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文人】大書畫家董其昌資助窮算命先生

2021-01-15 騰訊網

人生雪霽天晴時最溫馨。

明末書畫家董其昌的書畫享有「宗師」、「明朝第一」等讚譽,民間爭購。是什麼機緣下他以書畫資助一位算命先生?結果又如何呢?

董其昌(1555年—1636年)是明朝後期大臣,享有盛名的書畫家。他出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

董其昌的書畫在當時及後代有極高的評價。《畫史會要》評他的畫「山水樹石,煙雲流潤,神氣具足,而出以儒雅之筆,風流蘊藉為一代宗(師)」。他的畫風在當時為「華亭派」的代表,也博得明朝第一的高度評價。他的書法集古法之大成,入了清朝,又得到康熙、乾隆等清初盛皇的推崇,對清朝的書法風尚影響深遠。就在明朝萬曆年間,董其昌的書畫已經價重一時,然而對於貧窮的人,他並不吝惜自己的書畫,反倒是慷慨贈與。

董其昌晚年時退隱家鄉,一年冬天曾到蘇州一遊。當他的船停靠在風景名勝的虎丘時,剛好雨雪停歇。他興致勃勃,登上虎丘,想一覽千裡雪霽天晴的景致。他進到一間草舍稍歇,那時有一個貧窮的書生,見到董其昌後便驚慌地躲避。董其昌問此人是誰?舍人說:「他是山前學塾的教師,因為天氣寒冷,來這裡要杯酒吃。」

董其昌說:「我帶來不少酒菜,何不請他一起來偕飲。」於是舍人把書生叫進來。董其昌問他姓名,書生回答說:「我叫許運通。」董其昌笑著說:「從許君的姓名中就知命運亨通,何必擔擾自己的前途呢?」書生起身鞠躬拜謝說:「聽說您能改變別人的命運,得到您這一句話,我就沒有什麼可憂愁了。」

董其昌溫和地問他:「今年有人請許君教書嗎?」書生回答說:「一時還沒有,只好去幫人佔卜算命了。」在千裡開霽的虎丘中兩人談得十分融洽。臨分手時,董其昌說:「三天後,可到寒山寺中來找我。」

三天後,書生如期前往,董其昌親身出外相迎,一見許生就笑著說:「我已經為君辦好『命運亨通』的事情了。」許生茫然不解。

董其昌繼續說:「許君既然擅長於算命佔卜,為何不前往京師施展技術呢?」

書生說:「本來早有此意,無奈家中人口多而拖累,又缺乏路費。」董其昌說:「這事不難。」於是拿出一張紙,用大字寫上「吳門許運通賣卜」七個字,又拿出一大幅松綾,在上面寫了一篇送行序,盛讚許生算命、佔卜技藝精湛。董其昌說:「請君一到京城,就將這牌子和字懸掛出來,一定會有很大幫助的。」又擔心他路費不足,再送給他一軸自己的畫,售得的畫金可用來補足路費。

許書生再三拜謝恩人後辭去。他賣了畫,得到了十二兩銀子,就搭上運糧船到了京城。隨即租了一間房,把董其昌寫的招牌掛在大門上,又將那幅松綾送行序懸掛在屋中的牆壁。一時聞風而至來觀賞董其昌書法的人很多,同時也找許生卜算。事後人們相互讚譽他的算命佔卜技能了得。很快地許運通的名聲遠播,連達官貴人都來請他去算命。

在京城不到十年,許運通就積蓄了千金。他捐納了錢財,進入國子監,考取了武英殿中書。許運通後來衣錦還鄉,這時董其昌已是高壽之年。不久後董其昌去世,許運通為董其昌服了三年的「心喪」(老師去世,弟子守喪,身無喪服而心存哀悼),感念他慷慨濟助的恩義和溫馨的情誼。

資料來源:(清)趙熊詔《太上感應篇注訓證》

相關焦點

  • 董其昌研討會論文摘要(下):重新認識董其昌的書畫史意義
    本文即基於此,探討王文治如何審視董其昌,期以此視角,窺探董其昌的影響發展到清代中期的轉變之一貌。(32)陶喻之:關於「上博」藏巴金先生捐贈的董其昌詩書冊此文對「上博」藏巴金先生捐贈的董其昌詩書冊《行書贈王大中丞詩》所涉及到的諸多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考辨,從而使人能在較為清晰的歷史背景中鑑賞這一藝術珍品。
  • 規模空前的董其昌大展初揭面紗,12月7日上博見
    然而以董其昌為主角的展覽卻並不多見,即將於12月開幕的上海博物館「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2018年12月7日-2019年3月10日)可以說是內地首個董其昌大展。,這不僅是中國大陸第一次真正面對公眾的董其昌書畫大展,而且從規模、策劃等方面均會超越此前所有大展,將在系統梳理、重新理解董其昌及其時代的書畫藝術成就與意義方面有更進一步的突破。
  • 圈粉無數的畫壇真宗師,董其昌的書畫藝術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後諡"文敏"。 曾經有人這樣描述看董其昌書法的心境「少時讀董其昌楷書《金剛經》,感覺如花美字,不過如此。而後再讀董書行書,覺得有點飄。正好自己那會寫字也飄,讀不進去,索性棄置一旁。
  • 風行雨散,潤色花開- 觀董其昌筆墨間氤氳造化
    在熠熠生輝的中國繪畫史上,董其昌是一位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大師。他首先用禪宗的派別來比喻歷代山水畫的分化,提出著名的"南北宗論"。他擅長書法,平淡古樸的筆觸仿佛清泉汩汩,令人心曠神怡,讚嘆不已。他衷愛繪畫,"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融所見、所讀、所思於所畫之中,宛如清風,雅致脫俗。
  • 董其昌:一把充滿爭議的「標尺」
    但由於他對中國文人畫的梳理影響巨大,一代代文人書畫家又不得不聚焦於他。近日,「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從海內外15家重要收藏機構的館藏中遴選出與董其昌相關作品共154件(組),是中國內地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董其昌書畫藝術展,進而引發了當代專家學者討論與研究董其昌藝術的熱潮。
  • 孫煒×李燕×王曉文:一代宗師董其昌
    他創作的《大鵬圖》於1999年搭乘中國第一艘試驗載人飛船神舟號,成為人類史上首件飛遊太空又安然返回的繪畫,載入《大世界基尼斯記錄》。他繪製的歷史上第一部《易經畫傳》以中文和英、法、德、西班牙文出版並多次再版。
  • 董其昌落款及鈐印特點
    原標題:董其昌落款及鈐印特點 上博董其昌書畫大展給我們這些董其昌的熱愛者提供了學習、再認識董氏的機會。筆者近期結合上博展品和《中國繪畫全集》,對董其昌的標準書畫進行了梳理,逐步從宏觀到微觀對董氏其人、其事、其書、其畫、其書畫理論、其成就乃至其對後世的影響進行了系統的學習。
  • 中國古代文人作畫僅僅是因為無聊嗎?殊不知「文人畫」創作的動機
    中國繪畫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群星璀璨,氣象萬千,而在中國繪畫的歷史長河中,有一道特殊的景觀,那就是「文人畫」。「文人畫」作為一個專門術語,是明代著名的書畫家董其昌第一次提出的,他說,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其後董源、僧巨然、李成、範寬為嫡子。
  • 【精品推薦】董其昌解角圖
    董其昌擅於山水畫,師法於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畫作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的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
  • 一周觀展指南丨上博看董其昌丹青寶筏,南博展義大利文藝復興
    進入12月,上海博物館的「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終於來了。如果說南京博物院正在呈現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西方美學,那麼上海博物館則正在闡釋董其昌承前啟後的東方審美。上海博物館的「中國歷代漆器藝術展」方興未艾之時,「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則又把2018年的年關展覽推向了頂峰。
  • 賞歷代名家臨寒食帖
    字前小後大,前謹嚴後奔放,可見作者越寫越放鬆,亦可見感情變化。此帖書法精妙,世謂「蘇書第一」、「天下第三行書」。後有宋黃庭堅、明董其昌題跋,皆亦精妙絕倫。山谷云:「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董其昌云:「餘生平見東坡先生真跡不下三十餘卷,必以此為甲觀。」前黃綾隔水押有「天曆之寶」大璽。另鈐有「容齋清玩」、「琅琴閣珍藏」、「北燕張氏寶藏」等鑑藏印。
  • 文彭行書七言聯與董其昌行書四言聯
    □藝術鑑賞   ◎趙榆(拍賣史專家、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   最近我閱讀了一本文物出版社出版、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微博]印製、馬韻昇先生主編的《中國楹聯法書精品選》,不禁讓人喜出望外。早期的楹聯墨跡原件,由於任其歷史歲月的零落湮沉,沒能保存下來,只能在古籍中尋找記載的聯語。
  • 董其昌書法大觀
    《畫史繪要》評價道:「董其昌山水樹石,煙雲流潤,神氣俱足,而出於儒雅之筆,風流蘊藉,為本朝第一。」董其昌走上書法藝術的道路,源自一個偶然的機遇,17歲在松江府會考時書法不好,考官將本名列第一的他改為第二,此時的董其昌深受刺激,遂發憤用功自成名家。董其昌自己回憶說:「郡守江西衷洪溪以餘書拙置第二,自是始發憤臨池矣。
  • 康熙所推崇的董其昌書法,到底寫得怎麼樣?
    文/主任說起書畫家董其昌,可能名氣比什麼王鐸要大得多,最重要的是,以為清代幾個皇帝,特別是康熙和乾隆對其作品十分推崇,導致他名氣十分大,甚至一度出現朝廷也好民間也好,都以模仿董其昌的字為榮。而只要能寫得一手和董其昌一樣味道的字,甚至在加官進爵上都要優先於別人。當然,從一定程度上講,董其昌的字確實還算不錯,雖然主任一直認為他比起同時代的的趙孟頫和文徵明要差,但是並不能說明他的字就不行。
  • 梅蘭竹菊,君子之品,國禮書畫家石開作品欣賞
    就拿文人雅士最鍾愛的「梅蘭竹菊」來說,梅有「不受塵埃半點侵」之高潔;蘭有「生世本幽谷」度之淡雅;菊有「此花開盡更無花」之孤傲;竹有「可折專不可辱」之氣節。他們都沒有媚世之態、遺世而獨立,被人們讚譽為「四君子」。
  • 騙子不一定是算命先生,但算命先生一定是騙子!
    這種人就是算命先生。算命先生,一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社會角色。每個行當都有自己的要訣,每個角色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算命先生中不乏有極個別有點真本事、真見識的,但絕大多數不過是招搖撞騙、信口雌黃的江湖騙子。
  • 2020甘肅教師招聘專業基礎知識備考:美術學科之淺談中國傳統文人畫...
    文人畫亦稱「士夫畫」,泛指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繪畫作品,作品多取材於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他們用筆氣韻不凡,有墨趣之感,多顯示雅致,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近代陳衡恪則認為「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能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一)宋代以前文人畫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漢代,張衡、蔡邕皆有畫名。作品雖不傳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記載。
  • 狡猾的算命先生
    這天吃完早飯,張實季局長牽著自己的寵物狗「毛毛」又來到了公園,猛然間發現一群人正圍著一位嘴上留有山羊鬍兒,帶著一副藍色墨鏡的算命先生。這位算命先生危襟正坐,讓人感覺到他是那麼的高深莫測、深不見底。在他面前的地攤上還擺著一張紅布做的諸葛亮的八卦圖,上面用毛筆寫著十二個潦草的大字:「大師在世、指點迷津、心誠則靈」。
  • 孫煒:《董其昌傳》結束了沒有一部董其昌個人傳記的歷史
    董其昌的拍賣作品在市場上炙手可熱,他針對中國傳統文人畫創作所提出的"南北宗"論對後世影響很大,成為之後近300餘年文人畫創作的主要指導思想。
  • 董其昌的繪畫之路:是發家致富還是藝術大師?
    董其昌 酒德頌 八屏 網絡圖片而在做了九年京官之後,董其昌宣布「奉旨以編修養病」。其實他沒生什麼病,只是個人主動求退。為什麼呢?董其昌山水畫 網絡圖片退隱期間,董其昌在松江的小日子過得可謂如魚得水、精彩紛呈。他將大把時間投入到書畫的創作和研究中,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書畫大家。地方官吏、士大夫、豪門富商都紛至沓來,請他寫字作畫、鑑賞文物。本來出身寒門的董其昌,地位與財富空前高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