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豆腐菜饌,風味、營養,讚嘆不絕

2020-12-12 博藝欣欣

以豆腐入饌,在歷代眾多的豆腐菜中,很有傳奇色彩的是杭州名菜八寶豆腐。

據《西陂類稿》記載:當宋牧仲77歲在江蘇巡撫任上時,康熙南巡路過蘇州,宋牧仲專程去離蘇州20多公裡的吳江縣迎接。康熙見如此高齡的老臣,忠心一片,一時高興便破格恩賜御膳中他最為喜愛的八寶豆腐的製法,並說:「宋犖(即宋牧仲)是老臣,……朕有日用豆腐一品,與尋常不同,可令御廚太監傳授與巡撫廚子,為後半世受用。」可見此豆腐菜實非凡品。

宋牧仲先後在兩書中記載了這件皇恩浩蕩的美事,還嘆息地說,「惜此法不傳於外」,他亦不敢私下將此法傳送出去。

尚書徐健庵也受康熙帝賜豆腐方,他奉命去御膳房取配方時,管事太監敲竹槓,要他拿出一千兩銀子才給配方。徐健庵沒辦法,只好照付。徐健庵將此方傳給了他的得意門生王樓村。王樓村又傳給子孫,到乾隆年間,八寶豆腐方子已在其孫王太守孟亭手中。

當時杭州著名的詩人、美食家袁枚到王孟亭太守家去做客,品嘗了這一美味的豆腐菜後,讚不絕口,詢問了配方,將它收進了《隨園食單》一書中,稱之為「王太守八寶豆腐」。書中是這樣記載的:「用嫩片(嫩豆腐片)切粉碎,加香葷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屑、火腿屑,同入濃雞汁中炒滾起鍋。用腐腦(豆腐腦)亦可。用瓢不用箸。」自此以後,此菜也就在社會上流傳開來,成為杭州一道膾炙人口的名菜。

今天的八寶豆腐,經杭州歷代廚師們完善與發展,風味更佳。它以海參末、蝦米末、水發香菇末、熟火腿末、熟雞肉末、瓜子仁、松子仁、核桃仁末及雞湯、蛋清、煉乳、溼澱粉等精燴製成。此菜燒好後,色澤悅目,清鮮滑嫩,風味迥異,營養豐富,特別適宜老年人及病弱婦幼者食用,具有養生健體功效,為豆腐菜中之精品。

現今製作方法:

1.主料

豆腐一塊半、蛋清一個、熟蓮子、百合、海參、雞肉、火腿、冬筍、冬菇、油菜 各少量。

2.佐料

蔥、薑末、鹽、味素、澱粉各少許。

3.製作過程

①把豆腐攪碎,加上蛋清、澱粉拌勻;

②在盤內放少許熟油,把豆腐攤在盤上,加上熟蓮子、百合、海參丁、雞肉丁、火腿丁、冬筍、冬菇丁、味素、蔥、薑末、鹽, 上屜蒸熟取出;

③鍋內放入半勺雞湯,湯開後用澱粉勾汁,澆在蒸熟的豆腐上即成。

魚頭豆腐,也是杭州名菜。

相傳,清朝乾隆年間,好遊山玩水的乾隆皇帝帶了個太監,穿了便衣,一路遊玩到了杭州。他跟著一些善男信女上了吳山,在山頂遠眺錢塘江,俯瞰西子湖。只見錢江如帶,西湖似鏡,看得他心花怒放,陶然忘返。不知不覺,天氣突變,競然下起雨來。皇帝哪兒經得起風吹雨淋,於是慌慌張張跑到半山坡百姓家中躲雨。誰知,那雨「滴滴答答」下個沒完,一躲就躲了老半天,此時他倆肚子已是「咕咕」直叫。沒辦法,只得陪著臉,請求主人家弄點充飢的飯菜。

這家房主叫王潤興,是個飯館的小夥計,生活很是清貧。看著這兩個外鄉遊客餓著肚子躲雨的模樣,煞是可憐。可家裡實在沒啥東西可以招待他倆,想來想去,只有從店裡討來的吃剩的半個魚頭和一塊嫩豆腐。於是,便將半個魚頭和豆腐放在一起,撒點蔥花、薑末、老酒,放點豆瓣醬煮了煮,外加兩碗鍋巴飯,就端出來給他倆吃。

乾隆飢不擇食,吃得津有味,那感覺遠勝過宮中的山珍海味。吃到後來,竟顧不得文雅,用勺子把碗颳得乾乾淨淨,嘖嘖贊道:好吃好吃!」飯吃完了,雨也停了。他拿出一把銀子謝了主人後,依依別去。

當乾隆第二次下江南來到杭州時,他再次來到王潤興家要吃魚頭豆腐,並賞給他一大筆銀子,讓他在吳山腳下開爿飯店,專燒魚頭豆腐及杭州名菜,以便他來杭時用膳。王潤興做夢也沒想到那位北方遊客是皇帝,更沒想到陰錯陽差,無意中做出道好菜來。王潤興驚喜之餘,鬥膽請皇帝題個店名。

乾隆欣然命筆,寫了「皇飯兒」(也有說是「王飯兒」)三字,意思是皇帝吃飯的地方。這招牌一打出可不得了,一時間慕名來這兒點菜吃飯的人紛至沓來。「皇飯兒」的菜越做越好,知名度也越來越高,成了當時杭州最有名的飯店,而魚頭豆腐也成了杭州的一道名菜。

魚頭豆腐的做法並不難:先煎魚頭(最好選帶點魚肉的花鰱的頭),然後用大火滾水氽,再放豆腐,滾一會兒後,再放入鹽、薑末、酒、蔥花等調料,用文火燉,當湯呈乳白色時,撒上胡椒粉,味美香濃的魚頭豆腐就做成了。

現今製作方法:

原料:

嫩豆腐2盒,鮮鰱魚頭1個(600克),水發冬筍75克,米酒1茶匙(5毫升),醋1茶匙(5毫升),姜2片,蔥2段,白糖1/2茶匙(3克),胡椒粉1茶匙(5克),香菜少許,高湯或水500毫升,油1湯匙(15毫升)

製作過程

①魚頭洗淨,從中間劈開,再剁成幾大塊,用廚房紙巾蘸去水分。

②嫩豆腐切成厚片,筍、姜洗淨切片。

③大火燒熱炒鍋,下油燒熱,將魚頭塊入鍋煎3分鐘,表面略微焦黃後加入湯(或清水),大火燒開。

④水開後放醋、米酒,煮沸後放入蔥段、薑片、豆腐和筍片,蓋鍋燜燉20分鐘。

⑤當湯燒至奶白色後調入鹽和糖,撒入白胡椒粉和香菜段即可。

材料

板豆腐 2塊

甜豆 50克

紅蘿蔔 適量

洋蔥 1/4顆

綠竹筍 1/2隻

黑木耳 2片

蔥 2根

蒜 2瓣

調味料

奶油 15克

蠔油 1茶匙

醬油 2茶匙

黑胡椒(粗粒) 1/2茶匙

糖 適量

香油 少許

水 1杯

澱粉 適量

製作:

①豆腐切三角片,紅蘿蔔、筍子和黑木耳切片·蔥切段,蒜切片備用。

②將豆腐炸至金黃色即可撈起備用

③將蒜、蔥爆香·加入黑胡椒粗粒、醬油丶蠔油和糖炒香。

④加入水和其他材料及豆腐,中小火燜煮。

⑤用奶油將洋蔥絲炒香鋪在盤底。

⑥將燜煮好的豆腐勾薄芡倒入盤中即可。

鑲肉蒸豆腐

材料

板豆腐 2塊

絞肉 100克

荸薺 4粒

生香菇(切片) 3隻

枸杞 10克

調味料

(A)

鹽 1/2小匙

糖 適量

醬油 少許

澱粉 適量

(B)

油 少許

醬油 1/2匙

糖 適量

水 1杯

製作:

①將荸薺切碎拌入絞肉中,加入調味料A拌勻備用。

②豆腐對切成方形,用小湯匙在豆腐中心挖一個小洞。

③將作法①的餡料放入豆腐的凹洞中,進蒸籠蒸約10分鐘至熟後放入盤中。

④熱鍋倒入少許油將生香菇略炒,加入調味料B和枸杞燜煮,最後勾薄芡淋在擺盤的鑲肉豆腐上即可。

相關焦點

  • 郟縣豆腐菜
    □鄭州楊清波    提起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的風味小吃,人們往往會對餄餎面豎起大拇指。但在我和我的愛人看來,遍布郟縣大街小巷的豆腐菜更勝一籌。    早些年,我與愛人利用周末,一起回平頂山看望父母,也準備順道遊玩一番。
  • 在塬上,有一道絕味叫《豆腐菜》
    豆腐菜被喻為一道民間美味菜餚,傳承於渭南長壽塬,豆付菜不但吃起來味道鮮美,香而不膩,暖胃去寒,降低血脂,保健防病之功效和以它獨特的風味,得以傳承至今。承載著眾多長壽塬人兒時的記憶,更是一生一世減不斷的鄉愁,豆腐菜在當地盛宴時是具有一些小講究,一張農家方桌當地人稱「八仙桌」,四條木長登圍繞著方桌四面而放,一張方桌可分別圍坐八位賓客,桌上放張當地人宴請時常用的木方盤
  • 農村人俗稱「豆腐菜」的蔬菜吃了對人有什麼好處?
    豆腐菜屬於落葵科,是我們南方人對木耳菜的一種叫法,還有別個地方的人叫滑果菜,藤七菜。其實藤七是另一種野生植物,和豆腐菜很相似,但植物的名稱各個地方的叫法不同,一個名字不能統一代表,豆腐菜的根藥用名確實為藤七。
  • 「珍餚廚譜」川菜子菜系——豆腐菜廚譜鑑賞
    【珍餚廚譜】 川菜子菜系——豆腐菜廚譜鑑賞文胥元誠 陳長標文章中菜譜摘自於《四川菜點選編》川菜子菜系——豆腐菜廚譜鑑賞在工藝和口感上的差別雖大,但真正讓它們顯得與眾不同的是後續的烹飪調味,就像在一張白紙上作畫,或是簡單的水墨丹青,或是厚重的濃墨重彩,都有獨特的風味在其中。相比世界各地的豆腐美食,中國豆腐菜無論在樣式還是口味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全國各地的豆腐菜千變萬化,常常攜帶著當地的飲食文化基因。而在川菜中,豆腐菜佔有著極其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 不同好做的豆腐菜,做法十分簡單,是一學就會的營養美食
    豆腐是家常菜當中最多見的一種食材,特別是很多老年人,更喜歡吃這道美食,因為吃起來比較軟,也好消化,所含的營養也很高,現在很多家庭都想做幾道美味可口的豆腐菜,讓自己家人經常的換著法的吃。首先要把豆腐切成塊狀,白菜切的塊比較大一些,可以選擇焯一下水,但是,本人在做這道菜時,認為焯水會流失白菜的營養,這道工序就免了,而且做起來更簡單。
  • 荔枝入饌 「穿針引線」
    夏天,是嶺南佳果荔枝的季節,除了生吃解渴,更能入饌。粵菜師傅巧妙設計,將荔枝肉與蝦仁共燴——碧綠蝦仁炒荔枝肉。本期,我們請來粵菜師傅劉均平給大家帶來品質美味。  粵菜師傅檔案  劉均平,廣州W酒店紫艷中餐廳行政總廚。劉師傅生長於享有「吃在廣東,廚出鳳城」美譽的順德,從小受到家人影響,喜歡研究廚藝。
  • 你做豆腐我烙餅,臨汾這碗豆腐菜美味的樣子像極了愛情!
    大家好,這裡是臨汾食神的美食天地,我是神哥今天帶你探訪臨汾人早餐桌上的一道經典美食【豆腐菜】看看這碗味道正宗的豆腐菜,是不是大早上就食慾滿滿?豆腐菜選用新鮮的嫩豆腐,配以輔料,加粉條、蔥花和香菜熬製而成,豆腐口感酸辣,湯汁濃厚醇香一碗看似簡單的豆腐菜,能成為臨汾人早餐桌上的爆款美食絕非偶然,背後的故事咱當然少不了要了解一下認識這位笑容滿面的老闆嗎?
  • 徐州十二饌之易牙五味雞
    首先普及一下,徐州十二饌是指徐州的十二道地方名菜,分別是:羊方藏魚、龍門魚、糖醋四孔鯉魚、彭城魚丸、東坡回贈肉、鴛鴦雞、霸王別姬、八大錘、樂天鴨子、蔥燒孤雁、開洋炒苔菜莢、金絲纏葫蘆。今天介紹的就是其中一饌,易牙五味雞。先上圖
  • 冬天豆腐怎樣吃,5道豆腐菜,滋味足,熱熱乎乎,應對降溫正適合
    冬天,豆腐怎樣吃,5道豆腐菜,滋味足,熱熱乎乎,應對降溫正適合豆腐是中國老百姓常吃的家常菜,也是公認的營養食品。豆腐具有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含鐵、鎂、鉀、煙酸、銅、鈣、鋅、磷、葉酸、維生素B1、蛋黃素和維生素B6等,以及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
  • 一道豆腐菜,瞧瞧外國人是怎麼吃的?他們可能缺少一位中國廚師
    我們食用豆腐的時間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還發明了很多豆腐菜,如麻婆豆腐,肉末豆腐,文思豆腐,臭豆腐等等這些食物。一些印度人會將豆腐做成Butter Tofu 和Soy Paneer Burji ,Chilli Tofu,而這些豆腐菜充分展示了印度人對咖喱的喜愛程度。
  • 朱坤明:在家做飯最主要的就是簡單,米線、蕎面餄餎、豆腐菜
    豆腐菜、米線、蕎面餄餎,加上芝麻糖、麻花就是一頓美餐。只做一個包子,最好是薄皮的,皮厚了真不好吃,教訓呀。先把南瓜包子放在電飯煲上蒸半個小時,空閒的時間裡,鍋裡放上油,蔥姜蒜稍微炒一下,加水,放上米線,水燒開幾分鐘,放上菠菜再煮一分鐘就行。豆腐菜和做米線的方法一模一樣,蕎面餄餎是現賣的,4元一斤,自己搗好蒜,加上姜、藤椒油,涼的菜籽油、食鹽、醋就可以了。
  • 中國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全殼甲魚湯等地方風味
    本文乃作者曉星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全殼甲魚湯,又名「活甲魚湯」,它是楚鄉湖北房縣的地方風味名菜。由於廚師的技藝精湛,烹調方法更勝一籌,所烹製出的湯餚特點是:甲魚原樣依舊,形態活現逼真,且湯清汁純,營養豐富,可謂色、香、味、形俱佳。食後還會給賓客留個餘興節目:主人會把席上剩存的甲魚骨刺集中起來,很快拼湊成兩隻奮飛的白鶴,供宴會客人們傳觀,真是維妙維肖。
  • 高雄-日式料理握壽司 築饌料理
    築饌日式料理(高雄三民)之前在文化西路開設多年的築饌突然消失,後來經由朋友推薦這間,才知道築饌搬離文山特區,改在巷弄內製作精緻日式魚獲料理,位於鳥松區與三民區交界處附近,柴魚牛蒡與山藥豆腐小菜皆相當精緻,絕對不是外面那種現成的味道,自家手工做的比例調配,山藥豆腐的黏著綿密,牛蒡帶纖維的營養,就是與別家店不同。
  • 蘿蔔纓子別扔了,這麼做個豆腐菜,特別爽口!
    這是當地農村最常見的一種做菜方式,俗稱「豆腐菜」,納悶吧,豆腐何在?悄悄告訴你,這裡面是不放豆腐的,蘿蔔纓子可以替換成小白菜、油麥菜、洋槐花等,根據個人喜好,葉菜類的基本都可以的。蘿蔔纓子從間苗開始,到最後採收蘿蔔之後,這纓子都是可以吃的哦。
  • 海景軒與香港航空名廚獻藝 呈獻全新空中美饌
    梁師傅一直堅持選用優質材料,配合其精湛廚藝烹製廣東傳統及創新美饌,每一道菜式之準備過程,均表現到傳統烹飪藝術的精巧造詣。是次經其精心設計的空中美饌餐單菜式包括頭盤、主菜及甜品,每款精緻菜式均以傳統粵菜為基調並巧妙地融入創意元素。
  • 臺灣美饌來襲丨夏宮
    去年年末去的臺北,仿佛還沒過多久,對臺灣美食的深深想念
  • 五星級美饌飛上天 希爾頓餐飲進港龍航班
    巴拿火腿明蝦卷、烤三文魚配香草土豆泥……希爾頓酒店27款精緻的地中海風味菜餚即將「上天」。從2月16日起,乘坐港龍航空滬港線頭等艙、商務艙的乘客,可在空中享用來自五星級酒店的美饌。  「航空餐不好吃」,常在空中行走的商務客多此抱怨。港龍航空公司龔觀怡經理告訴記者,人在高空,30%的味蕾都會喪失功能,所以會感覺「食之無味」。
  • 天羅瓜花饌裡說錢王
    天羅瓜花饌裡說錢王 發布時間:2011年06月2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美麗芬芳的鮮花是植物最精華部分,具觀賞價值外,生物活性、營養和藥用價值亦極高,將鮮花入饌製成美味佳餚,乃大自然予人類最美饋贈。莒溪羅瓜栽植傳始1000多年前吳越錢王時期,由遊方僧外域傳入,名天羅瓜。後漢天福十二年(947),僧願齊在蒼南一帶化齋;乾祐元年(948)「聞平陽明王峰頂有雁蕩,天晴則鍾梵相聞」遂「杖錫尋訪,結茅其間」(《方輿勝覽》),為南雁開山祖,十年間足遍平蒼全境。
  • 花饌大理-光明日報-光明網
    一碟素炒海菜花最具本土風味。洱海明月,是大理從古至今的名片,而漂浮於洱海邊的海菜花,一方面用只生長於無汙染環境的性格標示洱海水的清澈,一方面也用自己的皎潔之姿營造出另一種月色。是的,我總是固執地稱洱海海菜花為月亮花,並把口感特別好的海菜花蓓蕾當成一隻只月光荷包。是的,海菜花是人們給洱海予拳拳之愛後的回報,是大自然回贈人們的愛情信物,其味清歡。接踵而來是一大缽湯菜:白杜鵑花煮青豆瓣。蒼山多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