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餃是人人都喜愛的傳統麵食,皮薄餡嫩,味道鮮美,最重要的是食用方便,以麵皮包餡、形如半月或元寶形,包好的餃子可以拿來製作成蒸餃、煎餃或湯餃。
據史料考證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據說是醫聖張仲景首創。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一家人團團圍坐吃餃子、看春晚,成為幾代中國人的共同回憶。
中國大部分地區及世界上有華人居住的地方,都可以吃到餃子。甚至在義大利也能吃到一種類似餃子的食物,我們稱之為義大利水餃。
作為一名資深北方人,當然也是餃子的「忠實愛好者」!80多歲的老父親更是把餃子視為「世上最好吃的食物」,這源自於老父親在艱苦歲月裡留下的對餃子的美好記憶。所以,每逢過年過節,或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候,我們的飯桌上不可能少了餃子的存在!
當然,我們家的傳統必然是吃水餃,並且源自父親的傳統,水餃才是正宗的北派的水餃!而來自南方的媳婦,則更中意蒸餃,除了她們南方人的飲食習慣,也源自我們曾經常年南方打工的「蒸餃歲月」。所以大家團圓吃水餃,小家過節吃蒸餃,也變成了我們家的小傳統。
吃水餃有吃水餃的樂趣,水煮更能鎖住餡兒裡的水分,餃子皮更嫩滑,餡兒也鮮嫩多汁,沾上秘制餃子醋汁,更顯鮮香;蒸餃則別有一番風味,蒸餃皮更加白淨緊緻,內部的餡兒也更緊實,入口彈牙有嚼勁兒。
今天,我們就兩者都試試,看看孩子更喜歡水餃還是蒸餃。
餃子皮就直接市場購買了,這樣比較簡單,並且採購的餃子皮有個好處就是,包的餃子不容易破皮,大小一致,薄厚均勻,比自己手擀的效果還要好!
餃子餡兒是做餃子的關鍵,當然要自己調,每家都有各自的獨門秘籍,我們家調餡兒很簡單,豬肉餡選肥瘦的直接市場採購,省的自己花時間剁砧板。
第一步:準備蔥姜蒜蓉、豬肉餡,大白菜,香菇切碎備用,份量依據家庭人數而定。
第二步:大白菜切碎,然後放鹽稍加醃製。
第三步:醃好的大白菜(攪拌均勻,靜置2分鐘即可),手抓去汁水,以能手擠成團即可。
第四步:料酒,鹽,菜汁調製肉餡。
這一步很關鍵,上一步的菜汁適量,和肉餡一起攪拌上勁兒,能夠粘連成團即可。
第五步:完成餃子餡兒調製。
上一步肉餡順時針(同一方向)攪拌上勁兒之後,繼續放入雞蛋,五香粉,香油,香菇碎,蔥姜碎,調製鹹淡,繼續攪拌,上勁兒,粘連成團即可。
第六步:包餃子!
今天,蒸一屜,煮一盤。所以,我準備了兩種。並且,北方水餃以擠餃子為主,所以,我也是沿用擠餃子手法,這樣出來的餃子,更容易薄皮大餡兒。
第七步:先蒸一屜,然後再煮一盤!時間基本上很好控制。
第八步:餃子出鍋!開始歡快的吃起來。
兩者對比,孩子都愛吃,不過先蒸的餃子,所以,不等水餃出鍋,蒸餃就已經吃完,水餃沒有吃完。看著一家人很愛吃的樣子,今天一天的勞作也沒白忙活!
最後總結分享下:關於餃子的幾點實用小經驗。
1.煮水餃如何不粘不破皮?
1)先煮皮後煮餡,蓋鍋蓋煮皮,撇鍋蓋煮餡。水開後,撇開鍋蓋煮餃子,餃子隨滾水不停攪動,餃子皮便熟了,這時蓋上鍋蓋,不用多久餃子餡也熟了,這樣煮又好又快不破皮!
2)煮餃子前,在鍋中撒些許鹽,這樣煮出的餃子,不僅表皮勁道。而且個個不粘鍋。
2.煮水餃冷水下鍋好?還是熱水下鍋好?
1)冷凍水餃適合冷水煮。如果等水燒開才把冷凍水餃丟進去,外面100度,裡面可能零下10幾度,一加熱起來,常常皮熟了,但肉還沒熟,吃到夾生的水餃最為敗興,但如果用冷水煮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2)現包水餃適合沸水煮。與冷凍水餃不同的是,若是現包的水餃用冷水煮,水餃皮會糊掉,而且現包水餃不存在內外溫差大餡兒不易熟的問題,因此建議還是用沸水煮。
3.如何讓餃子餡兒鮮嫩多汁。
1)在拌餃子餡兒的時候,加入一些蠔油,不要太多,那麼餡料的味道必定會更加鮮美。
2)在拌餃子餡的時候,加入一些白糖的話,也能夠起到很好的提鮮作用,特別是在拌肉餡餃子的時候,加入一些白糖,還能夠防止肉餡太過於油膩。
3)在肉餡中少量多次的加水或菜汁,並配合油以及雞蛋,充分順時針攪拌均勻,那樣煮好的餃子就會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