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大詞典》第三版依託網際網路 搜集最妥帖、最時髦的用法

2020-12-17 人民網甘肅頻道

●兩千多頁的詞典轉化為屏幕上小巧的應用圖標

●把整個詞條拆散重新構建交互友好的查詢界面

●全球華人讀者通過網際網路提供詞典的語言素材

不同於其他大型工具書編纂工程的啟動方式,近日,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譯文出版社和英漢大詞典編纂處主辦的《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工程啟動儀式暨概念發布,選擇了一個開放的空間——2014上海書展現場中央大廳,向全場讀者公開發布此次編纂工程理念。

這無疑代表著一種姿態:第三版的《英漢大詞典》編纂,將不再囿於詞典編纂專家的紙邊案頭,而將成為一場依託網際網路開放平臺下,詞典使用群體中的全民大行動。

緊迫:網際網路改變著工具書的形態和編纂思維

35歲的復旦大學英文系教師朱績崧是陸谷孫教授的學生,接棒陸谷孫主持《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在做編纂概念發布時,朱績崧說,「雖然詞典編纂是一個因襲性很強的行業,但我們明顯有別於前人的地方,就是『高度數位化』『深度社會化』。」

據介紹,《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團隊將對詞典進行高度數位化處理,讓這部2400多頁、22萬詞條,體量龐大的工具書最大限度地適應網際網路環境,在各類終端設備,譬如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上,都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它的各項強大功能。

「在我們看來,數位化閱讀是不可阻擋的大勢所趨。」朱績崧說。

與前輩們不同,第三版編纂團隊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展開的一場編纂工程。如今,工具書及其他相關類圖書在查閱習慣、獲得渠道等方面都發生了迅速的變化。用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陳昕的話來說,「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催生了詞語的裂變,也大大地改變著工具書的形態及其編纂思維。」

朱績崧曾在課堂上讓學生們查詞典回答問題,學生們紛紛掏出手機查,「有道」是這麼說的,「金山」是這麼說的。「《英漢大詞典》為什麼不能做到使用便捷呢?我希望能讓年輕人直接使用《英漢大詞典》。不敢保證將來的產品一定比別家好,但至少內容靠譜。」朱績崧認為。

陳昕認為,「傳統工具書的地位與影響力在數字時代不斷邊緣化。但是,一切數位化產品的原始創意都依賴著紙質工具書的堅實研發基礎,而網絡與紙媒的交互性也啟示我們,權威工具書編纂應當借重於網際網路的傳播與放大效應。」

的確,數位化給予詞典的不僅是挑戰,也是機遇。通過數位化,納須彌於芥子,兩千多頁的詞典化為屏幕上一個小巧的應用圖標。而這圖標的背後,卻是一座如宇宙般晝夜不斷膨脹的語言信息庫。

「它殘酷地拷問著詞典在物理維度上的存在,又對詞典的文本容量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寬容大度。」朱績崧說。

艱難:大型詞典寧可慢慢來,也一定要做好

《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工程之所以備受矚目,是有歷史原因的。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規劃的中外語文詞典編寫出版中規模最大的一本英漢雙語詞典。作為一項國家任務,《英漢大詞典》的編寫任務落到了上海,由上海譯文出版社負責組織編寫出版工作。

歷時16年的編寫歷程像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從手寫的一張張資料卡片開始,集腋成裘,匯集成一座英漢雙語的「文化崑崙」。《英漢大詞典》1991年出版上卷,1993年上下卷出齊,2007年出版第二版,成為中國第一部真正自主研編的大型英漢雙語工具書,它的誕生將中國外漢語文辭書的編纂水平推到了全新的高度。

身為主編的陸谷孫,當年為了《英漢大詞典》,發願「不出國、不寫書、不兼課」。近百位精英學者篳路藍縷,為這部工具書的誕生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由於工程浩繁,團隊也幾經變化,使得編纂進程起起伏伏,一些專家在編纂中途就抱憾西去。

陸谷孫在第三版編纂工程啟動儀式現場笑言,編詞典算不得什麼好差事,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思想準備。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玉良教授回憶,他到陸谷孫家中探望他,每一次對方都是在伏案工作。「我印象非常深刻,他曾拿出三頁紙來,A3大小,上面也就十來個詞條,左右留白很多,他在留白處寫了很多批註,把最妥帖、最時髦的用法補充進去,乍一看,像打翻墨水瓶一樣。」

如今,《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的編纂,看上去不會像當年那樣艱苦,但「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的實質,仍在一脈相承。

事實上,《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工作,已於2007年起陸續展開。如今,詞典第二版數位化大部分已經完成,編纂團隊計劃於今年開放整本詞典的數位化查閱,明年推出手機應用,第三版紙質詞典爭取5年後面世。「編詞典的人,一定要有點『愚公移山』的精神。有的大型詞典,耗費的是幾代人的努力。寧可慢慢來,也一定要做好。」朱績崧說。

創新:開闢多種查詢途徑,發動讀者搜尋例證

當然,《英漢大詞典》第三版所面臨的考驗,不僅僅是網絡的衝擊,更是閱讀習慣的改變。

新媒體湧現的今天,不斷翻屏只會讓讀者越來越不耐煩。朱績崧拷問自己,對於釋義詳明、例證豐富的《英漢大詞典》,數位化之後,可能出現同樣問題:當你在do、make、go、set這類超長詞條的頁面翻了幾十次屏,你真的確信你再翻下去,一定會找到你所需要的內容嗎?

因此,《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的終極目標,將不僅僅是略加修改就把文本從紙面遷移到屏幕上,而是要實現「高度數位化」。

為此,編纂團隊甚至要把整個詞條拆散,重新構建交互友好的查詢界面,盡力擺脫傳統電子詞典「見木不見林」的弊端。「電子化的最強項,是可以開闢更多種查閱途徑。如,詞條在某一級上和另一個詞條某一級發生聯繫。如果設計得好,數位化的詞典能提供無數條路。」朱績崧設想。

不僅是表現形式,詞典的內容來源,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以編纂方式為例,團隊提出「讀者融入」計劃,號召全球華人讀者通過網際網路渠道來提供編纂詞典的語言素材。當年那些「最妥帖、最時髦的用法」,如今將由全球華人讀者來共同尋找。

此舉,旨在加深《英漢大詞典》與整個世界文明的親密關聯。朱績崧介紹,這靈感來自《牛津英語大詞典》。他表示,這部號稱英語終極權威的英語單語詞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託賴於維多利亞時代晚期編者發動了整個英帝國的閱讀界為這部詞典搜尋千年文獻中的例證。

「現在,我們的技術團隊已經基本完成了內嵌於微信的《英漢大詞典》語料搜集工具,再內測一段時間後,爭取在本月面世。只要有網際網路連接,讀者在世界任何角落都可以為我們的事業添磚加瓦,提供第一手的新詞、新義、新例。」朱績崧說。

當然,這項工作,絕不輕鬆。「權威詞典編纂如何實現網際網路思維下的讀者融入,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人敢於去實踐的課題。」《英漢大詞典》(第三版)責任編輯張穎說。

編纂團隊特別強調,要「採納合格的語言素材」。今春以來,英漢大詞典編纂處內部已經嘗試過數輪語言素材搜集工作,理清思路,認清難處。朱績崧同時強調,《英漢大詞典》絕不會走某些網絡百科詞典那樣任由訪問者增刪修改的路數,「因為久經考驗的權威性要求我們必須把『搜集』和『採用』這兩道工序區別對待,前者向全世界開放,後者的權限必須牢牢掌控在我們的核心編輯團隊手中。」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19日 11 版)

相關焦點

  • 《英漢大詞典》第三版依託網際網路 與讀者一起編詞典
    ●全球華人讀者通過網際網路提供詞典的語言素材      不同於其他大型工具書編纂工程的啟動方式,近日,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譯文出版社和英漢大詞典編纂處主辦的《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工程啟動儀式暨概念發布,選擇了一個開放的空間——2014上海書展現場中央大廳,向全場讀者公開發布此次編纂工程理念。
  • "英漢大詞典"第三版依託網際網路 與讀者一起編詞典
    不同於其他大型工具書編纂工程的啟動方式,近日,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譯文出版社和英漢大詞典編纂處主辦的《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工程啟動儀式暨概念發布,選擇了一個開放的空間——2014上海書展現場中央大廳,向全場讀者公開發布此次編纂工程理念。
  • 《英漢大詞典》 與讀者一起編詞典
    [摘要]第三版的《英漢大詞典》編纂,將不再囿於詞典編纂專家的紙邊案頭,而將成為一場依託網際網路開放平臺下,詞典使用群體中的全民大行動。這無疑代表著一種姿態:第三版的《英漢大詞典》編纂,將不再囿於詞典編纂專家的紙邊案頭,而將成為一場依託網際網路開放平臺下,詞典使用群體中的全民大行動。緊迫:網際網路改變著工具書的形態和編纂思維35歲的復旦大學英文系教師朱績崧是陸谷孫教授的學生,接棒陸谷孫主持《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
  • 陸谷孫弟子35歲復旦教師接棒主編《英漢大詞典》第三版
    復旦大學英語系教授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詞典》是一部1500萬字的巨製,它也是中國學人獨立研編的第一部大型綜合性英漢詞典。這次,陸谷孫把詞典第三版的主編工作交給了他的學生朱績崧。上海譯文出版社將在下周的上海書展上啟動《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的編纂工程。
  • 《英漢大詞典》第三版主編:未來的詞典中,語詞都不是單維的
    《英漢大詞典》第三版主編:未來的詞典中,語詞都不是單維的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2015-10-19 16:58 來源:
  • 《英漢大詞典》第三版邀讀者邊用邊編 網絡版APP版免費開放
    前天,在一場主題為「字在」的分享交流會上,36歲的《英漢大詞典》第三版主編、復旦大學英語系講師朱績崧宣布,去年8月啟動的《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歷時一年,數位化轉型有了初步成果。很快,讀者就能在「上海譯文」公眾號微信平臺查閱詞典。熱心讀者都可成為編纂成員《英漢大詞典》是1975年以來我國中外語文詞典編寫出版規劃內規模最大的一本英漢雙語詞典。
  • 中國國內最權威的英漢詞典是《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嗎?
    問:中國國內最權威的英漢詞典是《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嗎?答:英漢詞典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英漢雙解詞典,一般是英國、美國出版社負責英語部分,中國出版社負責漢語部分。英漢雙解詞典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英漢詞典,漢語部分當然是中國出版社負責,但是漢語不可能憑空而來,肯定是有參考英語釋義的。
  • 英語翻譯家陸谷孫去世 生前主編《英漢大詞典》
    1976年起,他參加《英漢大詞典》的籌備和編寫,1986年11月開始擔任主編。這部1500萬字的《英漢大詞典》是由中國學人獨立研編的第一部綜合性英漢詞典,出版十餘年來,影響難以估量。他又花6年時間主持修訂了《英漢大詞典》(第2版),前不久剛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比收集新詞遠為艱難的是修訂舊有條目,往往半行不到的小小刪改,需要大量資料的收集整理。
  • 《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APP亮相
    人民網上海11月4日電 (記者 曹玲娟)《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APP近日在滬亮相。《新牛津》APP完全保留了紙質本的正文內容,是目前最大的權威英漢雙解詞典APP。該手機應用還增加了真人發音、候選詞表、查詢歷史、拍照查詞、全終端單詞本和複習計劃等應用功能,以期在內容權威性和查閱便捷性之外,為用戶帶來更佳的學習體驗。
  • 滬江小D詞典收錄最大規模柯林斯-外研社英漢大詞典
    原標題:滬江小D詞典收錄最大規模柯林斯-外研社英漢大詞典齊魯晚報11月10日訊:11月10日,查詞App 「滬江小D詞典」正式引入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與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聯合開發的《新世紀英漢大詞典》。
  • 英語翻譯家陸谷孫在上海去世 生前主編《英漢大詞典》
    對於這一被英語詞典鼻祖詹森稱為「無償勞作,雖成無榮」的工作,陸谷孫一做就是30年。1976年起,他參加《英漢大詞典》的籌備和編寫,1986年11月開始擔任主編。這部1500萬字的《英漢大詞典》是由中國學人獨立研編的第一部綜合性英漢詞典,出版十餘年來,影響難以估量。他又花6年時間主持修訂了《英漢大詞典》(第2版),前不久剛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 《英漢大詞典》16年後推出第2版
    由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譯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漢工具書旗艦之作《英漢大詞典(第2版)》近日正式面世。昨天下午,來自全國各地英語研究與教學領域,包括直接參與這部詞典編寫與修訂的專家、學者以及新聞出版界來賓近百人濟濟一堂,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出版座談會。
  • 滬江小D詞典蛻變來襲 免費體驗中國最大規模英漢大詞典
    11月10日,多語種查詞App「滬江小D詞典」全新改版上架,並全面收錄當前中國最大規模的英漢詞典——柯林斯Collins英漢大詞典,使千萬用戶可以在應用中免費享用到這本專業詞典所提供的釋義及例句,完成集趣味背單詞與權威查單詞於一身的戰略升級,幫助用戶更高效的查用學習英語。
  • 典評:英漢大詞典[1]
    另一以某版 AHD 為底本的英漢詞典翻譯為同一 » birds of a feather 同一種鳥類英漢大詞典(第 2 版)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諺〉鳥以群分,物以類聚。
  • 有道全球首發《柯林斯英漢雙解大詞典》
    網易旗下有道詞典近日發布PC 5.3版更新,重磅增加最新版《柯林斯英漢雙解大詞典》。這是全球最大的英語書籍出版集團之一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第一次選擇網際網路上平臺首發旗下詞典,在整個詞典出版業內亦屬首次。柯林斯旗下詞典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深受廣大中國英語學習者的喜愛。
  • 目前最大的權威英漢雙解詞典APP在滬上市
    本報訊(記者 餘傳詩)全球最大的英漢雙解詞典——《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APP近日正式發布。上海市辭書學會與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聯合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和上海詞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近日在上海隆重舉行了「數位化環境下的辭書編纂與出版工作研討會暨《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APP發布會」。
  • 第8版《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出版發行
    》(第8版)本月已經上市,這距離第一本《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在中國內地的出版已經過去了30年。  1985年,牛津大學出版社與商務印書館在香港舉行「中英詞典編纂研討會」後,雙方合作取得決定性進展,正式籤約由商務印書館在中國內地出版《牛津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第三版),該系列《詞典》也成為了此後至今中國內地最權威的英語辭書。
  •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四版)編譯者
    自 1974 年起從事翻譯工作,參與翻譯的著作主要有《二十世紀世界大事實錄》 1980;《第二次世界大戰實錄》1982;參與或主持編譯的英漢詞典主要有《英文字用法指南》 1981;《牛津英漢雙解詞典》繁體字版1981,簡體字版1982,易名《牛津進階英漢雙解詞典》1987;《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 4 版,繁體字版 1994,簡體字版 1997,唯讀光碟版 1995;《牛津初階英漢雙解詞典》第 2
  • 外研社推《現代英漢漢英詞典》手機詞典
    外研社是國內最知名、權威的出版社之一,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大學出版社、最大的外語出版機構,擁有龐大的最權威版權資源以及數據,此次外研社與國內知名網際網路公司上海詞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核心產品「海詞詞典Dict.cn」)合作,發布數字出版詞典應用預示著傳統出版邁入網際網路數字出版的新階段。
  • 首部韋氏英漢雙解詞典出版
    (記者陳夢溪)首部《韋氏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發布。這部詞典的原版是由美國知名辭書出版公司梅裡亞姆—韋伯斯特公司於2008年出版,韋氏公司最出名的產品是「韋氏詞典」,可以說有了「韋氏詞典」才有了美式英語,它標誌著美式英語體系的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