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產生心流的基本步驟(P2)

2021-01-08 百萬字

接著聊《心流》這本書,之前看豆瓣評論有一條印象很深,「從未見過如此多推薦序的書」。是的,這本書有6個推薦序。能理解光是看序就翻了幾十頁那種心情。今天偶然間翻到「心流的步驟」,雖然只有短短幾行,感覺確實如獲至寶。

步驟這件事很重要,甭管生活工作,甚至看各種平臺上的文字、視頻,絕大部分人只會跟你灌雞湯、談理念。少部分人會耐心跟你講道理、講方法,這種一般就是貴人了。極其少數的人會講步驟,因為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事是真的。像我平常做項目,項目驗收後會編寫一個項目交接文檔,要寫的全面簡單易懂可操作,有了這個文檔可以讓一切零基礎小白都能接手項目進行日常維護。為什麼?因為我們平常面臨的都是一個個問題,只要把每一種問題的具體步驟寫在裡面,就不會有問題了。如果還有問題,那就是步驟不夠具體詳細,這就是後話了。

既然步驟很重要,那米哈裡是怎麼講產生心流的步驟呢?老規矩,這裡我把原文一字不落地分享給大家。

(1)確立一個總目標,並儘可能包含多個實際可行的子目標;

(2)找出評估目標進度的方法;

(3)保持精神集中於所做的事情上,並且對活動涉及的挑戰進行越來越細的區分;

(4)培養隨機應變所需的技巧;

(5)在活動變得令人厭倦時,隨時提高挑戰的難度。

如果用一個詞總結的話,就是複雜性。你會看到每一步都在提高複雜性。

作者在這一章節舉了走路的例子。走路看上去是一件很沒意思的事情,是一種最簡單的身體運動,可如果把它發展成登峰造極的心流活動,就有趣了。

對照步驟一的設定目標,有人去逛街購物,有人去公園散步。對照步驟二的評估目標進度,就拿路徑來說,有的人會選擇最有趣的路徑,有的人會選擇最短的路徑,有的人則以精準時間走完同樣路徑而自豪。對照步驟三的精細區分,冬天專挑有陽光的道路走,夏天專挑有陰涼地的道路走。對照步驟四的隨機應變,有人刻意調整步伐,以便過馬路時剛好趕上綠燈。對照步驟五的提高難度,在雪山上步行,在泥地裡步行。

所以你看,即使是步行這個微不足道的體能活動,只要設定好目標,控制整個過程,仍能帶來無窮的樂趣。

而且你會發現需要的物質能量極少,需要投入的是大量的精神能量,也就是注意力。當你專注於過程,從「做什麼」變為「怎麼做」,發展成心流活動時,樂趣也就隨之產生了。

每天5分鐘開闊視野,這是一個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會寫出什麼,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感謝你的閱讀。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心流,如何在學習工作中進入心流狀態?
    心流是一種把專注力發揮到極致時的最優體驗,它是當你全神貫注投入、沉浸在充滿創造力或樂趣的活動中時,體驗到渾然忘我的一種感受。《心流》一書的作者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 ,主要研究領域是「正向心理學」。他觀察到卓越的藝術家、科學家、運動員在進行活動時的共同特徵,就是能達到有意識的心流狀態。
  • 心流是什麼?如何達到心流狀態?
    心流的概念又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先來看一下這本書的封面:一個沾了蜂蜜的勺子正在把蜂蜜滴向一個瓶口很小的玻璃瓶。如果單從色彩以及字體設計上來說,我認為這本書的封面在琳琅滿目的書店裡不算突出,但仔細一看這個圖片,就會發現這個封面設計的精彩之處:這個滴蜂蜜的過程不正是一個最基礎最簡單的心流狀態過程嗎?
  • 《心流》:心流狀態下的人生,是比月入過萬更高級的活法
    仔細想想,自己之前有沒有過心流體驗的感覺,相信大多數人都能舉出一二,但卻無法籠統的概括如何做到這種心流體驗的,以及如何持續保持心流體驗的感覺。這裡推薦一本書叫做《心流》,作者是心理學家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也是第一個提出心流的概念,並且以科學的視角對這種狀態進行探究和討論的人。歷史上,曾經妥善運用過心流的人,都是被後世銘記的偉人。
  • 《心流》:來一次心靈的心流體驗之旅,提高你的幸福感
    而《心流》能帶給你的,不只有幸福感,還有價值更高的東西。《心流》這本書由心理理論之父、積極心理學奠基人: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編寫,他用30年的時間,做了大量真人實驗研究基礎上,開創了「心流」的這一概念的先河。
  • 說說工作中的心流模式
    ,因為他們跟冠軍的記錄相差不大,偶爾在訓練或比賽中甚至能超過冠軍記錄,所以他們通過這種方式能獲取持續的快感,產生心流的狀態。那麼如何能產生心流呢,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的目標比你當下技能所能實現的目標難度系統增加5個百分點即可,並且使自己達到坐定的狀態,如目標太難,容易產生挫敗感而導致放棄,任務太簡單容易沒有挑戰性,無法獲取成就感也就不會去堅持,所以5個百分點剛好合適,目標無所謂大或小,其實大的目標和小的目標現實的難易程度都一樣,所以最好還是選擇一個值得追求的宏大目標
  • 什麼是心流?
    今天介紹一本書《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這是一本研究某種心理現象的心理學著作,這種心理現象的特徵是,當一個人全神貫注、身心兩忘地做一件事時,會獲得一種極其美好的體驗。作者把這種心理特徵稱為Flow。作者: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三個關鍵詞第一,幸福第二,最優體驗,米哈裡稱之為心流,Flow第三,是精神熵幸福,一票難求,但也有方法可試作者認為,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這三門學科,對幸福研究貢獻最大
  • 朱清時先生:禪定、心流與腦科學
    它不具思考或學習能力,而是類似預先設定的一些調節器,維持人體的基本生存功能,滿足最基本的需要。例如心跳與心律、腸功能、血液循環、血壓、體溫調節、呼吸速度、睡眠等原始功能行為。舊腦又名哺乳動物腦或內臟腦。
  • 心流:幸福的感覺是可以被量化的
    這樣的生活並不是幸福的,那真正的幸福是什麼,那又如何去得到幸福呢,我在《心流》裡找到了答案,看完它,我明白為什麼自己曾經特別高興又沉浸的感覺,原來那個就是心流的體驗,有這樣的感覺就是幸福。簡單來理解心流,當你能沉浸一件事,專注做一件事,而忘記了別的一切事情,這個過程就是心流體驗,曾經自己看書得到了自己的心流體驗,那種感覺特別舒心,感覺能和作者交流,有種感深受的感覺。
  • 真學習,讓「心流」汩汩
    而日常生活中的沉浸式學習,可以讓「心流」汩汩,讓我痛並快樂著。沉浸式學習,讓「心流」流動幸福洋溢積極心理學有一個詞叫「心流」(Flow),說得就是一種一以貫之、超然物外的沉浸感,就像流水一樣。當你持續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面,這種感受就是幸福。在生活、工作、交際、情感中,都可以獲得這種「心流」。
  •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
    本書作者米哈裡·契合森米哈賴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提出了幸福就是獲得最優體驗,這種最優體驗就是心流。讀完這本書,我們將會對幸福有更深的理解。米哈裡·契合森米哈賴,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積極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與美國心理學會主席馬丁·塞利格曼於2000年共同發表了《積極心理學導論》,標誌著積極心理學的問世,同時他也是心流研究的先驅。
  • 《心流》:我們為何不幸福,從「心流」角度探尋幸福的方法
    最優體驗:米哈裡認為心流狀態下的體驗是最優體驗,也是接近幸福的時刻。心流狀態是全身心投入到事情中,忘記自我和周遭的環境,享受當下忘記時間的狀態。那麼,我常常在玩遊戲和看電視時感受到類似的情況,這是心流嗎?是幸福嗎?答案是否定的。
  • 如何能夠產生心流的感覺?有三點經驗分享,讓人生更加有幸福感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詞語叫心流。所謂的心流就是人們在專注某一件事時所呈現出來的心理狀態。這種狀態可以讓人產生興奮感和成就感,就比如說此時此刻的我正在鍵盤上打字一樣。每一次在鍵盤上打字時,很多不開心的事情就忘記了,此時此刻就會讓自己完全沉浸在當前的環境中來。
  • 讀書|心流,體驗過程之美
    心流這個概念是美國心理學家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提出來的,他曾擔任芝加哥大學心理系主任,現任教於美國加州克萊蒙特大學,並寫了《心流》這本著作。本周,和大家分享這本書的閱讀心得。什麼是心流呢?簡單來說,心流就是讓你能夠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情,對所做的事產生最優體驗。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產生幸福感。
  • 做好一件事情,獲得心流是什麼樣的感覺?
    認真工作前段時間,看到樊登分享成功人士在工作當中會產生心流。當時沒有聽明白,什麼是心流,產生後會什麼樣的體驗?是那種廢寢忘食,忘記時間流逝的那種感覺嗎?為了找到這個答案,我在百度百科專門查找這個心流的專業知識的介紹。心流:在心理學中指一種人們在專注進行某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通常在這樣的狀態下,不願被人打擾,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產生心流,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以及充實感。
  • 《心流》:想要成功,這個因素很關鍵
    這是《心流》中引用維克多·弗蘭克說的一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成功並不是追求就能得到,也可以說成功是一個人全心全意投入並將自己置之度外時,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這種成功路徑就叫心流。01什麼是心流先來看一下心流的概念,所謂心流簡單來說就是注意力和專注力。
  • 心流:保持專注高效和幸福感翻倍的科學
    所以,他對幸福和滿足感產生了好奇。戰後,他對藝術、哲學和宗教產生了濃厚興趣。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加了心理學家卡爾·榮格的演講,演講中談到了二戰後歐洲人民遭受的心理創傷。米哈裡對此感到非常著迷,便開始閱讀榮格的著作,進而驅使他前往美國接受心理學教育,力求找到幸福真正的原因。多年來,米哈裡一直致力於幸福與創造力的研究,提出並發展了「心流」的理論。
  • 進入心流狀態的正確方法
    這就是「心流狀態」。如果我們能夠通過訓練,讓自己能夠更快、更好的進入心流狀態,那麼我們的工作、學習的效率將會大大的提升。一、用心流狀態進行工作的四個步驟在《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了進入心流狀態的四步法,簡單但是又比較好用。
  • 「心流」幫你找回心跳時刻
    因為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產生了「心流」。積極心理奠基人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認為:「心流」是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而在心流狀態結束後,我們還能收穫副產品:幸福感。其實不只是遊戲,我們在做很多事情上都會產生「心流」,從而收穫幸福感。比如做菜。在網上看視頻、買食材、準備佐料、跟著教程學習。
  • 心流:讓你沉浸於創作的深度世界中
    心流是什麼? 其實,這種狀態在心理學上被稱作心流(flow),亦可稱之為福樂、沉浸、神馳、化境。心理學家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將心流定義為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 行動的枯燥和樂趣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讀後感
    遲來的解釋--什麼是心流前幾篇讀書感想文章發布後,熱心的書友發來消息,說內容真實,但最開始缺少了對「心流」本身的集中介紹,閱讀過程中有一絲不確定的困惑。作者在第三章「構成心流的體驗的要素一節中,指出構成心流的要素有8點,大家品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