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特色話語外譯傳播平臺」上線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記者史競男)為創新對外宣傳方式,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當代中國特色話語外譯傳播平臺」28日正式上線。

  記者從在京舉行的平臺上線啟動儀式上獲悉,該平臺是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中國翻譯研究院建設的多語種翻譯成果展示平臺,旨在為新時代對外傳播翻譯工作提供黨政文獻文件關鍵語彙、最新術語、重要文本等多語種翻譯一站式服務,也為國際社會了解當代中國思想、中國政策提供一扇窗口。

  平臺由重要概念範疇表述外譯發布平臺、中國關鍵詞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中國特色話語對外翻譯標準化術語庫、多語種黨政文獻簡寫本及專家解讀文庫四個子平臺整合而成,在展示權威譯介和對外翻譯傳播工作成果的同時,也提供翻譯和傳播界的最新資訊動態。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輯高岸明表示,平臺將以服務國家對外話語體系建設和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為宗旨,致力於打造中國特色話語多語種對外表達權威發布平臺,為對外傳播翻譯工作提供專業資源服務新窗口。

  同日,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協會重大翻譯工作審評專家委員會在京成立。該委員會通過匯聚國內外翻譯資源,組織發揮高端翻譯人才的行業引領作用,推動構建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帶動翻譯行業向高水平、高層次方向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國特色話語對外翻譯標準化術語庫明日上線
    中國網11月30日訊 由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研究院主持建設的中國特色話語對外翻譯標準化術語庫將於2017年12月1日正式發布上線。目前,該平臺處於開放測試階段。(>> 點擊進入術語庫)中國特色話語對外翻譯標準化術語庫是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研究院主持建設的首個國家級多語種權威專業術語庫,是服務國家話語體系建設和中國文化國際交流的基礎性工程。
  • 中國特色話語對外翻譯標準化術語庫今日正式發布
    中國翻譯協會顧問、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唐聞生宣布中國特色話語對外翻譯標準化術語庫正式上線。[中國網 吳曉山 攝]中國網12月1日訊 今日,「一帶一路」中的話語體系建設與語言服務發展論壇暨2017中國翻譯協會年會在北京開幕。大會發布了中國特色話語對外翻譯標準化術語庫。
  • 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協會重大翻譯工作審評專家委員會在京成立...
    秘書處常設於中國翻譯協會。= 當代中國特色話語外譯傳播平臺正式上線       9月28日,當代中國特色話語外譯傳播平臺上線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輯高岸明、中國翻譯協會會長周明偉、中宣部國際傳播局副局長陳雪亮出席儀式,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院長於運全主持成立儀式。
  • 加強外譯與傳播平臺建設 講好河南故事
    省委外辦報送的《構建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的「河南實踐」——「翻譯河南」工程對外傳播案例》在眾多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中宣部部務會成員、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郭衛民,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等領導為獲獎單位頒發了證書。來自中央國家機關、全國各省(區、市)外宣部門、高校、企業、智庫與科研機構代表和專家學者共300餘人參加了會議。本年度參評的110餘個案例涵蓋地方、企業、媒體、高校等領域。
  • 中國特色話語翻譯有了「國家級」標準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餘俊傑)「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五大發展理念」……,您還在苦於怎麼向外國友人介紹和翻譯這些具有濃濃「中國特色」的時政詞彙和短語嗎?別擔心,從今天開始,這些術語都有了「國家級」標準譯法。
  • 「公示語外譯規範與話語體系建設」學術論壇在京舉行
    「公示語外譯規範與話語體系建設」學術論壇在京舉行 2017-12-11 來源:語信司   12月1日,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組織研製的國家標準《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
  • 《中國人的宗教信仰》《當代中國宗教學研究》英文版海外傳播座談...
    中國日報12月23日電 近日,中華學術外譯項目——《中國人的宗教信仰》《當代中國宗教學研究》兩書的英文版相繼出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主辦的英文版海外傳播座談會在京召開。此次座談會圍繞兩書英文版海外傳播,以講好中國的宗教學故事、傳播好中國的宗教學聲音為切入點,就如何增強中國圖書的海外傳播力度,提高中國圖書國際影響力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總編輯魏長寶在致辭中講到,「理解中國」是新時代中國的宏大敘事,要理解中國文化,就必須理解中國人的宗教信仰,理解中國宗教。
  • 影視外譯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影視翻譯可以打破語言藩籬,增強影視作品的國際傳播力,幫助中國影視作品走向世界。自2012年以來,我國政府先後實施「中非影視合作工程」「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中國電影普天同映」等項目,對中國影視作品的譯製與傳播予以資助。我國的影視機構也對影視作品的翻譯給予高度重視,不斷增加對譯製的投入。
  • 2019年中華經典外譯與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9年中華經典外譯與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9年05月05日 10:1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記者 項江濤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大力推進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對外傳播
    我國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中華民族的逐步復興,贏得了很多友好國家和民族的歡迎稱讚,但也受到了一些國家的猜疑、否定和抨擊,「中國威脅論」因此浮出水面,少數國家甚至開始對中國實施圍堵遏制戰略。對此,我們一方面應保持自信、自立、自強、自尊的定力;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樹立好中國的國際形象。要做到這兩點,當代中華民族必須大力推進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對外傳播。
  • 「公示語外譯助力城市國際形象塑造」專題論壇在京舉行
    中國網11月21日訊 11月19日,在改革開放40年與語言服務創新發展論壇暨2018中國翻譯協會年會上,舉行了「公示語外譯助力城市國際形象塑造」專題論壇。中國翻譯協會顧問、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外交部外語專家施燕華,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外交部外語專家陳明明,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長劉宏出席論壇並致辭。
  • 面向世界傳播中國話語
    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爭取國際話語權是我們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大問題。  一個國家國際話語權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媒體傳播能力的強弱。我國媒體應該積極作為,在內容、傳播、技術等層面進行探索,遵循跨文化傳播規律,拓展多種傳播渠道,確保語言翻譯的準確,發出自己的聲音,消除「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負面影響,在國際環境中佔據話語體系的制高點。
  • 努力構建中國特色話語體系
    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  遼寧日報:具體來說,應該怎樣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  楊生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建構,至少應分為三個層面,即宏觀、中觀和微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不僅表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上,而且表現在社會領域的多個層面與多個層次上。它的建構應該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從社會總體發展層面、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結構層面與具體社會問題層面來全面展開。
  • 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
    摒棄國際國內「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是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權的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嶄新境界,黨的十九大確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深深紮根於中國大地、符合中國實際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 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申報公告
    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現將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申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項目宗旨中華學術外譯項目主要資助代表中國學術水準、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學術前沿的學術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國外權威出版機構出版並進入國外主流發行傳播渠道
  • 構建中國特色話語體系 增強國際影響力話語權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中的指導地位 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 陳先達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 教育科學出版社學術外譯成果在滬發布
    教育科學出版社總編輯鄭豪傑在致辭中介紹,教育科學出版社自2001年起出版《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以此為起點,在近20年裡又陸續出版了一批中國教育文化研究、中外教育文化交流研究、海外中國教育史研究等領域的重要文獻。本次發布的學術外譯成果,是從這些「家藏」中精挑細選的代表作。
  • 皮書研創:智庫平臺與中國話語體系建設
    學術出版機構應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和中國話語體系建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更大的作用。 以皮書為代表的應用對策性研究成果的出版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滿足了社會對高質量、實用性社會科學成果的需求,這一類成果也為各級政府部門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
  • 中國譯協年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外翻譯與傳播...
    中國網11月9日訊(記者 朱柏臣)11月9日,新中國翻譯事業70年論壇暨2019年中國翻譯協會年會主題論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外翻譯與傳播在北京舉行。該論壇由中國翻譯協會對外話語體系研究委員會、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對外話語創新研究中心承辦。
  • 「翻譯河南」工程入選「2020年度對外傳播十大優秀案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一寧12月16日,記者從省委外辦獲悉,在2020年全國外宣工作協作會上,我省報送的《構建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的「河南實踐」——「翻譯河南」工程對外傳播案例》成功入選「2020年度對外傳播十大優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