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聊《心流》這本書,之前看豆瓣評論有一條印象很深,「從未見過如此多推薦序的書」。是的,這本書有6個推薦序。能理解光是看序就翻了幾十頁那種心情。今天偶然間翻到「心流的步驟」,雖然只有短短幾行,感覺確實如獲至寶。
步驟這件事很重要,甭管生活工作,甚至看各種平臺上的文字、視頻,絕大部分人只會跟你灌雞湯、談理念。少部分人會耐心跟你講道理、講方法,這種一般就是貴人了。極其少數的人會講步驟,因為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事是真的。像我平常做項目,項目驗收後會編寫一個項目交接文檔,要寫的全面簡單易懂可操作,有了這個文檔可以讓一切零基礎小白都能接手項目進行日常維護。為什麼?因為我們平常面臨的都是一個個問題,只要把每一種問題的具體步驟寫在裡面,就不會有問題了。如果還有問題,那就是步驟不夠具體詳細,這就是後話了。
既然步驟很重要,那米哈裡是怎麼講產生心流的步驟呢?老規矩,這裡我把原文一字不落地分享給大家。
(1)確立一個總目標,並儘可能包含多個實際可行的子目標;
(2)找出評估目標進度的方法;
(3)保持精神集中於所做的事情上,並且對活動涉及的挑戰進行越來越細的區分;
(4)培養隨機應變所需的技巧;
(5)在活動變得令人厭倦時,隨時提高挑戰的難度。
如果用一個詞總結的話,就是複雜性。你會看到每一步都在提高複雜性。
作者在這一章節舉了走路的例子。走路看上去是一件很沒意思的事情,是一種最簡單的身體運動,可如果把它發展成登峰造極的心流活動,就有趣了。
對照步驟一的設定目標,有人去逛街購物,有人去公園散步。對照步驟二的評估目標進度,就拿路徑來說,有的人會選擇最有趣的路徑,有的人會選擇最短的路徑,有的人則以精準時間走完同樣路徑而自豪。對照步驟三的精細區分,冬天專挑有陽光的道路走,夏天專挑有陰涼地的道路走。對照步驟四的隨機應變,有人刻意調整步伐,以便過馬路時剛好趕上綠燈。對照步驟五的提高難度,在雪山上步行,在泥地裡步行。
所以你看,即使是步行這個微不足道的體能活動,只要設定好目標,控制整個過程,仍能帶來無窮的樂趣。
而且你會發現需要的物質能量極少,需要投入的是大量的精神能量,也就是注意力。當你專注於過程,從「做什麼」變為「怎麼做」,發展成心流活動時,樂趣也就隨之產生了。
每天5分鐘開闊視野,這是一個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會寫出什麼,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