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能喝幾壇酒,還不醉?這是真的嗎?米酒度數低,就像喝水一樣

2020-12-22 作家李楠楓

古代的酒是釀造酒,和現在的蒸餾酒是完全不一樣的酒精度。

我祖父在世的時候,每年要釀酒兩次,一次是二月,叫做桃花酒。一次是九月,叫做。

釀酒要用糯米。糯米浸泡一個晚上,蒸熟,然後涼透。備涼開水一桶。將酒麴碾碎,加入涼開水,在糯米飯中拌勻,然後放置在酒罈中,密封好。幾天之後,就形成了甜酒。這就是米酒的製造方法。繼續發酵,酒精度會進一步升高。釀造得好的酒,可以點燃。

有些人講究,會用包袱將酒糟過濾。我祖父很愛惜,酒糟捨不得丟。

每天吃飯,都要在灶前熱一大罐酒。酒每天必喝,不喝沒力氣幹活。因為農活真的很辛苦。

我二爺爺,也就是我祖父的兄弟,現在86歲了,每天還是必須喝酒。他現在還能種地,挑砍柴,挑重擔,一般的年輕人還比不上他。

所以,古代的米酒,別說喝幾杯,就是喝十幾斤二十斤,只要能裝得下,都沒事。

我們就拿啤酒來打比,很多人能輕輕鬆鬆喝下一箱啤酒。古代米酒的度數,一般不會比啤酒高多少。

當然,古代也有很好的酒,度數可能能達到十幾度二十幾度。但這很少很少。

能喝兩斤白酒的人,絕對可以喝不少於30斤米酒。至於裝不裝得下,那是另一碼事。

相關焦點

  • 古人常說千杯不醉,為什麼古人喝不醉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古人常說千杯不醉,為什麼古人喝不醉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這麼多年以來,酒一直伴隨著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看見,我們也經常可以聞到酒的味道,那種香味真的很令人陶醉,而且自古以來,酒就受到不少人的喜歡,幾乎人人都愛飲酒。
  • 古人為何能千杯不醉?古代酒到底有幾度?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不過酒跟茶一樣,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同樣悠久,邊茶比起來可謂是不上向下。並且在現代生活裡面隨處可見,聚餐應酬都要用酒。酒成為了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飲用的飲品之一。並且中國釀酒的歷史已有好幾千年。而酒的品種自然也是非常的豐富多彩。就拿白酒,黃酒,米酒來說,說這些都是中國有名的美酒,而且經過漫時間的推移,也出現了許多聞名中外的讓釀酒企業。
  • 古人喝酒像喝水一樣為何酒量大的驚人?古代酒和現代酒有何不同?
    武松上景陽岡之前,曾經在酒館裡連喝了幾十碗酒,然後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李白喝完一鬥酒,照樣能夠寫出傳世千年的錦繡詩詞。古人的酒量那才真正堪稱是海量和千杯不醉。  那麼,古代人的酒量真的就比現代人的酒量大那麼多?還是釀出來的酒存在很大不同呢?
  • 古代人喝的酒真的是酒嗎?
    這些古人都是我們印象中的好酒量,李白動輒鬥酒,一大鬥酒相當於現在6升,一小鬥也有2升了,那麼問題來了,2000毫升的酒相當於4瓶礦泉水,就算是水都灌肚子裡也挺難為人了,何況是酒,那他們喝的到底是什麼?真的是酒嗎?你以現在我們常喝的酒來說的話,即便是啤酒也會醉啊。水滸傳中酒文化比較出名,酒後武松打虎,還有酒後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等等。
  • 古代酒多少度,為何古人動不動喝好幾壇,是真能喝還是度數低?
    說到這裡,我們可能會對武松的酒量感到驚嘆,實際古人在飲酒助興時,常常連續喝下好幾壇酒都不會醉,就算是宴請賓客時使用小酒杯,也都斟得滿滿的,一飲而淨。那麼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呢?是不是古人的酒量普遍比現代人大?其實不然,古代的酒在製作工藝等各方面都沒有現代成熟,因而早期的酒度數大多不高。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關於我國釀酒的歷史還得追溯到幾千年前。
  • 酒能不能解渴啊?電影裡的人都用酒來解渴,怎么喝不醉呢?
    說到影視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影視劇裡的人都用酒來解渴啊,可是我們現在好像都做不到了,畢竟是喝多了就醉呀。那麼酒到底能不能解渴呢?影視劇裡的人怎麼就喝不醉呢?今天,黃老師就來給大家講一下。我們先來看一看,為什麼古時候的人喝酒都喝不醉呢?
  •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啥幾壇喝不醉?其實這「2點」就能看出來
    那麼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呢?為什麼經常看他們喝幾壇都喝不醉?而現在的酒一兩杯就喝醉了。其實我們從這「2點」就能看出來,看完漲知識了!第一點 濁酒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濁酒」這個詞,北宋詩人範仲淹有一句詩詞,「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就用了濁酒這個詞。
  • 古人喝一壇才微醺,現代人一杯就倒,古代的酒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度
    "小二,來一壇好酒!"這恐怕是很多古代影視劇中都可聽到的臺詞了吧?人們每每聽到這裡是不是有一種恍惚感:一壇酒?一個人喝得完嗎?難道不會醉嗎?還真的很難喝完,而且也不會醉,為什麼?因為古人的酒比起現在的白酒,度數是相差極大的。
  •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為啥古人喝酒像喝水一樣都不會醉?
    在看一些古代影視劇或書籍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古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那酒都是一壇一壇的喝。一壇酒可是有不少,卻一會就被喝完了,喝酒就像喝水一般,讓現代人感到很詫異。古代的酒有多少度?為啥古人喝酒像喝水一樣都不會醉?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
  • 為什麼古人可以「金樽清酒鬥十千」?難道他們真的是千杯不醉?
    也就是說,古人喝的酒和現代人喝的酒一樣嗎?如果酒精含量是一樣的,那麼我真的很佩服他們。中國飲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古代人大多是「自釀」的。特別是用「米、粟、粟、麥、蓴菜」釀製的「五穀酒」非常受歡迎。由此可見,古代的酒基本上可以稱為「米酒」。
  • 喝不醉真的是天生的嗎?
    酒桌,能快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吃喝玩樂之間聯絡和維繫感情,在輕鬆愜意的環境中,亮出底線、談出合作。疾風知勁草,沙場秋點兵。在職場上,酒桌也是我們職場精英們大展所長的地方。有人會問:為什麼有的人千杯不醉,有的人一口就倒?能喝的人天賦異稟,不能喝的勤加練習,酒量能上去嗎?酒量與人的兩方面有關係,一是心情,二是體質。當然了有些人天生就是酒簍子(體內含乙醛脫氫酶多能迅速分解酒精),這些人當然是少數。常言到酒逢知己千杯少,所以心情好的時候喝酒一般不會醉;反之心情差,喝悶酒就很容易醉,影視劇裡經常出現出現很多人失戀了,一喝就醉的鏡頭。
  • 古人喝酒何能千杯不醉,酒精度多少?
    酒風彪悍的張飛雖然這些故事總可能誇張失實,但總觀古人,酒量似乎都驚人。一些著名人物如酒仙李白、醉翁歐陽修、飲酒詩人陶淵明等等,看見綽號就知。那麼,為什麼古人喝酒可千杯不醉?也許在他們喝的是甚麼酒中得出答案。我們了解到,中國人很早以前已有飲酒習慣。我們從商周時期的甲骨文中,看見了一個字-鬯,就是指一種香草甜酒,是用黍米加鬱金香釀造。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又有了這樣一個字-醴,指的是帶飲料性質的甜酒。這類酒的度數高低,可從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詩窺探出答案:近來韓閣老,疏我我心知。戶大嫌甜酒,才高筆小詩。
  • 米酒能喝醉人嗎?屬於酒駕嗎?
    提出這問題的朋友看來是沒有喝過米酒的,對於米酒能喝醉人嗎?我只能呵呵了,一旦米酒喝醉,那可不是平常的醉酒,一般人都會留下永久的記憶,甚至是心理陰影。米酒也是有酒精度數的,飲用後開車肯定屬於酒駕。這酒黃褐中透著亮,香氣豐富多彩,味較甜,清淡如水好入口,度數雖然不高(7%-12%(V/V))但後勁大,不知有多少人被」可樂」二字忽悠,沉醉不知歸路,不服人只扶牆。我在福建時,曾接待一東北的哥們,據說他是白酒三斤不醉。招待了幾天都沒有喝盡興。後來用「紅軍可樂」招待他,一開始他說這是飲料,隨便喝。喝完酒後,他三天都沒起床,說以後再不敢喝「紅軍可樂」了。
  • 女人養生多喝這個,米酒清香不醉人,滋陰補血還潤膚
    女人養生多喝這個,米酒清香不醉人,滋陰補血還潤膚。這個就是甜酒衝蛋,醪糟是用糯米經過釀製,營養成分更易於人體吸收,許多地方都有給坐月子的產婦、大病初癒者食用米酒的風俗,尤其是給產婦的下奶神器,微量的酒精成分還可以可以活血,促進血液循環。
  • 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為何古人總能做到「千杯不醉」?
    說起古代的酒肆,和當今酒吧一瓶一瓶或者一杯一杯的酒不同,大多是論壇賣;喝酒很多也不會用現在的小酒杯,包括博物館裡展出的帝王用品,酒器的體積也不小。哪怕是文人,也有「鬥酒詩百篇」,「新豐美酒鬥十千」之言。如果是現代,讓人論碗喝酒約等於試圖殺人,可是為什麼古人喝酒就可以用大碗,論壇買,還有人「千杯不醉」呢?古代的製酒方法和酒的質量與當今有什麼差別呢?
  • 古人過年喝什麼酒,和我們現在的酒一樣嗎?
    從古至今,無酒不成席。古時候人們過年喝的酒跟我們現在的酒有什麼不同?如果仔細去探究中國酒的歷史,還會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事兒,比如武松喝了18碗的是白酒嗎?唐詩宋詞裡頻繁出現的酒又是什麼?現代酒的雛形:米酒文學作品中,最經典的喝酒場面,莫過於《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前的豪飲。別人「三碗不過崗」,他卻連喝18碗。那他喝的是什麼酒?
  • 適合女生喝的幾款酒,酒精度數低口感溫和,但莫要貪杯
    小編的閨蜜,最近可能因為工作壓力比較大,所以情緒比較低落,吃過午飯,她說想要買點酒回家喝,工作的時候小酌一杯。對於女生看來說,喝酒當然是不適當的做法,不過,小酒怡情,大酒傷身,適當的喝點,也是可以的。當天喝酒不能是酗酒,而是稍微喝一點就可以了。畢竟酒的度數,有低有高。女生就可以適當的喝一點低度的酒。
  • 古代人喝的米酒到底有多少度?也就十幾度
    在古代人們喝的酒,不像現在很有類型,而且度數的不同。古代的酒大多數都是自己釀造的,度數不是很高。當幾個志同道合的好友坐在一起,都喜歡吟詩喝酒。但是古代的酒究竟有多少度?其實一直到宋以前,古人喝的大多是米酒。
  • 和夏天最配的不只有大綠瓶子口服液,這瓶酒一口下去就是整個青春
    而夏天的酒真的只有啤酒可選嗎?這一款酒與夏天的鍥合度遠勝於啤酒。米酒一杯 | 微甜不醉米酒,又稱作糯米酒、甜酒、酒釀、醪糟,是我國最老的酒種之一。舊時叫「醴」。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葡萄糖、胺基酸等營養成分,飲後能開胃提神,並有活氣養血、滋陰補腎的功能,產婦和婦女經期多吃,尤有益處,是老幼均宜的營養佳品。甜而不醉,老少適宜是對米酒最好的評價。
  • 都是純糧食酒,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喝白酒,而黃酒卻幾乎沒人喝?
    黃酒還和啤酒、葡萄酒,並稱為「世界三大古酒」和「世界三大釀造酒」,都是目前為止歷史最悠久的酒類品種。黃酒是以糯米、黍米、粟米為主原料,加入小曲或麥曲,採用酒麴複式發酵法,歷經十幾天到一兩個月都發酵、釀造而成。因為酒的色澤橙黃漂亮,所以叫做黃酒。黃酒的度數比較低,一般只有10度-20度左右,具體獨特的酒香味,口感甘甜醇厚,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