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清晨,小區水管發生爆裂!大興區清源街道接訴即辦解民憂

2021-01-10 北京日報客戶端

「你好,興豐大街馬路上結了一層冰,是不是自來水管漏水了?」

「您能說一下是哪個路段嗎?」

「就在濱河西裡南區社區西門附近。」

「好的,我們這就派人去查看情況。」

這段對話,發生在1月8日早上6點多,大興區清源街道收到了居民的反映後,立即組織應急小隊前往現場查看。

到達現場後,街道工作人員發現濱河西裡南區社區甲36號樓前面的人行道上的下水管道正在往外漏水,經過判斷,應該是自來水管道爆裂。於是立即聯繫了自來水公司,同時與區應急辦協調,調來供水車保障居民用水。早上氣溫依舊很低,一通通電話打下來,他們的手都被凍僵了。

他們看到現場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的地面已經結了很厚的冰,正值早上居民上班的高峰期,於是街道工作人員在地面撒上了冬季儲備鹽,讓冰加速融化。

8點,自來水公司工作人員來到現場進行施工,市政管委、區環衛中心、區水務局、清源街道等相關領導也來到現場進行指揮。

街道工作人員在施工路段兩側拉上警戒線,並守在周圍,提醒來往行人注意安全。濱河西裡南區社區居委會在居民群裡發布了停水緊急通知。街道、社區逐戶上門解釋停水原因。

中午11:20,正是居民準備做午飯的時候,5輛供水車也到達了社區,居委會十幾名工作人員分別前往2個接水地點,提醒來往居民有序接水。

「大姐,待會下來接水,家裡停水了。」 社區書記孫瑞俠看到一位居民剛從小區外面回來,忍不住提醒道。為了提高居民接水效率,社區工作人員在現場引導居民有序排隊,看到有些老人搬水比較吃力,他們也會主動上前幫忙,給老人送到家門口。街道、社區還針對獨居老人、重疾居民等困難群體,提供送水上門服務。

由於漏點較深,混凝土也增加了施工難度,施工人員在寒風中奮戰9個小時後,漏水管道終於搶修完畢,供水也已恢復。

發現漏水,街道、社區第一時間為民解憂,紮實的前期工作,贏得了居民的理解,搶修期間沒有發生一起群眾投訴。

相關焦點

  • 北京「接訴即辦」聽民意解民憂調查
    一根小熱線撬動城市基層治理大變革——北京「接訴即辦」聽民意解民憂調查  (新華全媒頭條·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一根小熱線撬動城市基層治理大變革——北京「接訴即辦」聽民意解民憂調查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題:一根小熱線撬動城市基層治理大變革——北京「接訴即辦
  • 街道請居民進門監督「接訴即辦」
    大興區林校路街道工委副書記王紅蕊站在綜治指揮中心樓下,一個勁兒地朝遠處眺望。她要迎接的,並非上級檢查團,而是群特殊的「客人」——來自該街道的25位普通居民。林校路街道日前首次舉辦「政務開放日」,邀請居民走進綜治指揮中心,現場了解「接訴即辦」辦事流程,監督政府權力運行。
  • 大興林校路街道首辦「政務開放日」 請居民進門監督「接訴即辦」
    原標題:請居民進門監督「接訴即辦」   近日,大興區林校路街道舉辦「政務開放日」,居民圍繞在工作人員旁,現場了解「接訴即辦」流程。本報記者 陳強攝   本報記者 陳強   下午3點,大興區林校路街道工委副書記王紅蕊站在綜治指揮中心樓下,一個勁兒地朝遠處眺望。她要迎接的,並非上級檢查團,而是群特殊的「客人」——來自該街道的25位普通居民。當天,是林校路街道首次舉辦「政務開放日」,邀請居民走進綜治指揮中心,現場了解「接訴即辦」辦事流程,監督政府權力運行。
  • 接訴即辦,牽引超大城市基層治理創新
    圖為大興區掛牌成立全市首家「接訴即辦」調度指揮中心,通過加強統籌指揮調度,打造連通政府和市民的「高速路」。本報記者 賀 勇攝在2018年推出「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新機制的基礎上,2019年實行「聞風而動、接訴即辦」群眾訴求快速響應機制,持續推動工作重心下沉、資源下沉、服務下沉。以333個街道鄉鎮為基本治理單元,聽民聲、解民憂,以服務帶動治理,推動基層形成「共治、精治、法治」的良好局面。
  • 上半年「接訴即辦」排名全區第一,大興林校路街道有何法寶?
    2020年上半年大興區各鎮街「接訴即辦」排名日前公布,林校路街道綜合得分96.40分,排名全區第一。 他們怎麼做到的?林校路街道以12345市民服務熱線為導向,依託「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助推接訴即辦工作穩步向前。通過大興區綜合指揮調度平臺的吹哨報到系統共召開吹哨報到協調會二十餘次。
  • 消息速遞 | 我院李文釗教授一行赴大興區「接訴即辦」調度指揮中心...
    肖主任首先介紹了大興區「接訴即辦」調度指揮中心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她指出接訴即辦是群眾工作的北京樣本,信息化建設可以概括為五個特徵:快、準、融、聯、新,即數字增長快,訴求派單準,多網多平臺融合,各層級多埠聯動以及工作方式的創新。簡言之,信息化建設就是要做好頂層設計,保證易用、實用、好用、有前瞻性,同時考慮冗餘、工作的不持續性和不定因素。接著,她就調研團關心的一系列問題做出了細緻回應。
  • 大興區林校路街道召開接訴即辦工作經驗交流會
    10月28日,林校路街道召開接訴即辦工作經驗交流會。街道辦事處主任賈淑麗、副主任陳磊、包社區幹部、各社區、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車站南裡、林校北裡、興政西裡、建興、車站北裡、興政中裡六個社區居委會主任分享了未訴先辦、接訴即辦工作中的經驗、妙招,並對如何提升居民訴求的滿意度進行深入交流。 辦事處副主任陳磊對接訴即辦考核時限以及居民訴求辦理兩方面進行相關提示。
  • 水管爆裂漏水!「12345馬上辦」接訴即辦現場解決
    1月12日上午,商丘市12345馬上辦便民服務熱線接到群眾來電反映,南京路與歸德路交叉口西北角市民健身點公園內一水管爆裂漏水,希望市12345馬上辦便民服務熱線聯繫相關部門儘快維修。接到群眾來電以後,市12345馬上辦工作人員立即到達現場進行查看,蘇州初心綠化公司公園管護班組組長餘福辰第一時間展開搶修工作。「公園有專門的管理員,每天都會巡視,這個水管可能是今天壞的,還沒發現。」餘福辰表示,該園水管已做防凍處理,開裂黑管接頭也具備一定防凍功效,但受寒冷天氣以及氣溫反覆變化影響仍存在開裂的可能。
  • 北京「接訴即辦」蹲點記 從有一辦一到舉一反三
    即辦急辦往深裡辦 快接準接穩穩地接  「接訴即辦」蹲點記  「接訴即辦」,一個在當下各級政府部門越來越「高頻」使用的詞兒。「訴」中儘是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但也飽含著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要及其新特點;「接」中則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以人民為中心的超大城市治理思路的創新探索。
  • 「2020年北京市『接訴即辦』改革工作」新聞發布會
    歡迎出席2020年北京市「接訴即辦」改革工作新聞發布會。首先,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接訴即辦」改革工作的各位媒體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下面請北京市政務服務局蔡明月副局長通報2020年「接訴即辦」改革工作考核成績排名情況。 嘉賓 蔡明月: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  「接訴即辦」是老百姓「出卷子」、我們來應答,是聽民情、察民意、解民憂的重要抓手。
  • 陶然亭街道接訴即辦這麼辦
    7月31日10時,市民來電反映:四平園小區6號樓15單元電閘箱燒毀,導致停電「三快」要求,即快速接單、快速辦理、快速反饋。全響應街區治理中心值守人員全年無休,7x24小時保證陶然亭街道「接訴即辦」工作穩定順利運行,確保人員穩定、專業、高效、負責。
  • 了解「接訴即辦」背後故事,海澱香山街道邀居民走近12345
    12月1日,海澱區香山街道舉辦「在您身邊 共建美好」市民服務熱線宣傳日活動。街道城市管理組的工作人員帶著20多位居民代表走街串巷,一路講解「接訴即辦」典型案例的來龍去脈以及落實辦結背後的故事。除實地參觀外,四王府社區居民高雷明在活動現場的宣傳展板上,了解到更多「接訴即辦」案件,尤其是疫情之下境外返京人員的隔離故事讓他印象深刻。「為了大家的安全,這些工作人員不懼危險,衝在一線,讓人欽佩!作為居民,我們應該更加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工作。」高雷明說。
  • 接訴即辦!儒林街道3小時清退「殭屍車」
    接訴即辦!孫先生是儒林街道格蘭山水二期南區社區居民,經常騎電動自行車出行,社區內的電動車充電車棚建成後,孫先生的電動自行車也有了「家」。儒林街道格蘭山水二期南區社區居民 孫先生:「社區裡建了這個充電車棚大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可是現在經常有自行車停進來,有時回來晚了,看著那邊有空著的充電接口,可邊上放滿了自行車,電動車停不過去,就充不上電。
  • 北京部署明年街道工作、「吹哨報到」改革暨「接訴即辦」工作
    昨天上午,本市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街道工作、深化「吹哨報到」改革暨「接訴即辦」工作總結部署會。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魏小東出席會議並講話,副市長隋振江主持。會議傳達學習市委專題會議有關精神,全面總結今年工作,部署明年街道工作、深化「吹哨報到」改革重點任務和「接訴即辦」相關工作。來自有關區、街鎮、市級部門和公共服務企業代表作交流發言。
  • 「雙周會」聚焦街道重點問題 西城「接訴即辦」再上一個臺階
    日前,北京市西城區街道工作和「吹哨報到」改革調度會召開,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主任邴浩介紹了他接辦的一件群眾來電訴求案件。「我們街道轄區內一位70多歲的獨居老人通過12345熱線反映,十幾年前,電力公司施工時踩壞了她家房頂的瓦,老人要求電力公司修補,電力公司要求老人舉證瓦是施工踩壞,雙方爭執不下。」
  • 海澱東升鎮「接訴即辦」 緩解新建小區停車難
    海澱區東升鎮小營文晟家園小區是2019年落成的新社區。受疫情影響,小區停車場遲遲未被啟用,車位供需矛盾突出,居民反映強烈。東升鎮「接訴即辦」,將文晟家園內的一塊空地改造為臨時停車場,可提供百餘個車位。目前,小區物業已經為68位租戶辦理了臨時停車證。
  • 「接訴即辦」拆除地鎖地樁 還公共空間於民
    據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街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12月7日消息,近日該執法隊「接訴即辦」依法拆除了青年溝路東口及和平街十三區20號樓周邊私裝地鎖7個、地樁2個,清理廢舊自行車2輛,還公共空間於民,消除了存在的安全隱患。
  • 西安珠江新城小區水管多次爆裂 業主:去年至今已發生20多次
    一位業主說,這些年小區頻繁發生水管漏水爆管事件,近兩萬人在這裡生活,不停地爆、不停地修,到底怎麼辦?「從去年到今年,整個小區發生了至少20次爆管」珠江新城業委會方面出示的今年5月16日《致西安珠江投資有限公司關於小區若干問題整改意見工作函》中稱,「小區交付以來,每年爆管數十次,特別是2018年8月29日至9月15日就爆管7次之多。
  • 「12345市民熱線」疫情之下「接訴即辦」不掉線
    抗疫關頭,是「接訴即辦」機制的試金石,也是提升契機。朝陽區精準對接群眾的「憂、急、盼、愁」, 有一件辦一件,為大家解疑釋惑、排憂解難。隔離欄導致交通堵塞機場街道及時更換妥善緩解擁堵市民反映,首都機場西平裡小區在進小區入口的主通道上設立了隔離欄,行人和車輛都要從此處出入,經常擁堵。
  • 東城深化「吹哨報到」推進 舉辦「接訴即辦」工作培訓班
    人民網北京7月3日電 7月2日至5日,東城區舉辦2019年全區深化「吹哨報到」推進 「接訴即辦」工作培訓班。全區17個街道的工委書記、主任,工委副書記、城市管理辦公室主任,相關委辦局負責人等100餘人參加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