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院文物首次大規模赴臺灣參展(圖)

2020-12-22 河北新聞網

河北博物院82件文物於3月13日辦結轉關放行手續,赴臺灣佛光山佛陀展覽館參加展覽。圖為石家莊海關工作人員上門查驗文物。 劉希陶 謝寧寧攝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楊永輝、謝寧寧 記者邢傑冉)從石家莊海關獲悉,經國家文物局審批,河北博物院共計82件文物於3月13日辦結轉關放行手續,赴臺灣佛光山佛陀展覽館參加展覽。此次展出為河北博物院文物首次大規模赴臺灣展覽。

河北博物院82件文物於3月13日辦結轉關放行手續,赴臺灣佛光山佛陀展覽館參加展覽。圖為石家莊海關工作人員上門查驗文物。 劉希陶 謝寧寧攝

河北博物院此次赴臺展出文物中,有一級文物2件,二級文物20多件,三級文物30多件,總貨值約6500萬元人民幣。由於文物價值很大,又很容易損壞,石家莊海關提前與河北博物院溝通,提供政策諮詢和便捷註冊服務,並採取預約通關、上門監管工作模式,對申報的報關單開通綠色通道,配合文物鑑定專家一同到場清點件數,監督裝箱,施封關鎖,辦結轉關放行手續,為出境文物快速通關提供了保障。

相關焦點

  • 瀋陽故宮博物院19日宣布珍貴文物赴臺灣展出計劃
    新華社瀋陽10月19日電(記者 魏運亨)瀋陽故宮博物院19日對外宣布,經各方商定:明年年底,臺灣歷史博物館將舉辦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清代宮廷繪畫展覽;2011年和2012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將舉辦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的有關康熙文物展覽和院藏清代宮廷珠寶展覽。    瀋陽故宮博物院院長武斌日前對臺灣進行了訪問。
  • 河北博物院文創體驗館暨河北博物院紫郡文創生活展啟幕
    5月18日,由石家莊萬科攜手河北博物院共同打造的「河北博物院文創體驗館暨河北博物院·紫郡文創生活展」正式啟幕,河北博物院文創體驗館·紫郡分館也正式開館。在啟幕儀式現場,河北博物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劉棟先生與石家莊萬科常務副總經理李海峰先生舉辦了簡潔而不失隆重的授牌儀式。
  • 300餘幅鼠年生肖文物圖片亮相河北 系統介紹中國鼠文化
    圖為參觀展覽的小觀眾們。 李曉偉 攝(新春走基層)300餘幅鼠年生肖文物圖片亮相河北 系統介紹中國鼠文化中新網石家莊1月21日電 (李曉偉 池玉潔)春節將至,「瑞鼠吐寶——庚子新春鼠年生肖文物圖片聯展」21日在河北博物院開展。
  • 臺北首次舉辦「臺灣民俗文物大觀」特展
    臺北首次舉辦「臺灣民俗文物大觀」特展 2008年01月19日 00: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首次在臺北舉辦的該展覽包括臺灣各族群家居生活情景再現、臺灣漢族及原住民族五十年以上民俗文物兩大塊內容,參展文物兩百五十七件,彰顯漢族與原住民族各自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風情,本月二十日至二月二十五日在「臺灣民主紀念館」正式展出。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圖)
    左起:故宮副院長莊嚴、孔德成(孔子後人)、王世傑、羅家倫、杭立武、譚先生 圖/莊靈先生提供 2圖 二戰期間的文物運輸船隊 圖/莊靈先生提供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  一件宋代汝窯杯可以蓋一座故宮,而故宮擁有21件汝窯杯,價值千億  本刊記者 李乃清
  • 讓文物走入民眾生活: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影院合作推出創意產品
    新華社臺北9月17日電(記者劉歡 吳濟海)臺北故宮博物院與臺灣威秀影城合作,將乾隆時期四款珍貴花瓶花紋,轉化成爆米花與飲料包裝商品,於17日推出「乾運興隆」故宮限定款系列產品。雙方首次合作,讓傳統與現代相互碰撞,也讓臺灣影迷更加親近中華傳統文化。
  • 頂級珊瑚首次參展 亮相文博會臺灣館
    臺灣商業聯合總會首次承擔組團工作於2號館時尚設計館籌設1350平方米的臺灣館,攜手臺灣文創廠商,致力打造吸睛亮點、掀起熱門話題。近年,臺灣文創軟實力有目共睹,藉由深圳文博會對於全球文化產業的磁吸效應,將是兩岸文創產業競合的最佳平臺。
  • 河北博物院快樂學堂正式開課 8-12歲兒童免費聽
    ……10月18日上午,河北博物院快樂學堂正式開課,首推「精品文物季」系列課程。  首次快樂學堂體驗課學員爆滿  快樂學堂是河北博物院專門為廣大少年兒童精心打造的學習園地,它以博物館深厚的文物資源為依託,通過課堂教學、互動遊戲、動手製作等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讓孩子們在快樂活動中了解文物、感受歷史、傳承文化、放飛夢想,並在參與互動中發現真、創造美、怡心智、悅性情。
  • 高雄佛陀紀念館舉辦「河北佛教文物展」
    北京訊為迎接北齊漢白玉佛首,2015年5月23日至8月20日,國家文物局在臺灣高雄佛陀紀念館舉辦「河北省佛教文物展」。2016年3月,佛首與佛身將回歸大陸,在北京舉行儀式後入藏河北博物院。 迎接臺灣高雄佛光山向大陸捐獻北齊漢白玉釋迦牟尼佛佛首,包括原陳列於河北博物院曲陽石雕展展廳的北齊漢白玉釋迦牟尼佛佛身等77件精美文物參加了「河北省佛教文物展」。 1998年,臺灣的一位先生在海外見到一尊佛頭,根據造型、面目、雕刻技法及頸部新茬斷痕等,推測為河北流失的北齊佛像。
  • 輿論壓力大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叫停 」改名
    11月26日,臺灣「文化部」相關負責人赴「立法機構」,針對「如何推動後疫情時代博物館、美術館、表演藝術館舍及各文化館舍之數位策展、線上藝文、數位行銷與服務」進行專題報告,多位「立委」對此進行質詢。民進黨「立委」黃國書說,全世界的博物館都屬於文化部門,只有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屬於臺「行政機構」。
  • 又增遊玩好去處,河北博物院要開館啦!
    嗨,朋友們,你們有多久沒去過博物院了?2019年過年前博物院有很多極具意義的物品在館內參展,但是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博物院為考慮各位朋友的安全問題,採取了閉館措施。 閉館前的——日本因州和紙藝術展,你看過了嗎?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改名降級?民進黨自斷中華文化根脈
    資料圖:臺北故宮博物院。  事實上,民進黨想動臺北故宮博物院早已不止一日。陳水扁執政時期就想將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為「福爾摩沙展覽館」「萬國博物館」,還要將之一分為二成「臺灣館」和「中國館」,把館藏文物一分為二成「臺灣文物」和「中國文物」,後迫於壓力沒有得逞。  蔡英文上臺後,「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之議死灰復燃。
  • 河北博物院攜「國寶」走近山區留守兒童
    河北博物院攜/5) "← →"翻頁 3月9日下午,在河北贊皇縣許亭鄉陽光小學
  • 臺北故宮博物院首次免費釋出三寶翠玉白菜等圖像供商業使用
    新華社臺北7月11日電(記者 何自力 齊湘輝)臺北故宮博物院11日表示,將首次免費釋出典藏文物的圖像供商業使用。此次開放典藏的文物圖像,包括三寶翠玉白菜、肉形石及毛公鼎等圖像可供下載,還有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懷素的自敘帖、蓮花溫碗等。這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一大突破性舉措。  即日起臺北故宮Open Data專區「文物查詢下載」及「精選圖像下載」中的圖像,無需申請,不限用途,不需付費,大眾可直接下載使用。
  • 臺灣故宮博物院建立的來龍去脈(組圖)
    臺灣故宮博物院外景臺灣故宮博物院藏品:翡翠白菜臺灣故宮博物院藏品:琺瑯瓷器  1948年秋天,國民黨政府行政院(政府的行政機構)向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下達了一道緊急命令,要求後者為北平故宮博物院的文物精品編制一份名單並配以詳細說明,同時準備安排這些文物用飛機分批運往南京。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首離境選日本 何時赴大陸受關注
    當年任軍長的孫殿英,因在河北以軍事演習為名封山並盜掘清東陵,引起滿人譁然,事後只好四處打點,並可能在那時將翠玉白菜送給了蔣介石。 臺北故宮文物赴日展出,文物運送過程曝光,最特別的是工作人員沒戴手套就拿取翠玉白菜,為的就是「止滑」。
  • 故宮博物院大規模「院外展」亮相山西太原
    新華社太原10月1日電(記者王學濤)「2018太原·故宮文物展」1日在山西太原博物館開幕,故宮博物院1000餘件文物與觀眾見面。這是太原博物館開館後的首展,也是故宮博物院一次大規模的院外展覽。「數字故宮·萬象紫禁」數字展示廳吸引了不少觀眾,它以專題片、互動體驗等方式,從古建築、歷史事件、文物珍藏等多個角度,生動講解故宮蘊含的豐富信息和背後故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經過10年努力摸清了故宮文物「家底」,共有1862690件文物藏品。為了不讓藏品「沉睡」在庫房裡,故宮博物院開始與全國各地合作舉辦展覽。
  • 探尋歷史的寶藏 遊河北博物院
    路過每一座城市,都應該去當地的博物館裡轉轉,因為每一個博物館都是一張有地方特色的名片,每一件文物都在講述一件曾經的故事。書本上的文物,可以以立體的方式呈現在眼前。   河北博物院前身是河北博物館,位於石家莊市文化廣場,是河北省省級綜合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
  • 山西博物院參展第一屆坪山新文創博覽交易會
    2020年12月5日,「第一屆坪山新文創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山西博物院受邀參展。本屆坪山新文創博覽交易會以「品物匠心——新文創的現在與未來」為主題,山西博物院依託文物設計研發的「翔鸞舞鳳」「青銅華彩」「華夷同風」「國韻華音」等文創產品亮相博覽會,集中詮釋了三晉文化的重要內涵。
  • 河北博物院今日開門迎客啦
    5月18日,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河北博物院開門迎客。國際博物館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發起並創立,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圍繞這一主題,河北博物院策劃了線上、線下豐富多彩的文化傳播及教育活動。上午八點半已經有公眾開始排隊,一對堂姐妹是第一批進館的參觀者,她們想去南區看商代展品。而她們居然是抽出趕火車之前的時間特意來參觀的。