30多年了,今年自家種了十幾畝地,畝產大約在1萬斤左右。盧先生表示,去年曾有一家外貿進出口公司來村裡考察,希望能建廠製作白菜深加工項目。「要是做成泡菜的話,白菜收購價格自然高一些,不過後來由於對方對建廠標準要求很高,最終這件事也不了了之。」盧先生對此頗為惋惜。他分析說,唐王這邊雖然沒受「泡菜危機」影響,但因為當地種植面積減少,產量下降不少,立冬以後收購價格預計會比去年高一些。今年種菜的人少了,很多人都改種草莓掙錢了。去年白菜收購價才1毛多,希望今年能高一點吧。」
濟南韓餐泡菜一家獨大 近期感受到訂貨壓力
雖然濟南本地白菜並不用於製作泡菜,但市場對於泡菜仍有一定需求量。除了農貿市場、超市銷售散裝泡菜外,對泡菜需求量最大的是韓式餐廳。10月12日,一家韓式料理餐廳負責告訴記者,泡菜作為韓餐裡的小碟配菜,一般都是免費贈送給顧客的。雖然需求量不算大,但餐廳進貨價格確實也上漲了,從今年4月開始連漲價兩次,一箱漲了10元錢。「一般都是20斤一箱,我們餐廳用量大,一個月需要用掉120箱,成本方面每月就上漲了1000多元。」
據粗略統計,濟南大大小小的韓式餐廳有近百家,這些餐廳貨源大多由一家公司提供。公司負責人叫薛勇,今年34歲,曾在韓國留學打工7年多。2015年,薛勇在濟南創業做起泡菜配送生意,憑藉著敏銳的商業眼光以及對泡菜質量的嚴格把關,經過5年多發展,他的公司所配送的泡菜,目前供應濟南大部分韓式餐廳。「我們配送的泡菜是產自濰坊一家企業,企業也是做出口生意的,這家泡菜的酸度和辣度適中,清脆爽口,因此很受濟南及周邊市場認可。我們在濱州、泰安和菏澤都有固定客戶,有的餐廳一個月就用十幾萬元的貨。」
薛勇介紹說,今年泡菜價格有所上漲,跟韓國「泡菜危機」沒多大關聯,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國內白菜價格有所上漲。「不過『泡菜危機』對供應量還是有一定影響。因為濰坊這家企業出口量增加,導致我們這邊供貨也很緊張。以前提前一兩天就能訂到貨,現在得提前十幾天預訂了。過段時間山東白菜大量上市後,供貨緊張情況應該就會有所緩解。」(來源:舜網-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