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然好都竭盡全力想要探索佛法的奧秘。
偶然讀到弘一法師的《人生之最後》,頓感豁然開朗,師曰:
大乘佛法,皆說空及不空兩方面。雖有專說空時,其實亦含有不空之義。故須兼說空與不空兩方面,其義乃為完足。何謂空及不空。空者是無我,不空者是救世之事業。雖知無我,而能努力 作救世之事業,故空而不空。雖努力 作救世之事業,而決不執著有我,故不空而空。如是真實了解,乃能以無我之偉大精神,而作種種之事業無有障礙也。
然好無數次品讀過《金剛經》中的名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今在大師的啟發下,始覺應無所住是「空」,而生其心為「不空」,佛家講的「空」,乃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2020年12月27日星期日。深夜。
這夜一如既往的靜寂。然好的思緒仿佛進入了那無盡的夜空,延伸再延伸,一直無有盡頭。
在那無盡的夜空裡,雖空又空藏萬有,總有許多看不見的微塵在那虛空中晃動,還有許多星星不為人所見,這夜空並不是徹底的「空」。
然好看著窗外湖面泛起的青凜月光,想起於良史的「掬水月在手」的詩句來,水月就好像在自己的手裡一般,乃是空而不空。
然好獨坐窗前,眼睛看著湖裡的水月,思緒在那無盡的夜空中,早已忘失了自己,乃是不空而空。
有時在想起許多往事來的時候,自己的童年、曾經戀人、所有的一切都像能一一浮現,但那只是過去了的回憶,感覺既真實又不可追,事去而不留。既 是空而不空,也是不空而空。
忽然覺得,「空無我」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偉大精神,它能夠使一個人融入到一切當中,並超越一切,在春天裡能夠體味到花紅柳綠,在冬天裡也可享受冰封雪地,在晴時愛晴,在雨時愛雨,一年四季都是人間好時節,天天都是好日子。
然好若有所思地抬起頭來,感覺到這夜空實在太過虛空廣大,想像自己變成了一隻大鵬,欲借雙翅去飛翔,不為「圖南」,只為看盡人間美好。
作者: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