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找工作劃分為三個階段,找工作前、找工作中和拿到offer時。
找工作前:指的是校園招聘還未開始的前半個月;
找工作中:自然指的是開始找工作到拿到offer時的這一中間過程;
拿到offer時:筆試面試順利通過,拿到公司給出offer時。
校招即將開始,如果你還沒有做好找工作前的準備,不用怕,還有時間,就從現在開始就著手準備吧~~~
個人認為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對以後的工作發展是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的,如果選擇的是自己不喜歡的行業,就會沒有激情沒有動力沒有堅持,對職業發展沒有意義。對於這個第一份工作的相關討論可以查看以下問題,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回答,各取所需。
應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選擇有多重要?應該考慮清楚些什麼?職業生涯的連貫性重要嗎?如果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重新轉行業值得嗎?參考標準是什麼?
如何明確自己目標,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自身的能力。 確定自己想要進的公司。給自己一個理想公司,給自己一個目標公司。確定自己要做哪一行之後,你要在這個行業內選擇自己想要去的公司,理想的,尚可的,勉強的,將就的,還有備胎。一定要有備胎,每個人都需要備胎,實在沒有地方可以去的時候,有備胎在後頭等著你。給自己列一個表,後頭有用。
工作經驗是核心
人事經理在查看簡歷時,最感興趣的是你的工作經驗。在填寫簡歷時,一定要在描述工作經驗上多花些功夫,要儘量詳細描述你的工作內容和職責。
「自我評價」要搶眼
據調查,人事經理在瀏覽簡歷時首先看的就是你的自我評價,出色的自我評價能使你的簡歷在眾多背景類似的簡歷中脫穎而出。當然你應該簡明扼要地說明你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比如「5年出色的銷售經驗,業績過千萬」等等,而避免使用一些空洞、老套的話。
專業技能要具體
如果你是IT人才,當你描述項目經驗時,一定要將該項目的軟、硬體環境、開發工具寫清楚,並請詳細描述您在該項目中的具體職責。如果你是高級人才,業績能充分證明你的能力和價值,請詳細描述你取得的業績的具體內容。
留下多種聯繫方式
如果一個很好的面試機會出現的時候,卻因無法與你聯繫而錯失良機,這會是多麼遺憾啊。所以,在填寫聯絡方式時,請務必填上電話、手機等信息,以便招聘單位在第一時間內能與你取得聯繫;而且一旦你的聯繫方式有變化,應立即上網更新。
簡歷填寫要規範
當你在填寫簡歷時,像項目經驗、證書等信息應填寫在相應欄目中。對於有供選項的欄目,如專業、職能等,應儘量從選項中選擇,如無完全一致的,也可以選擇較接近的內容。這樣,招聘企業在搜索與你的情況較接近的人才時,你的簡歷就會有更多被搜索和瀏覽的機會。
英文簡歷
許多外資、合資企業在招聘時,要求應聘者提供英文簡歷,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注重應聘者的外語能力。如果你有意於外資、合資企業的職位,請不要忘了同時將你的英文簡歷填寫完整。這能使你的簡歷更具專業性和競爭力。
最新最完整的簡歷是人事經理較為關注的,他們一般是按照簡歷的完整程度及更新的時間順序進行的。也就是說你的簡歷填寫得越完整,更新得越勤快,你被人事經理搜索到的機會就越多。
以上都完成之後,就是開始收集該行業中的筆試題和面試題。多做多長見識,多練多看考場更隨意。
東奔西跑的苦日子來了。跑宣講會,參加筆試,參加面試。 苦日子略過不談,自我體會,這同樣是一種幸福。
面試時,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條理清楚,簡潔有效。回答問題時能夠歸納總結到幾點,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總結。Over,這道題你答的很好。題目不在於你是否回答出來,而在於你的思考問題的方式。
PS:請一定要熟悉你的簡歷,一定一定要熟悉你的簡歷!別一問三不知!
收集你給你offer公司的信息。公司的前景、公司的文化、公司的待遇、公司最近的變動等等,這些信息都需要你去問谷歌請教度娘。
最後,遵循你的心願,去你最想去的地方。這是你的抉擇,後果自己承擔,即使是跪著。自己的抉擇才不會後悔,即使後悔也是經驗教訓。
PS:籤三方要注意的地方:合同的薪酬待遇的問題
在校園宣講會上投出的簡歷和直接發送到hr郵箱或者相關負責招聘人員郵箱裡,招聘企業會區別對待這兩種渠道投出的簡歷麼?對於這個問題,我拿去問了HR,她的回答如下:
要看公司的招聘流程還有規模。比方說,如果是騰訊,那麼他們肯定會以前期校招流程為主,在網審流程的電子簡歷會比較得到重視和認真的系統篩選,後期宣講會一般不接受投遞,就算投遞了,可能也沒什麼時間和精力去處理了。
同理,大型的公司接受的簡歷量非常的大,所以爭取早期投遞會比較有優勢,因為一旦簡歷量越來越大,那麼給予每份簡歷的關注就會越來越少。
這就是宣講會及電子簡歷的區別,但如果是直接發送到招聘人員郵箱,你如果指的是內部推薦的渠道,那麼受到的關注肯定是更多,特別對不是流程化的內部推薦的公司而言,因為畢竟這個渠道過來的簡歷不是非常的多,所以一般都會比較的關注。
但如果是小型公司,HR 比較負責的話,每一份簡歷都會得到同等的對待。
PS:這就突出了前期準備工作的重要性了,簡歷提前準備,公司校招行程提前掌握,不錯過任何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