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寶寶餵養方面可能會出現這兩個情況!

2020-10-12 曼修媽咪

寶寶進入3個月的時候在餵養方面也會發生變化,其中有2個情況我們是需要了解的一下的:


1、夜奶的次數減少

3個月的寶寶在喝奶方面慢慢有了規律,寶寶的奶量不斷增加,喝奶的時間也慢慢地有了一定的規律。這個時候如果媽媽想睡好覺也可以慢慢開始減少寶寶夜奶的次數了。但是這個時候我們還不能給寶寶斷夜奶呢,只能減少餵奶的次數讓寶寶和媽媽都可以睡得更好一些。

媽媽可以在寶寶睡覺之前餵飽寶寶,這樣就可以把餵奶時間調整到6個小時左右,這樣的話寶寶睡得更好,有利於寶寶成長發育。可能很多媽媽覺得寶寶這麼小6個小時才餵奶會不會把寶寶餓壞了呀,其實媽媽完全可以放心的,寶寶這個時期吃飽了在睡眠中是可以抗得住的,就像我們晚上睡覺可以8、9個小時不吃東西一樣的道理,寶寶餓了會自己醒來找奶吃,所以晚上媽媽不用故意去弄醒寶寶餵奶的。



2、突然減少奶量

我們會發現,3個月左右的寶寶會突然在某一天不愛喝奶了,或者是奶量減少了很多,也就是所謂是厭奶期出現了,最近也遇到很多媽媽對於寶寶突然不愛喝奶感到焦慮。其實寶寶之所以會出現厭奶的情況,是因為寶寶的腸子活動過於頻繁而導致疲勞,需要自行調整對食物需求量。


另外,寶寶小一點的時候還沒有飢餓感和飽腹感,現在寶寶會慢慢出現這樣的意識,就可能會突然減少奶量了。

其實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很正常的,基本每個寶寶都會經歷過,而且持續的時間一般1個星期就有改善,這個我們不用過多地去幹預,讓寶寶少食多餐就好,我們不能強迫寶寶喝奶,這樣容易適得其反,讓情況變得更糟糕。

我們也不用太擔心,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很好的話就可以了,如果這種情況持續2個星期以上可能就是病理性的了,這個時候可以帶寶寶去看醫生。



如果平時對寶寶突然厭奶還是感到很困惑的媽媽希望看到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哦,寶寶在某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厭奶的情況,就像寶寶出現猛漲期一樣,我們平常心對待就好,你家寶寶小時候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嗎?

相關焦點

  • 如何科學餵養3個月的寶寶?這些要點,是你可能會問到的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使用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在此期間可能會出現厭奶情況。進入3個月後,寶寶需求的奶量也逐漸變得多了起來,每次的餵食時間也變得久了。以前寶寶可能睡3個小時就會被餓醒,現在可延長到4個小時至5個小時。,這說明寶寶肚子裡的奶還未被完全消化掉,同時已經具備儲存能量的能力。3個月寶寶每天的食量在800-900ml左右,因而每次餵110-130ml就可以,每天看情況餵上7-8回就差不多了。
  • 混合餵養的寶寶,家長必須要注意這9個方面
    同事小劉,是一位新手寶媽,寶寶出生不到3個月,就發現寶寶間隔較短的時間就會醒來要吃,而且哺乳的時間很長。之後去社區醫院體驗,醫生告訴小劉,寶寶生長發育還算可以,但相對於同齡寶寶來說還有些差距,可能是小劉母乳不足導致的,建議小劉混合餵養寶寶。
  • 餵養不等於過度餵養,若出現這5種情況,寶媽要適當餵養
    所有的方法都用了,但催乳效果不理想,最後只能選擇混合餵養的方式。小劉聽說,寶寶混合餵養,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比如無法控制攝入的奶量,可能會出現過度餵養的情況。還有寶寶胃腸功能還不完善,母乳、奶粉之間不斷地切換,擔心寶寶腸胃無法適應,會出現消化不良等問題。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只要操作得當,完全可以避免上面的問題,讓寶寶健康成長了。
  • 2個月的寶寶餵養需要注意這兩點!
    2個月的寶寶已經度過了新生兒階段,在餵養方面也開始有所改變了,2個月的寶寶在餵養方面主要注意這2點就可以了。1、規定餵奶時間 每個寶寶的情況有所不同,有的寶寶必須時時刻刻餵奶,而有的寶寶在晚上幾乎不用餵奶可以睡整覺了。不過,從這個時期開始,媽媽們最好能規定餵奶的時間。
  • 寶寶與媽媽出現這幾類情況,需要停止母乳餵養
    最適合寶寶營養攝入的自然是母乳,但有些寶寶出現這些情況之後,媽媽是需要放棄對寶寶的母乳餵養,用奶粉來替代母乳,雖然寶寶得不到母乳,還是能夠健康成長的。寶寶如果出現這類情況,最好早點送到醫院檢查與治療,因為有25%的患兒患有癲癇發作,約90%寶寶皮膚和毛髮逐漸變為淺淡色,皮膚乾燥,常有溼疹。 3.乳糖不耐受綜合症 乳糖不耐受綜合症是由於寶寶體內乳糖酶的缺乏導致乳糖不能被寶寶消化吸收,主要表現為寶寶吃了母乳或牛乳後出現腹瀉。
  • 2個月的寶寶餵養需要注意這2點!
    2個月的寶寶已經度過了新生兒階段,在餵養方面也開始有所改變了,2個月的寶寶在餵養方面主要注意這2點就可以了。1、規定餵奶時間每個寶寶的情況有所不同,有的寶寶必須時時刻刻餵奶,而有的寶寶在晚上幾乎不用餵奶可以睡整覺了。不過,從這個時期開始,媽媽們最好能規定餵奶的時間。2個月的寶寶一般2~3小時餵一次奶,而且會隨著次數的減少,寶寶每次的奶量會增加。
  • 過度餵養危害,這4個信號暗示!你家寶寶中招了嗎?
    過度餵養的發生大部分取決於寶媽和其他餵養寶寶者,所以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都可能出現過度餵養。 在母乳餵養方面,一些媽媽可能會因為寶寶哭鬧而給寶寶餵養,或者是按照自己認為該食用的數量來餵養寶寶,甚至一些媽媽會認為自己的寶寶吃得越多越有助於健康; 在奶粉餵養方面,過度餵養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餵哺量。
  • 混合餵養的寶寶到了兩三個月後,易遇到兩個難題,媽媽應對很重要
    導讀:孩子2個多月,混合餵養,突然不吃奶粉了,怎麼辦?或許是「奶嘴」惹的禍都說母乳是最健康、最營養、最適合寶寶的天然食物,不僅可以提供營養,還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增加母子的親密感情。所以,生娃以後,很多媽媽都希望可以母乳餵養,最好餵養到自然離乳。
  • 母乳餵養的寶寶出現這些情況,還能繼續餵母乳嗎?
    一般來說,足月寶寶的生理性黃疸通常是在出生後2-3天才出現,5-7天達到高峰,之後慢慢消退,消退的時間一般不超過2周;早產兒黃疸消退的時間會相對長一些,可延長至3-4周內。在此期間,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吃奶、睡眠等情況良好,監測的膽紅素值也在安全範圍,則一般無需特殊處理。
  • 過度餵養危害,這4個信號暗示!你家寶寶中招了嗎?
    過度餵養的發生大部分取決於寶媽和其他餵養寶寶者,所以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都可能出現過度餵養。在母乳餵養方面,一些媽媽可能會因為寶寶哭鬧而給寶寶餵養,或者是按照自己認為該食用的數量來餵養寶寶,甚至一些媽媽會認為自己的寶寶吃得越多越有助於健康;在奶粉餵養方面,過度餵養體現在兩個方面。
  • 4個月的寶寶出現厭奶期,怕他吃不飽就強迫吃?這會加重厭奶情況
    這種情況通常會出現在寶寶6月大的時候,有的寶寶也會在4月份出現這種情況,也就是厭奶期。在網上看到一位寶媽說,本來打算把寶寶養的白白胖胖的,結果卻碰上寶寶厭奶期,食量減少了一半,4天輕了4兩,寶媽都快崩潰了!寶寶出現厭奶的情況,會有兩種情況,一是生理性厭奶,二是病理性厭奶。
  • 6個月內的寶寶,為了腸胃健康,餵養方面有三件事不可偷懶
    我們之所以一直強調儘量堅持純母乳餵養,是因為母乳易消化、易吸收是最適合寶寶的營養來源,雖然奶粉廠商們在不斷改進,希望奶粉可以更接近母乳,但還是不可能完全一樣。不過即便如此,不管是純母乳還是奶粉,餵養寶寶時如果不注意,都可能會傷到寶寶的腸胃,尤其對於還沒有吃輔食的6月內的寶寶,更需要注意。
  • 1-12個月寶寶餵養要領
    一般每間隔2~3小時,隨著次數減少,每次攝入量增加了。哺乳充足的話,寶寶也就能睡的更香。不過,絕對不能強行哺乳。就像前面所說的,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一般在出生3~4個月以後,哺乳就能形成一定的規律。 2.可能會出現食量突然減少的情況 這個時期裡,之所以會出現食量突然減少的情況,是因為寶寶的腸子活動過於頻繁而導致疲勞,自行調整對食物需求量的結果。平日裡不要為寶寶不太吃東西而感到擔心,主要觀察寶寶的情緒和活動是否出現異常。
  • 10到12個月寶寶的餵養
    10個月的寶寶主要營養來源仍然是乳類,母乳餵養加輔食,或者配方奶粉餵養加輔食, 這個時期,給寶寶餵輔食的食材品種要多樣化,讓寶寶來品嘗不同美食的味道。可以用溫軟飯食來代替原先的粥。不過,直接餵大人們吃的米飯尚嫌為時過早。餵有米粒的粥或溫軟飯,能使寶寶進行正常的咀嚼練習,今後能更好地嚼動較硬的食物,而且還能逐漸增加食量。
  • 母乳出現這3種情況後,寶媽就要考慮混合餵養,盲目堅持害娃不淺
    但是在寶媽們純母乳餵養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或問題,有可能會對寶寶的正常健康發育造成影響。尤其是當遇到這三種情況的時候,寶媽們就需要慎重的考慮一下是不是要打斷純母乳餵養,而選擇「混合餵養」了。
  • 母乳出現這3種情況後,寶媽就要考慮混合餵養,盲目堅持害娃不淺
    • 52%的已婚女性會堅持給0-6個月的寶寶純母乳餵養;• 54%的準媽媽,其中包括已婚未孕和懷孕中的媽媽會選擇產後進行母乳餵養。」母乳出現這3種情況後,寶媽就要考慮混合餵養通常情況下,寶媽們如果遇到這五種情況,就有可能說明是母乳不足:① 乳房沒有脹滿或者脹滿感覺比較少;② 母乳的乳汁沒有外溢情況或者外溢情況比較少;③ 餵奶的過程中,寶寶沒有吸吮奶水時的吞咽聲,大多數情況下,寶寶吸吮1-3次母乳就會有一次吞咽的聲音;④ 餵寶寶吃奶,寶寶表現的不積極
  • 如果寶寶經常出現這3種情況,可能過度餵養導致的,需要父母注意
    但其實有的時候寶寶哭可能是因為他尿了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而如果寶寶一哭就給他餵奶,就很容易會讓寶寶過度餵養,寶寶過度餵養也會不利於寶寶的身體健康。當寶寶出現這三種情況的時候,可能就是寶寶被過度餵養了,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 寶寶出現這四種症狀,暗示可能被過度餵養了,家長要重視!
    如果再多頓大量餵養,勢必會造成過度餵養,不僅不利於健康,還可能帶來健康的隱患。寶寶出現這四種症狀,暗示可能被過度餵養了,家長要重視!1、經常吐奶基本上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會有吐奶的情況,但是如果孩子出現經常性吐奶,寶媽就要放在心上了,這極有可能是由於孩子被過度餵養了。
  • 都說純母乳餵養好,可我家寶寶3個月就混合餵養,也沒什麼不好的
    其實我2個孩子都是3個月就開始混合餵養,大兒子因為乳糖不耐受,身高體重一直低於標準線,這個時候就有人跳出來指責我們:你看,喝奶粉就是沒有營養,導致孩子缺鈣,發育不好。幸運的是,同樣的餵養方式,我的小女兒各方面的數據都很好,其實如果我的女兒身高不達標,長牙晚了,或者胖了,經常生病的話。肯定又要被人這麼說。
  • 寶寶遇到這三種情況,就需要混合餵養了,寶媽還有注意這6個問題
    「本文為糖果媽媽獨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很多寶媽都堅持母乳餵養。也可謂是用心良苦,但堅持母乳餵養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並不是一味堅持母乳餵養,就是對寶寶好的事兒。正常情況下,新生兒每周的體重增長大於125g,滿月體重比新生體重增加大於500g,屬於寶寶體重的正常增長範疇。如果沒達到這兩個標準,很有可能是奶水不足,或者病理原因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