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對翅膀,結果會怎樣?答案是「會飛」。
我們之所以成長很慢,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飛」,因為我們從沒曾想過如何主動去揮舞我們的翅膀,讓自己能夠從混沌中展開翅膀,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任意遨遊。
為什麼這麼說呢?先來看一下這類場景:
小明需要查找一份資料,於是打開了手機,看到微信上有個小紅點,不自覺地點了進去,發現有人在朋友圈裡發了一段搞笑視頻,忍不住點開看了一下,又發現這個視頻裡的背景音樂是自己找了好久的曲子,於是有打開音樂軟體去搜索這首曲子......不知不覺,半個小時過去了,之前要找資料的事早已忘得一乾二淨。
是不是和我們自己很像,有時候會沉迷於抖音、遊戲;有時候這裡弄一下,那裡弄一下,忙得一團糟,卻不知道自己在忙啥;還有的時候,我們會處在某種情緒裡無法自拔,無端地消耗著自己...... 我們總是這樣,順著自己的本性做著舒服和喜歡的事,任何偶發的幹擾都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我們做不成事,並不是因為願望不夠強烈,也不是因為意志力不足,而是因為這是人的天性,人的天性就是目光短淺、即時滿足。而我們和高手之間缺乏的的一項核心能力就是:元認知。
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會被稱為國家元首,而元認知,就是最高級別的認知,它能對自身的「思考過程」進行認知和理解。通俗點講:元認知能力就是我們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反思能力。
人類和動物最本質的區別在於,人類具備了極強的感知和思考能力,可以依靠理智來生活,而不局限於動物只能依賴本能和情緒來生活。
社會的進化賦予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思考能力,讓我們不僅能夠依靠本能和情緒來生活,更能夠通過理智觀察自己的行動,並做出判斷,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然後進行優化,不斷做出更好的選擇。
既然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反思的能力,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卻這麼大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元認知能力也是有層級的,主要可歸為兩類:被動元認知和主動元認知。
我們大多數人屬於被動元認知人群,通常只會在遇到迫不得已的逆境時才會去反思糾正,處於順境時對自身的行為毫無察覺,該睡大覺睡大覺,該玩遊戲玩遊戲。而主動元認知的人群即使在沒有威脅的情況下也會自我反省,讓自己不斷進化。
當一個人能夠開啟第三視角、不斷反思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時,就是他真正覺醒的開始,也是他快速成長的開始。
1. 學習前人的智慧
聖人先賢的智慧有很多,他們大多會把自己的經歷、經驗匯聚在書中,我們可以從書中獲取。通過閱讀這些書籍,可以幫助我們從更高處、更深處、更遠處看待我們自己,讓自己保持清醒、不迷失,保持動力、不懈怠,保持平和、不衝動。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真實可用的東西來提升我們的認知。
2. 反思自身的經歷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實則已經告訴我們提升元認知的方法。我們每天的生活像水一樣匆匆流過,如果不做停留,不加以復盤反思,就不知道哪些經驗可以獲得,哪些教訓可以汲取,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還是會做出不明智的選擇。
3. 啟用第二個「我」, 自我審視
就像電腦裡的殺毒軟體一樣,時刻監控著我們的每一次操作,一旦發現可疑文件就發出警報。當我們在打遊戲、刷抖音的時候,事情可做可不做的時候,憤怒情緒來臨該不該有,這麼做有沒有用的時候,有另一個「會飛的我」,站在更高處,站在未來視角,能夠時刻監控著我們的行為,為我們指明方向,不至於迷失其中。
4. 反覆練習——冥想
現在越來越多人都在練習冥想,冥想能夠帶來很多好處,在這裡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能夠很好地提升我們的專注力,只需要靜坐在某處,放鬆身體,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呼吸和感受上即可。通過持續鍛鍊,大腦能夠直接從物理上提升人的元認知能力,因為其本質和「第二個我」一樣,都是在監控自己的注意力,將其集中到自己需要關注的地方。
5. 主動控制——有明確主張
提升元認知能力還有一點比較重要,就是學會主動控制。很多人為了自己越來越好,會給自己立下早起、跑步、閱讀、寫作等多個目標,可堅持沒幾天就放棄了,因為這是我們的潛意識決定的,看到別人都說好,自己也想要,但實際上,有些事自己並不真正需要。在面臨選擇時,我們不僅要審視自己的第一反應,更要學會主動控制,有明確的主張,對模糊零容忍,明確下一步要做的事,讓自己找出當下最重要且唯一的選擇。
《認知覺醒》這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講的是認知層面:「內觀自己,擺脫焦慮」,主要從「大腦、潛意識、元認知」這三個方面給我們清腦,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我們想要做出改變,但就是做不到?問題的根源究竟在哪裡?
我在讀了前三章內容後,便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解決了困惑自己已久的難題。
而書的下篇講的是行動層面:「外觀世界,借力前行」,在我們有了清醒的認知之後,作者又分別從「專注力、學習力、行動力、情緒力、早冥讀寫跑」這5個方面給我們總結出了一套具體可實施的行動指南。
作者不僅從認知上幫助我們覺醒,又配合了高效具體的可實操方案,真正意義上幫助我們每個人實現完美蛻變。
焦慮產生的原因就兩條:想同時做很多事,而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也曾說過「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心懷夢想,都不希望自己永遠在泥坑裡打滾,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是高效的、自律的、且有價值的,但現實生活中,一定有很多人還在泥坑裡掙扎,或者一直想要改變自己卻始終找不到好的方法。而在苦苦掙扎的時候,差的可能就是「捅破窗戶紙」的那一次頓悟。
文章的最後,我再一次鄭重推薦這本能夠真正改變很多人命運的書:《認知覺醒》。它並不是什麼靈丹妙藥,但卻是開啟一個人自我改變之旅的一扇大門,相信你讀懂了,就是你真正蛻變的開始。#今天看了一本好書#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擁有這本好書,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