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以及分式方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數學知識之一,也是初中數學重要學習內容。在小學數學學習時期,大家都接觸了分數這一概念,進入初中之後,初中數學在「分數」這一基礎概念上進行升華,即:一般地,如果A、B(B不等於零)表示兩個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那麼式子A / B 就叫做分式,其中A稱為分子,B稱為分母。
從分式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出:分式是不同於整式的一類代數式,分式的值隨分式中字母取值的變化而變化。
分式的概念的引出,無非就是為分式方程做服務,我們把分母裡含有未知數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認真研究近幾年全國各地中考數學試卷,我們就會發現分式方程是每年全國各地中考數學的重要考點之一,幾乎年年考到。跟分式方程有關的題型也較為豐富,如有填空題、選擇題、計算題、應用題等。
大部分情況下,與分式方程有關的解答題都是以應用題的方式考查為主。
學生通過這些題型的訓練和解答,能很好培養其觀察、 分析、 比較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特別是與分式方程相關的應用題,學生將實際問題抽象出具體的數學模型,分析題意,找出等量關係,列出分式方程解決簡單的應用題,就能達到培養類比聯想的思維習慣和思想方法。
因此,分成方程也就成為近幾年中考數學應用題重點內容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講講分式方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的中考複習。
中考數學,分式方程,典型例題分析1:
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分別從A、B兩城沿同一條高速公路勻速駛向C城.已知A、C兩城的距離為360km,B、C兩城的距離為320km,甲車比乙車的速度快10km/h,結果兩輛車同時到達C城.設乙車的速度為xkm/h.
(1)根據題意填寫下表:
考點分析:
分式方程的應用;行程問題。
題幹分析:
(1)設乙的速度是x千米/時,那麼甲的速度是(x+10)千米/時,根據時間=路程/速度可求甲、乙兩輛汽車所需時間;
(2)路程知道,且同時到達,可以時間做為等量關系列方程求解。
解題反思:
本題考查理解題意能力,關鍵是以時間做為等量關係,根據時間=路程/速度,列方程求解。
《中考數學說明》裡面就指出,要求學生能夠利用分式方程解決實際問題,能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係,體會方程與實際問題的聯繫。
學生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使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和訓練,進一步體驗「問題情景 ——建立模型——求解——解釋和應用」的過程。
中考數學,分式方程,典型例題分析2:
某商場計劃購進一批甲、乙兩種玩具,已知一件甲種玩具的進價與一件乙種玩具的進價的和為40元,用90元購進甲種玩具的件數與用150元購進乙種玩具的件數相同.
(1)求每件甲種、乙種玩具的進價分別是多少元?
(2)商場計劃購進甲、乙兩種玩具共48件,其中甲種玩具的件數少於乙種玩具的件數,商場決定此次進貨的總資金不超過1000元,求商場共有幾種進貨方案?
解:設甲種玩具進價X元/件,則乙種玩具進價為(40﹣X)元/件,
分式方程的應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
(1)設甲種玩具進價X元/件,則乙種玩具進價為(40﹣X)元/件,根據已知一件甲種玩具的進價與一件乙種玩具的進價的和為40元,用90元購進甲種玩具的件數與用150元購進乙種玩具的件數相同可列方程求解.
(2)設購進甲種玩具Y件,則購進乙種玩具(48﹣Y)件,根據甲種玩具的件數少於乙種玩具的件數,商場決定此次進貨的總資金不超過1000元,可列出不等式組求解.
本題考查理解題意的能力,第一問以件數做為等量關系列方程求解,第2問以玩具件數和錢數做為不等量關系列不等式組求解.
分式方程除了有應用題型,近幾年也出現了一些新題型,如判斷說理題、閱讀理解題等出現。這些新題型具有知識多、概念多、隱含條件不容易發現等鮮明特點,如果考生解題時審題不細、考慮不周、隱含條件挖掘不到位,很容易陷入誤區,解題就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
因此,我們首先要紮實掌握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解分式方程的思想是將「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它的一般解法是:
1、去分母,方程兩邊都乘以最簡公分母
2、解所得的整式方程
3、驗根:將所得的根代入最簡公分母,若等於零,就是增根,應該捨去;若不等於零,就是原方程的根。
中考數學,分式方程,典型例題分析3:
某中學組織學生去福利院慰問,在準備禮品時發現,購買1個甲禮品比購買1個乙禮品多花40元,並且花費600元購買甲禮品和花費360元購買乙禮品的數量相等.
(1)求甲、乙兩種禮品的單價各為多少元?
(2)學校準備購買甲、乙兩種禮品共30個送給福利院的老人,要求購買禮品的總費用不超過2000元,那麼最多可購買多少個甲禮品?
解:(1)設購買一個乙禮品需要x元,根據題意得:
600/(x+40)=360/x
,解得:x=60,
經檢驗x=60是原方程的根,
∴x+40=100.
答:甲禮品100元,乙禮品60元;
(2)設總費用不超過2000元,可購買m個甲禮品,則購買乙禮品(30﹣m)個,
根據題意得:100m+60(30﹣m)≤2000,
解得:m≤5.
答:最多可購買5個甲禮品.
分式方程的應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
(1)設購買一個乙禮品需要x元,根據「花費600元購買甲禮品和花費360元購買乙禮品的數量相等」列分式方程求解即可;
(2)設總費用不超過2000元,可購買m個甲禮品,則購買乙禮品(30﹣m)個,根據題意列不等式求解即可。
此題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和不等式的應用,關鍵是正確理解題意,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係和不等關係,列出方程和不等式。
學好分式方程,學會用分式方程去解決問題,大家一定要認真掌握好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乘除、乘方法則、加減運算法則、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並能熟練的運用基本性質進行分式的變形等。
同時要掌握好整數指數冪的概念及其性質並能熟練的運用其計算,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解分式方程的過程,會解決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等。
中考數學,分式方程,典型例題分析4: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一句話紅遍網絡,騎自行車旅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各種品牌的山地自行車相繼投放市場.順風車行經營的A型車2015年6月份銷售總額為3.2萬元,今年經過改造升級後A型車每輛銷售價比去年增加400元,若今年6月份與去年6月份賣出的A型車數量相同,則今年6月份A型車銷售總額將比去年6月份銷售總額增加25%.
(1)求今年6月份A型車每輛銷售價多少元(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2)該車行計劃7月份新進一批A型車和B型車共50輛,且B型車的進貨數量不超過A型車數量的兩倍,應如何進貨才能使這批車獲利最多?
A、B兩種型號車的進貨和銷售價格如表:
(2)設今年7月份進A型車m輛,
則B型車(50﹣m)輛,獲得的總利潤為y元,
根據題意得50﹣m≤2m
解之得m≥50/3,
∵y=(2000﹣1100)m+(2400﹣1400)(50﹣m)=﹣100m+50000,
∴y隨m 的增大而減小,
∴當m=17時,可以獲得最大利潤.
答:進貨方案是A型車17輛,B型車33輛.
(1)設去年A型車每輛x元,那麼今年每輛(x+400)元,列出方程即可解決問題.
(2)設今年7月份進A型車m輛,則B型車(50﹣m)輛,獲得的總利潤為y元,先求出m的範圍,構建一次函數,利用函數性質解決問題.
不同考查一次函數的應用、分式方程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設未知數列出方程解決問題,注意分式方程必須檢驗,學會構建一次函數,利用一次函數性質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最值問題,屬於中考常考題型。
在解決一些分式方程相關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到換元法的數學思想方法。換元法指的是當分式方程具有某種特殊形式,一般的去分母不易解決時,可考慮用換元法。
換元法作為中學數學學習當中的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其應用非常廣泛,大家一定要認真掌握好。
解分式方程,除了要掌握好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驗根方法,大家更要進一步掌握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熟練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技巧。 從而充分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轉化成整式方程,把 未 知問題轉化成已知問題,從而滲透數學的轉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