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賣焦慮」這四個字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

2020-12-25 深度snqu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北上廣深的年輕人已經和你不一樣了》

《工作多年真的沒有友情了麼》

《家庭壓力的重擔之下,年輕人該何去何從》

這些標題的文章相信大家也在某些地方都看到過,雖然文內很多描述很現實,但是看完以後就是感到滿滿的負能量,似乎生活都沒有希望了,巴不得明天太陽不升起世界末日了才好。

到底是什麼人在販賣焦慮

也是偶然間才看到了「販賣焦慮」這個名詞,也就是那個時候,讓我想思考一下這四個字背後的藏著什麼。

焦慮,大體可以理解為一種情緒,一種對未來的擔憂,一種對現狀不滿但又不知道怎麼辦的狀態,可是你知道嗎,焦慮是一種心理病症,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引起心跳過速,顫抖等生理反應,恐懼症、現實解體和人格解體等精神的反應。

把販賣和焦慮結合起來,就是專門生產那種壓抑,暴虐,悲傷的內容的人,當然不排除一部分人只是想在網絡這個互相陌生的地方宣洩自己,那另一部分人,就是帶有目的性的生產,這種人,就是跟我一樣的,寫手。

沒錯,我們的工作本質是一樣的,就是創作大眾喜歡看的內容,通過文字組裝成的武器戳中人們心中最柔軟的那個地方,以期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只不過大部分人只是組裝了一根棍棒,稍微碰一下,販賣焦慮的人,則是組裝了一把利劍,能戳多深戳多深,恨不得血流不止。

販賣焦慮這種行為背後隱藏的,是巨大的利益

大概在16年吧,那個時候我還沒有接觸到自媒體這個圈子,自己搞了個網店,在家裡經營著,晚上我把電腦屏幕分成兩半,一半接單,一半給媽媽看電視劇,後來我發現媽媽不看電視了,總是在手機上滑動著,那個時候我知道我媽在看一個叫快手的軟體,上面有很多人拍短視頻,就像朋友圈裡看到的小視頻一樣,不過製作好了一些,有字幕了。

媽媽看快手看的上癮,經常一刷就是幾個小時,以前晚上很早就睡的,現在有時候比我睡得還晚,我挺好奇,這上面到底是什麼這麼好看,看了一段時間,發現就是教怎麼做菜,怎麼養花,跳廣場舞之類的東西,我更不理解我媽為什麼能看得這麼入迷了。

再後來我接觸到了自媒體這個圈子,那是17年的年底,我被驚訝到了,我得知竟然有人創立一家公司專門和那些短視頻平臺合作,招募視頻拍手,從中間抽取差價,這個比例同城能達到50%-60%之多,他們叫做MCN。

18年3月份的時候,關停了好久的微視突然宣布要復活了,於是微視開始跟MCN合作採買視頻,當時說,只要通過MCN入駐平臺,無論你視頻拍成什麼樣,只要你拍了,一條就是200塊,MCN給視頻作者80塊,當時圈子裡有個段子:「上什麼班啊,來拍微視啊,拍一個月在深圳買房了。」

再之後到18年10月份,很多MCN已經不滿足於只做內容支持了,之前的內容紅利讓MCN賺得盆滿缽豐,現在要自己轉型做自己的IP了,MCN意識到了,內容紅利馬上就要消失,自己只要做出自己的IP,帶來的利潤遠非內容支持的分成可比,於是老闆大手一揮,公司開始擴招,演員,攝像,後期,文案,策劃一應俱全。

不過自己做IP並不是那麼好做的,盤子就那麼大,大大小小的MCN多如牛毛,沒有經驗的內容團隊只能在各種方向上試,一條路沒有成效就換一條,原創不行就模仿,視頻不行就先圖文,總之就是十八般武藝全上,最後還真讓他們摸索出來了一條路,就是寫故事,寫悲傷到底的故事,故事的套路都是一樣的,「我聽同事說……」「最近好久沒聯繫的朋友突然聯繫我……」「有一次跟一個合作的很好的夥伴聊天……」,主人公以第一人稱敘事的方式講述著一個個悲傷的故事,悲傷到感覺天都塌了下來。

內容團隊真的收穫到了很多粉絲,普普通通的小編在後臺宛若人生導師一樣回復著一條條留言,隨著粉絲的增長,不出所料的有很多廣告業務找了過來,以粉絲數結算,一個粉絲三分錢,一個50W份的帳號,一條廣告就是15000,而這樣的帳號,MCN有多少,數的清麼。

曾經我也很喜歡刷抖音,刷微博,不過現在當我再看到這些,看到那一條條通過收集我興趣標籤精準的推送給我的視頻,那一條條精心製作團隊運作的視頻,那一對為了粉絲扮演的父女,那個笑起來很暖心的女孩,那個街上跳舞很好看的舞團,那個野外做美食一句臺詞都沒有的小哥,我看到的不是視頻,我看到的,是視頻背後那一個個殫精竭慮的團隊,平心而論,他們挺辛苦的,但是視頻就沒有意思了,換句流行的話:「這樣的視頻沒有靈魂。」

逃不開的我們,該怎麼面對這個世界

我們是真的逃不開的人,跟人聯繫要用手機,吃飯要用手機,坐公交地鐵要用手機,打車要用手機,只要睜開眼,你就得用手機,只要用手機,那這些無孔不入的內容,怎麼樣都能想方設法讓你看到,貢獻出自己的流量,去大山裡麼,5G時代快來了,大山裡估計也沒什麼希望了。

我跟女朋友聊起這些的時候,她說,我們為什麼要逃?她是個很樂觀的人,樂觀到我有時候覺得她腦子好像有點問題,不過她這個反問,確實我回答不上,是啊,我們為什麼要逃開呢。

《追龍》裡,跛豪那句話其實挺有味道的:「生我不能控制,死我不能控制,但是這生死之間,我能控制,我能走我想要走的路。」,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販賣焦慮這件事,一棍子打死總是不理智的,做自媒體的要賺錢養家,販賣焦慮者的背後,是跟文中一樣的壓力。

或者更多的,是對這個人生看淡一些,這世上,有人活的好,有人活的差,總不能看見比人過得比自己好就否定了自己的一切吧,更多的,是要問問自己,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要什麼都可以,甚至可以是,我想要錢,我想要房子,我想要環遊世界這種直白的東西,沒問題,人都有想要的東西,也有人想要自由,想要種豆南山下,想要輕輕鬆鬆,沒問題,這是個人的選擇,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說你這樣不對。

問明白想要的東西,就去做就好了,現在缺什麼,就去找,就去搞,就去想方設法弄來,周圍的人不理解,那就去說服他們,就去大聲的告訴他們,我是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我有權力,選擇我自己的人生。

什麼焦慮不焦慮的,我想要,所以我去做了,這就是整個人生。

相關焦點

  • 焦慮的背後:你到底在害怕什麼?
    1、 人們都在焦慮些什麼呢?這世上,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自己的焦慮,總總不同的焦慮構成了不同煩惱的來源。那人們到底都在焦慮些什麼,焦慮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還有,戀人擔心因自己不夠出色而失去所愛的焦慮、打工族擔心公司裁員失去工作的焦慮……林林總總的焦慮背後,有著的是同樣的根源:不安全感引發的恐懼在作怪。
  • 一年級輸在起跑線,三年級分水嶺,四年級滑坡現象,誰在販賣焦慮
    一年級輸在起跑線上,三年級分水嶺,四年級滑坡現象,到底是在販賣焦慮還是確有其事?在我女兒還沒有上一年級的時候,到底是先在幼兒園階段教完拼音後上一年級,還是零基礎上,我也糾結過這個問題,因為很多家長都說孩子零基礎拼音學不會。
  • 在這個「販賣」焦慮的時代,我們該如何自我排解焦慮
    就好比:朋友圈那些「販賣」焦慮的內容。你看了一次之後就清楚的知道這類型文章的寫作套路以及寫作目的,告訴自己下次看到這類型的文章不要再看了,但下一次看到這類文章時,保不準又被荼毒。問題是你越焦慮,就越想看,越看就會更加的焦慮。
  • 這是一個人均985 211 年收入百萬的時代?到底是誰在販賣焦慮?
    這沒有什麼好酸的。只是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人,誰又不是在自己的道路上默默努力呢。看了那麼多道理,無非平添了惶恐焦慮,一邊迷茫一邊充滿希望。問題的焦點不是在我們本身,而是在情緒本身,到底你每天日日追尋的雞湯幹活,到底是能量加油站還是,別人創造利益販賣焦慮的受害者。生活是否美好,取決於擁有怎樣的日常而不是看別人的山川湖海,囿於現實和野心的落差裡。
  • 販賣焦慮幾時休?2020年我們該自助了
    什麼是販賣焦慮?販賣焦慮,是通過刺激痛點製造焦慮感,同時販賣用以緩解、消除焦慮的商品或服務,來進行商業盈利。個人記得從2008年開始,網絡上「不安全感」和「焦慮」詞彙呈現量增多。網絡上販賣焦慮的廣告和文章也逐漸多了起來。據說人避免痛苦的動力是追求快樂動力的四倍,販賣焦慮要比販賣美好理想效果好得多。我網上看到的販賣焦慮三步棋:第一步,你有病,很嚴重。
  • 當輔導機構製造焦慮,販賣焦慮時,我們的孩子無處可逃!
    一年級差一點,二年級再差一點,到四五年級再補就來不及了!」不知道你有沒有相似的經歷,輔導機構非常喜歡在營銷時候製造焦慮,然後再販賣焦慮時,已然成了很多培訓中心的套話。這就是第一步製造焦慮。2販賣焦慮:公關、公關就是攻破家長的防線對於輔導機構來說製造焦慮,最終目的自然是留住學生,打開家長的錢袋子。在體驗課之後,輔導機構的公關人員就會再接再厲和家長進一步溝通,需要注意的時所有的內容都是有「話術模板」的,對於家長關心的話題都提前做好了話術。
  • 為什麼大家都開始了販賣焦慮?
    本文首發公眾號:帥粗 歡迎關注為什麼大家都開始了販賣焦慮?先說結論,因為有用,因為能實實在在帶來錢。雖然我們每個人都不喜歡焦慮,但是大家在面對別人對你販賣焦慮的時候,都很難讓自己理性、不被焦慮洗腦的。這又要說到人性的本質了:恐懼+貪婪。販賣焦慮針對的是我們人性中恐懼的天性,而各種限時秒殺則針對的是我們貪婪一面。那我們應該如何辨別哪些是販賣焦慮的呢?就以廣告來說,上來先指出你的問題的,基本上都是在販賣焦慮。
  • 別讓販賣焦慮的聲音,打擾自己的人生
    別讓販賣焦慮的聲音,打擾自己的人生那你知道全國有多少人沒有坐飛機嗎?,擱現在絕對是個底層的小人物,可是他從不認命。 四、人生總有低谷,總有焦慮迷茫的時期,但是請不要一味的沉溺其中。 看到那些販賣焦慮的視頻或者文章,反覆渲染那些極端的案例,一步登天,幾步成功,讓那些本打算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前行的人開始自我懷疑,開始焦慮。
  • 焦慮症狀的背後,到底在提示我們什麼 | 森田治強迫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文章是「焦慮症狀的背後,到底在提示我們什麼」。強迫症往往來源於我們內心的焦慮,而這種焦慮的指向特別容易固著在某一個特定的方面,也就是我們所講的症狀。這跟他的學習又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這背後的原因還是這位學生學習壓力過大導致的。因為給自己設定較高的目標,而擔心自己無法達到,內心自然產生了焦慮。典型的焦慮是所謂的漂浮焦慮或無名焦慮。實際上,明確地把自己的心情描述為沒有對象和內容的恐懼,這種病人很少見。這是由於人們不能容忍自己的心情或者痛苦沒有對象和內容,他們必須給自己提供某種內容。
  • 日本留學圈裡的私塾算是販賣焦慮的產物嗎?
    其實說實話,我之前一直認為日本留學界的私塾就是販賣焦慮的產物。特別是來日本考本科學部的學生,有些人的基礎功課確實差,自己閉門造車不僅浪費時間,也沒啥太好效果,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找個私塾輔導功課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是我以前還是認為這東西應該算半個「奢侈品」,小範圍內存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變成「必需品」就有點過度宣傳了。
  • 「雞娃」背後的「暗」力量到底是什麼?
    那麼,是什麼推動著家長們孜孜不倦的「雞娃」呢?「雞娃」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筆者通過觀察發現,「雞娃」背後一直有一股很強的「暗」力量。  在小升初這件事上,一直有一明一暗兩條消息線。  明的一條消息線是官方的,最有代表性的消息包括:「免試就近入學」「競賽成績不得與升學掛鈎」等,而且在越來越嚴的政策管控下,這兩年全國各地「免試就近入學」比例在不斷加大。據教育部去年年底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24個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比例達到了98.6%,再加上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專項治理及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科競賽活動的控制,擇校熱正在緩解。
  •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到底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到底什麼意思?@溫溪:「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第8章,意思是說:最好的、最上乘的「善」就像是水一樣。很多人把「上善若水」當成是自己的座右銘,可自己真的能做到「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嗎?
  • 職場、家庭讓你焦慮的背後,究竟是不是有人在刻意「販賣」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身邊充滿了直擊靈魂的「新聞」:XX城市的月平均薪資超過10000,你拖後腿了嗎?震驚!90後小夥畢業兩年買車買房,居然靠的是這個…面對鋪天蓋地「成功人士」的「成功新聞」我們開始變得緊張、變得焦慮,甚至開始懷疑自己。
  • 微淼商學院「販賣焦慮」背後:封賀的財商變現路或觸及監管紅線
    在此之下,「財商教育」一詞不斷被提及,目前已湧現出「微淼商學院」等一大批玩家,但縱觀來看,行業仍處於野蠻生長階段,虛假宣傳、不退費、販賣焦慮、教師資質等質疑聲音不斷出現。  據官網顯示,微淼商學院已為超過350萬人普及理財知識,並且在不到4個月時間裡,成為了某短視頻平臺理財話題類視頻優質供應商。某短視頻平臺粉絲總量超過350萬人,視頻累計播放量達4.1億次。  從數據來看,微淼商學院無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這背後,卻有媒體質疑稱,微淼商學院其實是其「雞湯」、「洗腦」、「販賣焦慮」的營銷方式。
  • 販賣焦慮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販賣焦慮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姿勢時間:2019-10-28 15:2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販賣焦慮什麼意思什麼梗?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指網絡帳號或實體企業、個人等,通過文章、視頻等各種宣傳方式,通過增加人們對於某事、某物的焦慮感而從中盈利(包括增加關注度、增加流量、賺取金錢等各種盈利方式)。 例如微信公眾號咪蒙,此公眾號在20   原標題:販賣焦慮什麼意思什麼梗?
  • 王者榮耀:李白的神來之筆寫的是什麼字,這幾個字有隱藏意義嗎?
    王者榮耀:李白的神來之筆寫的是什麼字,這幾個字有隱藏意義嗎?李白的定位是刺客,本身比較脆,但是傷害非常高,特別靈活並且不依靠暴擊來輸出,李白的技能可以靈活規避傷害,殺人於無形之中,這才是許多玩家非常喜歡使用李白的真正原因,他的二技能叫做神來之筆,可以造成傷害,減少敵方防禦,對碰到劍圈的敵人造成額外傷害和巨幅減速,並且釋放期間自身無法被選中,李白依靠這個技能也可以從容突入敵陣耍酷,
  • 讓小米和華為兩家粉絲開噴的「有失公允」四個字,到底是什麼梗?
    最近的數碼圈瓜很多,但昨天的數碼圈毫無疑問被「有失公允」這四個字刷屏了,這四個字讓小米和華為兩家的粉絲爭吵不已,那麼「有失公允」這四個字,到底是什麼梗呢?接下來詳細為你們道來。這件事的起因是因為一位叫手機中國聯盟官博的微博大V做了小米CC9 Pro和華為Mate30 Pro的拍照對比結論,稱小米拿出了明年供應鏈技術,對於華為有失公允。在眾多博主轉發下,這件事演變為有人在背後黑小米CC9 Pro, 甚至連小米的盧偉冰和王騰也站出來發聲。
  • 請你停止販賣焦慮,拒絕社交恐懼症
    現在的夏天,剩下的只有大家的日常販賣焦慮。人們開始帶上面具假意生活,開始脫離大眾更嚮往一個人的空間。社交不再是大家交流促進情感的方式,反而成了大家避之不及的恐懼。是什麼讓我們寧願沉默也不願意再開口向別人傾訴?
  • 「自性」到底是什麼,舉多少例子都是圍繞這四個字個來說的
    那麼「自性」到底是什麼,其實舉多少例子都是圍繞著四個字個來說的,本文就可以大家分享「自性」的妙義。六組慧能大師明心見性後說了幾句話,何其自性;本來清靜,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自性如幻,自性就是心,佛家講真心本性,心和性其實沒有差別,一個是體一個是用。
  • 被焦慮摧殘的你,到底該如何走出焦慮的圈套?
    然而在看似瀟灑的背後,卻隱藏著實實在在的焦慮。熬夜、失眠、禿頭……頭髮一掉一大把,髮際線越來越高.....也許90後的這代人,在父輩的眼裡是最幸福的一代人,可是只有自己知道,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生活似乎已經被焦慮徹底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